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销售折让的账务处理销售折让是指由于商品的质量、规格等不符合要求,销售单位同意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减让。在核算时,由于销售折让不具备费用的属性,因此,应当将其作为收入的抵减数处理。例甲公司2007年7月18日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发票注明的售价为40 000元,增值税为6 800元,该批产品的成本为35 000元。货到后买方发现商品质量与合同要求不一致,要求给予价款5的折让,甲公司同意折让。为此甲公司所做的会计分录为:7月18日销售实现时:借:应收账款
2、60; 46 800贷:主营业务收入 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800借:
3、主营业务成本 35 000贷:库存商品
4、; 35 000发生销售折让时:借:主营业务收入 2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贷:应收账款
5、; 2 340实际收款时:借:银行存款
6、; 44 460贷:应收账款 44 460 现金折扣的账务处理现金折扣,是指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时期内早日付清货款而给予的一种折扣优待。在现金折
7、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确认有两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一种是总价法,另一种是净价法。我国目前的会计实务中,所采用的是总价法。总价法是将未减现金折扣前的金额作为实际售价,记作应收账款的入账余额,同时按此金额确认销售收入额。销售方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属于一种理财费用,会计上作为财务费用处理。例甲公司2007年6月11日销售商品一批,共500件,增值税发票注明的售价50 000元,增值税额8 500元。该批产品的成本为40 000元。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公司采用总价法核算现金折扣,6月15日收回货款。甲公司为此项业务所做的会计分录为:6月11日销售实现时,按总价确认收入
8、:借:应收账款 58 500贷:主营业务收入
9、160; 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 500借:主营业务成本
10、160; 40 000贷:库存商品 40 0006月15日收回货款时:借:银行存款 &
11、#160; 57 330财务费用
12、160; (58 500×2%)1 170商业折扣的账务处理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商业折扣是企业最常用的促销方式之一。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占领市场,对于批发商往给予商业折扣,采用销量越多、价格越低的促销策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薄利多销”如购买5件,销售价格折扣10%;购买10件,折扣20%等。其特点是折扣是在实现销售时同时发生的。纳税处理:企业会计制度
13、规定,企业采用商业折扣方式销售货物的,应按最终成交价格进行商品收入的计量。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3154号文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因此,在纳税实务中要特别注意“销售额与折扣额须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这一点。之所以要对商业折扣规定销售额与折扣额须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这是从保证增值税征税、扣税相一致的角度考虑的。如果允许对销售额开一张销售发票,对折扣额再开一张退款红字发票,就可能造成销货方按减除折扣额后的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而购
14、货方却按未减除折扣额的销售额进行抵扣的问题。这种造成增值税计算征收混乱的做法是税法所不允许的。另外,商业折扣仅限于货物价格的折扣,如果销货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实物折扣的,则该实物款额不能从货物销售额中减除,且该实物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视同销售货物”的中“无偿赠送他人”计算缴纳增值税。会计实务:例:某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同),主营汽、柴油销售。为了拓展市场,扩大销售,决定采用商业折扣方式对一次性购柴油1吨者,折扣1%;购5吨,折扣3%,正常销售价格为2500元/吨。现有某陶瓷厂携银行转帐支票前来购柴油5吨。解:(1)确定适用税率。根据中华
15、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该公司销售柴油应按17%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2)计算销售额、折扣额、销项税额及价税合计,用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增值税。销售额为5×2500×97%12125元折扣额为5×2500×3%375元销项税额为12125×17%2061.25元价税合计为12125+2061.2514186.25元(3)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将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注意折扣额用“”表示。(4)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14186.25贷:商品销售收入
16、; 12125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61.25贷:应收账款 58 500增值税是零售企业的主要税种。销项税管理是增值税管理的两个
17、主要方面之一。销项税基(即计算增值税销项的销售收入)的管理是增值税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增值税条例对税基的规定是:“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零售企业主要面向消费者,收取价外费用的情况现在已经极少出现(甚至大件商品送货上门也很少有收费的情形了),倒是反过来各种向消费者让利促销的手段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各种促销方式下销项税基的确定和销项税的谋划,就成了零售企业增值税销项税基管理的主要内容。一、零售促销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内最常见的促销方式有如下九类:一、打折(调低IT系统中的“售价”值);二、买A送A;三、买A送B;四、满100送30元现金;五、满100元以上送1
18、5元的士费;六、满100送30元折扣券;七、满100元送礼品伞;八、积分返利;九、购物小票摇号抽奖(返还购物款或送实物)。零售促销的税基管理,主要涉及三个关键点:一是销售折扣从税基中扣减的条件把握;二是各种“送、返”是否可以被认定为销售折扣;三是哪些“送”“返”不属于销售折扣,而属于增值税条例所称的“视同销售”。二、销售折扣允许从增值税基中扣减的条件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一般纳税人因销货退回或折让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销货退回或折让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扣减。”明确了销售折让应从销项税基中扣减的原则。但此处的销售折让,是指因货物质量不符或瑕疵而给予买方的价格让步。在实际税务管
19、理中,税务总局又将“销售退回与折让证明”纳入了行政审批的范围,即规定:销售方必须凭税务机关审批的销货退回及折让证明单才能开具负数发票扣减销项税。零售促销却与上述“销售折让”概念没有关系。零售促销的折价,是零售企业为扩大销售量而对具备正常功能的商品直接进行价格让步或变相的价格让步。对这种折价,税务总局发布了一项规范性文件: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国税发1993154号),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零售促销的折价或返还,接近于上述“销售折
20、扣”的概念。税务总局限定的销售折扣从税基中扣减条件是:“销售额与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虽然规范性文件不作为司法判决的依据,但在中国以行政权为主导的“法治环境”下,税务总局的文件往往被视为行政规章而强硬执行。纳税人提出异议基本无效。实践中,许多地方的税务官员不允许零售企业扣减折扣的销项税,正是以154号文件的规定为依据。因此,零售企业的税务经理人应予重视。有人问:零售开票时“直接按扣减折扣后的净额开具发票”而不注明折扣额如何?零售企业服务台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极大,手工开票时为少写字,在向消费者开具发票时一般按净价开具,而不列明折扣额。这种做法与154号文件的规定没有直接冲突。154号文件
21、只明确将“折扣额另开发票”的情况排除在外,不许扣减销项;显然,按净额开票不属于“折扣额另开发票”的情形。“法未禁止的,为合法。”因此,有的税务机关以零售企业拿不出“销售额与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证据而不允许扣减销项,应属于执法失当,零售企业应予拒绝。三、哪些“送”、“返”应属于“视同销售”,不属于销售折让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应当视同销售,按市场销售价计提销项税。其立法的意图并不难理解:防止纳税人以不收价款“赠送”的形式(再变相取得其它形式的利益回报)规避增值税。然而就是这一条看似简单的行政规章,却让许多所谓的“财税专家”误入歧途。
22、这些所谓的“税务专家”认为,凡以“送”“赠”“返”等名义进行的零售促销,均应对所“赠”货物单独另行计提一次销项税。【案例1】“买一赠一”如何缴税?中国税务报2003年12月2日“小嵇信箱”栏目刊载“买一赠一”如何缴税。对于某读者提出的“销售一台标价100元的压力锅,赠送一本标价10元的自制台历如何缴纳增值税?”作者解答:除压力锅按100元标价计销项外,台历亦需另单独按10元标价计销项(两项合计按110元计提销项)。理由是“赠送台历属于视同销售行为”。类似这种见解在“税务专家”们中很有市场。他们认为:既然销售商自己声称“赠送一本台历”,适用“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的条款简直是
23、不可辩驳。不过笔者认为,这不仅仅在逻辑上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甚至在法理上是对“视同销售”条款的蓄意曲解。因为即便是消费者也心知肚明:这本“赠送”的台历根本不是无偿的,它的前提条件是你必须同时按100元标价购买一个压力锅。它实质不过是销售者对原有商品的价格进行了一点折让罢了(不以现金作折扣,而以实物作折扣)。倘若买一个锅送一本台历要按销售一次和无偿赠送一次分别计纳增值税的话,那买一个砧板送一把刀,买二盒牛奶再送一盒,岂不也应当分别计两次增值税?5.97 实际上,商业促销所使用的“买一赠一”,与降价、捆绑销售行为相似,是另一种折扣形式(实物折扣)。“买一赠一”实质上是不可分割的同一项交易,不应当被
24、分解为销售和赠送两个独立的交易来对待(就如同一项零售交易不可以被分解为“企业向顾客赠送一件商品”和“顾客向企业赠送一笔现金”两项交易一样)。从税法的角度来看,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所规定的“无偿赠送”行为,必须是无偿的单向价值转移交易。而“买一送一”行为中的赠送商品,显然与销售的商品一道取得了买方的货币对价。将“买一送一”分解为销售和赠送来判定纳税义务,显然夸大了这一销售行为所实现的交易价格,违背了税法的实质课税原则。广州市国税局在穗国税函2005304号文件、沈阳国税局在沈国税函200150号文件中均对此问题做出了正确的认定。2.5166对于本案例,笔者认为正确的计税方法应当是:只按100元
25、销售额计提销项。在核算单品毛利时,零售企业亦应将“台历”的成本转入“压力锅”所在品类。“买一赠一”如何缴税作者将台历成本以“促销费用”在销售费用科目列支,是不恰当的,它夸大了“压力锅”商品的实际毛利水平,同时又夸大了费用信息。“买一赠一”促销和逢人就派的无偿促销,经济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与此相似,“满100送”(例如销售商对每满12.803350元现金,或赠送50元折扣券)也应当按照折价销售处理,而不宜分解为100元销售和50元无偿现金捐赠两个独立行为。细则规定“无偿赠送”行为须“视同销售”来履行纳税义务,其立法的意图是为了防止利用“赠送形式”来规避“销售实质”所负的纳税义务,而不是为了对市场主
26、体的自由定价经营方式进行行政干预(否则有悖于增值税的中性原则,使增值税成为扭曲市场经济主体决策行为的不良税种)。21最好,根据表格得知上实发展公司的流动比率都小于2元是总标价110100元的净售价来计算增值税。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向顾客开具发票时,也只能开具100元的总金额(以保证不违背“折扣和销售额须开在同一张发票上,折扣额不另开发票”的行政规定),当然最好是将赠品也与所购物品一并在发票上列明明细项目。50% ,表明其负债较高,产权 指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该公司的产权比率呈直线上升,说明其偿债能力不强。综上,该公司的偿债能力不足。 四、常
27、见促销方式的增值税基通常,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越好,但是该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却越来越低,说明其盈利能力下降。同时,销售净利率和成本利润率也是越高越好,但该公司的两个比率都明显走低,可见其盈利能力也不足。综上,该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强。(一)打折(促销调低售价)该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都有明显走低的倾向,且长时间处于较低的位置,因此表明该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不足。信息系统中的商品售价一般以合同约定的售价(折前标价)录入,在促销期间折扣销售,促销过后恢复原售价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对信息系统中的商品“售价”字段值不作调整,而由采购部录入一张促销单(市盈率和市净率是衡量股票投资价值的指标
28、,通常,市盈率在20POS机时由系统指示按“促销价格”收取现金。在业务系统向会计系统导入销售数据时,以折前销售价计算值导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折后价(或促销价)与原售价之间的差额则作为折扣导入“销售折扣与折让”科目。07年和09计提销项税金时,系统提税表先以原价(折前价)逐单品提销项税,再对促销产生的“销售折扣与折让”逐单品计提销项,进行扣减。完全符合税法规定,税务机关不得以“零售企业不能出示销售与折扣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证据为由拒绝扣减销项”。209年相对于07A送A3、 技术分析 买两盒牛奶加送一盒,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降价促销形式,属于捆绑销售。以实收价为增值税基和开票金额。 1、A线
29、分析A”之外,其它一切方面包括收入统计、销项计提均与一般销售无二。 通过对近四日的【案例6】标价月18日和6元。可对该商品(三盒一捆)单独分配商品条码,录入价格为5日出现了早晨之星组合,POS机。此种情况的增值税基当然是5元(要换算成不含税,以下同,不另注)。22日价格一度增高,但观察K线,其上影线长于下影线,且实体相对217.5元)。你认为合法、合理吗?23(三)买A送B(1)MA分析A送 根据观察近期内的移动平均线走势可知,A和BB15日均线,形成两个金叉,预示着该股股价将会上升。(四)满100送30元现金与直接打七折销售不同的地方在于:对不足百元的部分不予价格优惠。返送的现金应作为“销售
30、折扣”处理,以不含折扣的净销售额为增值税基和开具发票的金额(或者将原价与返现额同时在发票上写明)。6日RSI值均处于60-70之间,表明市场特征较强,投资操作建议为买进,同时,近期内短期RSI现金,最后去服务台按扣除返还款的金额开具零售发票(如果顾客需要)。表明市场表现为多头,因此,经过 RSIPOS系统统计的销售额计主营业务收入,实际送出的现金计入“销售折扣与折让”。对全部主营收入计提销项税后,再对销售折扣与折让计算销项税扣减主营销项税。即实际申报为按扣除“送”还款后的净销售额纳税。(3)KDJ分析元以上送15元的士费近几日内,KD这种促销其实与(四)满100送30线超过80,但经过调整已经
31、有所下降,KDJ三线均大于5030K线和这仍然是折扣销售。不同的是,顾客在买100线,出现了两次“黄金交叉”,因此预测该股在短期及中期股价均会出现上涨。(4)100元,凭小票领取30元折扣券。如需开发票,可按 DIF-MACD值持续走高,表明股价将继续上涨。另外,虽然该股DIF和会计流程为:小票实现的销售全额计主营业务收入;发放的折扣券不记入会计帐簿(另记台帐)。顾客持折扣券购物后,按折前标价确认主营收入,按折扣券面额确认“销售折扣与折让”(同时注销台帐记录)。值均处于0轴之下DIF向上穿过100送3、(七)满100元送礼品伞年第一季度内,该股一直处于整理阶段,股价波动不大,从4它与满100元
32、送元现金不同的是,折扣是以实物形式兑现。但这种实物折扣销售形式在许多地方被国税局认定“送礼品伞应按无偿赠送计提销项税”。零售企业的老总面对这样的补税甚至罚款要求几乎都是无计可施,“忍了算了,别惹税务官员。”结果被重复课征增值税。其实,经过正确的会计和销售流程安排,是完全可以避免纠纷的产生、即使发生纠纷也完全可以制胜的。应当避免的不当会计处理是:赠品实物不入商品系统而在系统外流转,会计处理以“赠品”的名义作为“营业费用业务宣传费”列支。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赠品应赋予编码,售价设定为0。对购物满100元的顾客则给予一件赠品并过POS机。则月末系统会自动将赠品的成本结转入相应“主营业务成本”小类明细科
33、目。在实践中这样的会计处理引致纠纷的极少,而税务机关失去了“无偿赠送”的书面证据也难以提出异议。【案例3】“满即送”招来补税罚款?某超市公司04年遭遇国税稽查。检查人员从“营业费用促销费”科目中了解到,该公司促销费51万元,是赠品支出。具体业务方式有:“满百元送圣诞礼品”“春节满188元抽奖赠手机”“满百元赠牛奶”“三八节满38送围裙”“满68元送文化衫”等。检查完毕,发出税务处罚事项告知书,拟要求全部赠品支出补征17%的增值税计7万余元,并罚款1万元,告知纳税人有提出听证的权利。该公司担心“听证导致税务机关加大稽查和处罚力度”,放弃听证,接受处罚。分析:本案中国税人员对“无偿赠送”的偏执理解是审理科室人员做出补税罚款意见的内在原因,但纳税人自身的会计处理不当也是重要的外在诱因:将“满即送”与“抽奖赠送”性质混同,全部自称是“赠品”开支在“营业费用”中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班开班讲话稿15篇
- 感恩活动总结(集锦15篇)
- 年会企划方案(7篇)
- 第六单元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学前教育老师如何做好校车安全工作
- 智研咨询重磅发布:中国机场地面特种车辆行业供需态势、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辐射源识别与超视距直接定位算法的研究
- 2025版能源行业数据采集与节能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住宅小区物业接管与维修基金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行业数据录入与旅游体验优化服务协议3篇
- 宏观利率篇:债券市场研究分析框架
- 六年级语文(上册)选择题集锦
- 2024年海口市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1套
- 一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卡打印
- 2024年中科院心理咨询师新教材各单元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题部分)
- MOOC 材料科学基础-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真人cs基于信号发射的激光武器设计
- 2024年国信证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道医馆可行性报告
-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护理查房课件
- 全球职等系统GGS职位评估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