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1页
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2页
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家庭医生责任制是以契约式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协调、可及性 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倡导社区首诊,是改变医生坐诊模式、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 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重要途径 1 。 2011 年金山区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家庭医生制 服务的试点单位,通过家庭医生与居民签约,已经建立起了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契约式服 务新格局,为社区居民提供全天候的健康管理服务,但在实施家庭医生制服务的过程中, 也碰到了许多困难和瓶颈,现将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如下。1 存在的问题1.1 全科医生数量不足朱泾社区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团

2、队为 依托、以居(村)委会为范围、以签约家庭为单位、以健康管理为内容的新型服务模式。10.7实行家庭医生制服务后,对全科医生来说,工作量明显增加,投入的时间更多,凸显出社 区全科医生数量的严重不足和人员缺乏。以朱泾社区目前的人口情况,现有户籍人口 万,按照 1 名全科医生签约 2 500 名服务对象的上限来计算,需要 43 名全科医生,而现 在朱泾社区注册的全科医生仅 23 名。没有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制服务也就难以推开。1.2 与居民签约困难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改变了过去“坐堂门诊”的做法,主动服务、 上门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但是“家庭医生制服务”这样一个新名词,新事 物,广大社区居

3、民目前还不能接受,他们还是停留在有病“看 医生”的传统就医观念上。所以当全科医生与他们签约时,表现出不理解、不信任、不接 受的态度,轻则婉言谢绝,重则拒之门外。另外家庭医生制服务又能给他们带来多少益处, 享受到多少优惠和方便,在他们心中至今还是个问号,尤其是与城镇居民的签约工作,更 加困难。1.3 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2008 年朱泾社区成立了 10 个全科团队,每个团队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 医生组成,按照居住区域划分责任片区的原则,对重点人群如 80 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 慢性病患者、孕产妇、残疾人等进行随访,每周到村卫生室半天开展医疗咨询、健康教育 等工作,属于个体对群体的服务。

4、而家庭医生制服务是“一对一”的服务关系,通过发放 联系卡、公布咨询电话、提供 24 h 全科、全程的主动上门服务和咨询指导服务的模式, 引导居民有健康问题先找家庭医生,由家庭医生负责诊治或根据病情实施转诊,从而降低 个人的医疗费用。但现在家庭医生大多是兼职,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再开展签约服务, 大多数医生只能利用休息时间上门。在实施收支两条线、实行绩效工资的情况下,增加工 作量没有相应的经费保证,如果没有一定的激励机制,家庭医生的积极性难以持续发挥。1.4 缺乏统一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家庭医生制服务开展后,除了常规的门诊外,还增 加了许多其他的服务内容,例如上门肌肉注射、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指导、

5、社区康复、老 年保健服务等。但这些新增的社区服务项目,既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安全措施,更没有 一套量化的考核指标来衡量家庭医生的工作,例如社区高血压管理,不能仅仅以测压次数 来进行工作量的考核, 但短期内也难以用血压控制率来进行衡量, 对服务的效果难以评估。1.5 缺乏指导性文件以家庭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服务必将是家庭医生制服务今后的发展趋势。 目前全区各 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法不一,没有统一的服装、统一的交通工具、统一的联系卡、统 一的出诊包等,签约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市、区卫生局也没有出台统一的操作手册和指导 意见,使得社区全科医生难以在统一的平台上开展工作。 签约初期的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6、 但后续服务没有跟进,百姓没有真正享受到健康管理带来的益处。1.6 宣传不到位影响签约的开展2011 年朱泾社区经过广泛的宣传,社区全科医生与居民共签约 6 600 户,2 万余人。居民们认为,居然签约了,自己的健康就由医生负责,凡是有病全科医生就该上门看病。这样牵强附会的理解让家庭医生制服务走入了死胡同, 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怀疑, 不信任, 使得签约更为困难。而家庭医生服务的内容是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家庭医生 制服务的内涵是对家庭的健康进行管理和服务,与现行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比较接近,通 过防治结合、临床预防、个性化服务、重点人群管理等,从而提高社区群众的整体健康素 质,这才是家庭

7、医生制服务的责任所在。2 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工作的建议和对策2.1 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增加全科医生的数量全科医学是目前最能体现新的医学模式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医学学科。全科医学以人为 中心,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心理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 医学伦理学以及其它人文科学知识为一体,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 生育等职能相结合,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为中心、提供主动性、综合性、 持续性基层医疗服务和健康关注的一门新 兴学科 2 ,而全科医生正是提供这种医疗服务的践行者和新的医疗模式的展现者。 一方面 加快现有临床医生的全科培训,使之成为注册的全科医生,

8、另一方面招聘通过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养的临床医生,到社区担任全科医生,逐渐增加全科医生的数量。再经过到上级医 院进修学习,参加全科医学各种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素质。2.2 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开设家庭医生工作室在与居民签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居民较容易签约,主要是由于每个行政村均有 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与居民非常熟悉,以乡村医生为桥梁连接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将使签约工作得开展更为顺利。但在城镇的居民委员会,因为缺少类似乡村医生这个中介,居 民与社区家庭医生相对陌生,签约就很困难。如果能够组建一支“社区志愿者”队伍,这 支队伍主要由乡村医生、居委会卫生干部、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退休医生组成。在与

9、居民 签约时起到宣传、发动、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每个居民委员会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成为 家庭医生在社区为居民服务的主阵地,同时配备中医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担任家庭 医生助手,用服务来赢得居民的信任。2.3 资源整合、建立规范的服务流程家庭医生制签约服务不只是全科医生的事情,应当整合卫生资源,理顺服务流程,共 同形成合力。建立由家庭医生和家庭医生助理组成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和区域内二级医疗机构当好家庭医生的技术支撑平台;完善双向转诊的各项制度,签 约患者病情变化或加重, 经家庭医生诊断确实需要转诊的, 可直接转到上级医院进行检查、 住院;患者出院后由家庭医生进行出院访视

10、和康复指导;由上级专家协助家庭医生建立服 务规范和考核指标,通过共同努力,一起来守护居民的健康。2.4 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增加政府投入家庭医生制服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与国外家庭医生不同的是,我们的家庭医生承担 了更多的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财政投入。卫生行政和财政部门也应出台相应政策,促使收入分配向一线的家庭医生倾斜,探索按照 签约服务人数来支付家庭医生奖金的新模式。家庭医生制度的构建是当前上海医改的一项 重要举措,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至少可以达到以下 3 方面的作用:一是家庭医生成 为医疗资源利用的守门人,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分级、梯度、有序诊疗机制;二是家庭医生成为居民健康的守护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