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细则一、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监理工作范围建筑节能工程的监测与控制是针对建筑耗能设备(包括供冷、供暖、通风、生活热水、照明、电器耗能、电梯、给排水)所采取的节能措施,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建筑能源系统进行科学管理,确保能耗系统经济运行。其内容包括参数检测、参数与设备状态显示、自动调节与控制、工况自动转换、能量计量及中央监测与管理等。监测与控制系统验收的主要对象为采暖、通风与空调和配电与照明所采用的监测与控制系统,能耗计量系统以及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建筑能源回收利用以及其它与节能有关的建筑设备监控部分也在验收之列。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涵盖的主要范围:供冷系统,含冷源设备、冷冻
2、和冷却水系统的检测与控制;供热系统,含热源设备和热交换系统的检测与控制;通风与空调风系统的检测与控制;供配电系统的监测;照明节能系统的监测与控制;现场检测与控制元器件和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监测与控制系统中央工作站及操作分站监控质量检验;监控系统实时性、可靠性、可维护性检验。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是智能建筑的一个功能部分,包括在智能建筑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和“智能化系统集成”之中。其施工监理和质量验收应以智能建筑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为基础,按GB50411-2007及GB50339的检测验收流程进行。二、建筑节能监测与控制系统功能设置的内容序号分项子系统分系统监测功能控制功能备注1冷/热源系统压
3、缩式制冷机组供/回水温度供/回水压差运行状态监视故障报警启仃程序控制与联锁机组群控机组疲劳度均衡控制节能优化控制能耗计量2变制冷剂流量空调机组运行状态监视启停控制节能优化控制能耗计量吸收式制冷系统/冰蓄冷系统供/回水温度、压差运行状态监视故障报警启停控制制冰/融冰控制系统运行制式控制节能优化控制冰库蓄冰量检测、能耗累计3热水锅炉排烟温度排烟含氧量锅炉各部位烟气温度预热器热风温度锅炉各部位烟气负压供风压力挡煤板高度炉排速度控制挡煤板高度控制鼓风机风量控制引风机排风量控制燃烧过程控制启/停过程控制事故保护能耗计量4热交换站一次网供/回水温度二次水出口温度分水器供水温度集水器回水温度二次网回水流量二
4、次网供回水压差电动调节阀阀位显示二次水循环泵补水泵运行状态显示及故障报警一次网回水调节二次网供、回水压差控制二次网补水泵控制热交换站节能控制(根据热负荷自动启停热交换器及二次循环泵的台数)能耗计量5室外热力管网热力入口供热参数测量热力入口供热量计量建筑物热力入口供热量的调节控制能耗计量6冷冻与冷却水系统一次泵冷冻水系统回水温度检测运行状态显示过载报警供/回水压力监视设备连锁控制压差控制运行台数控制回水温度控制冷量控制冷源负荷监视、能耗计量7二次泵冷冻水系统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冷冻水供/回水压力冷冻水回水流量运行状态显示过载报警冷水机组运行台数控制次级泵定压差控制次级泵定速台数控制次级泵变压差控制
5、次级泵联合控制能耗计量8冷却系统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冷却水循环泵、冷却风机及补水泵运行状态显示过载报警冷却塔贮水池液位显示冷却水泵、冷却风机启停控制最低回水温度控制冷却风机群控或风机调速控制冷却塔补水泵启停控制冷却塔排污控制能耗计量9空调与通风系统新风机组运行/故障状态显示送风温度、相对湿度新风过滤器压差报警过载报警信号新风阀位置状态显示室外新风温度、相对湿度送风温度控制送风湿度控制启停控制防冻联锁保护最小开度设置连锁控制集中管理10定风量空调系统新风温、湿度回风温、湿度机组送风温、湿度过滤器压差超限报警防冻报警送/回风机状态显示及故障报警电动调节阀、加湿阀开度显示回风温度(房间温度)自动调节回
6、风湿(度房间相对湿度)控制新风阀、回风阀及排风 阀焓值比例控制连锁控制11空调与通风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主干风道的末端静压送/回风机前后风道的压差回风管道温度回风管道相对湿度机组出口的温度、湿度新风温度及相对湿度过滤器压差测量超限报警送/回风机运行状态显示及故障报警新风阀、回风阀、排风阀、表冷器调节水阀、加湿器控制阀的位置反馈室内C02浓度测量及风量测量送风温度控制送风机转速自动调节室内温度自动控制最小新风量控制回风机自动调节室内相对湿度自动控制新风阀、回风阀及排风 阀的比例控制连锁控制12通风系统风机启停控制状态显示风机故障报警地下车库C02浓度检测风机启停控制通风设备温度控制风机、排风机
7、、排烟机联动控制13风机盘管系统室温监测运行/故障状态显示机组启停控制冷/热水电动阀启闭控制联锁控制变频调速控制14供配电供配电系统运行参数检测: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素、变压器温升运行状态监视:高低压进线断路器、母线联络断路器等的合/分闸状态用电量计量、计费、管理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监测蓄电池组监测变压器运行台数控制功率因素调正用电量计量15照明照明系统监视照明设备运行状态提供照明设施开关画面对照明设施用电量计费 与管理磁卡、传感器、照明开关控制光照照明控制时间表控制办公区照度控制公共照明区开关控制室内场景设定控制室外景观照明场景设定控制路灯时间表及亮度开关控制照明系统用电计量16中央管理工作
8、站及操作分站综合控制系统能耗计量显示运行状态故障报警信息协调各DCC间的控制能源系统协调控制设备操作、管理功能数据库功能定时控制功能故障诊断功能17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及能耗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数据采集记录各种测量数据管理软件功能检测分析处理数据 (1) 监测与控制系统涵盖多专业技术,涉及大量的被控设备及其接口和软件,是一个复杂的集成控制系统工程,要求监理人员具备多学科的专业知识。(2) 大多数监测与控制系统工程的深化设计滞后于建筑、机电设备及附属专业设计,监理宜尽早协助业主督促深化设计单位做好与机电设备设计及各专业设计的技术沟通,完成相互间的功能匹配和软硬件合理衔接。(3) 由于监测与控制系统安装
9、施工涉及空调、给水排水、电气、电梯、土建等专业,监理应协调各专业间的相互配合,保证监控系统工程的顺序实施。(4) 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调试是检验系统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监理人员对调试工作应进行巡视和旁站,依据设计和招标文件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要求进行认真核查。三、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监理工作程序组织承包商对原施工图节能功能进行复核审核监测与控制节能系统的深化设计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审查系统承包商及其施工人员资质审查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施工方案编制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质量控制监理细则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系统管、线敷设检查隐蔽工程验收传感器、电动阀门、DDC等仪表设备安装检查设备、元件器单点调试、通信
10、接口功能检查监测与控制系统安装质量检查操作站、中央工作站监控系统功能检测系统试运行监测与控制系统功能检测组织监测与控制节能分项工程验收编制检测与控制节能分项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图1 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监理工作程序四、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1) 组织监理人员与承包商按照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对原设计中的监测与控制功能的符合性进行复核,如复核结果不能满足节能规范要求,则向原设计单位提出修改建议,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并经原节能设计审查机构批准。(2) 组织监理人员熟悉各专业节能设计施工图和监测与控制深化设计图纸及承包施工合同,掌握和了解主
11、要设备及材料功能要求、技术参数与品牌、产地、价位等。复核管线、桥架走向和布设是否合理,现场控制器、监控点、系统配线规格是否满足系统要求。本系统设计在通信接口上、安装界面上是否与其他专业设计有冲突或不匹配。(3) 参加设计交底,了解设计意图、采用的设计规范、技术质量标准,选用的主要设备、材料技术要求,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4)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1) 审查承担该项任务的施工队伍及人员资质与条件是否符合要求;2)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3)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制订系统质量控制和调试流程图及节能工程施工验收大纲; 4) 监测与控制系统的验收分为工程实施和系统检测两个阶段,在
12、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两个阶段的工作内容。五、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工程实施阶段监理控制要点1、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控制1.1 按照合同技术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对设备、材料和软件进行进场验收,进场验收应有书面记录和参加人员签字。未经进场验收合格的设备、材料和软件不得在工程上使用和安装。经进场验收合格的设备和材料应按产品的技术要求妥善保管。1.2 设备及材料的进场验收应填写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表,具体要求如下:(1) 保证外观完好,产品无损伤、无瑕疵,品种、数量、产地符合要求;(2) 设备和软件产品的质量检查应执行以下规定:1) 产品应为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或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上网
13、许可证管理的产品,未列入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或未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上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按规定程序通过产品检测后方可使用;2) 产品功能、性能等项目的检测应按相应的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进行;供需双方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可按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进行;3) 对不具备现场检测条件的产品,可要求进行工厂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4) 硬件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检查重点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可靠性检测可参考生产厂家出具的可靠性检测报告;5) 软件产品质量应按下列内容检查: 商业化的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和网管软件等应做好使用许可证及使用范围的检查; 由系统承包商编制的用
14、户软件,用户组态软件及接口软件等应用软件,除进行功能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外,还应根据需要进行容量、可靠性、安全性、可恢复性、兼容可靠性、自诊断等多项功能测试,并保证软件的可维护性; 所有自编软件均应提供完整的文档(包括软件资料、程序结构说明、安装调试说明、使用和维护说明书等)。6)系统接口的质量应按下列要求检查: 系统承包商应提交接口规范,接口规范应在合同签订时由合同签订机构负责审定; 系统承包商应根据接口规范制定接口测试方案,接口测试方案经检测机构批准后实施。系统接口测试应保证接口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实现接口规范中规定的各项功能,不发生兼容性及通信瓶颈问题,并保证系统接口的制造和安装质量。(3)
15、依规定程序获得批准使用的新材料和新产品除符合本条规定外,尚应提供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证明文件。(4) 进口产品除应符合GB503392003的规定外,尚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资料应为中文文本(或附中文译文)。1.3 设备及材料的进场验收除按上述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电气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进场验收应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中第3.2节的有关规定执行。(2) 各类传感器、变送器、电动阀门及执行器、现场控制器等的进场验收要求:1) 查验合格证和随带的技术文件,实行产品许可证和
16、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产品应有产品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2) 外观检查:铭牌、附件齐全,电气接线端子完好,设备表面无缺损,涂层完整。3) 传感器进场应检查下列主要性能参数:测量范围(量程)、线性度、不重复性、滞后、精确度、灵敏度(传感器系数)、零点时间漂移、零点温度漂移、灵敏度漂移、响应速度。检查方法:进行外观检查,对照设计要求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检查数量:全数检查。2、现场检测控制元器件安装质量控制建筑设备的监测与控制系统主要由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组成。输入装置主要包括:温度变送器、湿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压差变送器、压差开关、流量计、流量变送器、空气质量变送器以及其它检测现场
17、各类参数的变送器等。输出装置主要有各类执行器,如电磁阀、电动调节阀、电动风阀执行器、变频器等。2.1 传感器、变送器、阀门及执行器、现场控制器等定位和安装(1) 一般规定1) 现场检测与控制元器件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位置,应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其位置不能破坏建筑物的外观与完整性,室外型温、湿度传感器应有防风雨的防护罩;2) 应尽可能远离门、窗和出风口的位置,若无法避开,则与之距离不应小于2m;3) 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地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同一区域高度差不应大于5。(2) 温度传感器至DDC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尽量减少因接线引起的误差,对于镍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应
18、小于3,铂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1。2.2 风管式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1) 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且能反映风温的位置;(2) 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后,安装在风管直管段的下游并避开风管死角的位置;(3) 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试调、维修的地方。2.3 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1) 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2) 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在水流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择在阀门等阻力部件附近,以及介质流动呈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3) 水管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的1/2时,可安装在管道的顶部。若感温段小于管道口
19、径的1/2,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4) 水管温度传感器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2.4 压力、压差传感器和压差开关、水流开关的安装(1) 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试调、维修的位置;(2) 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3) 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若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应避开风管内死角位置;(4) 管道型蒸汽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其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 (5) 管道型蒸汽压力与压差传感器不宜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处开孔及焊接安装。(6) 压力取原部件的端部不应超出设备或管道的内壁。(7) 安装压差开关时,宜将薄膜处
20、于垂直于平面的位置;风压压差开关安装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0.5m;(8) 水流开关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不应安装垂直管段上,水流开关应安装在便于试调、维修的地方。 水流开关的叶片长度应与水管管径相匹配,应避免安装在侧流孔、直角弯头或阀门附近。2.5 流量传感器的安装 流量仪表的型号和参数、仪表前后的直管段长度等应符合产品要求。(1) 电磁流量计的安装1) 电磁流量计应避免安装在有较强的交直流磁场或有剧烈振动的场所;2) 电磁流量计、被测介质及管道连接法兰三者之间应连接成等电位,并应接地;3) 电磁流量计应安设置在流量调节阀的上游,流量计的上游应有一定的直管段,长度为L=10D(D为管径),下游段应
21、有L=(45)D的直管段;4) 在垂直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液体流向应自下而上,以保证导管内充满被测液体并不至于产生气泡;在水平管道上安装时必须使电极处在水平方向,以保证测量精度。(2) 涡轮式流量传感器的安装 1) 涡轮式流量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维修并避免管道振动、强磁场及热辐射的场所;2) 涡轮式流量传感器安装时应水平,流体的流动方向必须与传感器壳体上所示的流向标志一致;3) 当可能产生逆流时,流量变送器后面应装设逆止阀。流量变送器应安装在测压点上游,距测压点(3.55.5)D的位置,测温应设置在下游侧,距流量传感器(68)D的位置;4) 流量传感器需安装在一定长度的直管上,以确保管道内流速平
22、稳。流量传感器上游应留有10倍管径的直管,下游应留有5倍管径的直管。如传感器前后的管道中安装有阀门、管道缩径、弯管等影响流量平稳的管路附件,则直管段的长度还需相应的增加;5) 信号的传输线宜采用屏蔽和有绝缘保护层的电缆,宜在DDC侧一点接地。6) 为了避免流体中赃物堵塞涡轮叶片和减少轴承磨损,应在流量计前的直管段(20D)前部安装20-60目的过滤器,通经小的目数密,通径大时,密度稀。过滤器应定期清洗。2.6 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安装(1) 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试调、维修的位置。(2) 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进行。(3) 被测气体密度比空气轻时,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
23、或房间的上部;被测气体密度比空气重时,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或房间的下部;(4) 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能反映监测空间的空气质量状况的区域或位置。2.7 空气速度传感器的安装(1) 空气速度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试调、维修的位置;(2) 空气速度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进行;(3) 空气速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的直管段,若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位置;(4) 空气速度传感器安装应避开蒸汽放空口。2.8 风机盘管温控器、电动阀的安装(1) 温控开关与其他开关并列安装时,距地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同一区域高度差不应大于5,温控开关外型尺寸与其他开关不一样,以底边齐平
24、为准;(2) 电动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3) 风机盘电动阀应安装在风机盘管的回水管上;(4) 四管制风机盘管的冷热水管电动阀共用线为零线;(5) 客房风机盘管温控系统应与节能系统连接。2.9 电量变送器的安装1) 电量变送器通常安装在检测设备(高低压开关柜)内,或者在变配电设备附近装设单独的电量变送器柜,将全部的变送器安装在该柜内。然后将相应的检测设备的CT、PT输出端通过电缆接入电量变送器柜,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提供的接线图接线,在将其对应的输出端接入DDC控制柜。2) 变送器接线时,严防其电压输入端短路和电流输入端开路。3) 必须注意变送器的输入、输出端的范围与设计和DDC
25、控制柜所要求的信号相符。2.10 电磁阀的安装(1) 电磁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2) 空调器的电磁阀旁一般应装有旁通管道;(3) 电磁阀的口径与管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管件,同时电磁阀的口径一般不应小于管道通径两个等级;(4) 执行机构应固定牢靠,操作手轮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5) 执行机构的机械转动应灵活,无松动或卡涩现象;(6) 有阀位指示装置的电磁阀,阀位指示装置应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7) 电磁阀安装前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与阀体之间的电阻;(8) 电磁阀在安装前宜进行仿真动作和试压试验;(9) 电磁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10) 电磁阀在管道冲洗前,应完全
26、打开。2.11 电动调节阀的安装(1) 电动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2) 空调器的电动阀旁一般应装有旁通管道;(3) 电动阀的口径与管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管件,电动阀的口径一般不应小于管道通径两个等级并满足设计要求;(4) 电动阀执行机构应固定牢靠,手动操作机构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5) 电动阀应垂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特别是对大口径电动阀不能有倾斜;(6) 有阀位指示装置的电动阀,阀位指示装置应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7) 安装在室外的电动阀应有防晒、防雨措施;(8) 电动阀在安装前宜进行仿真动作和试压试验;(9) 电动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路上;(10) 电动阀在管道冲洗前,
27、应完全打开,清除污物;(11) 检查电动阀门的驱动器,其行程、压力和最大关紧力(关阀的压力)必须满足设计 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12) 检查电动调节阀的型号、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阀体强度、阀芯泄漏试验必须满足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规定;(13) 电动调节阀安装时,应避免给调节阀带来附加压力,若调节阀安装在管道较长的地方,应安装支架和采取防振措施。(14) 检查电动调节阀的输入电压、输出信号和接线方式,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15) 将电动执行器和调节阀进行组装时,应保证执行器的行程和阀的行程大小一致。2.12 电动风门驱动器的安装(1) 风阀控制器上开闭箭头的指向应与风门开闭方向一致;(2)
28、风阀控制器与风阀门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3) 风阀的机械机构开闭应灵活,无松动或卡阻现象;(4) 风阀控制器安装后,风阀控制器的开闭指示位应与风阀实际情况一致,风阀控制器宜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5) 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垂直安装,其垂直度不小于85°;(6) 风阀控制器安装前应按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阀体之间的电阻、供电电压、控制输入等,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7) 风阀控制器在安装前宜进行仿真动作试验;(8) 风阀控制器的输出力矩必须与风阀所需的相匹配,且符合设计要求;(9) 风阀控制器不能直接与风门挡板轴相连接时,可通过附件与挡板轴相连,其附件装置必须保证风阀控
29、制器旋转角度有足够的调整范围。2.13 变送器的安装检查(1) 变送器接线时,严禁其电压输入端短路和电流输入端开路。通电时必须检查其通断否。(2) 必须检查变送器输入、输出端的信号范围,应与设计和DDC的要求相符合。2.14 变频器的安装位置、电源回路敷设、控制回路敷设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条件要求;2.15 智能化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温度设定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产品和设计要求;2.16 涉及节能控制的关键传感器应预留检测孔或检测位置,管道保温时应作明显标志。检测控制元器件安装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检查数量。(1) 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和尺量进行现场仪表的安装质量检查。核对相关设计文件复核仪表选型。(2) 检
30、查内容1) 电动调节阀的口径应有设计计算说明书。电动调节阀应选用等百分比特性的阀门。阀门控制精度应优于1%,调节阀的阻力应为系统总阻力的10%到30%。系统断电时阀门位置应保持不变,并具备手动功能,其自动/手动状态应能被计算机测出并显示;在安装自动调节阀的回路上不允许同时安装自力式调节阀。安装位置正确,阀前阀后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 压力和压差仪表的取压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压力传感器应通过带有缓冲功能的环行管针阀与被测管道连接,压差仪表应带三阀组;同一楼层内的所有压力仪表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3) 流量仪表的准确度优于满量程的1%,量程选择应与该管段最大流量一致;必须满足流量传感器产品要求
31、的安装直管段长度。涡街流量计的选用口径应小于其安装管道的口径。流量表的最大使用温度应高于实际出现的最高热水温度,且其累计值应大于被测管路在一个供暖季的总累计值。保证安装直管段要求,并正确安装测温装置。4) 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插入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应保证冷桥现象导致的温差小于0.05摄氏度,当热电偶直接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温度输入模块连接时,其配置的补偿导线应与所用传感器的分度号保持一致,且必须采用铜导线连接,并单独穿管。测量空调系统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必须严格按设计施工图执行。5) 变频器在其最大频率下的输出功率应大于此转速下设备的最大功率,转速反馈信号可被监控系统
32、测知并显示,现场可手动调速或与市电切换。(3) 检查数量:每种仪表按20%抽检,不足10台全部检查。六、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系统检测调试要点1、新风机组系统检测与调试新风机组检测调试项目包括送风温度控制、送风相对湿度控制、电气连锁以及防冻连锁控制等。(1) 检查新风机控制柜的全部电气元器件有无损坏,内部与外部接线是否正确无误;(2) 按监控点表要求,检查安装在新风机组上的温、湿度传感器,电动阀,风阀,压差开关等现场设备的位置,接线是否正确和输入/输出信号类型、量程是否和设置相一致;(3) 在手动位置,确认风机在手动状态下应运行正常;(4) 确认DDC控制器和I/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是否正确;(5)
33、 编程器检查所有模拟量输入点(送风温度、湿度和风压)的量值,核对其数值是否正确。检查所有开关量输入点(压差开关和防冻开关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强置所有开关量输出点(启/停控制、变风量多档速度控制),检查相关的风机、风门、阀门等工作是否正常。强置所有模拟量输出点、输出信号,检查相关的电动阀(冷热水调节阀)、电动风阀变频器的工作是否正常;(6) 确认DDC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DDC控制器和各元件状态是否正常;(7) 启动新风机,新风机组应联锁打开,送风温度调节控制应投入运行;(8) 模拟送风温度大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一般为3左右),热水调节阀应逐渐减小开度直至全部关闭(冬天工况),或者冷水阀逐
34、渐加大开度直至全部打开(夏天工况)。模拟送风温度小于送风温度设定值(一般为3左右),确认其冷热水阀运行工况与上述完全相反。(9) 需进行湿度调节时,则模拟送风湿度小于送风湿度设定值,一般为10%RH左右,加湿器应按预定要求投入工作,直到送风湿度趋于设定值;(10) 当新风机采用变频调速或高、中、低三速控制器时,应模拟变化风压测量值或其他工艺要求,确认风机转速能相应改变或切换到测量值并稳定在设计值,风机转速应稳定在某一点上,同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记录30%、50%、90%风机速度时对应高、中、低三速的风压或风量;(11) 停止新风机运转,则新风门、冷、热水调节阀门,加湿器等应回到全关闭位
35、置;(12) 确认按设计图纸、产品供应商的技术资料、软件功能和调试大纲规定的其他功能,以及联锁、联动都达到规定要求;(13) 单体调试完成时,应按工艺和设计要求在系统中设定其送风温度、湿度和风压的初始状态。2、定风量空调机组系统检测与调试定风量空调机组系统检测调试项目包括:回风温度(房间温度)控制、回风相对湿度(房间相对湿度)控制、电气连锁控制、阀门开度比例控制功能等。按新风机组检测与调试中(1)(6)的要求测试检查与确认;(1) 在现场控制器(DDC)显示终端检查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值,核对其数据是否正确,必要时可用手持式仪表测量回风温度(房间温度)和回风相对湿度(房间相对湿度),比较测量精度
36、;检查风压开关、防冻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检查送风机、回风机及相应冷热水调节阀工作状态;检查新风阀、排风阀、回风阀开关状态。(2) 进行温度调节,改变回风温度设定值,使其小于回风温度测量值,一般为3C左右,观察冷水阀开度应逐渐加大,热水阀开度应减小(冬季工况),回风温度测量值应逐步减小并接近设定值;改变回风温度设定值,使其大于回风温度测量值时,观察结果应与上述相反。检测时应注意,回风温度测量值随着回风温度设定值的改变而变化,稳定在回风温度设定值附近的相应时间;系统稳定后,回风温度测量值不应出现明显的波动,其偏差不超过要求范围。要保证系统稳定工作和满足基本的精度要求。(3) 进行湿度调节,改变回风湿
37、度设定值,使其大于回风湿度测量值,一般为10%RH左右,观察加湿器应投入工作或加大加湿量,回风相对湿度测量值应逐步趋于设定值。改变回风湿度设定值,使其小于回风相对湿度测量值时,过程与上述相反。相对湿度控制应满足系统稳定性和基本精度的要求。通过以上调节及运行过程,观察运行工况的稳定性、系统响应时间及控制效果。回风温度控制精度以保持设定值为原则。当设计文件有控制精度要求时,应符合设计要求。控制精度设计文件无要求时,一般为温度设定值±2C。相对湿度控制精度应根据加湿控制方式的选择,检测工况的相对湿度控制效果,当设计文件有控制精度要求时,应符合设计要求。(4) 改变预定时间表,检测空调机组的
38、自动启停功能。(5) 启动/关闭空调机组,检查各设备电气连锁。电气连锁包括送风机、回风机、新风阀、回风阀、排风阀、冷热水调节阀、加湿器等设备。启动空调风机,新风阀、回风阀、排风阀、冷热水调节阀门、加湿器等回到全关闭位置。(6) 防冻连锁功能检测应依据设计文件要求,在冬季室外气温低于0C的地区,除电气连锁外,还应限制热盘管电动阀的最小开度,最小开度设置应能保证盘管内水不结冰的最小水量。(7) 检测系统故障报警功能。包括过滤器压差开关报警、风机故障报警、测控点传感器故障报警及处理。(8) 节能优化控制功能检测,节能优化控制功能的检测包括实施节能优化的措施和达到的效果,可进行现场观察和查询历史数据来
39、进行。3、变风量空调系统检测与调试变风量空调机组系统检测与调试项目包括:冷水量/送风温度控制、风机转速/静压点的静压控制、送风量/室内温度控制、新风量/二氧化碳浓度控制、相对湿度控制、电气连锁控制、阀门开度比例控制功能等。按新风机组检测与调试中(1)(6)的要求测试检查与确认;(1) 在现场控制器(DDC)显示终端检查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值,核对其数据是否正确,必要时可用手持式仪表测量回风温度(房间温度)和回风相对湿度(房间相对湿度),比较测量精度;检查风压开关、防冻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检查送风机及回风机调速工作状态、冷热水调节阀工作状态;检查新风阀、排风阀、回风阀开关状态。(2) 进行送风温度调
40、节,改变送风温度设定值,使其小于送风温度测量值,一般为3C左右,观察冷水阀开度应逐渐加大,热水阀开度应减小(冬季工况),送风温度测量值应逐步减小并接近设定值;改变送风温度设定值,使其大于送风温度测量值时,观察结果应与上述相反。(3) 静压控制检测,改变静压设定值,使之大于或小于静压测量值,变频风机转速应随之升高或降低,静压测量值应逐步趋于设定值。(4) 室内温度控制功能检测,改变送风量进行室内温度调节。(5)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检测,改变二氧化碳浓度设定值,检查新风阀开度变化。(6) 进行湿度调节,改变送风湿度设定值,使其大于送风湿度测量值,一般为10%RH左右,观察加湿器应投入工作或加大加湿量
41、,送风相对湿度测量值应逐步趋于设定值。改变送风湿度设定值,使其小于送风相对湿度测量值时,观察结果应相反。相对湿度控制应满足系统稳定性和基本精度的要求。通过以上调节及运行过程,观察运行工况的稳定性、系统响应时间及控制效果。温度控制精度以保持设定值为原则。当设计文件有控制精度要求时,应符合设计要求。控制精度设计文件无要求时,一般为温度设定值±2C。相对湿度控制精度应根据加湿控制方式的选择,检测工况的相对湿度控制效果,当设计文件有控制精度要求时,应符合设计要求。(7) 改变预定时间表,检测变风量空调机组的自动启停功能。(8) 启动/关闭变风量空调机组,检查各设备电气连锁。电气连锁包括送风机
42、、回风机、新风阀、回风阀、排风阀、冷热水调节阀、加湿器等设备。启动空调风机,新风阀、回风阀、排风阀等连锁打开,温度、相对湿度、风机转速调节控制投入运行;关闭空调风机,新风阀、回风阀、排风阀、冷热水调节阀门、加湿器等回到全关闭位置。(9) 防冻连锁功能检测应依据设计文件要求,在冬季室外气温低于0C的地区,除电气连锁外,还应限制热盘管电动阀的最小开度,最小开度设置应能保证盘管内水不结冰的最小水量。(10) 检测系统故障报警功能。包括过滤器压差开关报警、风机故障报警、测孔点传感器故障报警及处理。(11) 节能优化控制功能检测,节能优化控制功能的检测包括实施节能优化的措施和达到的效果,可进行现场观察和
43、查询历史数据来进行。4、冷源设备监测与控制系统检测与调试(1) 按“新风机(二管制)单体设备调试”中(1)(6)的要求测试检查与确认;(2) 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在确认主机、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电动蝶阀等相关设备单机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在DDC侧或主机侧检测该设备的全部AO、AI、DO、DI点,确认其满足设计和监控点表的要求。启动自动控制方式,确认系统设备按设计和工艺要求顺序投入运行和关闭自动退出运行,两种方式均应满足要求;(3) 增加或减少空调机运行台数,增减其冷负荷,检验平衡管流量的方向和数值,确认能启动或停止制冷机组的台数,以满足负荷变动需要;(4) 模拟一台设备故障停运
44、以及整个机组停运,检验系统是否能自动启动一个予定的机组投入运行;(5) 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的规定,模拟冷却水温度的变化,确认冷却水温度旁通控制和冷却塔高、低速控制及冷却风机群控的功能,并检查旁通阀动作方向是否正确。5、风机盘管单体调试检测(1) 检查电动阀门和温度控制器安装和接线是否正确;(2) 确认风机和管路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3) 设置风机高、中、低三速和电动开关阀的状态,观察风机和阀门工作是否正常;(4) 操作温度控制器的温度设定按钮和模拟设定按钮,风机盘管的电动阀应有相应的变化;(5) 若风机盘管控制器与DDC相连,应检查主机对全部风机盘管的控制和监测功能(包括设定值修改、温度控
45、制调节和运行参数)。6、空调水二次泵及压差平衡阀检测与调试(1) 按“新风机(二管制)单体设备调试”中1)6)的要求完全测试检查与确认;(2) 若压差平衡阀门采用无位置反馈,应做如下测试:打开调节阀驱动器外罩,观察并记录阀门从全关至全开所需时间,取两者较大的作为阀门“全行程时间”参数,输入DDC控制器输出点数据区;(3) 压差旁路控制的调节:先在负荷侧全开一定数量的调节阀,其流量应等于一台二次泵额定流量,接着启动一台二次泵运行,然后逐个关闭已开的调节阀,检查压差平衡阀的动作。在上述过程中应同时观察压差测量值是否基本在设定值附近,否则应寻找不稳定的原因,并排除故障;(4) 检查二次泵的台数控制程
46、序,是否能按预定的要求运行。其中负载侧总流量先按设备工艺参数设定,经过一年的负载高峰期可获得实际峰值,结合每台二次泵负荷适当调整。当发生二次泵台数启/停切换时,应注意压差测量值也应基本稳定在设定值附近,否则可适当调整压差旁通控制的PID参数,试验是否能缩小压差值的波动。(5) 检验系统的联锁功能:每当有一次机组在运行,二次泵台数控制便应同时投入运行,只要有二次泵在运行,压差旁通控制便应同时工作。7、供配电监测系统的检测(1) 模拟量输入信号的精度测试检查在变送器输出端测量其输出信号的数值,通过计算机与主机上的显示数值进行比较,其误差应满足设计和产品的技术要求。(2) 检测变配电设备的BA系统监
47、控项目必须全部检测检查,应全部符合设计要求。8、照明控制系统的调试检测(1) 按设计图纸和通信接口的要求,检查强电柜与DDC通信方式的接线是否正确,数据通信协议、格式、传输方式、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2) 系统监控点的测试检查。根据设计图纸和系统监控点表的要求,按有关规定的方式逐点进行测试。确认受BAS控制的照明配电箱运行正常情况下,启动顺序、时间或照度控制程序,按照明系统设计和监控要求,按顺序、时间程序或分区方式进行测试。9、冷冻和冷却水监测与控制系统检测与调试(1) 检查冷冻和冷却水系统控制柜中的全部电气元件应无损坏,内部与外部接线应正确无误。严防强电串入DDC,直流弱电地与交流强电地应分
48、开。(2) 按监控点表要求,检查冷冻和冷却系统的温、湿度传感器、电动阀、压差开关等设备的位置,接线应正确,输入/输出信号类型、量程应和设计相一致;(3) 手动位置时,确认各单机在非BAS系统控制状态下运行正常;(4) 确认DDC控制器和I/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5) 确认DDC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DDC控制器和各组件状态应正常;(6) 对填写的BAS监控点记录表进行核查;(7) 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在确认主机、冷冻水泵、冷却泵、风机、电动蝶阀等相关设备单独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检查全部AO、AI、DO、DI点应满足设计和监控点表要求;确认系统在激活或关闭自动控制两种情况下,各设备
49、按设计和工艺要求顺序投入或退出运行两种方式都应正确;(8) 增减空调机运行台数,增减其冷负荷,检验平衡管流量的方向和数值,确认能激活或停止制冷机组的运行台数,以满足负荷变动需要;(9) 模拟一台设备故障停运,或者整个机组停运,检验系统是否自动激活一个预定的机组投入运行;(10) 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规定,模拟冷却水温度的变化,确认冷却水温度旁通控制和冷却塔高、低速控制及冷却风机群控的功能,并检查旁通阀动作方向应正确。10、热源(热泵)及热交换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检测与调试(1) 检查热泵机组控制柜的全部电气元件应无损坏,内部与外部接线应正确;(2) 按监控点表要求,检查热泵机组上的温度传感器,电动
50、阀、风阀,压差开关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是否正确,输入/输出信号类型、量程应和设计相一致;(3) 手动位置时,确认各单机在手动状态下应运行正常;(4) 确认DDC控制器和I/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5) 确认DDC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DDC控制器和各组件状态应正常;(6) 对填写的BA系统监控点记录表,进行核查;(7) 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在确认主机、热泵机组、电动蝶阀等相关设备单独运行正常下,全部AI、AO、DI、DO点应满足设计和监控点表要求。然后确认系统在启动或关闭两种自动控制情况下,按设计和工艺要求顺序,各设备投入或退出运行两种方式应正确;(8) 增减空调机运行台数,增减
51、其热负荷,检验平衡管流量的方向和数值,确定能启动或停止热泵机组的运行台数,以满足负荷变动需要;(9) 模拟一台设备故障停运,或者整个机组停运,检验系统是否自动启动一个备用的机组投入运行。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功能检验:1、试运行项目监测与控制系统功能检验对经过试运行的项目,其系统的投入情况、监控功能、故障报警、连锁控制及数据采集等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调出在试运行中计算机内的全部试运行历史数据:在试运行中,各监控回路分别进行自动控制投入、自动控制稳定性、监测控制各项功能、系统连锁和各种故障报警试验,通过查阅现场试运行记录和对试运行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监控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调用节能
52、监控系统的历史数据,控制流程图和试运行记录,对数据进行分析。(1) 检查方法与内容:1) 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必须完成168小时不间断试运行,因各种原因导致运行间断时,必须在故障排除后重新进行,直到完成为止;2) 在试运行期间,模拟量控制必须自始至终能投入自动并正常自动运行;3) 建议在试运行期间进行不少于3次的控制稳定性试验,通过人为在输入端输入不少于设定值105%的扰动,检查系统是否在检测验收大纲规定的时间内稳定下来;4) 检查从全部控制回路投入到全系统稳定运行所用的时间是否在检测验收大纲规定的时间间隔范围内;5) 进行不少于3次试验,检查连锁控制功能;6) 在现场用标准仪表检测运行参数并与
53、计算机控制系统显示值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设计要求;7) 人为设置故障,检查报警功能;8) 启停实验:检查的依据为系统的历史数据。(2) 检查数量试运行项目所包含的全部监测与控制回路全部检查。2、冷/热源、空调水系统控制与报警功能检验冷/热源、空调水系统的监测控制系统应成功运行,控制及故障报警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冷/热源、空调水系统因季节原因无法进行不间断试运行时,在中央工作站使用检测系统软件,或采用在直接数字控制器或冷/热源系统自带控制器上改变参数设定值和输入参数值,检测控制系统的投入情况及控制功能;在工作站或现场模拟故障,检测故障监视、记录和报警功能。这种测试方法不涉及内部过程,只要求规定的输
54、入得到预定的输出。也可用系统自带模拟仿真程序进行模拟检测。(1) 检查方法1) 通过工作站或现场控制器改变参数设定,检测热源和热交换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预定时间功能等;2) 在工作站设置或现场模拟故障进行故障监视、记录与报警功能检测;3) 核实热源和热交换系统能耗计量与统计资料;4) 通过工作站或现场控制器改变参数设定,检测制冷机、冷冻和冷却水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预定时间功能等;5) 在工作站设置或现场模拟故障,进行故障监视、记录与报警功能检测;6) 核实冷冻和冷却水系统能耗计量与统计资料。(2) 检查数量全部检测3、通风与空调系统控制与报警功能检验通风与空调监测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及故障报警功
55、能应符合设计要求。通风与空调系统因季节原因无法进行不间断试运行时,在中央工作站使用检测系统软件,或采用在直接数字控制器或通风与空调系统自带控制器上改变参数设定值和输入参数值,检测控制系统的投入情况及控制功能;在中央工作站或现场模拟故障,检测故障监视、记录和报警功能,也可用系统自带模拟仿真程序进行模拟检测。(1) 检查方法1) 在中央工作站或现场控制器(DDC)检查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值,核对其数据是否正确,用便携式或其他类型的温湿度仪器测量温度值、相对湿度值进行比对;检查风压开关、防冻开关工作状态;检查风机及相应冷/热水调节阀工作状态;检查风阀开关状态;2) 在中央工作站或现场控制器(DDC)改变温度设定值,记录温度控制过程,检查控制效果、系统稳定性,同时检查系统运行历史记录;3) 在中央工作站或现场控制器(DDC)改变相对湿度设定值,进行相对湿度调节,观察运行工况的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窑炉销售合同范例
- 工矿灯代加工合同范例
- 推广顾问合同范例
- 自助机占位租赁合同范例
- 甘蔗苗订购合同范例
- 买卖木炭合同范例格式
- 2024年炼油厂燃料油购销合同
- 搬迁保洁服务合同范例
- 厂院租凭合同范例
- 医生合同范例
- 压力管道验收资料表格
- 2023年康复医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 《忆读书》教学课件
- 动力触探技术规定
- 如何赢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瞳孔观察PPT演示课件
- 人工智能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复旦大学
-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词句段运用及仿写
- GB/T 18103-2022实木复合地板
- 地下矿山掘进施工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 插花艺术形考大作业111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