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营养料学_第1页
水产动物营养料学_第2页
水产动物营养料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 EAAI 定大于1D 蛋白质的作用大于维生素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参考题、选择1.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A .真消化率一定大于表观消化率C.磷的作用大于钙2 .影响鱼虾摄食的因素有(ABCD )A .饲料的营养水平B.饲料的诱食性C.饲料的大小D.水温3 .海产动物最容易引起缺之的矿物质是(D )A .镁 B .钾C.钠 D .磷4 .防止饲料中脂肪氧化的措施是(BC )A .降低饲料中的脂肪含量B.采取避光、阴凉存放措施C.降低饲料中的水分D.使用饱和脂肪酸代替不饱和脂肪酸5 .下列微量矿物添加剂中属于剧毒物质的是(D )A .碘化钾B .硫酸亚铁6 .限制性氨基酸是指(D

2、)A. 氨基酸分较高的氨基酸C. 氨基酸分较高的必需氨基酸C.氯化钴D .亚硒酸钠B. 氨基酸分较低的氨基酸D.氨基酸分较低的必需氨基酸7 .下列原料中,既能作为能量源,还可起到粘合剂作用的是( C )A .油脂 B .糙米 C .小麦 D .米糠&下列物质中最适合作为添加剂载体的是(C )A. 磷酸二氢钙B.苜蓿草粉 C.脱脂米糠、麸皮D.经过浸提油后的大豆粕9. 血粉的氨基酸组成很不平衡,主要不平衡的两种氨基酸是(D )A . Lys 与 Arg B. Met 与 Cys C. Thr 与 Ala D. Leu 与 Ile10. 下列微生物中不能用作微生态制剂的是(B )A .芽孢

3、杆菌B .沙门氏菌C .乳酸菌D .双歧杆菌11. 作维生素需要试验时最理想的蛋白源是(C )A .血纤维蛋白 B .全卵蛋白C.酪蛋白 D .明胶B )B .可能含有非蛋白氮12. 粗蛋白之“粗”指的是(A. 可能含有非必需氨基酸C. 运用统计学求得的数值D.数值不准确13. 下列氨基酸中与 Arg存在拮抗作用的是(D )A. Phe B. Tyr C. Vai D. Lys14. 水产饲料中常用的着色剂主要是(A )A .虾青素B .甜菜红C.叶绿素D.柠檬黄15. 1个维生素A国际单位(IU)相当于( B)维生素A(醇式)A . 0.250 卩 g B . 0.300 卩 g C . 0

4、.350 卩 g D . 0.400 卩 g16 .目前国内用于饲料粉碎的设备中,使用最广的是(C )粉碎机A. 齿爪式 B.对辊式 C.锤片式 D.劲锤式17 .下列原料中具有“三高(高赖氨酸、高亚油酸、高淀粉)”特点,有“饲料之王”之称的是( B )A. 高粱 B.玉米 C.鱼粉 D.蚕蛹18 .具有抗出血功能的维生素是(D )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E D.维生素K19. 下列指标中能更好地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是(A )A . BV (蛋白质生物价:保留氮量 /吸收氮量,P24)B. CS (化学价,亦为 PS-蛋白价:试验蛋白某氨基酸量 /标准蛋白某氨基酸量)C. PER (

5、蛋白质效率:体增/蛋白质摄食量)D . EAAI (必需氨基酸指数:试验蛋白与标准蛋白中各个氨基酸之比的几何平均数)20. 下列矿物元素中属于微量矿物元素的是(C )A. 镁 B .钠 C.锌 D .钾21. 下列动物蛋白产品中蛋白含量最高的是(B )A .鱼粉B .羽毛粉C.肉粉 D .蚕蛹粉22. 肉食性鱼类对营养素的需求规律是(D )A. 高蛋白、高脂肪、低矿物质B.高脂肪、高维生素、高糖C )裸藻酮)(4种,另三种为二十二碳六烯酸 C .亚麻酸 D .油酸C.咼蛋白、咼脂肪、咼糖D.咼蛋白、咼脂肪、低糖23. 下列物质在水产配合饲料中禁止使用的是(A .肉毒碱B .植酸酶C.氯霉素 丨

6、24. 下列脂肪酸中属于鲤鱼必需脂肪酸的是(A .硬脂酸B .花生四烯酸(二十碳四烯酸)25. 膨化饲料相对于硬颗粒饲料(DA. 膨化饲料含水率高于硬颗粒饲料B. 膨化饲料颗粒密度高于硬颗粒饲料C. 膨化饲料加工过程中对维生素的损失更小D. 膨化饲料能更好地破坏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BD.黄霉素26. 下列添加剂中属于营养性添加剂的是(A. 大蒜素 B.核黄素 C.虾青素27. 下列氨基酸中属于鱼类 EAA,而不属于畜禽 EAA的是( DA . Lys B . Met C . Tyr D . His(Arg)28 .配合饲料的变异系数要求不大于(C )A. 1% B. 5% C. 10% D.

7、 12%29 .作矿物质需要试验时最理想的蛋白源是(D )A. 明胶 B.酪蛋白 C.全卵蛋白 D.血纤维蛋白30 .肉碱与水产动物( A)代谢密切相关A.脂肪 B.维生素 C.糖类 D.蛋白质 31.豆粕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A )A.蛋氨酸 B.色氨酸 C.赖氨酸 D.32 .鱼类缺乏维生素 K会出现的主要症状是(A.脂肪肝 B.眼球突出C.甲状腺肿大33 .维生素B12分子结构中的金属微量元素是(A.钴 B.锌 C.锰 D.铬34 .高粱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AA .单宁 B .皂苷 C .氢氰酸35 .脂溶性维生素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是(组氨酸DD.A)凝血时间延长)D .红细胞凝集素C

8、 )A.维生素A (视力)B.维生素D (骨骼)C.维生素E (抗氧化)D.维生素K (凝血)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A.游离棉酚对鱼体有害而结合棉酚则无害B 鲤鱼饲料中磷含量偏低,则鲤鱼肥满度会增高C 采取收集自然排粪法测定鱼体对饲料的消化率会使结果偏低D 1%系列的添加剂预混料除了能补充各种微量营养成分外还能满足动物对钙磷的需要37. 饲料中添加油脂的作用包括(ABC )A 提高能量水平B 补充必需脂肪酸C.减少粉尘D.代替蛋白质38. 鱼虾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ABCD )A .主动运输B .扩散C.过滤D .胞饮作用39. 测定饲料粗脂肪的常规方法称为(C )A 高温灼烧法

9、B 凯氏定氮法C索氏抽提法D 减压干燥法40. 鱼类具有先天性H型糖尿病的体质是指(B )A 鱼类不能很好地利用糖B 鱼类胰岛素分泌不足C鱼类对糖的利用能力不如陆上动物D 鱼类患有糖尿病二、解释1 体增热;2 .抗氧化剂;3 .呼吸商;4 .预混料;5.补偿生长;6.表观消化率;7 .鱼类营养;8 .饲料陈化;9 .抗维生10 .能量饲料;11.真消化率;12 .氨基酸平衡;13 .浓缩饲料;14 .氮平衡;15 .精制饲料;16.蛋白质饲料;17 .饲料添加剂;18 .抗营养因子;19 .吕养素;20 .必需脂肪酸;21糊化淀粉;22.必需氨基酸;23 .配合饲料;24.褐变反应;25 .脂

10、肪酸败I 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需从食物中摄取 的氨基酸。2. 必需脂肪酸:动物生长所必需,但动物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3 .褐变反应:配合饲料在贮藏中如果保管不善,饲料会自身发热,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易发生褐变反应,主要是在糖类的羰基和蛋白质中赖氨酸侧链的£ -氨基之间产生的。4 预混料: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5 配合饲料: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经加工而成一定形 状的饲料产品。6 .表观消化率: AD (% ) = (I-E ) /I X 100 (2分)

11、,AD为表观消化率;I表示饲料或某一 成分的总摄入量;E表示粪便或一成分的总排出量。7 鱼类营养:指鱼类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 物理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是鱼类一些生命活动的基础。8 饲料陈化:饲料在贮存过程中,质量会逐渐下降,由旺盛到衰老的现象。9 .抗维生素:指那些具有和维生素相似的分子结构,却不具有维生素生理功用的物质。它 可以代替辅酶中维生素的位置,与维生素竞争和有关酶结合,从而削弱或阻止维生素与酶 的结合,使酶活性丧失。10. 能量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V18%、粗蛋白V 20%的一类饲料,如玉米、高粱、米糠。在动物营养中主要起提供能量的作用。II

12、 .真消化率:TD (% ) = (I-E+e ) /I X 100, TD为表观消化率;I表示饲料或某一成分的总摄入量;E表示粪便或某一成分的总排出量;e表示消化过程中来自体内的成分。12. 氨基酸平衡:配合饲料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其比例等于动物对必需氨基酸的需 要量。13. *浓缩饲料:由蛋白料、添加剂、常量矿质元素预混而成,饲喂时需补加能量料。14. *氮平衡:动物所摄取的蛋白质的氮量与在粪和尿中排出的氮量之差。15. *精制饲料:纯化度较高的原料制成的饲料。16. 蛋白质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V18%、粗蛋白20%的一类饲料,如鱼粉、豆粕。17. 饲料添加剂:为了某种特殊需要而添加在

13、饲料内的某种或某些微量的物质。18抗营养因子:植物代谢产生的并以不同机制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19. *营养素:饲料中可给鱼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 学成分。共有六种:*20. 抗氧化剂:能够阻止或延迟饲料氧化,提高饲料稳定性或延长贮存期的物质。21. 糊化淀粉:利用高温或其他手段使淀粉粒结构破坏得到的淀粉。22. 美拉德反应:在高温条件下,碳水化合物中的羰基与氨基酸的氨基之间发生的反应。23. *代谢能(ME ):摄入单位重量饲料的总能与由粪、尿、鳃排出的能量之差。24. *可消化能(DE):从饲料中摄入的总能(GE)减去粪能(FE)后所剩余的能量。25.

14、 *体增热(HI ):动物摄食后体产热的增加量。26. *补偿生长:指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限制后,动物表现出的与年龄有关的一段快速生长 发育时期。27. *标准代谢:鱼类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指一尾不受惊动的鱼虾于静水中在肠胃内食物刚 被吸收完时所产生的最低强度的热能。28. *呼吸商(RQ): 一定时期内机体所呼出的CO2与所摄入的。2的量之比。29. *脂肪酸败:(1)油脂的不饱和键和空气中的氧发生加成,生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进一步氧化或分解,生成有臭味的低级醛、酮、羧酸。 (2)油脂在微生物或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 脂肪酸,脂肪酸发生3氧化,生成 3酮酸,禺酮酸脱羧或进一步氧化,生成低级的酮、

15、羧酸。30. *膨化饲料:饲料原料处于高温、 高压、以及高剪切力、高水分的环境中,通过连续混和、 调质、升温增压、熟化、挤出模孔和骤然降压后形成一种膨松多孔的饲料。三、填空I. 鱼类需要的五大营养素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2 .鱼虾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主动运输、扩散、过滤、胞饮作用。3. 脂溶性维生素中:维生素E属于天然抗氧化剂; 维生素K具有抗出血功能;维生素A对 维持视网膜的感光性有重要作用;维生素D能促进成骨细胞形成。4 .饲料中添加油脂的作用包括:亚油酸、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5.渔用配合饲料质量包括四项指标:感官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卫生指标。6

16、 .列举四种精制饲料的优质蛋白质源:明胶、酪蛋白、 全卵蛋白、血纤维蛋白。7.写出四种抗营养因子的中文名称:单宁、芥子苷、游离棉酚、抗胰蛋白酶、血球凝集素。&写出鱼类必需氨基酸中任意四种的中文名称: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9. NRC是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的英文简称。10. 微胶囊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主要靠包膜来维持。II、采取收集自然排粪法测定鱼体对饲料的消化率会使结果偏高。12、肉毒碱与水产动物脂肪酸代谢密切相关。13、鱼类的半必需氨基酸是 Cys、Tyr。14、根据原料的纯化程度,试验饲料可分为精制饲料和半精制饲料。15、脂溶性维生素中维生素 E属于天然抗氧化剂。16、

17、 预混料的变异系数要求不大于5%.17、胞饮是鱼、类虾消化道中存在的最原始的吸收方式。18、维生素B12分子结构中的金属微量元素是钴。19、鱼类缺乏胆碱会出现的主要症状是脂肪肝。20、与Lys之间存在着拮抗作用的氨基酸是精氨酸。五、问答四、判断1、 结合棉酚对鱼体有害而游离棉酚则无害。(X )2、 鲤鱼饲料中磷含量偏低,则鲤鱼肥满度会增高。( V )3、 采取收集自然排粪法测定鱼体对饲料的消化率会使结果偏低。(X )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系列的添加剂预混料除了能补充各种微量营养成分外,X )饲料效率与

18、饲料系数之间是倒数关系。(V )虾类不能有效地利用无氮浸出物,其利用率较畜禽为低。 颜色越深的次粉,麸皮越多,容重越大。( X一般鱼、虾饲料要求水分在 增加投喂次数不能改善鱼类对低分子糖类的利用。(在对虾配合饲料中直接添加游离态氨基酸饲料效果不佳。 高粱籽实中含有单宁,是主要的抗营养因子。(饲料中含维生素 C过多,可使铜的吸收减少。( 酪蛋白和明胶是精制饲料的优质蛋白源,两者常以 主动运输是鱼、类虾消化道中存在的最原始的吸收方式。 鱼类缺乏胆碱会出现的主要症状是眼球突出。 维生素B12分子结构中的金属微量元素是镉。 微胶囊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主要靠粘合剂来维持。 霉菌的生长繁殖依赖于适宜的水分和

19、温度。(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水平也需要响应增加维生素 L型氨基酸能直接被动物利用,而D型则不易被利用。大多数消化酶的最适温度都比环境水温高。(V从摄入的总能中扣除粪能所得到的消化能值往往比真实值低。维生素B6 (吡哆素)能增加氨基酸的吸收速度,提高氨基酸的消化率。 饲料中缺铁时回产生贫血症。(V )在饲料中缺乏碘,则甲状腺增生,产生甲状腺肿大。还能满足动物对钙磷的需要。)12%以下,鳗鱼饲料水分要求在(X9%以下。( V)V )VV1 : 4的比例混合使用。()XVB6的量。()1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有哪些?为什么鱼虾饲料蛋白质含量并非越高越好? 答:(1) A、供组织蛋白的更新、修复及维持蛋白质

20、的现状。B、用于生长。C、作为部分能量来源。D、形成具有生理学功能的物质。(2) A、增加饲料成本。B、摄入的蛋白质超过限度时,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氨的积累和蛋能比失调,将引起 生长停滞,会造成氨基酸中毒。2为什么增加投喂次数可以改善鱼类对低分子糖类的利用?答:因为自第二次投喂起,所投喂的葡萄糖的吸收与上次投喂所引起的糖代谢酶活性几乎同 步,故提高了其利用率。3粉碎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鱼虾饲料比畜禽饲料要求更细的粉碎粒度? 答:(1) A、粉碎后,饲料的比表面积增大,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B、改善配料、混合、制粒等后续工序的质量,提高这些工序的工作效率(2) A、鱼虾的消化能力较弱。B、提高

21、了饲料的混合均匀性和颗粒成型能力。C、提高了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4试从营养与饲料的角度论述淡水鱼类营养性脂肪肝。答:可以从饲料配方、蛋白质含量、糖类含量、药物使用、水质条件等方面论述。A、蛋白质和(或)糖类含量过高时,会在肝脏内发生转化,生成脂肪,在体内胆碱、磷脂能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会造成脂肪在肝脏内地堆积,进而引发脂肪肝。B、 脂肪发生酸败或者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药物),也会引起肝功能下降,降低肝脏对 脂肪的向外运输能力,造成脂肪堆积,弓I发脂肪肝。C、饲料配方不合理,磷脂或胆碱量过少或没有,也可造成肝细胞运输能力下降,造成 脂肪累积,诱发脂肪肝。D、水质条件不好,可能会使鱼体整体机能下降,

22、代谢能力降低,从而使肝脏脂肪向外运输过慢,进而引起肝内脂肪过多,引发脂肪肝。5淡水鱼和海水鱼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1)亚油酸、亚麻酸在海水鱼类中不具有EFA的效果,二十碳以上的 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才是海水鱼类的必需脂肪酸。(2)淡水鱼与海水鱼 EFA不同的原因主要是两者具有不同的脂肪酸代谢途径。因为海水鱼类参与脂肪代谢的磷脂中所含有的脂肪酸主要是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而淡水鱼类可以将十八碳三烯酸转化为二十二碳六烯酸,因而具有替代效果。(?)6国际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原料分为哪几大类?答: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

23、加剂(专指非营养性添加剂)八类。7饲料中直接添加游离氨基酸的效果不佳,其原因何在?如何解决?答:(1)饲料中的游离态氨基酸在进入中肠以前,绝大部分已被中肠腺吸收,而结合态氨基酸,则在消化分解后进入中肠,不能与游离态氨基酸同步吸收。不仅如此,由于添加游离态氨基酸,还影响别的 EAA吸收的同步化,使氨基酸之间得不到平衡互补,从而影响游离态 氨基酸的结合率,以至整个饲料蛋白质的效率。(2)解决办法:缩短投喂时间,增加投喂次数,或将限制性氨基酸包膜,或制成螯合型氨基酸盐,使其在消化道中先降解后再被吸收,以达到与结合态氨基酸同步吸收的目的。8影响大豆饼(粕)使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避免?答:(1) A

24、、大豆饼蛋氨酸含量较低,为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B、热处理不够的浸提豆粕中含有较多的抗胰蛋白酶和血球凝集素等抗凝血因子, 从而影响豆粕的利用和鱼虾的生长。(2) A、合理搭配饲料原料B、添加限制性氨基酸C、对豆粕进行适当的热处理。9饲料添加剂应满足什么条件?答:A、长期使用无害B、必须有确实的良好作用C、在动物体内有较好的稳定性D不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对其的吸收E、残留量合格或无F、重金属含量不超标,其它原料不霉变G添加剂等不失效或者不过有效期。10.配合饲料相对生鲜饵料有何优点?答:A、饲料来源稳定,丰富,可随时生产。B、稳定性较高,耐贮存C、各种必需物质可以量化D、符合动物生理特点,可生产不同

25、生长阶段所需要的饲料;11. 鱼粉作为饲料原料有何优点和不足之处?当饲料原料 价格上涨时,如何应对?答:(1)优点:A、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含量均高, 氨基酸平衡)B、有效能值高,粗脂肪含量高,C、富含维生素,尤其是 VBD、矿质元素含量较高E、含有未知生长因子。F、消化率高。缺点:A、具有鱼腥味,畜禽饲料使用受限制;B、脂肪含量高,容易酸败变质,虾对此敏感;C、容易发霉变质;D、容易被掺假(2)涨价主要发生在鱼粉、豆粕、赖氨酸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原料。因此,采取措施可 从这三种原料出发。A、提高商品鱼的价格。B、 寻找其它本地可替代性蛋白质原料,以节约原料费和运输费。(鱼粉可用羽毛 粉、血粉、肉骨粉等代替,豆粕可用菜籽粕、棉粕等代替,但要注意新鲜度和蛋白质平衡。)C、改变饲料配比,提高能量水平。D、使用添加剂,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但注意饲料总体成本。E、可用含赖氨酸较高原料来代替直接添加赖氨酸。12比较鱼虾配合饲料与畜禽配合饲料的异同。答:相同点:1)都需要营养全面,完全符合饲养动物的营养需要;2)都要求脂肪不氧化,不含黄曲霉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