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人格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1)_第1页
著作人格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1)_第2页
著作人格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1)_第3页
著作人格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1)_第4页
著作人格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著作人格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1)    关键词: 著作人格权/作者专属辅助权/公益辅助权/私益辅助权 内容提要: 作品和作者人格之间的关系是全部著作人格权理论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著作人格权制度缺少强有力的支撑理论,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在实践中,著作人格权制度既与民法人格权制度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冲突,破坏了人格权制度的统一性,也不利于保障作者的私益和社会文化发展利益。这就需要将署名权、完整权、发表权等权利从民法人格权制度框架中解放出来,从经验出发,通过考察这些权利的实际功能,将其界定为专属于作者的各种辅助性权能,重新建构作者专属辅助权制度体系。

2、         著作人格权,也被称为著作人身权或著作精神权利,是目前各国著作权法和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中普遍承认的一种权利。著作人格权制度主要有三种立法模式:德国模式、法国模式以及英美模式。其中,德国模式的特点在于高度重视著作人格权,著作使用权建基于著作人格权之上并受制于著作人格权;法国模式,其中包括日本、中国等国以及伯尔尼公约立法模式,采用了著作人格权和著作财产权并存并重,但相互分离的二元模式,著作人格权往往不可转让、不能放弃、永世长存,但著作财产权不再受制于著作人格权,可以单独转让、继承;英美模式认为著作权主要还是一种“财

3、产权”,犹如动产所有权一样(注释1:比如,英国1956年版权法第35条第1款与1988年版权法第90条第1款均规定:“著作权可像动产一样通过转让、遗嘱处分或以执行法律的方式移转。”),但极为有限地范围内承认了著作人格权(精神权利),并且著作人格权可以放弃。因此,从各国立法情形上看,有学者认为“对著作人身权的保护已成为多数国家著作权制度发展中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1(P243)      尽管如此,在实践中,著作人格权制度一个最明显的缺陷就在于其与民法人格权理论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包括著作人格权是否可以转让、继承、放弃,是否存在期限性,法人能否具

4、有著作人格权,等等。2上述矛盾导致著作人格权制度经常陷于经验与逻辑的冲突,卷入生活与理论的矛盾。很多情况下,为了生活的需要,基于经验的考量,必须突破民法人格权理论逻辑的制约,承认法人也具有著作人格权;承认署名权、完整权等著作人格权能够超越时空,在作者死后继续存在;承认著作人格权能够转让、继承、放弃,等等。但由此导致各国就上述问题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存在着众多差异,在理论界也产生了众多争议。      这样,一方面,从立法上看,著作人格权制度方兴未艾,正葆其青春之美妙,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另一方面,著作人格权制度与民法人格权理论又格格不入,经验与逻辑

5、、生活和理论之间似乎总是处于紧张关系之中。其中的奥妙何在?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点:首先,署名权、完整权等权利为著作权制度之必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但是这些权利本身不属于人格权范畴,与民法上的人格权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其次,署名权、完整权等权利既为著作权制度之必需,又不属于人格权范畴,究属何种权利?主要还是应当从这些权利所具有的功能角度上进行考量,对这些权利进行准确地定位。      18杨东金融法制的横向规制趋势J法学家,2009(2)      18杨东金融法制的横向规制趋势

6、J法学家,2009(2)      18杨东金融法制的横向规制趋势J法学家,2009(2)      18杨东金融法制的横向规制趋势J法学家,2009(2)      18杨东金融法制的横向规制趋势J法学家,2009(2)      18杨东金融法制的横向规制趋势J法学家,2009(2)      18杨东金融法制的横向规制趋势J法学家,2009(

7、2)      18杨东金融法制的横向规制趋势J法学家,2009(2)          在辅助权的期限及继承问题上,情况比较复杂。私益辅助权不得转让,不能设定,不能继承。这些权利在作者死后随之消灭,社会公众或著作物所有人、购买人不再承担相应的义务。对于公益辅助权而言,署名权和保持作品原状权“不惟著作人私益,仰兼社会公益”,19(P348)主要涉及到社会大众和后人完整、有效地吸取文化知识问题,关系到文化发展利益。15(P46)所以,署名权和保持作品原状权一

8、方面是著作权的具体权能,另一方面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公众必须遵循的对作品的善用义务,它要求社会公众必须正确地署名和保持作品的原状。在作者死后,作为权能的署名权和保持作品原状权自然不复存在,但为了保证文化知识的准确传播,维护文化发展利益,社会公众对作品的善用义务则继续存在(注释15:大清著作权律第35规定:“对于他人著作权期限已满之著作,不得加以割裂、改窜及变更姓名,或更换名目发行。”其实,就是要求社会公众永远遵守对作品的善用义务,此一立法例比规定署名权、完整权等“著作人格权”永世长存要高明得太多。),法律赋予作者的继承人或国家指定机构一种法律地位,使其有权要求社会公众遵守对作品的善用义务。这种法

9、律地位类似于辅助权,但不是辅助权,继承人或国家指定机构不是权利人,不能像作者那样行使署名权和保持作品原状权。25(P234)正如德利娅?利普希克所认为的那样:“保护作品是为了集体的利益,因为它们是人类共同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的法律采用了各种机制,使某些机构能够在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到期后,采取维护作者身份和作品完整性的行动。”30(P202)因此,从表面看来,署名权和保持作品原状权可以超越时空,永久存在。实际上,超越时空的只是社会公众对作品的善用义务,永久存在的只是作者的继承人或国家指定机构保护作品原状以及作品正确署名的法律地位,而并非作者的署名权和保持作品原状权。署名权和保持作品原

10、状权等公益辅助权并没有成为一种没有权利主体的、在人世间永远游荡的超级权利(注释16:至此,我们可以回答为什么署名权、完整权仅仅规定于著作权法中了。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从公益角度上看,一项技术是谁发明的,有没有经过他人改变过,不影响我们对技术的学习和使用。同样,商标符号是谁设计的,有没有经过变更,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并不重要。在这两种制度中,保护署名和完整性不牵涉到公益问题;其二,从私益角度上看,商标和专利一般都采取了行政注册制度,具有法定的公示方式,便于确定权利的归属和行使,维护作者私益方面也不需要另行赋予署名权和完整权。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在商标法和专利法中设立类似于署名权、完整权这样的作者专属

11、辅助权等相关制度。)。          在法人能否享有辅助权问题上,收回权和接触权仅仅属于少数自然人作者,法人不享有私益性辅助权,但法人作者毫无疑问地应当具有署名权和保持作品原状权,这样有助于简化法律关系,便于著作权的行使和保护。我国著作权法第15条规定,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导演、编剧、作词、作曲、摄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其他权利由制片人享有,这是没有道理的。既然默认法人能够享有保持作品原状权,但为什么不能享有署名权。更何况,视听作品是整体合作的产物,除了导演、编剧、作词、作曲、摄影等人以外,主体还是演

12、员,为什么演员没有署名权?在法理上是讲不过去的。其实,导演、编剧、作词、作曲、摄影等人在视听作品中署名的意义在于表明他(她)们参与了创作,这种署名体现他(她)们同制片人之间的关系,与演员、化妆人员、道具人员在作品中署名的意义是一样的。著作权意义上的署名权和保持作品原状权依然归属于制片人。由于法人在理论上可以无限期存续,因此,法人享有的著作使用权能有时而尽,但署名权和保持作品原状权却可以长期存在。这并不是坏事,有助于减少保护署名权和保持作品原状权的社会成本。但如果法人发生分立、合并、解散、撤销等情形,法人权利义务关系的继受人应当比照继承人具有维护作品准确署名和原状的法律地位,但不再具有署名权和保

13、持作品原状权。      关于作者专属辅助权和民法人格权的关系。作者专属辅助权在不可转让、不能继承等方面与人格权的特征是一样的,这也是很多人将辅助权视为人格权的重要原因。不过,民法人格权之不可转让原因在于:民法人格权对自然人来说特别重要,须臾不可缺少。而辅助权本身是著作权的权能,自然是不可转让。有时候,同一行为可能同时侵犯了著作权和人格权,比如破坏他人作品的原状导致了他人社会评价的降低,就可能同时损害著作权和名誉权。不过,作者专属辅助权和人格权的主体不同、内容不同、性质不同,是否可以放弃或授权他人行使不同,权利设置的目的也不同,二者泾渭分明,不

14、可以混为一谈。      三、结语:相关观点评析及立法建议      在理论界,对于著作人格权制度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著作人格权制度式微说”。这种观点从民法人格权理论出发,认为著作权不可能既是财产权又是人格权,同时也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上对“作品是人格体现”这一观念进行分析。认为若坚守“作品体现人格”之前提,著作人格权制度命运式微。因而倾向于版权体系,将各种著作人格权逐出著作权权能体系,恢复知识产权的本性为一种纯粹的财产权。31应当说,这种观点在破除“著作人格权理论”方面具有较强的说

15、服力,但仅仅是因为署名权、完整权(保持作品原状权)等权利披了一件不合时宜的人格权外衣,就要将这些权利一并扔掉,值得考量。二是财产权说。这种观点将署名权、保持作品原状权等权利视作一种纯粹的财产权,与复制权、发行权等权利完全一样。认为与物权相比较,署名权相对于对作品的占有权,发表权相当于使用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是对作品的事实处分权,收回权对作品的一种法律处分权和事实上的处分权的结合。26(P170)这种观点在否定署名权、保持作品原状权等权利的人格性方面发挥了效用,但也存在着重大的逻辑矛盾。首先,“著作财产权”本身是个伪概念,前已论及,此处不再赘述;其次,一般来说,“构成财产就必然可以转让,不

16、能转让的就不是财产”。21(P299)如果署名权、保持作品原状权同复制权、发行权等所谓著作财产权一样,作为一种财产权也应当同样能够转让;再次,如果署名权、完整权(保持作品原状权)等权利真的相当于物权中的占有权、处分权等权利,而且,这些权利又不能转让,那么,著作权受让人所能获得的就是一种残缺的著作权,没有占有权和处分权,在法理上也讲不过去。实际上,这些权利并非著作权权能体系中必备的内容,而仅仅是专属于作者的权能,其地位和重要性远不能和物权中的占有权能、处分权能相提并论;最后,如果署名权、完整权(保持作品原状权)同其复制权、发行权等所谓著作财产权一样,这些权利不能叫做“作品精神权利”,也应当是著作

17、财产权。这些缺陷表明,财产权说并非一种很好的解释框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著作人格权是著作权制度与民法人格权制度错误联姻的产物:它们本不是人格权,却被冠以人格权之名;它们本是有时而尽,却被认为永世长存;它们本是著作权中的一些具体权能,却往往被视为一项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它们中的一些本具有公益性质,却往往被视为作者及其继承人的私事。但不管如何牵强附会、张冠李戴、名实不符和自相矛盾,著作人格权制度毕竟通过对署名权、保持作品原状权的特殊保护,具有维护文化发展利益的实际功能;通过对收回权、接

18、触权等权利的有限保护,具有维护作者私益的实际功能,这也是著作人格权制度尽管破绽百出但依然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所在。因此,在民法人格权理论难以有效地解释署名权、保持作品原状权、接触权、发表权等权利时,既不能罔顾现实,将这些权利一举逐出著作权权能体系,也不能将这些权利简单地视作一种财产权。而是应当采取一种新的思路,即基于上述各种权利的实际功能,从经验到理论,重新建构辅助权制度体系。也就是说,在对各种“著作人格权”除魅化,去除围绕其上的“人格”的光环基础上,从与著作权的关系上将其界定为各种具体的权能;从与著作使用权能之间关系上将其界定为一种辅助权能;从与作者关系上将其界定为一种专属于作者的权能;从与

19、文化发展关系上将其中的署名权和保持作品原状权界定具有公益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够结束它与民法人格权制度之间的错误联姻,恢复其辅助权能的本来面目,避免大量不必要的理论纷争。才能够充分地发挥署名权、保持作品原状权等权能的效用,真正地保护著作权,促进社会公众永远遵守对作品的善用义务,保障社会文化发展利益(注释17:否定著作人格权制度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知识产权人格论,作者的人格主观要素构成作品独创性的源泉,而作品独创性则是著作权正当性的根基。这样,经过“作品独创性”这个中介,人格论能够成为著作权正当性的法哲学基础之一。当然,对这个问题的详尽研究应当属于另一篇文章的任务。)。  

20、60;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没有设置接触权、收回权等私益性辅助权,本也无可非议。这些权利不仅范围较窄,行使起来也是困难重重,基本没有实践意义。我国著作权法共设置了发表权、署名权、完整权、修改权等四项著作人格权,其中,修改权是我国著作权法特别设立的一种著作人格权,笔者同意这样一种看法:对于作者而言,是否修改,怎样修改,是否授权他人修改,完全属于其私力支配的范围,根本就不需要设立独立的修改权。修改权也不存在为他人所侵害的情形。如果他人擅自行使其“修改权”,则涉及到完整权(保持作品原状权)的保障问题。32(P108)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我国著作权立法中,对于作者专属辅助权部

21、分可以设立以下几个条款:          第XX条  作者享有署名权、保持作品原状权等辅助权,社会公众应当遵守对他人作品的善用义务。      第XX条  辅助权不能转让、设定、继承,但可以放弃或授权他人行使。      第XX条  辅助权的存续期间为自然人作者有生之年或为法人的存续期间,作者死后或法人发生解散、撤销、分立、合并等情形之后,其继承人、继受人或国家指定机构有权要

22、求社会公众继续遵守对作品的善用义务,正确地署名并保持作品的原状。    注释:  1吴汉东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郑成思有关作者精神权利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法学,1990,(3)  3Stephen MStewart ZHamish Sandison,InterCopying and Neibouring Rights,Butterworths,1989  4曲炜人格之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3、6王之望艺术风格论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7李秋零康德著作全集(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0郭沫若读诗三札M/文艺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11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2龙卫球论自然人人格权及其当代进路兼论宪法秩序与民法实证主义J清华法学,2002,(2).  13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J法学研究,2003,(4).  14马俊驹从人格利益到人格要素人格权法律关系客体之界定J河北法学,2006,(10).  15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