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轮椅与助行_第1页
第六章 轮椅与助行_第2页
第六章 轮椅与助行_第3页
第六章 轮椅与助行_第4页
第六章 轮椅与助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轮椅与助行器1.什么是轮椅?轮椅的分类方式有哪些,并且分为哪些3.标准型轮椅由几部分组成,分别是那些?4.轮椅选配的具体方法及步骤?5.轮椅选配的注意事项?6.助行器的定义?根据结构可以分为哪两种?助行杖的定义,可以分为那两大类?常见的手杖和拐杖包括哪些7.助行架的定义,可以分为那两大类?常见的无轮助行架与有轮助行架包括哪些?8.助行架的选配原则?其中使用环境包括哪些?9.选配助行器的前提与基础是什么?10.单足多足手杖的临床应用?第一节 轮椅 一. 定义及分类轮椅是带有轮子的座椅,主要用于功能障碍者或其他行走困难者代步。基本作用:使伤残者及行走困难者借助轮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从事一些

2、日常生活活动和具备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提高使用者的独立性,扩大生活范围。按驱动方式1.手动轮椅2.电动轮椅按轮椅大致结构1.折叠式轮椅2.固定式轮椅按使用对象年龄1.成人用轮椅2.儿童用轮椅3.婴幼儿用轮椅按轮椅的主要用途1.标准型轮椅2.偏瘫用轮椅3.截瘫用轮椅4.竞技用轮椅二.标准型轮椅结构:轮椅架 车轮轮胎 靠背 刹车装置 倾斜杆脚托和腿托 扶手轮椅附件 1.轮椅架固定式和折叠式的优点固定式的强度和刚度均很好,结构简单,可以自制折叠式在折起时体积较小,方便携带。轮椅架的分类:固定式折叠式2.车轮3.轮胎轮胎实心轮胎实心轮胎:又称为硬轮胎优点优点:在地毯上推动轮椅时较为容易,保养简单缺点缺

3、点: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推动时颇多震动,因其缺乏避震的作用,乘坐者若利用大轮平衡处上人行道边时震荡力很大,对轮椅支架结构有损。充气轮胎充气轮胎:又称软轮胎优点优点:对凹凸不平的路面有避震作用,乘坐着坐着舒服,轮椅的支架结构又不致受损;由于充气轮胎的贴路性能较佳,因此,使用者利用大轮平衡术上人行道旁时比较容易。缺点:需要定期充气;轮胎容易破损;在地毯上推动轮椅时比较吃力。大车轮小车轮4.靠背低靠背(低腰承托)中靠背(腰背承托)高靠背(高背承托)高靠背加头托(头颈承托)5.刹车装置普通轮椅的刹车装置较简单,多数采用手拉板把刹住大轮,防止轮椅滑动。6.倾斜杆8.脚托和腿托脚托和腿托脚托和腿托用来支托小

4、腿部和足部,分为固定式、可拆卸式和膝部角度可调式等7.扶手固定扶手活动扶手9.轮椅附件轮椅附件包括轮椅桌、各种垫类、座位及座位系统、外展阻块等。三、选配 根据乘坐者的运动、感觉、认知功能以及对使用轮椅的态度、身材、转移能力、生活方式等为其选配合适的轮椅 具体方法与步骤如下:1、一般状况的评定2、轮椅尺寸与大小测量 包括座位高度、座位宽度、座位深度、扶手高度、靠背高度、脚踏板高度、轮椅全高、坐垫与脚踏板的距离3、轮椅类型以及附件的选配 4、轮椅质量检查方法(1)轮椅折叠是否顺利 (2)四轮是否同时着地 (3)两手握住轮椅手把手均匀向前推动轮椅,是否直线行走 (4)将轮椅横放,用手推动大轮,检查转

5、动是否灵活,有无摆动现象,前脚轮转动是否灵活 (5)电镀和喷漆质量如何 (6)制动器是否牢固,其装置是否与轮胎靠的太近 (7)脚踏的开合是否灵活,调节是否灵活 (8)各部件的安装、开合、调节是否灵活 5、轮椅选配注意事项(1)选择轮椅时需注意使用的安全性、患者的操作能力、轮椅的重量、使用的地点等,特别注意安全因素 (2)测量用座椅椅面不可太软 (3)独自驾驶轮椅者选择轮椅时把轻便放在第一位 (4)定做轮椅时既要考虑外观,也要考虑使用者的功能、使用地点、经济能力等6、轮椅使用(1)轮椅使用的定义:根据乘坐者的能力、正确的使用和操作轮椅的方法(2)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与禁忌证(3)轮椅使用步骤:1

6、)、操作前的检查与调试技术2)、乘坐轮以前的准备3)、轮椅中的坐姿与维持4)、轮椅使用注意事项7.轮椅处方患者一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别等临床诊断残疾诊断或主要问题及功能障碍情况特殊需要,如或使用者类型及形体参数轮椅参数结构要求医师签名处方时间等适当参考患者病历的有关内容 第二节助行器 一.结构及分类 用于辅助人体行走的所有器具统称为助行器具。(ADD)简称助行器。一.结构与分类作用增大身体支撑面保持稳定性减轻下肢负荷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及血液循环预防骨质疏松发生分类助行杖和助行架(一)助行杖定义walking stick用于辅助人体行走的杖类器具分类手杖和拐杖手杖定义Cane指

7、利用腕关节及以下部位用力以助行走的器具分类根据高度是否可调,分为固定式与可调式根据着地点数,分为单足手杖和多足手杖单足手杖组成:把手、支撑杆、套头分类:直立手杖和减力手杖类型类型结构结构特点特点直立手杖组成:把手、支撑杆、套头分类:直立手杖和减力手杖把手在矢状面上是位于其着地点的后方易致腕管综合征减力手杖把手在矢状面上是位于其着地点的后方减少上肢慢性损伤多足手杖组成:把手、基座、支撑杆特点:支撑面广且稳定分类:四足手杖、三足手杖类型类型结构结构特点特点四足手杖四个着地点,每个点采用硬质橡胶套头稳定性好、移动性差三足手杖基座为三角形的硬质橡胶板块移动性、稳定性好四足手杖三足手杖拐杖定义Crutc

8、h利用腕关节以上部位用力以助行走的器具,简称拐分类腋拐、矫形拐、前臂拐、腋下拐、四足拐、平台拐、H型拐等腋拐组成:腋托、把手、支撑杆、套头分类:固定式和可调式特点:移动性好、稳定性较差,易致腋神经损伤负重点:中间的把手矫形拐结构上:比腋拐少了一边功能上:比腋拐轻、美观前臂拐结构:把手上有弧型前臂套特点:轻便、美观,对腕关节有保护作用,但稳定性较差,对躯干力量有较高要求腋下拐结构:类似前臂拐,但上臂套代替了前臂套四足拐组成:前臂套、把手、支撑杆和四足基座特点:稳定性较好,但重量相对较大平台拐组成:把手、前臂托支撑杆和套头特点:平衡与协调能力要求较高H型拐组成:2个前臂拐与1个曲线型金属杠特点:稳

9、定性好,兼顾了前臂拐与助行架的优点(二)助行架定义walking frame or walkeru用于辅助人体行走的框架类器具分类u无轮助行架u有轮助行架无轮助行架类型类型结构结构特点特点固定式三边形金属框架式结构稳定性高,但对上肢力量要求较高交互式三边形的框架式结构,两边装有铰链需交替移动前进平行式类似微型、可携带的平行杠支撑面大,稳定性高,对上肢力量有较高要求前推式由防滑的基座和高度可调的杆状扶手组成在地毯上的移动性较好分类及结构特点分类及结构特点无轮助行架固定式交互式平行式前推式有轮助行架定义urolling walker or rollatoru带有脚轮的助行架分类u分为两轮、三轮和四

10、轮助行架两轮助行架结构:前面有脚轮,为助行轮;后面不带脚轮,为滑行件或网球状滚球特点:上肢力量要求不高,移动性较好,但前后稳定性稍差分类:框内型与框外型、前置式与后置式两轮助行架框内型框内型框外型框外型前置式前置式后置式后置式三轮助行架长柄式助行架长柄式助行架组成:2个前轮、1个后轮、马鞍座、胸板、控制杆及把手特点:马鞍座位置及前、后轮之间的距离可调,控制杆及把手掌控行进方向三轮助行架三轮助行车三轮助行车组成: 1个前轮、2个后轮、支撑杆、把手及手闸特点:手闸控制2个后轮,移动性与稳定性均较好不足:手闸用久后磨损、松弛四轮助行架分类及结构特点分类及结构特点分类分类结构结构特点特点平台式助行架(

11、前臂支撑式助行架)由前臂支撑平台及把手、2个前轮、2个后轮、马鞍座、支撑杆组成支撑面积大,移动性好折叠式助行架由折叠框架、2个前轮、2个后轮组成移动性较好,可以折叠,携带方便腋窝支撑式助行架有4个脚轮体积较大单侧式助行架稳定性较好,重量相对较大手闸式助行架(四轮助行车)由2个前轮、2个后轮、椅座、把手及手闸组成对使用者的上肢力量要求不高,移动性、稳定性均较好。不足之处在于体积大,转向不便,手闸用久后磨损、松弛四轮助行架平台式助行架平台式助行架折叠式助行架折叠式助行架四轮助行车四轮助行车知识链接知识链接:助行杖与助行椅手杖椅:既可以作为手杖又可以作为椅凳。有助行,提供休息的作用助行椅:兼顾助行架

12、和 轮椅的特点。有助行、 提供休息、防摔倒功能二、选配与临床应用(一)助行器的选配原则(一)助行器的选配原则助行器的结构特点使用者状况使用环境综合助行器的结构特点稳定性 顺序为助行架腋拐前臂拐手杖移动性 顺序为手杖前臂拐腋拐助行架使用者状况全身与局部状况身体虚弱、平衡能力差选用助行架单侧负重能力差、手腕部力量弱选用单侧腋拐或前臂拐伤病时期疾病初期或术后早期,选用助行架病情好转、稳定性增强,逐渐过渡到腋拐或前臂拐使用环境多足手杖、H型拐、助行架适用于平地单足手杖、腋拐、前臂拐适用于平地及高低不平地面助行架适用于较大空间单足手杖适用于狭窄空间、上下车或楼梯手杖椅、助行车适用于远距离行走或郊外活动助

13、行椅适用于身体虚弱者室内活动(二)常见助行器的选配及临床应用选配原则:长度和高度单足手杖单足手杖长度站立位测量:肘关节屈曲2530,腕关节背伸,测量小趾前外侧15cm处至背伸手掌面的距离站立位测量:测量股骨大转子至地面的距离卧位测量:测量尺骨茎突至足后跟的距离,再加2.5cm鞋跟高度单足手杖长度的测量单足手杖的临床应用适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患者适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患者用于弥补肌无力用于缓解疼痛用于加宽步行的基底,提高平衡能力用于保护损伤骨关节用于代偿畸形用作探路器用于提醒多足手杖长度测量:同单足手杖临床应用:适用于平衡能力较差、用单足手杖不够安全的患者腋 拐腋拐长度身长减去41c

14、m站立时,测量腋窝下5cm或者三横指,至地面距离把手高度:同手杖长度临床应用单侧下肢不能负重双侧下肢功能不全、不能交替迈步腋拐长度测量方法前臂拐前臂套与把手之间的距离:即小于腕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距离。前臂套上缘一般位于肘关节下方2.5cm处把手高度:同手杖长度临床应用:手握力差、前臂力量弱而不必使用腋拐者双下肢无力或不协调单下肢无力且不允许该侧肢体负重全身性伤病导致双上肢无使用手杖的足够力量矫形拐矫形拐长度:同腋拐把手高度:同手杖长度临床应用:同腋拐腋下拐上臂套与把手之间的距离:小于上臂长度,即小于肘关节与肩关节之间的距离。上臂套多位于上臂中部把手高度:同手杖长度临床应用:适用于肱三头肌无力者

15、四足拐前臂套与把手之间的距离:同前臂拐把手高度:同手杖长度临床应用:主要适用于截瘫患者学习迈至步、迈越步平台拐平台拐长度站立位测量:测量尺骨鹰嘴至地面的距离卧位测量:测量尺骨鹰嘴至踵距离,再加2.5cm的鞋跟高度临床应用:适用于下肢单侧或双侧无力而上肢的腕、手又不能负重者H型拐前臂套与把手之间距离:同前臂拐把手高度:同手杖长度临床应用:主要适用于脑瘫、脊柱裂痉挛患者无轮助行架高度:同手杖长度临床应用:单侧下肢无力或截肢固定式助行架:适用于上肢功能健全,而下肢损伤或骨折不宜负重者交互式助行架:适用于立位平衡差,或上肢肌力弱不能抬起助行架者平行式助行架:适用于立位平衡差,或者脑瘫、脊柱裂患者前推式助行架:适用于脑瘫患者学习交互式步行两轮助行架高度:同手杖长度临床应用:适用于上肢肌力差,提起步行器有困难的行走障碍者,也可用于长期卧床者的步行训练前置式助行架:主要适用于躯干肌屈曲痉挛,或者臀大肌、腹肌力量较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