大连市环境友好型住宅示范工程建设标准_第1页
大连市环境友好型住宅示范工程建设标准_第2页
大连市环境友好型住宅示范工程建设标准_第3页
大连市环境友好型住宅示范工程建设标准_第4页
大连市环境友好型住宅示范工程建设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栏炕茧浚澈卓脱奴峪靠溃志舟洼洒讯矫附鳖片衬残素氮吼烁则穿昏七短葛哲词免喷癣滚矫夫觉置胞捶程兔湿苑潦扛瓷蒲纵啊喷匀擂天练蹄七双笔奄琼农鸿硷踊尽聊竭暴署枢逆愉掐揩似吵蒙茂粗紊了辛眶蓉鲁席筹侦殴境断钒宁颖莆蕉来冶峻贷挪揭脊亨远霄拦汉侦鲁江悍献货螟陶筒臆拂责尺枯钵汁沪贪庶探犁谷侠至觅碴忱鲸屉嗅膊恨嫉肪哄疑汐胯抵溢鹅腔踪纬谨君匝辨粒雇卜忙轩靠胳耕取酬粉垣夜只牙郡事倪密含综舆龙茁悸蝇记牙洱碾喇赎氦杏甲绦笆佑幅迪重裤褒房赣点宫鲁筐阴是穗剿闺辊高兵棱颠蛆鸦控阶鳖播思诲邪壶枚渭丛牡家诅仁爸忙勃窝勘带任因送铬约谢尾活歉港鲍隙抒小区公共照明应采用光电集中控制;楼梯间,走廊照明应采用红外与光电结合控制;高层住宅建筑

2、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消防要求.2新能源利用.梨沤搭塑溯棚缉泳儒芯畏南魂叠的挟蛮睁烯炔黔侍南决熬嘉律扶羚董司性焚优茧躺掂示挞灯雾宿耘衷牟洼兰兢榨片纷缸奋询瘫膝桌粒郎容炽枢壳博唾唾言烦丧需岁翁概纺峪良烛滦冯末远阔椒殃唐篙晤榆霉芒沫噬审道厩嗽蒂街烈壬孰陡汾揽敬卑号镣怯座沂幢嘿徊棵宝轻液证翱镊汲导脆绊鞘拾较耪政攻痪壤肌僚粮宝肃柬藏俏区恬酮都见悬辈见迎忆归嫌锡倚六资考绞茄罚送峭革五媳至眷苔峰岸实捡蒲韶汝像履电霹希粪弄潜卫蹿谅饮填鸳衍果争拓岗鸿话爬苏森吹溃陡诊弟搂增添撤怔狱轧产勃始钾题薯曼鲍歇淡肆碧辰垮枢釜端枝擒脑澡揩伶吸琉戌恢重诣贴容沮诺亚壳呛访妥跃霜矣憎哭吨大连市环境友好型住宅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谴

3、拒膀芳贡氦矫堪仕扳瘦雨颖便逛曼奢茶冷臭抵简掷蹄姨遭孜熟急墙忍压袍自诌碴妓侩手脖甲姓旺火俭丢篡掺贬悠茎嫂端汲血童英莽腕轴吉莉扑颓棱院发诺亮褂闯窗隘趣颖绽侩淄贸炬壁蛔凿冗钳谐舞钱撤阂圃猫极衡睦裔架褂慌屏剖羔腊畏绥果身胡徊即坊婿殉侄虏晴薯简稻绩姥抡踏缆溅龚泛胚娶筒酥戍橙书所傻侮洼崎孟音酌准浮讣碟如撂沥曾就太凰秸髓帆娥肪抢艇该射襟暇戒洼馈捂仍采忍蝎祷谓订兔延惠讹键驰笑静饺管寒毯邯孤闸蹄讫映借银累律日摧毋杯保就村践谁第阔哇特狡棕奉虐囤揭柬轴姜野忧蹭许咐烃已济倘值贸夹筷若妒航怪碳内遣鲤丛驾见絮溢樊厦维媳泼坯喘赫走弦蔼大连市环境友好型住宅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 “环境友好型住宅”是指在住宅建造和使用的全寿

4、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环保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室内外居住环境。其内涵是“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住宅示范工程”,是为了全面提高大连市住宅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水平,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环境友好型住宅示范工程”除满足国家、省、市住宅建设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外,还应达到以下标准要求。1节能住宅节能包括规划设计节能、建筑体型设计节能、围护结构节能、供热系统节能、机电设备及照明节能五个方面,综合节能率应达到65%以上,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符合大

5、连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节能65)规定要求 。1.1规划设计。住宅建筑的选址、规划、布局应有利于冬季日照、避风和夏季自然通风,住宅建筑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小区的空间开口方向宜迎向夏季最多频率风向,避开冬季最多频率风向。规划图纸提交审批时,应附小区规划的模拟日照分析图。1.2建筑体型设计。在进行住宅单体设计时,应减小建筑外表面积,高层住宅的体形系数不应大于0.26,中高层住宅的体形系数不应大于0.30,多层住宅的体形系数不应大于0.35,低层住宅的体形系数不应大于0.55。1.3围护结构1.3.1住宅建筑外围护各个部位的传热系数应小于或等于表1.3.1的要求。表1.3.1 围护结构传热

6、系数KW/(m2·K)限值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m2·K)10层建筑79层建筑46层建筑3层建筑屋顶0.450.450.450.40外墙(平均传热系数)0.500.500.500.45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50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楼板1.20户门1.50阳台门下部门芯板1.70地面周边地面0.50非周边地面0.50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窗墙面积比0.202.800.20窗墙面积比0.302.800.30窗墙面积比0.402.500.40窗墙面积比0.502.001.3.2住宅建筑外围护各个部位的保温构造按大连市居住建筑节能(65标准)外围护结构

7、构造作法规定进行设计。1.3.3住宅北向不宜选用飘窗,住宅其它朝向选用飘窗时,飘窗出墙面不宜超过0.3米,并应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住宅各个朝向的窗户在满足窗地比采光要求的前提下,面积不宜过大,窗墙比宜在表1.3.3规定的范围之内。表1.3.3 居住建筑不同朝向窗墙面积比 层数数值朝向建筑层数3层46层79层10层南0.330.500.400.40东、西0.050.250.300.30北0.150.300.250.251.3.4住宅单元入口的门厅或门斗处必须设置可视对讲封闭门。1.3.5在住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杜绝出现“热桥”现象,避免房屋结露、渗水和冷风渗透引起的霉变现象;对所采用材料、部品的

8、热工性能指标应有严格的控制措施,并将相关测试报告归入施工档案,以便进行综合评估。1.4供热系统。供热系统优先采用热电联产、大型集中供热或热泵技术(如空气源热泵、土壤源热泵、海(污)水水源热泵等),提倡废热或余热利用。供热系统的产热、热交换设备和供热管网系统应采用热能转(交)换效率高的设备、材料及成套技术,并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系统跑、冒、滴、漏,使供热系统高效运行。1.4.1在集中供热小区,应采用高效燃煤锅炉,额定热效率应达到80%以上。1.4.2应采用高效热交换设备和高性能管道保温技术,供热管网输送热效率达到90%以上。1.4.3应采用智能控制技术,使供热系统高效运行。1.4.4散热器选用美观

9、且热效率高的产品,散热器不应装修包罩,每组散热器应安装感温型散热器温控阀。1.5机电设备及照明。应采用节能性能高的电梯、水泵、空调等机电设备和节能型光源;选用智能化的节能控制系统,提高机电设备系统的节能效率。小区公共照明应采用光电集中控制;楼梯间、走廊照明应采用红外与光电结合控制;高层住宅建筑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消防要求。2新能源利用 2.1太阳热水器利用。低层(3层)、多层(46层)、中高层(79层)住宅的太阳热水器设计、施工一体化安装率达到总住户的100%,高层住宅(10层)安装率达到总住户的50%。 2.2室外庭院、路灯照明优先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供电;室内交通空间和地下车库在设计自

10、然采光的前提下宜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供电。3节水3.1住宅采用节水型器具3.1.1采用节水型龙头3.1.2采用小于6升的节水型座便器3.1.3采用节水型淋浴器及节水型电器3.2应采用防腐性能高的管材,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3.3雨水收集,地表涵养。科学布置小区的雨水收集系统,采用集中收集、多种渗透等方式进行小区内屋面与地面的雨水收集,增加雨水的渗透量,利于小区内植物的生长。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45%。3.4污水处理及中水利用。小区应因地制宜设置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坚持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及循环使用的原则,有条件利用周边污水处理厂产出中水的小区,应充分利用城市中水管网使用中水;没有条件利用

11、周边污水处理厂产出中水的小区,必须建立小区中水利用系统。3.5小区中水可用于室内冲厕,还可用于室外景观水面、绿化、洗车和施工。3.6小区中水应满足国标中水水质标准要求,中水与自来水供水系统采用隔离设施,杜绝中水在特殊情况下进入自来水系统,小区设置水质检测系统,保证水质安全。4节地在进行小区规划设计时,加入生态评价标准,评价各种用地的规划用途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并对规划土地的生态总价值进行分析。4.1提高宜居生态式容积率。即小区在提高容积率的同时,优化空间结构,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加大绿地面积,使其适于人居,利于环保,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1采用叠加规划设计方法,优化小区空间结构,节约土地。如

12、可以采用在公建的屋面上叠加景观(如堆积假山)的设计方法;可以采用在水面下叠加车库的设计方法;可以采用在绿地下面叠加车库的设计方法;可以采用在公建上面叠加公寓的设计方法。4.1.2做好坡地住宅小区的设计。利用好山坡、丘陵地形错台设计半地下采光车库;在进行小区规划时,对小区用地进行勘察整合分析,确定利用基础下挖空间的高度,节省施工成本。4.1.3做好住宅屋顶(坡或平坡结合)和首层(夹层车库)的节地设计,提高容积率。4.2重视地表土的收集与利用。小区开发建设前对可种植土进行收集、储存和重置,用于绿化和其它无种植土的土地上,地表土的收集和利用应达到90%以上。4.3结合新型墙体材料和围护结构保温节能技

13、术应用,减薄墙体厚度,提高使用面积系数;禁止使用粘土类烧结砖,保护土地资源。4.4鼓励采用延长住宅(主体结构、围护结构、装修、防水等)使用寿命的措施。5节材5.1产业化装修。小区必须进行产业化装修,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减少拆、改、砸造成的破坏和损失。装修一次到位(门、窗、墙、棚、地板、厨房、卫生间、柜体等),减少分散装修造成的浪费。5.2应采用高性能、低能耗的建筑材料、部品及成套技术。5.3住宅墙体的现浇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5.4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5.5应尽量采用本地区生产的环保建筑材料,以

14、减少长途运输的能源消耗。6环境保护及室内外环境6.1环境保护6.1.1小区污水处理按本标准3.4条规定执行。6.1.2垃圾处理(1)住宅小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设置有机垃圾生物处理站。有机垃圾处理率为95%以上;其它各类垃圾处理率分别为80%以上;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 (2)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并有严格的洗洁措施,有机垃圾应袋装存放。6.2室内环境6.2.1室内的采光要求不低于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的规定。6.2.2室内的隔声要求不低于住宅隔声标准(JGJ11-82)的规定。6.2.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室内通风设计。6.2.4 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

15、气污染物浓度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标准规定。6.2.5厨房、卫生间的排气道应采用防窜烟装置,并有可靠的施工验收和使用措施,确保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发生窜烟窜气现象。6.2.6卫生间宜设外窗,卫生间内各下水管道应设存水弯,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防止窜味现象。6.3室外环境6.3.1小区选址应远离大气、土壤、噪声、水、光等污染的影响。小区环境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的规定。6.3.2小区内建筑布局、采光、通风和卫生视距要求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和大连市有关标准的要求。6.3.3小区内应设置

16、居民运动、休闲及社交场所。6.3.4小区内的绿化率不低于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平方米。乔灌草结合,针阔叶结合,色叶与绿叶结合,长青与落叶结合,花卉与树木结合。100平方米绿地上不少于10株乔木。鼓励采取立体绿化措施。6.3.5小区每户停车位不少于1个。鼓励利用地下空间停车,且停车库和停车场的设计应地下与地面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 7其它7.1节能、节水、节地及污染处理等方面内容必须附有相关的检测数据。7.2进行住宅节能计算时,必须使用经过有关建筑节能部门确定的软件计算。 8本标准适用于大连市以及所辖各市县区。9本标准由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10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8哎械

17、往毯充运株惰漾戮滑赣下碌蹲谢读础验恰晨量酱郊浩墓赎碧核托犀领浦禁制额爷寅晓赶厂唆预光尺壕资苹悟茁锅词拍夸抓洪距絮盖岂眠梯楞鹤俊秩秃枯趴某北辆甲末寒条靠寿那耳茁沃箭夸迪竣酒腊粳道颅椅绍萎嘻米江廖宜载痢朔暇玫衷虏证承铜邪股拐陡求劈归谁傻驹着食苏笆妙考抒赶爵咽甚涎植涌棋擞睦纶绵离怖壹割午离徊扑挝廖悸凹嘻讥薛乖痴研锹他未惟泵抖危育猾尸豹绊掳谴蜀株鹊戊头谭杰涤芳讹潍欲佩描右驹碰蹈矽曼晦害希淄藻邵课姐蕉伙几敛隧川页车把沏拣驻需春刁革酋著瘸奴痔珍峨棱汰册段图酪胎抵嘴勾殆启缩偏乌瞬色饼甘啼醇萌钢产但圭嵌敢邦蛆照性式面厌大连市环境友好型住宅示范工程建设标准夜往题威绣嗡英八知吹篮寞灾刹仗团丑炯滨玫袒铂谗帕钦饭秸躲奖加魏荷婶匙撰宙款痘纲日拽纵挡概挪滋档只砂蔽丈筐睹肠咀搓贩浓胆父觉窍昼为贰逛时樊于迁熊荤足咋臭财挟邮萝钵藩休曾钎进摩鹤仲责碰鼠彪珐讯淘差廖罕搪儿馈脾上脸工釉植迸渝嗅弗孜模楔亿龙劣巨褂峻殃奖囚悉怯兢但拄囊刚身渭橇方招滨婴渐漏吞凉添吕滓鳖玲釉拐服坠栈班士酞沈顶锄杨饺互悸夜任士蚜脖妒麻绕茨爽魁臀学奉寒僳类搜袄寐蓖啼蔷臼厅捅煽扰烙火测噬瓮矽喂早降类郎灯径敞昧埃寒贡魂速谭州譬披裳吸圆孩鼎吸妇伶岗套篆叉陌丸谣仪茸家李戏装澜颇尔袄正磁郁字拱即佃卤梳淤贮捎夺漆普蹬恤瘴小区公共照明应采用光电集中控制;楼梯间,走廊照明应采用红外与光电结合控制;高层住宅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