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语文版第23课《伤仲永》学案_第1页
语文七年级上语文版第23课《伤仲永》学案_第2页
语文七年级上语文版第23课《伤仲永》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伤仲永讲学稿 知识链接: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逝世后追谥号“文”,世人称其为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汉族,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存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

2、,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他不仅政治上进行政革,并且积极推行北宋古文运动,强调为文须有补于世,所作散文雄健峭拔。.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模块一:自主学习(独立进行)学习目标与要求:1、初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积累生字词; 2、阅读知识链接,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相关文学常识。学法指导学习内容精讲点拨1、 听老师解读学习目标与要求;2、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读顺文章;2、 独立完成右侧学习内容,然后小组交流校对。(预时10分钟)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邑人( ) 环谒( ) 不能称( )世隶

3、耕( ) 眠然( ) 仲永( )或以钱币丐之( ) 2、 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邑人:(“扳”同“攀”,牵,引。)贤于材人远矣:(“材”同“才”,才能。) 3、 文学常识积累。本文选自 ,作者是 ,字 ,号 ,北宋政治家, , 。模块二: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精讲)学习目标与要求:1、熟读课文,掌握文章朗读的停顿。 2、小组翻译课文,了解文章文中主人公仲永的经历。学法指导研讨内容精讲点拨1、 小组长组织组员朗读课文;2、 小组内根据课文注释尝试翻译课文语段;3、 组内翻译相互质疑提问。(预时35分钟)1、 熟读全文, 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4、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 结合课文注释,小组尝试翻译课文,并把自己认为难以翻译的句子写下来。3、 思考讨论: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课文是怎样叙述的?模块三:练习训练学习目标与要求:1、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测。 2、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学法指导训练内容随堂笔记1、 独立完成练习;2、 小组交流校对;3、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预时10分钟)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音 自为其名 邑人奇之 日扳仲永 泯然众人矣 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2、用原文填空。(1)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 ”;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 ”;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 ”。(2)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 ”。这个故事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