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四第一节-原电池-说课稿(共8页)_第1页
人教版选修四第一节-原电池-说课稿(共8页)_第2页
人教版选修四第一节-原电池-说课稿(共8页)_第3页
人教版选修四第一节-原电池-说课稿(共8页)_第4页
人教版选修四第一节-原电池-说课稿(共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说课稿 芒市第一中学 黄正修(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深化认识和优化思维品质是选修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完成应基于学生已有的认识,这就是必修中建立起的相关知识系统。要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并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形成相应的程序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比较“原电池”这一内容在必修和选修课程中的不同,分析学生在必修课程中已经建立的认知框架,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围绕有一定难度的实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对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的认识得到逐层发展。(二)教学背景分析学习内

2、容分析:在人教版教材必修2中已经重点介绍了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并对实用电池进行了简单介绍。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第四章第一节中重点通过双液电池模型的构建,发展对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的认识。同时在第二节中应用深化发展的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进一步理解实用电池、电化学腐蚀和防腐原理。作为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最后,承担着深入认识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统一,理解原理对实际应用的指导价值,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应用的功能。从必修水平到选修水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需要进行一次较大的跨越。在这一跨越过程中,合适的模型是学习和理解原电池原理的重要工具,选修教材中呈现的带盐桥的双液电池模型与必修阶段的锌

3、铜单液模型承载的功能截然不同。如何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完成跨越是在本节课教学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情况分析: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采用“实验探究模型建构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建构原电池模型,结合理论分析,不断深入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最终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跨越。(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橘子电池模型的实验谈及分析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产生更完整的

4、认识。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橘子电池的实验活动,体验建构模型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介绍电池发展史,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原电池原理应用于化学电源开发的关键作用。通过双液电池模型的建构,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在两极发生(分池、分液)重难点的突破:(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流程图:回顾历史发展创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橘子实验提炼模型实验探究完善认识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学生完成的学案复习已知【引入】通过预习导学回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重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

5、装置的联系。【复习】铜锌原电池装置中正负极分别发生了什么反应?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回顾复习】完成学案【复习】原电池工作原理:负极:氧化反应 失电子正极:还原反应 得电子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阴离子从正极流向负极,形成闭合回路。复习已经掌握的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为后面的深化发展提供基础。并提出单液电池的弊端,引出问题。橘子实验提炼模型【连接】对如何解决实验一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分池的水果电池。【提出实验内容】现在给你提供了以下材料,请你设计橘子电池,观察实验现象并提炼出原电池模型。可供选择的材料:灵敏电流计、铜丝、锌条、导线、培养皿、橘子【小组实验】【方案展示,提炼模型】通过橘子实

6、验的方案讨论,使学生从“单瓣”“两瓣”形象实验演化成“单池”“双池”的模型建构;从“膜”上升到“盐桥”的认识。第二次实验探究提出双池-盐桥模型,在模型分析中再次强调电流的形成过程,同时强调盐桥的作用。序号方案、现象方案1Zn片和Cu片同时插入一瓣橘子中(有电流)方案2Zn片和Cu片分别插入未分开的两瓣橘子中(有电流)方案3Zn片和Cu片分别插入分开的两瓣橘子中(无电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模型,集体讨论修改:方案1: 方案2:【针对方案2提问】为何两瓣未分开的橘子也能产生电流?【针对方案3提问】为何两瓣分开的橘子不能产生电流?如何改进,产生电流?【教师演示两种解决方案】“连隧道”(用吸满果汁

7、的导管连通)、“搭桥”(用浸有NaCl溶液的滤纸条连接)。【提问】这两种解决方案为何能产生电流?请提炼模型。【知识介绍】在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盐桥是在U型管里装含有琼胶的饱和KCl溶液。【可能解释】因为两瓣中间的膜可以让离子通过,离子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可能解释】未形成闭合回路。解决方法:将两瓣橘子贴在一起。还有可能会有将其浸入电解质溶液中。【可能解释】在“隧道”和“桥”中离子能够定向移动,构成闭合回路。【提炼模型】实验探究完善认识【问题】为何会产生电流?(理论分析)因负极和正极已有提供电子和接受电子的物质,两者存在电势差,有电子定向移动的趋势。当通过盐桥连接两极时,阴离子从正极溶液通过盐桥向

8、负极移动,此时形成闭合回路,就形成了电流。【问题】负极液的作用?正极液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负极液只起导电作用;正极液中Cu2+发生还原反应,且起导电作用。【总结交流】你对原电池原理的认识。(见学案)在讨论交流方案的过程中,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深入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上升到完整认识。通过双液电池模型的建构,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回顾历史发展创新【介绍电池发展史】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联系电池发展史,你有哪些感想?交流感受。介绍电池发展史,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原电池原理应用于化学电源开发的关键作用。【联系内化】 利用反应原理Cu+2Ag+=Cu2+2Ag设计一个能得到稳定电流

9、的原电池装置,画出装置简图,并标注电极及电解质溶液。(1)写出电极反应(2) 表示出电子的移动方向 【目标检测】1.首先回答下列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 KOH溶液 FH2O2PtPt2.以下电极、电池反应相同的装置是_ 负极反应式:_ 正极反应式:_ 电池反应式:_ 【配餐练习】 A组1、 以下哪些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 NaOH溶液 MgAlE KOH溶液 DH2O2PtPt NaCl溶液FeCC 稀硫酸 FeFeBCuSO4溶液 ZnCuA稀硫酸 稀硫酸 ZnCuF 纯酒精 FeCG2、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 Al、Cu、稀H2

10、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 Al3+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 Al3+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 Cu2+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 Cu2+B组1、利用反应原理Cu+2Ag+=Cu2+2Ag设计一个能得到稳定电流的原电池装置,画出装置简图,并标注电极及电解质溶液2. 以下电极、电池反应相同的装置是?负极反应:Zn-2e-= Zn2+ 正极反应:2H+2e- = H2电池总反应:Zn+2H+= Zn2+ H2C组1、(2011海南)根据下图,下

11、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2、(2009·福建)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 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四)教学反思1充分发掘教材素材,合理开发利用在必修教材中有学生实践活动制作水果电池:利用水果如苹果、柑橘、柠檬或番茄等制作原电池。由于柑橘瓣可以分开,而且柑橘膜可以让离子通过,所以利用橘子瓣分开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分池”观点,由膜可以提升到“盐桥”观点。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如果充分发掘教材素材,合理开发利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发挥学生主动性,创设有效学生活动在进行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