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_邱荔_第1页
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_邱荔_第2页
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_邱荔_第3页
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_邱荔_第4页
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_邱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9卷第2期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9No.2 2001年4月Jour nal of Fuzhou U niversity(N atural ScienceApr.2001文章编号:1000-2243(200102-0124-04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邱荔1,孟春1,郭养浩1,胡诗国1,林冉1,程绍军2(1.福州大学侨兴轻工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2.江西省医药学校,江西南昌330001摘要:对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的具体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发酵培养基中采用蔗糖浓度12%、甘氨酸浓度0.5%、酶解条件采用菌龄为48h的菌丝、溶菌酶浓度6mg/mL、酶解时间为1h制备原生质体

2、,原生质体制备率可高达60%以上.关键词: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再生中图分类号:Q815文献标识码:A在抗生素工业中,天然抗生素约有60%以上是由链霉菌产生的1.近年来,随着基因克隆技术的逐步完善和对链霉菌基因表达研究的逐步深入,已发现链霉菌基因组分子量大,其原生质体经PEG处理后可以有效地吸收外源DNA2,成为重组DNA技术中表达异源基因的良好宿主,从而在寻找新的天然抗生素产生菌的同时,又开辟了利用重组克隆技术产生新的抗生素的途径.在重组DNA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要使外源DNA良好地克隆进宿主原生质体中,制备优质的宿主原生质体和转化子的再生成为关键步骤.由于不同的链霉菌菌株具有各自的特性(如培

3、养基组成不同、菌本身的胞壁结构不同、生长条件不同等,其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也互不一致.目前未见有对金色链霉菌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报道,所以针对金色链霉菌的菌株特性,研究了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一系列因素.1材料和方法1.1菌种和试剂1金色链霉菌为我室保藏菌种.2溶菌酶购自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溶菌酶液,P-Buffer,10.3%蔗糖溶液,0.01%SDS溶液配制见操作手册3.1.2培养基1种子培养基组成:葡萄糖、牛肉浸膏、酵母浸出物、酪蛋白水解物.2发酵培养基组成:YEM E培养基3.3再生培养基组成(pH7.0:葡萄糖、蔗糖、牛肉浸膏、酵母浸出物、酪蛋白水解物、琼脂.1.3原生质体制备步骤1从金

4、色链霉菌斜面上刮取适量孢子,接种于种子培养基(500mL三角瓶,每瓶装30m L种子液体培养基,放于旋转式摇床上(250r/min,在3032e的条件下培养.2培养1d后,取出3份等量样品分别装入3个无菌离心管(A,B,C中,离心(6000r/m in,5 min,倒去上清液.3在3管中各加入10.3%蔗糖溶液,混匀后离心(6000r/min,5m in,倒去上清液,然后重复洗涤沉淀一次.4取B,C管的沉淀加入溶菌酶液于3335e培养一段时间后,离心(6000r/min,3min,倒去上清液,用P-Buffer洗涤沉淀1次,将A,B管沉淀悬浮于P-Buffer中混匀,将C管的沉淀悬浮于0.01

5、% SDS溶液中混匀,分别用塞有脱脂棉的无菌漏斗过滤到另一无菌试管中,各取适量涂布于再生培养基上,收稿日期:2000-07-05作者简介:邱荔(1975-,女,硕士研究生;郭养浩为通讯联系人.基金项目:福建省科委基金资助项目(99-H-46于3234e 倒置培养.当平皿长出可见菌落时,即可计数.最终菌落数(个/mL=平皿菌落数(个/m L样品稀释倍数.其中,A 平皿长出的菌落数为酶解前的菌丝数,B 平皿长出的菌落数为再生的原生质体数和残余菌丝数,C 平皿长出的菌落数为残余菌丝数.这是因为原生质体对SDS 非常敏感3,所以用0.01%SDS 悬浮的沉淀涂布后再生的应是滤液中残余的菌丝生成的菌落.

6、由此可算出原生质体形成率:x %=B -CA100%其中:A 为酶解前的菌落数(个/mL ;B 为原生质体数和残余菌丝数(个/mL ;C 为残余菌丝数(个/mL .1.4 实验方法1菌丝量计算:将发酵液离心,沉淀菌丝体积占总体积比为菌丝量(%.2pH 值测定:采用METTLA TOLENT O 320pH 计.3原生质体占有数(个/mL=B -C.2 结果与讨论2.1 YEME 的改进将种子液接入链霉菌适宜生长的YEME 培养基,发现菌体在YEME 中不能继续生长,推断有可能是蔗糖浓度或是甘氨酸浓度过高.以蔗糖浓度、甘氨酸浓度为因素,各选择3个水平作正交实验,菌体生长情况见表1(初始菌体量为0

7、.17%.表1 不同蔗糖、甘氨酸浓度对金色链霉菌生长的影响序号U 蔗糖/%U 甘氨酸/%培养48h 的菌体量/%初始pH 值培养48h 后的pH 值1120.2 3.3 6.208.182120.3 4.6 6.218.563120.5 5.5 6.218.594240.20.33 6.21 4.715240.30.25 6.22 4.886240.50.29 6.21 4.497360.20.18 6.21 4.928360.30.28 6.21 5.049360.50.346.214.68实验结果表明,金色链霉菌可利用蔗糖作为碳源,在蔗糖浓度不高的情况下,菌丝较易聚集成团,降低溶酶效率,但

8、如果蔗糖浓度高过20%,菌体在代谢的过程中产生过多的有机酸,造成pH 值低于5.0,抑制了菌体的生长,所以24%、36%的蔗糖浓度均不适合菌体的继续生长,只有12%的浓度适合.另一方面,甘氨酸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代替D-丙氨酸掺入细胞壁,破坏细胞壁肽聚糖短肽间的交联,引起细胞壁结构的不完整以便于酶解破壁4.考虑到酶解时间和甘氨酸浓度对溶酶效率的交互影响,逐选择3种酶液浓度0.2%、0.5%、1%,2种酶解时间分别为1、2h,进行了原生质体制备实验,结果见表2(初始菌体量为0.17%,初始pH 值6.21.实验结果表明,甘氨酸的浓度高于0.5%时,菌体量少于3.1%,原生质体占有数也低于4000个

9、/mL.这可能是因为甘氨酸浓度过高,抑制了菌丝体的生长4.另外,从酶解效果来看,甘氨酸浓度为0.2%时,原生质体占有数随酶解时间增加而增加,酶解2h 时,原生质体占有数达到1.5105个/mL.甘氨酸浓度为0.5%时,随着酶解时间增加,原生质体占有数先增加后减少.酶解1h,原生质体占有数达到2.03105个/mL,酶解2h,原生质体占有数下降至0.99105个/mL.这可能是因为在不影响菌丝生长的情况下,甘氨酸浓度越高,细胞壁结构越便于酶解,所以0.5%的浓度酶解1h 所获得的原生质体数大于0.2%的浓度酶解2h 的,而且酶解得较完全.若再增加酶解时间,则形成的原生质体会受到酶的破坏,造成原生

10、质体数目下降.所以经过比较,在发酵培养基中采用蔗糖浓度12%,甘氨酸浓度0.5%为较优方案.#125#第2期邱荔等: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表2 不同甘氨酸浓度、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序号U 甘氨酸/%t 酶解/h 培养48h 的pH 值培养48h 菌体量/%原生质体占有数/个#mL -110.218.18 3.20.13610520.228.21 3.4 1.510530.518.59 5.3 2.0310540.528.60 5.50.991055117.90 2.932506128.053.021002.2 菌龄、溶菌酶浓度的确定处于不同生长时间的菌体,经过处理后都可以形成原生质体

11、,但其活性差异很大.处于稳定期和衰老期的菌体,由于菌体老化生理活性低,此时期制备的原生质体大小差异很大,异质性明显,再生能力差;而对数期(包括对数前、中、后期的菌丝各部分生理差异小,菌丝活力高,所制备的原生质体内含物及细胞器缺损少,修复能力高,再生效果好4.所以根据金色链霉菌发酵特性,选择24h 和48h 的菌丝来进行原生质体制备实验.另一方面,溶菌酶浓度对原生质体的制备也是一个重要因数,酶量过低,影响原生质体化,酶量过高,不仅会影响原生质体活性,而且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率.本实验考虑到酶浓度,酶解时间,菌龄三者对原生质体制备的交互影响,选择酶浓度3、6mg/mL,菌龄24、48h,酶解时间1、1

12、.5h,进行了正交实验,结果见表3.表3 不同酶浓度、酶解时间、菌龄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序号Q 酶/mg #mL -1t 菌龄/h t 酶解/h 原生质体占有数/个#mL -1原生质体形成率/%132410.225105232324 1.50.26910527.533481 1.588105534348 1.5 1.64810555562410.297105306624 1.50.23610523.876481 1.9981056686481.51.58910552. 5图1 不同酶浓、酶解时间、菌龄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酶解时间和酶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菌龄48h 的比菌龄24h

13、的便于酶解(图1.这可能是因为24h 的菌丝尚处于生长期,制备出来的原生质体再生能力差,即使增加酶浓度原生质体占有数也只能达到0.297105个/mL,形成率为30%.而对于同样菌龄的菌丝,酶浓度为3mg/mL 时,酶解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酶浓度为6mg /mL 时,酶解时间的增长,反而使原生质体数目下降,这可能是因为高的酶浓度情况下,1h 就已经基本酶解完全,若再增加酶解时间,酶会对生成的原生质体发生作用使细胞质膜受到损伤,造成大量的原生质体破坏,从而使其失活,原生质体形成率下降.所以溶菌酶处理较佳条件是菌龄48h,酶浓度6m g/mL,酶解时间1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占有数1.99810

14、5个/mL,原生质体形成率达到66%.3 结语1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发酵培养基配方中,蔗糖较优含量为12%,甘氨酸浓度为0.5%时,即改善了菌丝易聚集成团的特性,又使酶解效率提高.2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较优条件为菌龄48h,溶菌酶浓度为6mg/mL,酶解时间1h.此实验条件下,原生质体制备率可达到66%.#126#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9卷参考文献:1 Iain S Hunter.链霉菌的基因克隆化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8,9(4:241-251.2 邓子新.链霉菌基因表达分子的新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0,15(3:231-235.3 霍普伍德.链霉菌遗传操作实验手册

15、M .邓子新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 贺筱蓉,黄小倩.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J.生物学通报,1998,33(1:40-41.Produc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protoplast of 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QIU Li 1,M ENG Chun 1,GUO Yang -hao 1,HU Shi-g uo 1,LING Ran 1,CH ENG Shao-jun 2(1.College o f Q iao xin Lig ht Industry,F uzhou U niversity ,Fuzhou,Fujian 3500

16、02,China; 2.Pharmaceutic School of Jiang xi Province,Nanchang ,Jiangx i 330001,ChinaAbstract :T he conditions of producing and reg enerating protoplast of 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 were opt-im ized.In culture medium,the better concentration of sugar and glycine w ere 12%and 0.5%respectively.T he opt

17、imum conditions of protoplast production of streptom yces aureofaciens were w hen cells w ere cultured to 48h and concentrations of lysine enzyme w as added to 6mg/mL and lysine time reached 1h.The producing rate of protoplast was over 60%under the conditions.Keywords: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proto

18、plast;regeneration(接第97页4 杨锋,颜肖慈,欧阳礼,等.拓扑指数F(c F与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 的相关性研究J.分析化学,1998,26(5:497500.5 杨家安,江元生.饱和链烃图特征和热力学性质J.化学学报,1983,41(10:884894.6 朱昌中,朱鑫璋,吴锦屏,等.一种新的分子拓扑指数J.化学通报,1995,1:1518.7 Randic M.On characterization of molecular branchingJ.J Amer Chem Soc,1975,97(25:66096615.8 冯长君.T s ,m k X及其应用J.吉林大学

19、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71.9 成都科技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10 任碧也,许友,陈国斌.一个新的拓扑指数用于有机化合物QSPR/QSAR 研究J.化学学报,1999,57(6:569571.Stu dy on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 -retention relationship of alkanes,alcohols and ethersDU Xi-hua,FENG Chang -jun(Depar tment of Chemistry,Xuzhou Education Co llege,Xuzhou,Jiangsu 221006,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ad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