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122019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 和沸点联系起来。4.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温度不变特征。3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影响。难点: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曲线的辨识。液体沸腾的温
2、度曲线特点与辨识。实际生活环境下水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辨识。【学具准备】 温度计、体温计、停表、铁架台 (带铁夹) 、搅棒、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蜡、海波、水、碘的升华和凝华演示器等及多媒体课件。【前置准备】 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展示两幅美丽的图片: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美丽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生:大雪、雾凇。设疑: 你知道她们是怎样形成的吗?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 物态变化(板书课题)。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现实生活中的雪和雾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体现物理和 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设疑,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温度和温
3、度计 专题一知识点聚焦:1 1 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程度的物理量。例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37C,火柴的温度约 800800C,水的凝固点是 0 0C等。2 2 温度单位:温度计上的字母“ CC或“C”表示的是摄氏温度,“C”是摄氏 温度的单位。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是 0 0C,的温度是 100100C。在 0 0C和100100C之间平均分成 100100 等份,每一等份就是C。例如:人的正常体温是“ 3737C”左右(口腔温度),读做,6.86.8C读做或。3 3温度计原理:温度计是专门测量的仪器,它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4 4温度计的使用:(1 1)测量前: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取合适
4、的温度计; 观察温度计的和。2 / 12(2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3 3)测量后: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 柱的上表面相平;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5 5体温计:体温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使用前要先甩一甩,可以离开人体读 数。实验设计:利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实验 1 1:学生用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测量体温,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下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C。实验 2 2: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认清它的分度值。用温度计测量烧杯 中液体的温
5、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下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 。如图乙所示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C,水的温度是_Co探究结论:温度计的结构和读数方法的不同点 (有无缩口,读数时能否离开被测 物体)。【典题探究】:1 1、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 2 2 时、8 8 时、1414 时、2020 时这四个时刻 气温的平均值.如果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下图所示, 则该地的日平均气 温是( )2 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师生共同总结:【技巧归纳】:1.1.读取温度计示数的三大步:(1 1)找出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及 温度计零刻线
6、位置;(2 2)看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线上方还是下方;( 3 3)从零 刻线开始数格读出温度值.2.2.温度计在使用时要做到“三要三不能”:玻璃泡要 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能触到容器底或壁;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不能在上升过程中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 随意读数。注意:要熟记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3.3.熟记三种常用温度计在构造、用途、量程、分度值、测温物质、使用方法上的不同。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点聚焦学生能够掌握温度和温度计的基础知识,利用简单的实验由 亲身的体验,加深印象,再使学生认识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的结构,了解其原 理,掌握使用方法及如何读数。最
7、3 / 12后通过针对性的练习落实本专题的知识。过渡语:设疑: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物质状态的变化,如天冷了,水会结冰;天热了,冰又会化成水,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下面进入“物态变化”一一“熔化和凝固”的专题复习。【专题二】熔化、凝固专题二知识点聚焦:1 1 熔化和凝固:熔化是指物质从态变为态,热量;凝固是指物质从态变为态,热量。例如:春天来了,河里的冰开始熔化成水是熔化现象;铜水浇铸成铜像是 凝固现象等。2 2 固体分为_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有确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例如:海波、冰、各种金属等是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等是非
8、晶体。实验设计:利用温度计、停表、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石棉网、酒精灯、烧 杯、蜡、海波、水等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 1 1:如下图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 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温度计、水。(1 1)根据提供器材可知,还缺少的器材是 _。 图乙是_ (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_Co(3 3)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 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4)(4)
9、 下表是实验中对冰熔化过程记录的测量数据由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冰的熔点是 _C,在熔化时的特点是 _ 在第 6 6 分钟时,冰的物态是 _。实验 2 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 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A.也熔化一部分B B .全部熔化C C一点都没熔化 D D .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4 / 12探究结论: 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特点: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引热量,温度持续上升。自然界中的蜡、松香、沥青、玻璃等都是非晶体。【典题探究】:1 1、同学们
10、体育课上用的“铅球”实际上是一个铁球,它是将铁水直接倒入“模子”浇铸而成.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铅球”在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2 2、生活中小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 化相同吗”?小明选择的固态物质是蜡和海波,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1)_ 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_ 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贝吐匕时温度计的读数为C.(2)(2)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方法(3 3)如图乙所示,a a、b b 是小明绘制的蜡和海波的熔化图像,贝 U U _
11、是海波的熔化图像,判断的依据是:_【解题策略】:1.1.明确图像的物理意义:它是反映物质的温度随吸热(或放热)时间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2.2.明确特殊点或特殊线段的含义:图像中含有 水 平段 ,即与横坐标平行的段,表示虽然继续放热(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水平段所示温度是一种特殊的点:为熔点、凝固点。3.3.判断图像类型:看图像走势,若上升表明是吸热过程为熔化图像;若下降表明是放热过程为凝固图像。2再看图像中有无“水平段”若有“水平段”则为晶体熔化图像或者是晶体形成的凝 固图像;否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或有(写出一种即可). .5 / 12非晶体形成的凝固图像。4.4.根据“水平段”确定、
12、晶体熔化、晶体形成的凝固时间及物质的状态。设计意图:晶体熔化和沸腾图像是新课标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同学们识图和绘图的能力,从图像中寻找物理规律的能力。另外,探究熔化、凝固、的条件及特点也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过渡语:设疑:烧水时,当水开的时候我们能看到冒“白气”,你知道那是怎样形成的吗?下面进入“物态变化”一一“汽化和液化”的专题复习。【专题三】:汽化和液化专题三知识点聚焦:1 1、 物质从变为叫做汽化,热量,汽化包括和两种方式;物质从变为叫做液化, 热量,液化的方法是或。例如:泼在地面的水会慢慢变干,是因为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了;雾是空气中 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生活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
13、常温下压缩体积形 成的。2 2、 沸腾是在_和_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沸点跟液面的气压_关(选填“有”或“无”)。在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保持_。3 3、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在 _ 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时要 _ 。有_作用。4 4、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先是温度要达到 _:要继续_。5 5、 液化的两种方法是:。6 / 12实验设计:利用温度计、停表、铁架台( (带铁夹) )、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水 等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 1: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82C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 1 1 minmin 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 其数据记
14、录如下表所示:时间/min/min0 01 12 23 34 45 56 67 7温度/ /r8282868689899898989898989898(1) 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上图甲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 中。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3)(3)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_ 。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100C,可能原因是_写出一点) )。实验 2 2: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 究方案中(a a)( b b)( c c)7 / 12实验 4 4:将一
15、装有水的烧瓶加热至水沸腾后, 把烧瓶移离火焰, 水停止沸腾; 迅 速塞上瓶塞后倒置,再向瓶底浇冷水,如上右图所示,烧瓶中会立刻产生大量 气泡,原因是( () )A.A. 瓶中的水发生了分解反应,产生了气体B.B. 瓶中气压不变,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C.C. 瓶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D.D. 瓶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探究结论: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液体沸腾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温度,液体表面气流快慢。整个 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典题探究】: 1 1、小红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6、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1)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 况。分析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 点为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2)请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_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100C,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师生共同总结:【解法要诀:】:关键点:明确液体沸腾前后的不同现象:气泡的变化、声音 的变化、温度时间/mi/mi n n0 01 12 23 34 45 56
17、 67 7温度/ /C8080848488889 92 296969898989898988 / 12的变化。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物理图像、 根据实验数据或沸腾图像 获取相关信息 (液体沸点大小、 液体沸腾规律、 根据沸点大小判断大气压与一标 准大气压的关系等)。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和正确读数。另外,还 需要知道实验器材的要求和意图、酒精灯的正确使用、加快沸腾的措施等。 设计意图: 沸腾图像是新课标考查的重点。 通过知识点聚焦复习基础知识,再通 过实验复习, 使学生知道液体沸腾的条件及特点。 并通过以上题目加深学生的理 解,注重物理知识和生活现象的联系。过渡语: 设疑:演员演出时,为了衬
18、托舞台的氛围,你知道那个“烟雾”是怎样 形成的吗?下面进入“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的专题复习。【专题四】:升华和凝华 专题四知识点聚焦:1 1、升华是指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热量;凝华是指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 热量。例如:冬天室外结冰的衣服也能变干,冰升华变为水蒸气;雪是空中的水 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窗花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变成固 态形成的。实验设计: 利用碘的升华和凝华演示器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实验 1 1:1 1拿着碘的升华演示器烧走到学生中去,让他们看一看常温下碘以态的存在。2 2用酒精灯给其均匀地加热,少时,瓶内充满。碘由态升华变成态, 发生。3 3停止加热,等
19、到瓶内气体变冷时,紫色逐渐消失,碘又由态凝华变 成态,发生。这时会看到许多小晶粒附着在瓶壁,使玻璃的透明度减低。探究结论: 物质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升华,吸热。也可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凝华,放热。【典题探究】:1 1、 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 A 碘加热成蒸气 B B 初冬的早晨草木上的霜 C C 海面上的大雾 D D 冰冻的衣服时间长了被冻干2 2、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A.铁水被铸成工件 B.B.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C.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D.D.冰箱内的饮料结冰3 3、 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A A、凝固B B 、升华C C、凝华D
20、D 、先升华后凝华【技巧归纳】:结合所描述的现象及物体物态变化前、后的状态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设计意图:通过第 1 1、2 2、3 3 题的复习,结合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复习,使学生认识升华与凝华这种现象。重点是利用其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过渡语: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应用,物态的变化在生活中是常见的现象, 下面我们进入“物 态变化类型的辩别-大自然中水循环”的专题复习。【专题五】:物态变化类型的辩别-大自然中水循环9 / 12专题五知识点聚焦:1、 物质的状态:物质通常有、和三种状态。2、 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冰、雪、霜、雹是固态;水、露、雾是液态,烧水做饭时见到的白汽”也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典
21、题探究】:1 1、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其中属于液化的是 ( () )A.A. 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B.B. 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C.C.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D.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2 2、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白气”冒出,这现象 属( )A A、液化B B、汽化C C、先熔化后汽化D D 、先汽化后液化3 3、如图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 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 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 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
22、越大, 就会下 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 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2)_ 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_ ;(3) 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_、_。【技巧归纳】:通过第 1 1、2 2、3 3 题的复习,使学生认识到要判断物态变化,应明 确物体物态变化前、后的状态,然后与六种物态变化对应辨别,既状态清,变化 明。另外,不要把“白气”和水蒸气相混淆,“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还 要能应用六中物态变化解释自然现象中的一些物态变化实例(如:云、雨
23、、雾、露、霜、冰花、雾淞等)。设计意图:本章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比较密切,中考试题的特点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景,让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热现 象,主要考查同学们运用相关知识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水循环问题 是课改区考查的热点和亮点三、课堂检测 1.1.如下图所示是测量_ 的温度计,使用时,它_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此时它的示数是 _;Co10 / 122 2、 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 成的。3 3、 为使热的物体
24、冷却,用质量相等的 0 0C的冰或 0 0C的水()()A.A. 二者效果相同B.B. 冰比水好,因为冰比水冷C.C. 冰比水好,冰吸收热量多D.D. 冰比水好,因使用方便4 4、 在 2828C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A A、下降B B 、上升C C、先下降后上升D D 、先上升后下降5 5、 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A.先凝固,后升华 B B .先液化,后汽化C.C.先凝固,后蒸发 D D .先凝华,后升华6 6 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A 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
25、头发吹干B B、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 C、 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 D 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7 7、 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形成 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热.8 8、 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撤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 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 _成小冰晶或_ 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9 9、 下列物态变化都吸热的是()A.A.熔化、汽化、升华B.B.汽化、凝固、液化C.C.凝固、液化、凝华D D 凝固、汽化、凝华1010、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纸锅能将水烧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低B.B.将冰水混合物放在 0 0C的房间里水会凝固,是因为水的凝固点为 0 0CC C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利用了水的升华吸热D.D.冬天在菜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气象、水文仪器及装置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 复方芩兰口服液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安装工程概预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医科大学《能源动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洛学院《建筑装饰材料与工程概预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SPSS软件运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药事法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棠湖中学2025届高三(二模)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郯城县2025届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卷含解析
-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2025届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肝脏结核CT表现课件
- 设备周期保养检修记录表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
- 专利法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GB∕T 3639-2021 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总复习 教案
- 色谱、质谱、联用
- 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奖励审批1
- 铝合金窗陕西银杉节能门窗有限责任公司铝合金制作及安装工艺流程图
-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旋转》练习题
- 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回弹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