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4章达标测试题_第1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4章达标测试题_第2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4章达标测试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4章达标测试题第十四章达标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 ,共30分)1.当分式|x|-3x+3 的值为零时 ,x的值为 ( )A、0 B、 3 C、-3 D、32.化简m2-3m9-m2 的结果是 ( )A、mm+3 B、-mm+3 C、mm-3 D、m3-m3.以下各式正确的选项是 ( )A、-x+y-x-y = x-yx+y B、-x+yx-y = -x-yx-yC、-x+y-x-y =x+yx-y D、-x+y-x-y = -x-yx+y4.如果把分式x+2yx 中的x和y都扩大10倍 ,那么分式的值 ( )A.扩大10倍 B、缩小10倍 C、扩大2倍 D、不变5.计算(x

2、-y )2 等于 ( )A、x2-y B、x2y C、-x2y2 D、x2y26、化简a2a-1 -a-1 的结果为 ( )A.2a-1a-1 B、-1a-1 C、1a-1 D、27、把分式x2-25x2-10x+25 约分得到的结果是 ( )A、x+5x-5 B、x-5x+5 C、1 D、110x8、分式1x2-1 有意义的条件是 ( )A、x1 B、x-1 C、x1 D、x09、1 2 ,那么分式| x-2|x-2 -|x-1|x-1 + |x|x 的值为 ( )A、2 B、 1 C、0 D、-110、一项工程 ,甲单独做需要x天完成 ,乙单独做需要y天完成 ,那么甲、乙合做需几天完成 (

3、 )A、 x+y B、x+yxy C、xyx+y D、x+y2二、填空题(每题3分 ,共15分)11.当x=_时 ,分式x+1x-1 无意义。12.假设代数式x-1x2+1 的值等于0 ,那么x=_。13、分式34xy ,12x-2y ,23x2-3xy 的最简公分母是_14、a-b=5 ,ab=-3 ,那么1a -1b =_15、约分 3m2n3(x2-1)9mn2(1-x) = _。三、解答题(共55分)16、把以下各式约分(10分)(1)4a2b330ab2 (2) m2-2m+11-m2 (3)(a-b)(b-a)317.把以下各式通分(10分)(1)z3x2y2 ,y5x2z2 ,x

4、4y2z2 (2)x+55x-20 ,5x2-8x+16 ,x4-x18、计算(16分)(1) 22a+3 +33-2a +124a2-9 (2)1-a-ba-2b a2-b2a2-4ab+4b2(3)x+1-x2x-1 (4) 2x+4x2-4x+4 x+22x-4 1x2-419、化简(12分)(1) 2x+4x2-4x+4 x+22x-4 (x2-4) (2) (2xx2-4 -1x-2 )x+2x-1(3)2a+1 -a-2a2-1 a2-2aa2-2a+120.阅读材料(7分)因为113 =12 (1-13 ) 135 =12 (13 -15 )157 =12 (15 -17 )11

5、719 =12 (117 -119 )所以 113 + 135 + 157 + + 11719= 12 (1-13 )+ 12 (13 -15 )+ 12 (15 -17 ) + + 12 (117 -119 )= 12 (1-119 )= 919解答以下问题:(1)在和式113 + 135 + 157 + 中的第5项为_,第n项为_(2)由124 +146 +168 +式中的第n项为_。(3)从以上材料中得到启发 ,请你计算。“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

6、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局部 ,我常采用范读 ,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 ,我读一句 ,让幼儿读一句 ,边读边记;第二通读 ,我大声读 ,我大声读 ,幼儿小声读 ,边学边仿;第三赏读 ,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 ,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听 ,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1(x-1)(x-2) +1(x-2)(x-3) +1(x-3)(x-4) +1(x-99)(x-100)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