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浅谈对小型构造物施工质量控制_第1页
毕业论文-浅谈对小型构造物施工质量控制_第2页
毕业论文-浅谈对小型构造物施工质量控制_第3页
毕业论文-浅谈对小型构造物施工质量控制_第4页
毕业论文-浅谈对小型构造物施工质量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对小型构造物施工质量控制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发展迅猛。公路网国道主干线的建设,建造了数量众多的涵洞、通道等小型构造物。目前小型构造物施工质量参差不齐,本文依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和相关规程的规定要求,对小型构造物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探究分析。本文对小型构造物的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梳理,列举了管涵、箱涵(通道)常见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重点对目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常见质量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同时在了解混凝土色差问题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列举目前普遍采用的防治措施;从影响混凝土色差的内因和外因对脱模剂、环境条件以及施工

2、控制等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在探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各位同行在虚心向国外先进技术学习的基础上,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继续开拓进取、深化研究。关键词:小型构造物 保护层厚度 色差 施工控制 防治 Abstract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is developing rapidly. National main trunk road network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culverts, c

3、hannels and other small structures. Currently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structures of varying qual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highway bridges and culvert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JTG / T F50-2011) and related statutes requirem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structures to explore the q

4、uality control analysis.This small-scale structures of the process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o sort out, citing the pipe culvert, box culvert (channel) common quality defects and response measures; focus on the concrete cover thickness on the current issues of comm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h

5、e same time to understand the concrete color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ts causes, citing the current widely used prevention measures; color of the concrete from the effec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mold release agent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construction con

6、trol, and many other factor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inally, in the inquiry proces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hope that colleagues in an open mind to learn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sum up their experiences and continue to forge ahead, a

7、nd deepen the study.Keywords:Small structures;Protective layer thickness;Color difference;Construction Control;Prevention.目 录1 小型构造物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11.1 准备阶段11.2 基坑开挖与基底处理11.3 模板工程11.4 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的控制21.5 混凝土质量控制31.6 台背回填41.7 防水控制51.8 冬、雨期及高温期施工62 常见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92.1 管涵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92.2 箱涵(通道)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103 施工中重点问题的控

8、制方法103.1 小型构造物保护层厚度控制方法103.2 小型构造物色差问题质量控制方法11致 谢15参考文献16331 小型构造物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1.1 准备阶段施工之前的现场调查工作,应结合复合测量,对涵洞、通道等构造物的设计位置、走向、标高、数量、大小等进行核对。山区涵洞可能还有孔径问题。在平原区农业方面提出的问题,一般是变更位置,增加数量的情况较多,可根据实际情况,查核设计单位与当地农业部门的协议书,如确需变更设计,按有关规定办理。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一般只包括构造物布置图表,在地形简单、地势平缓地区的涵洞、通道等,施工单位可按上述资料和标准图放样施工。但如遇到条文所述的各类涵洞

9、,其构造和涵台、涵墙、翼墙等各部分尺寸、形状比较复杂时,如设计单位未提供施工详图时,施工单位应自行绘制,再按图放样施工。在施工放样阶段还要注意涵洞、通道与地方道路是否接顺,如涵底标高与流水面标高是否相符,如有不符设计的问题应及时反馈信息,以便设计部门及时进行变更设计,避免出现水系进、出水口阻水或道路通行不顺等现象,必要时设置改路改沟,确保原有水系、路系的畅通。对施工中使用的水准点、导线点、(箱涵)通道的轴线控制点进行复核,临时加密点每3个月校核一次,对于基准点每6个月校核一次。在准备阶段还应对工程用砂、石等原材料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实体施工,对进场原材料应标识清晰,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清

10、除出场;及时申报混凝土配合比,配制出符合设计强度要求的混凝土,施工阶段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施工;检查混凝土拌合用计量装置是否标定;严格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明确责任和施工要求;对进场模板进行检查,如有变形或表面不整洁的模板,不允许使用,对于新进竹胶板,应先检查是否存在掉色、雨水变形等质量问题,必要是应进行试浇检验。为了提高小型结构物的外观质量,竹胶板的周转使用次数原则上不得超过两次。1.2 基坑开挖与基底处理按设计图纸放样出小型构造物位置,开挖基坑后,对轴线、高程、尺寸及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于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情况,应及时与

11、设计代表联系,并进行相关变更资料的申报。对位于软基处理地段的箱涵(通道)等,在软基处理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在基坑顶缘四周应设外向排水坡,并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基坑底尺寸应满足施工要求。当基坑为渗水的土质基坑底,其尺寸应比构造物基础的平面尺寸增加0.5-1.0m,基坑坑壁坡度应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等情况确定,采用机械和人工结合两次开挖基坑,机械开挖后基底预留20-30cm,施工前人工突击开挖,以防止机械开挖超深扰动基坑底原状土。基坑开挖的尺寸除了要考虑基础施工本身的需要外,还应考虑后续施工中台背回填机械作业面的需要,这样在土方回填时,对密实度质量较易

12、保证。为此基础与路基相接过渡段挖宽宜不小于4m。基坑开挖后要开挖排水槽和集水井,并配备相应的排水泵组,以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在施工期的地基承载力,同时避免基坑积水,浸泡表层土。基坑开挖修整完成,待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砂砾垫层或碎石土的施工,并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压实,在底板砼外侧应留有0.5米的工作平台,基坑边坡按照设计1:1放坡。1.3 模板工程1 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1)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避免引起模板变形。(2)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基础侧模应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墙板、梁的侧模应设拉杆固定。浇筑

13、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现浇混凝土箱涵的模板支立时,其内侧模的支护应结合顶模支撑方式连接成整体,并且左右两边侧模互相支顶,这样的整体支撑牢固可靠规矩整齐,不易跑模变形,并且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易于施工人员现场观察看护,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3)检查沉降缝的设置,应使基础与结构上部的沉降缝对齐在同一铅锤面上,在施工中,沉降缝两侧应对称进行,防止沉缝构造移位。为了保证沉降缝的顺直,模板必须在沉降缝处断开,沉降缝宽度20mm,填缝要密实,不渗水。对于整体现浇箱涵结构模板的支撑还应进行施工验算,以确保其可靠性。(4)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

14、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2 拆除时的技术要求(1)模板拆除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设计无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时严禁抛扔。(2)卸落支架和拱架应按拟定的卸落程序进行,分几个循环卸完,卸落量开始宜小,以后逐渐增大。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在横向应同时一起卸落。(3)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3 其它砼浇筑过程中要求专人观测模板及沉降板的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1.4 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的控制(1)防止错用,误用。加强对钢筋加

15、工成品的管理,堆放场地要按规格、型号分别挂牌,技术人员要加强现场监督,仔细核对图纸。(2)确保钢筋间距。绑扎前应先按设计规定的间距排好钢筋,在板或墙钢筋绑扎时可以在模板上用粉笔画线,然后再绑扎。在钢筋分布较密的部位或交接处更要注意间距,过密易导致混凝土浇捣不进去,造成质量事故。(3)保证保护层厚度。施工中可用垫块来确保保护层,首先要确保垫块本身制作尺寸符合图纸或规范要求。其次在绑扎时,还要保证间距,不能漏放或少放。(4)确保钢筋接头质量。要加强对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焊接接头及套筒、冷挤压等机械连接接头的质量,防止松动脱落。同时要满足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搭接面积,受拉钢筋不得超过其总面积的25%,受压

16、钢筋不得超过其总面积的50%,焊接要求焊缝饱满、无烧伤、无咬边、无裂缝、无焊瘤、焊渣要求清除;焊缝长度单面焊要求10d,双面焊要求5d,并注意同一截面内接头不超过30%,接头与接头之间30d,且不小于50cm。(5)留意特殊部位钢筋方向的放置。在一些较大的板结构中,容易将弯起钢筋的弯起方向放反,或将受力主筋方向放反,这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交底,或在钢筋骨架上挂牌,提醒安装人员注意,并在施工时注意检查。(6)确保预埋件位置。(7)按规范进行隐蔽验收工作,隐蔽验收前施工方必须进行自检,严格按规范检查,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转序。(8)注意对成品钢筋的保护。1.5 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质量控制应

17、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1.5.1 材料质量(1)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选择经过检验合格的品牌水泥,水泥进场后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按规范要求抽检频率取样试验。依据当地砂、石料资源选择料场,进行强度、级配、粒径等检验, 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入场地。砂、石料进场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规格材料间的分界,场地较小时应结合取料通道的布置用砂袋围护防止不同材料混杂;(2)施工用水必须采用无污染的可饮用水;(3)采用外加剂时要坚持通过试验确定,做到掺量准确,搅拌时间充分合理。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要随时注意外观检查并坚持按规范要求的频率抽样检查。1.5.2 机具设备及材料准备根据每次施工量的大小,施工的性质

18、要求,材料的规格、运输、储存条件等,准备材料要充足。机械设备要根据施工方案施工条件准备齐全,检修或试运转保持完好状态待用,由于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要求,施工设备要有必要的备用或应急措施。以防止因待料或机具故障的停工,出现施工缝,影响混凝土质量。计量装置应经过计量部门标定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1.5.3 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配料要认真准确,搅拌时间充分合理,要考虑运输设备情况,运输距离的远近及天气情况预留坍落度。浇筑混凝土要按振捣棒情况确定分层下料厚度(一般控制在30cm),下料高度超过2m时要设串筒或流槽引导。串筒或流槽出口要置于平面中心部位,人工辅助倒锹或及时小范围移动出口,禁止从一端向另一端堆放

19、混凝土造成离析。振捣棒要快插慢拔,防止出现空洞。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对下一层混凝土有一个510的搭接振捣,并注意对表面气泡排放情况进行观察,确定振捣时间关系,防止振捣不到位或过振,做到振捣位置有序,间距均匀防止漏振。1 混凝土的拌制(1)混凝土拌合物应有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运输过程无离析、泌水现象。普通混凝土坍落度宜为5-7cm,泵送混凝土宜为12-14cm。混凝土数量按工程需要量拌制,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得使用,严禁采用加水或其他办法改变混凝土的稠度。(2)在夏季应编制夏季施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施工过程中,采用必要的措施,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并避开午间高温时段施工,防止温度过高产生温度

20、裂缝或干缩裂缝。(3)冬季施工时需申报冬季施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因为冬季施工对于养护条件有特殊要求,因此要求对冬季施工的工程部位建立档案,便于有针对性的核查和检测。2 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运输能力的配备应充分考虑混凝土初凝时间及现场浇注速度,保证浇筑工作不间断,要求采用罐车运输,特殊情况下,应保证到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良好。冬季施工时必须采取保温措施。3 混凝土振捣要求(1)、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应保持5-10cm的距离,振捣时应插入下层面混凝土5-10cm,每振捣一处应缓提振捣棒,并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2)、对每一振捣部位,

21、必须使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振动密实的混凝土应停止下沉,不在产生气泡,表面平坦、泛浆。(3)振捣作业人员应相对固定,浇筑时应分层,按顺序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30cm。(4)、规划好振捣棒顺序,严格执行,振捣均匀,不漏振、过振。4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后及时进行养护,根据气候情况确定洒水遍数并进行覆盖,防止因养护不合理而影响混凝土的内在质量。(1)、结构外部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涵内采用粘贴薄膜密封养生,养生工作需派专人负责,并保证养生期间砼体始终处于润湿状态。(2)、覆盖养生时不得损坏和污染混凝土表面。(3)、养护用水必须干净无污染。(4)、砼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拆除侧墙模板

22、。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且跨径在4米以下的顶板底模方可拆除;跨度4m的顶板底模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5%之后才可拆除。在拆除模板时应注意棱角的保护。1.6 台背回填台背回填的沉降是公路工程的质量通病之一。通过工程实践和对台背回填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 必须从台背回填的填筑材料、填筑范围、填筑方法和工艺、台背路基排水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质量控制。以涵洞工程为例:涵洞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回填土,回填土填土工程的技术要求:1.6.1 填筑材料台背、锥坡、护坡及拱上各种填料应选取内摩擦角较大(35°45°)、易压实、抗压强度高、无

23、孔隙水压的砂砾土、碎石土、卵砾土、岩渣、强度较高的工业废渣以及用于路基底基层、基层施工的各种级配碎石等透水性材料, 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殖物或冻土块的土。台背材料宜选取轻质材料, 减少填方土体对地基的压力, 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挖方地段的台背回填部位, 若施工场地相对窄小、 无法使用机械压实的,可选取中粗砂采用填砂灌水法回填。另外, 无论填方或挖方地段的台背回填材料, 不能选用易分解的风化岩渣, 以免因填料风化而产生沉降。1.6.2 施工工艺控制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应自台身起,顶面不小于桥台高度加2m,底面不小于2m,桥台背填土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34倍。锥坡填土应与台背填土同

24、时进行,并应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桥台背填土的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涵洞处路堤缺口填土应从涵洞洞身两侧不小于2 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按水平分层、对称地按照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填筑、夯(压)实,填土的具体方法应按照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33)的有关规定办理。用机械填土时,除应按照上述规定办理外,涵洞顶上填土厚度必须大于0.51m 时,才允许机械通过。1.6.3 填筑范围涵洞两侧填筑范围是沿涵洞地基顶面边垂直向后1m, 向后向上1: 1至涵顶平面以上不小于50的两侧之间的范围。另外, 为保证路基与台背处和衔接质量, 要求路基施工时应从留口处的底面开始, 形成不小于1:1的斜坡或形成台阶式连接段。1

25、.6.4 填筑方法(1)基底的处治。填筑前应对原基底进行整平并碾压达到90以上压实度, 如地基不能满足基底承载力要求时, 先作换填或其它加固处理;(2)填筑工艺。涵洞台背回填应在涵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 回填时应沿涵台两侧对称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逐层填筑时, 可在涵身背墙上用红油漆或不易掉色的材料划横道以控制层厚, 厚度一般每层15, 加。碾压遍数一般不少于4-6遍, 压实度检测须达到95以上。(3)台背填砂。挖方地段, 若采用填砂灌水法时, 一般采用中粗砂, 要求含泥量不大于3, 分层填筑时每层填砂厚度控制在50以内, 灌水使其达到饱和, 再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 填筑完毕后再

26、设法将水排干;(4)台背路基排水。首先确保台背路基排水畅通、无积水, 然后按设计要求在涵身设置泄水孔, 利于台背雨水的渗透。泄水孔的设置, 须按要求设置碎石或砾料层, 以便达到对水的渗滤作用。如遇地下水或地表水渗入, 则须设置排截渗沟或排水边沟, 以防回填土长期浸泡造成强度下降而引起台背回填下沉。1.6.5 质量检查台背填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竣工后行车的舒适与安全,应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密实度,应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检查频率每50m2检验1点,不足50m2时至少检验1 点,每点都应合格,宜采用小型机械压实。透水性材料不足时,可采用石灰土或水泥稳定土回填;回填土的分层厚度宜为0.10.2m。1.7

27、防水控制涵洞、通道渗(漏)水是公路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水性能的好坏将影响涵洞、通道的结构稳定性、耐久性、外观质量以及台背路基的稳定性等,对涵洞、通道等构造物的使用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造物的沉降缝、施工中的接缝以及构造接缝等都是渗水的重要位置, 应针对这些进行重点防护。以涵洞工程为例:1 沉降缝防水沉降缝是从顶部到基底断开的通缝, 缝宽约23, 是防水的薄弱环节。沉降缝防水主要分为基础和涵身两部分。基础顶面以下, 填嵌沥青木板或沥青砂, 也可采用粘土填入捣实, 并在流水面边缘用1: 3掺入膨胀剂的水泥砂浆填塞, 深约15。涵身接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麻筋填塞, 深约5, 内侧以水泥砂浆填塞, 深

28、约15, 中间空隙填以粘土。此外, 基础顶面以上均应顺沉降缝外侧周围设置粘土保护层,厚约20, 顶宽约20。2 施工缝防水涵身施工缝填塞沥青麻絮,通道内侧可用防水砂浆钩缝5, 钩缝砂浆顶低于表面13, 即施工缝内侧做凹缝处理, 而外侧防水可采用三油两毡或八层防水纸。预制板与墙身以及预制板之间施工缝可以填充防水砂浆或沥青麻絮, 外侧敷设三油两毡或八层防水纸。如果涵顶采用混凝土刚性防水时, 可与该防水层同时浇注防水混凝土, 不必单独采取防水措施。3 构造接缝防水圆管涵和倒虹吸由于自身构造的特点, 决定了它们构造接缝较其它类型的涵洞多; 因此, 构造接缝的防水处治成为圆管涵和倒虹吸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29、。构造接缝按形式可分为平口接缝和企口接缝,前者用于普通圆管涵, 后者用于倒虹吸。平口接缝采用热沥青麻絮填塞, 再用热沥青填充, 最后靠热沥青做粘合剂采用三油两毡粘贴好。当防水要求很高时, 接缝外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箍接头, 不仅提高接缝的防水性能, 而且增大了涵身纵向刚度。企口接缝通常采用热沥青麻絮填塞, 缝内填充防水水泥浆或石棉沥青, 也可完全填满热沥青麻絮。4 防水层的配置目前涵洞防水层的设置主要有两种: 涂刷热沥青和防水砂浆或防水混凝土。各式钢筋混凝土(不含圆管涵) 的涵身及端墙, 在基础顶面以上凡被土体掩埋部分, 均涂热沥青两道,不再另抹砂浆。对防水要求较高的通道或明涵, 可在涵洞顶板上设

30、置2厚防水砂浆或46厚防水混凝土; 刚性防水层则是在板顶表面铺设的46厚防水混凝土中设置8×150钢筋网1层, 以提高防水层的抗裂、抗渗性能, 此外,应注意刚性防水层对涵洞整体变形的要求也较高。1.8 冬、雨期及高温期施工1.8.1 一般规定冬、雨期及高温期施工,应根据季节性的特点和施工地域的水文和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期间,应根据当地气候的特点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工作;做好临时排水工作,并与永久排水设施衔接顺畅;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及时掌握气温、雨雪、风暴、汛情等预报,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避免灾害和事故发生;施工操作人员应按劳动保护规定,采取防护措施;施工中的材料和

31、工艺应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1.8.2 冬期施工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中规定冬期施工是指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 天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砌体工程等的施工。在冬期施工期间,基础的地基(永冻地区除外),在施工时和完工后,均不得受冻。1 钢筋的焊接技术要求焊接钢筋宜在室内进行,当必须在室外进行时,最低温度不宜低于-20,并应采取防雪挡风等措施,减少焊件温度差,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刻接触冰雪。2 混凝土配制和搅拌的技术要求(1)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32.5,水灰比不宜大于0.

32、5 。采用蒸汽养护时,宜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2) 用加热法养护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严禁使用高铝水泥。使用其他品种的水泥时,应注意其掺合材料对混凝土强度、抗冻、抗渗等性能的影响。(3) 浇筑混凝土宜掺用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等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在钢筋混凝土中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离子的含量不得超过规范的规定,且不应采用蒸汽养生。当采用素混凝土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质量的3。掺用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及防冻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4) 拌制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温度,应满足混凝土拌和物搅拌合成后所需要的温度。当材料原有温度不能满足需要时,应首先考虑对

33、拌和用水加热,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考虑对骨料加热。水泥只能保温,不得加热。各种材料需要加热的温度应根据冬期施工热工计算公式计算確定,并不得超过规定限值。(5) 冬期搅拌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骨料应用保温材料进行覆盖,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块。投料前,应先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加料顺序为骨料、水,稍加搅拌,再加水泥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时延长50。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3 混凝土运输和浇筑的技术要求(1) 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缩短,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2) 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扳、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浇筑完成后开始养护时的温

34、度,用蓄热法养护时不得低于10;用蒸汽法养护时不得低于5,细薄结构不得低于8。(3) 冬期施工在浇筑下一级混凝土时,应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对接合面加热,其温度应保持5以上。浇筑完成后,应采取措施使混凝土结合面继续保持正温,直至新浇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抗冻强度。(4) 浇筑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湿接缝时,宜采用热混凝土或热水泥浆,并应适当降低水灰比。浇筑完成后应加热或连续保温养护,直至接缝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4 混凝土养护的技术要求(1) 冬期施工期间,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抗压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40及5MPa 时,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抗压强度未达

35、到设计强度的50时,不得受冻。(2)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和规范计算确定。当气温较低、结构表面积系数较大,蓄热法不能适应强度增长速度要求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蒸气加热、暖棚加热、或电加热等方法。(3) 模板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试验,证明混凝土已达到要求的抗冻强度及拆模强度后方可拆模。 加热养护的结构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冷却到+5以后,方可拆模。当混凝土与外界气温相差大于20时,拆除模板后混凝土表面应加以覆盖,使其缓慢冷却。(4) 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负温度条件下严禁浇水,外露表面必须覆盖养护。 养护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规

36、定的温度,当达到规定温度,且混凝土强度小于3.5MPa 时,应采取加热保温措施。 当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15时,混凝土表面应采取覆盖保温养护。1.8.3 雨季施工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中规定混凝土雨期施工是指在降雨量集中季节且对混凝土貭量造成影响时进行的施工。雨季施工时,应提前做好施工准备,降低不利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1 雨期施工,通过当地气象部门提前获取气象预报资料,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好雨期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2 雨季施工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分片分期展开施工, 在基坑四周设置截、排水沟, 挖设汇水坑、集水井, 用抽水机进行抽水

37、。3 混凝土施工要做好防雨措施。在浇筑混凝土时, 如遇大雨不能继续进行浇筑时, 应作临时防雨措施,不使雨水直接冲刷刚浇筑的混凝土面;并在混凝土茬子处将混凝土振密实, 不见浮石子。4 雨季浇筑混凝土应及时收集气象信息, 应尽可能避开大风大雨天气施工,遇暴风雨应停止施工,并尽量保证在晴天进行混凝土施工。5 在雨天, 基坑底两侧的排水沟和集水坑应加大、加深, 以适应大体积抽水的需要, 尽量做到雨停基坑内无积水。6 建立安全用电规程,现场机电设备须设置有效的防雨设施、防止发生跑、漏电及设备损坏现象。7 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入模温度保证在10以上。8 拆模后须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及一层帘子。9 雨期模架

38、及钢筋还应符合下列规定:模板支架的基础应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支架必须牢固可靠,严防雨季因地面软化引起基础沉降及支架垮塌,导致结构断裂及损坏;钢筋、焊条应支垫覆盖好,保持防水、防潮;雨天钢筋加工、焊接应在防雨棚内进行;雨后模板和钢筋上的淤泥、杂物等,应在浇筑混凝土前清除干净;结构外露的钢筋、铁件等应采用覆盖或塑料布缠裹等防锈措施。10 雨期混凝土配制、运输和浇筑还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泥储存应防雨防潮,因受潮有结块的水泥不得用于工程中;雨期施工,应增加砂、石骨料含水量的检测次数,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和比,确保拌和质量。砂石含水量检测,每个台班不少于1 次,雨后需拌制混凝土须先检测后调拌;混凝土运输过

39、程中应覆盖好,严防雨淋离析;除有良好的防护措施外,不宜在大雨天浇筑结构混凝土。1.8.4 高温期施工高温期施工时,应按劳动保护规定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避开高温作业。应制定在高温条件下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1 高温期混凝土施工1) 混凝土配制和搅拌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对水泥、砂、石料采取降温措施,遮荫防晒,砂石料堆上喷水,使骨料降温;拌和水应使用冷却装置,对水管及水箱加遮荫和隔热设施。也可采用在拌和水中加冰块降温;应根据施工现场实测的坍落度损失,综合考虑,合理调整配和比设计;高温期施工,应对砂、石料的含水量及时进行检测,每个台班不得少于一次;可掺加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

40、土的早期强度。应严格控制缓凝剂的掺量,并检查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可掺粉煤灰等活性材料,取代部分水泥,减少水泥用量;拌和系统、储水池、皮带运输机等应尽可能遮荫,拌和时间适当缩短。经常测混凝土的坍落度,适时调整配比,使其满足施工要求。2) 混凝土运输及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高温期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应精心组织,准备充分,设备完好,保证连续进行,尽量缩短从拌和到浇筑的时间,並尽快开始养护。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宜采用混凝土运输搅拌车,运输中进行慢速搅拌。不得在运输过程中加水搅拌。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控制在32 以下,宜选择一天中温度较低的时间进行,一般建议在夜间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通过试

41、验确定在最高气温条件下,混凝土在分层时的覆盖时间,施工时应严格控制。3) 混凝土的养护不宜单纯使用专用养护膜覆盖法养护高性能混凝土,除非当地无足够的清洁水用于养护混凝土。洒水养护必须及时,宜采用自动喷水或喷雾器进行,应始终保持养护面湿润,不得形成干湿循环。混凝土浇筑完,表面应立即覆盖清洁的塑料膜,初凝后撤去塑料膜,用浸湿的粗麻布覆盖,且经常洒水,保持湿润状态最少7d。构造物的竖直面拆模后,宜立即用粗麻布缠裹,然后再用塑料膜包紧,粗麻布应至少7d 保持湿润。对桥面、桥面铺装等平整度要求高的表面,混凝土浇筑完,也可立即用优质的养护剂喷涂,待混凝土初凝后再覆盖洒水养护,以保护混凝土表面不受破坏。2

42、高温期施工质量检查和质量标准,除按一般规定执行外,还应检查下列项目:1)砂石料的含水量检查,每个台班不少于1 次。2)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时,环境温度每日检查4 次,并做好检查记录;当温度超过高温期规定要求时,混凝土拌和应采取有效降温和防晒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否则应停止施工。3)混凝土高温期施工,除应留标准条件下的试件外,还应制取相同数量的试件与结构相同环境条件下养护,检查28d的试件强度以指导施工。4)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缓凝剂的掺入量,并检测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以防因缓凝剂掺入量不准造成质量事故。2 常见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2.1 管涵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1)防止基础沉降缝与管

43、节接头位置不对应,存在错台,当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时,管节将被拉裂甚至破坏。应对措施:管节预制长度要准确;基础沉降缝设置间距应按实际管节长度、管节数及要求管节缝宽计算而得,并精确控制。2)防止管节密封不好导致漏水,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应对措施:做好管节间的接缝处理,管节安装后,在管节接缝的外表面用沥青麻絮进行密封处理,在管节接缝内侧也要用沥青麻絮进行密封处理;对安装后的管节进行检查,发现漏水的位置采取措施进行密封处理;认真做好抹带施工前的凿毛及抹带的施工、养护和成品工作,防止抹带脱落;主体工程完成后做好防水层的施工。3)防止管座顶部与管身不密贴,导致管节开裂、接缝处错开、漏水。应对措施:基础顶面

44、一定要平顺,并设计、规范要求保证管底基础的施工质量,管节安装前应在管底基础砼上抹上一层薄层砂浆,使基底与管身密贴,管节安装调试后再施工涵管两侧的基座砼。4)管节端不平顺,端面与轴线不垂直(斜交箱涵除外)。应对措施:预制管节时一定要注意将管节两端抹平,并支撑好模板,使端部与管轴线垂直,运输、安装时要注意妥善稳固,避免碰撞损坏。5)管节安装时中心位置和高程控制不准确。应对措施:安装前对管底基础砼进行修正,底座顶面必须按照设计坡度在一个平面上,安装管节时挂线,砂垫层厚度要适中,保证上、下、左、右管节的位置准确,不断地校正中心位置。6)管节接缝宽度过宽,嵌缝嵌挤不紧,造成漏水。应对措施:严格控制接缝宽

45、度,接缝宽度宜控制在10-20mm范围内。7)防止涵洞排水不畅应对措施:事先对照设计图纸、现有地形对原有沟渠的位置、沟底标高、排水方向、功能用途等进行详细调查、校核,按需调整,包监理工程师审批;做好测量工作,保证基座标高的正确性。8)防止锥坡早期损坏或是锥坡无实质性功能效果。应对措施:重视锥坡施工,锥坡施工的基础应座在较好的原状土上,锥坡刷坡后应注意检查锥坡的压实效果;鉴于管涵锥坡较小的具体实际,现场施工时应结合路基填高和两侧沟渠顺接情况,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与两侧倒流系统顺畅连接并不影响路基冲刷、稳定的功能需求。2.2 箱涵(通道)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1)防止沉降缝模板支撑不稳定,造成沉降

46、缝不顺直,有时形成咬合。应对措施:首先对沉降缝模板支撑进行固定,对沉降缝两侧砼进行同时、同层浇筑,尽可能减少沉降板得变形。2)防止墙身、顶板出现不规则裂纹。应对措施:对砼施工配合比进行检查,选择适宜标号的水泥,配合比设计中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钢筋位置严格按照图纸定位,做好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的措施控制和过程检查;及时养生、规范养生。3)防止模板支撑不牢,有跑模、涨模等现象,甚至几何尺寸也出现偏差。应对措施:对于松软的地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处理,并做好排水、防水措施。模板支架应稳定、牢固。支架纵向立杆的接头应尽量减少,并对相邻的纵向立杆连接头错开布置,对主要受压杆的纵向接头采取对接形式。模板安装后经监

47、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4)防止两层砼浇筑间隔时间太长,形成明显冷缝。应对措施:现浇砼前,应事先计划好工序安排,加强现场组织管理,控制好浇筑顺序,尽可能保证砼连续浇筑。5)防止边、角出现掉边或漏浆。应对措施:模板拼缝时应采用不渗水物质进行挤塞,拆模不宜过早并注意拆模顺序。6)帽石线形不顺直应对措施:帽石模板通常采用竹胶板,但竹胶板的挠度变形很大,因此需选用刚度好的优质模板,并注意支撑稳固。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浇筑过程中振捣棒不能碰撞模板。3 施工中重点问题的控制方法小型构造物的施工过程中主要的重点问题与立柱相同,均集中于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质量和表面色差上。因此针对小型

48、构造物的重点问题我们提出了控制措施。3.1 小型构造物保护层厚度控制方法3.1.1 小型构造物保护层厚度质量常见问题(1)主筋移位。主筋的位移的允许值在规范中明确规定为±5 mm,但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偏差较大,甚至于有高达40 mm左右,加大或者减少了保护层的厚度,严重影响保护层质量的均匀性。主筋移位一般是由于施工人员素质和操作水平造成的,比如箍筋未绑牢、主筋与模板问固定措施不力、未加垫块、上下两层放线误差等等。因此桥面板、现浇梁等构件钢筋工程相对较为复杂,钢筋分布多而密集,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其钢筋保护层厚度病害最为严重。(2)构件的负弯矩筋处,钢筋在设计中多采

49、用直径细、刚度小的I级钢筋,较易被踩弯。目前施工过程中较常用的方法为加设马凳来固定钢筋位置。但这种单根圆钢制作的马凳结构简单,当有侧向力时易倾倒,从而形成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病害。(3)保护层垫块制作和布置。规范中只对混凝土垫块质量和间距布置提出了一些定性的要求,对于垫块制作方法、性能指标、布置原则等影响浇筑过程中钢筋保护层质量的关键工艺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4)在浇筑过程中, 振动棒接触钢筋和混凝土中骨料挤压主筋,造成钢筋错位。 混凝土施工时泵管端部导管不易控制,一般由2名3名工人手持绳子牵引操作。由于导管受混凝土冲击及泵管移动等惯性力的影响,方向难以把握,导致工人站立不稳而踩踏钢筋,影响钢筋

50、保护层厚度。3.1.2 小型构造物保护层厚度质量防治措施(1)保护层垫块制作和布置。施工中可用垫块来确保保护层,首先要确保垫块本身制作尺寸符合图纸或规范要求。其次在绑扎时,还要保证间距,不能漏放或少放。现在也可以用塑料成型垫块或现场切制的钢筋头来代替预制水泥砂浆垫块。(2)严格依据图纸和规范要求配置箍筋,保证主筋的有效位置,而且要设置混凝土垫块,严禁使用短钢筋头作为垫头,垫头钢筋外露,失去混凝土的保护作用,造成主筋锈蚀。(3)露筋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的结构缺陷的修补,应作为结构的一部分,不能采用抹灰来封闭露筋部位,而应该采用结构修补的措施。具体的做法是剔除松散混凝土,清洁钢筋表面的锈渍,将混

51、凝土表面凿毛,浇水润湿或草袋养护,喷射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必要时还应在细石混凝土或砂浆中掺人一定量的膨胀剂和结构胶。(4)推荐采用梅花型混凝土垫块,其厚度及强度按设计要求确定。采取在振动台上振捣的方法制作垫块,所制垫快较为密实,强度可满足施工要求。垫块表面应洁净,颜色应与结构混凝土外表一致。如采用塑料垫块,则其性能指标应严格比选,保证垫块处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不要留下工程隐患,可采用塑料(尼龙)卡子垫块。改产品尺寸规范,强度稳定,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安装也很方便,将卡子直接卡在钢筋上,与钢筋的连接比较牢靠,不容易脱落和被压碎,对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很容易做到。需要强调的是,严禁使

52、用石子、砂浆等不合格垫块。安装时,垫块按梅花型布置,间距应根据结构部位的不同而变化。(5)做到规范操作,不仅要检查钢筋绑扎就位时位置是否准确无误,还应检查垫块放置的数量、间距、位置等。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对振捣棒的掌握,避免振捣棒频繁碰到钢筋,造成钢筋位移。尤其是混凝土现浇板施工,往往钢筋绑扎时位置都很正确,但一到浇捣时情况就变了样。(6)严禁工人直接在钢筋上行走,或将施工机具直接放在钢筋上。浇灌混凝土时必须搭设马道,工人应站在马道上操作。浇混凝土时,应将混凝土浇在梁上或板中央,让混凝土自然流入负弯矩筋与楼板之间或人工用铁锹铲入。防止混凝土倾倒时将钢筋压倒。(7)在负弯矩筋较多的部位,可

53、采用加支腿的架管,将负筋吊起,以固定钢筋位置。在混凝土收面时,将架管取出,并将混凝土表面补抹平整。3.2 小型构造物色差问题质量控制方法小型构造物的色差问题也常常在各类施工过程中出现,颜色或深或浅,面积或大或小,形状极不规则地出露在混凝土表面且影响广泛的混凝土表面色斑(即表面色差) ,一直没有很好解决,至今它逐渐成为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创优的一个障碍。3.2.1 混凝土表面色差的成因混凝土在硬化后,某些表面色斑也在逐渐形成。因其变化随着混凝土的组成成分、时间长短、外界环境情况等不同而不同,故混凝土表面色斑种类繁多。尽管色斑种类复杂,但工地常见混凝土表面色斑从形成深度划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1

54、 表层型色斑即混凝土颜色的差异仅发生在混凝土表层,由于混凝土组织为多孔质,表面相对较粗糙,极容易吸收污水或粘附粉尘等,从最初的模板、脱模剂的影响到形成后外界环境的污染来看,常见表层色斑,主要来自污染。主要有模板锈斑污染、脱模剂污染、外界环境污染3种形式。(1)模板锈斑污染的防治措施由于潮湿环境模板的涂刷不能很好阻止局部氧化成锈斑,颜色多呈黄褐色。(2)脱模剂污染工地使用的脱模剂种类很多,质量也高低不一。常用的油质脱模剂,都具有一定的染色,也就是污染问题。如采用柴油作脱模剂,混凝土表面颜色多发暗;采用机油(一般较粘稠,不易刷开)作脱模剂,表面颜色多发白。施工经验证明使用液压油是油质脱模剂中对混凝

55、土表面颜色污染最小的品种。(3)外界环境污染混凝土是一种极易受污染的物质。在城市、工厂等烟尘和粉尘污水多的地方,污染最为严重,影响面积也最广。通常对外界环境污染造成混凝土表面色斑,如粉尘污染、青苔污染、污水污染等等。2 深层型色差混凝土深层色斑,不是污染造成的,而是混凝土的内部成分发生了变化,一旦混凝土表面形成色斑,基本上用简单的冲洗打磨等办法无法消除,从理论上说只能防止此类色斑的发生。对混凝土深层色斑影响的原因很多,常见有:1)原材料质量的变化(1)水泥质量不稳定。由于水泥厂家生产工艺较差,或者出现生产量小供应量大的情况,致使水泥质量不稳定,经常发生波动,水泥成分的剧烈变化,极易导致混凝土表面色斑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水泥的颜色基本上决定了混凝土的颜色,混凝土深层色斑,主要来自水泥成分的变化(骨料的颜色对混凝土颜色的影响远没有水泥大) 。通常水泥的颜色随化学成分和生产条件变化而变化,其颜色主要由水泥成分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镁的含量以及它们的比例而定,一旦成分含量及比例失调,颜色就会急剧变化。当然水泥熟料的烧成温度、冷却速度和水泥的细度也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小。(2)不同种类不同厂家水泥混用。工地施工时出现水泥备料不足,或者原有水泥生产厂家供应不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