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黏附、膜融合影响的实验研究_第1页
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黏附、膜融合影响的实验研究_第2页
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黏附、膜融合影响的实验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黏附、膜融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袁斌  廖辉 汪受传 徐建亚 李华丽 李江全【摘要】  目的 研究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黏附、膜融合过程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温度转换的方法,在病毒黏附阶段(温度转换前)和病毒侵入阶段(温度转换后)分别加入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监测两个阶段

2、病毒抑制率和平均吸光度(A)值,观察研究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黏附和膜融合的影响。结果 温度转换实验前,含药血清组平均A值与病毒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病毒侵入阶段(温度转换后)的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组病毒抑制率为增多,平均A值明显升高。温度转换实验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的抗病毒作用主要表现在呼吸道合胞病毒黏附后的膜融合及侵入阶段。 【关键词】  清肺口服液/血清学; 呼吸道合胞病毒/中医药疗法; 清热解毒剂; 实验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hib

3、ition effects of Qingfei oral liquid medicine?contained serum on adhesion and membrane fusion process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Methods  Using the method of temperature conversion,we added Qingfei oral liquid medicine?contained serum during adhesion period(before temperature conversion) a

4、nd invasion period(after temperature conversion) respectively.Monitor virus inhibition rates and average A of the two periods,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Qingfei oral liquid medicine?contained serum on adhesion and membrane fusion process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

5、ferences were found on the average A between Qingfei oral liquid medicine?contained serum group and virus control group before temperature conversion experiment.After the temperature conversion,virus inhibition rates of Qingfei oral liquid medicine?contained serum group increased,the average A incre

6、asing obviously.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temperature conversion experiment. Conclusion  The antiviral effect of Qingfei oral liquid medicine?contained serum mainly embodies on the membrane fusion and invasion phases  after adhesion process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

7、s.    【Key words】  Qingfei oral liquid/Serology;  RSV/TCM therapy;  Heat?clearing and detoxifying agents;  Expertimental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ntial virus,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病原1。是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2,西医对其尚无理想治疗措施。清肺口服液(由炙麻黄、苦杏仁、生石膏、黄芩、葶苈子、炙桑白

8、皮、前胡等组成)为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较好,前期相关研究也表明,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对RSV有抑制作用3,但这种抑制作用的具体环节尚未得以阐明。为此,本研究从病毒的微观组织结构和黏附侵入靶细胞阶段过程的角度出发,设计进行温度转换实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Long株,广州博特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Hep?2(人喉癌上皮细胞,布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MEM(美国GIBCO公司);新生

9、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0.25%胰酶(美国GIBCO公司);MTT(美国AMRESCO公司);DMSO(上海永华特种化学试剂厂);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    1.2  Hep?2细胞  培养Hep?2细胞采用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35 、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孵箱饱和湿度下常规培养。镜下观察细胞呈不规则多角形,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每23 d传代,0.25%胰酶消化2 min,镜下观察细胞回缩变圆时停止消化,每次分34瓶。所有实验均采用对数生长期细胞。    1.3  呼吸道合

10、胞病毒液制备及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的测定4  Hep?2细胞以1×108/L接种25 mL培养瓶,每瓶3 mL。将长成单层细胞的培养液倒掉,接种病毒液,吸附1.5 h。加入适量含2%小牛血清的维持液,继续培养35 d。待细胞80%产生病变后,置-80 (至少2 h)和37 反复冻融3次。离心管离心10 min,2 500 r/min。弃沉淀,收集病毒上清液,分装后于-80 保存备用。Hep?2细胞以1×108/L接种96孔培养板,每孔100 L。病毒液用维持液10倍系列稀释8个浓度。细胞长成单层时吸弃培养液,磷酸盐缓冲溶液洗细胞面,接种各稀释度的病毒

11、液,并设正常细胞对照组。置35 、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孵箱中吸附2 h,15 min摇晃1次,使病毒均匀吸附。吸弃病毒液,每孔加维持液100 L,置培养箱中继续培养,逐日观察病变程度并记录。以最高稀释度不再出现新病变时为终点,用Reed?Muench公式计算病毒TCID50。    1.4  含药血清和利巴韦林对细胞最大无毒浓度测定  Hep?2细胞以1×108/L加入96孔细胞板,每孔100 L,待长成单层后,加入维持液稀释后的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每孔100 L,并设正常细胞对照。置37 、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培

12、养,观察细胞病变至72 h。弃去上清液,用移液器每孔加入MTT(1 g/L)100 L。置孵箱孵育4 h。吸弃孔内上清液,每孔加入DMSO 100 L,振荡,使结晶物充分溶解。选择490 nm波长,用酶标仪测定各孔平均吸光度(A)值,确定药物的最大无毒浓度。百事通    1.5  温度转换实验  Hep?2细胞以1×108/L分种于96孔板,100 L/孔,共种2板。待细胞生长至80%汇合,将板置4 30 min。其中一板吸弃培养液,加入TCID50 RSV,细胞对照加冷DMEM,50 L/孔。4 孵育2 h,每隔15 min摇晃1次

13、,使病毒均匀吸附。吸弃病毒液,2%维持液洗2遍。加入2%维持液稀释的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10 g/L),细胞对照加DMEM,100 L/孔,每组设8个复孔。置35 、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孵箱孵育1.5 h。吸弃上清,预热的2%维持液洗2遍,加2%维持液150 L/孔,35 、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孵箱继续培养。每日观察细胞病变并记录,待病毒对照出现典型病变时测定A值。另一板4 时将病毒和含药血清同时加入,并设细胞对照。4 吸附2 h。吸弃药物及其中的病毒,2%维持液洗2遍,加2%维持液150 L/孔。35 、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孵箱继续培养。每日观察细胞病变并记录,待病毒对照出

14、现典型病变时测定A值。病毒抑制率=(实验组平均A值-病毒对照组平均A值)/(细胞对照组平均A值-病毒对照组平均A值)×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含药血清对Hep?2细胞最大无毒浓度  在Hep?2中,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的最大无毒浓度为10 g/L。    2.2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TCI

15、D50  在Hep?2中,RSV?Long株TCID50为10-4.625/50 L。    2.3  温度转换实验结果  温度转化前病毒抑制率为150%,温度转化后为1 142%。见表1。表1  3组温度转换前后平均吸光度值的比较 注:与病毒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RSV属副黏病毒科肺炎病毒属,是有包膜的非节段性单股负链RNA病毒。RSV病毒表面由融合蛋白(F)、黏附蛋白(G)和小疏水蛋白(SH)3个跨膜蛋白组成,共同参与病毒

16、外膜与宿主细胞膜胞的融合以及细胞培养过程中合胞体的形成;F蛋白与病毒进入细胞并形成特征性的合胞体有关,还具有促使RSV在感染细胞间传播及溶血的作用5。有研究认为F蛋白介导病毒与受染细胞间的膜融合作用,在病毒感染过程是必需的6。和其他病毒一样,呼吸道病毒和宿主细胞的结合是病毒进入感染靶细胞的前提条件。多数病毒在04 低温下发生结合,而仅在接近生理温度下才侵入细胞。这是因为与病毒黏附不同,有包膜的病毒的侵入是通过膜融合完成的,这一过程需要能量,而所需能量只有在生理温度下才能得到供给。    本实验在病毒黏附阶段(温度转换前)加入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检测平均A值与病毒对

17、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在病毒侵入阶段(温度转换后)加入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病毒抑制率为1 142%,平均A值明显升高,靶细胞受到保护,提示该药没有直接影响病毒与靶细胞的黏附,其作用发挥主要在阻止病毒的膜融合及侵入。提示清肺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位点可能是与此病理过程紧密相关的病毒表面F蛋白。清肺口服液可能在感染的早期运用疗效更好。现代病毒生物分子学的研究也提示,对F蛋白结构的深入了解,可以提供研制相关病毒抑制药物作用靶位点的线索,进而可以阻碍F蛋白构象的改变,防止其功能性结构的形成,从而阻断病毒与细胞的融合这一环节,达到抑制病毒增殖的目的。现代药理学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疗效往往通过

18、多环节多靶点的共同作用实现,将从含药血清对细胞的微观结构改变影响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其共同作用机制。【参考文献】  1 Hall CB.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a continuing culprit and conundrumJ.J Pediatr,1999,135(2 Pt 2):227.2 Falsey AR,Walsh EE.Relationship of serum antibody to risk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in elderly adultsJ.J Infect Dis,1998,177(2):463?466.3 汪受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