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_第1页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_第2页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章从“中国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的实际工作出发,对东阳市古村落的现状进行了一个深入 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模式上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对古 村落的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一、项目背景 为进一步发掘我市的传统村落资源,弘扬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村落,根据国家有关部局 申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通知要求,金华市从去年四月份开始组织传统村落的调 查登记和申报工作。为了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东阳市成立了传统村落保护 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引导、协助各乡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完成此次的申报工作。申报初期 共提交了 15 个村落的申报材料。笔者有幸参与了此次“中国传统村

2、落”的申报工作。传统村落是一个传统文化传承的载 体,传统建筑、村落格局、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四大要素是传统村落申报的重要标 准。通过前期的调研及对各古村落资料的整理,在这整个参与过程中发现各乡镇在申报过程 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申报工作及未来古村落保护规划工作的开展。(一)申报资料的完整性此次“中国传统村落”项目申报需要“传统村落调查表”和“汇报 ppt ”两份材料,为 建立传统村落的基本信息档案,获取最新的第一手资料,需要各乡镇对本村落的实际情况进 行调研,但从各乡镇提交的材料来看,发现其基础资料的完整性参差不齐。一类是村落资源 丰富,资料度的完整性和详细度上都较好;第二类是村

3、落资源相对匮乏,资料不完整且阐述 略为简单,例如,缺少地形图及相关照片的辅助说明;第三类是村落资源丰富,但相对应的 资料却不完整,体现不出本村落的独特性,例如在建筑类型、非物质文化等方面还有待进一 步深入地挖掘。由此反映出各村落的现状发展不均衡,乡镇对各自村落档案的记录水平参差 不齐,也间接反映出项目申报小组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各村落的调查表是每个村落的身份证明,档案填写的完整程度、详细度以及真实度都会 对此次申报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从古村落保护角度出发,古村落基本情况内容填写的越完 整、越详实, 对下一步的保护发展规划就越有利, 越能发现村落自身的价值特色和保护重点。(二)申报材料的规范性

4、通过对各乡镇上交材料的梳理, 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对村落的选址特征、 结构肌理、 建筑类型、传统文化等内容表述不清、不全,未按规定要求制作申报材料,未能充分展现村 落的传统资源。尤其在 ppt 的制作上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主要体现在展示照片的处理 方式上。“选址特征”可以从村落风水、故事介绍入手阐明祖先选在此地的理由,建议放置村落 古地图加以补充说明; “结构机理” :若有故事则应放置能表现故事的图纸。例如河流贯穿全 村,在图上就应表现河流,形似七星拱月的造型,使大家通过图片就能一目了然,若没有类 似的图纸,则可以直接放总图;另在旁边附上主要景观照片,并附上文字说明; “建筑类型” 应

5、注意类型的丰富性,可以将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建筑都予以展示。例如:庙宇、祠堂、 民居、戏台、书院、村民公社、手工作坊、六畜舍等。入选申报材料之用的图片每一张都应添加标题,并附上说明,不能采用拉伸、渲染等手 段使图片失真;在文字陈述部分,要突出重点,可以使用特殊字体、色彩进行格式处理;基 本信息里,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传统建筑占村庄总面积的比,要合乎比例,若被判定为空 心村或传统建筑占比少于 30%,将不列入保护范围。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古村落的损坏消失,意味着时代传承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消失,更意 味着大批具有旅游潜在价值的资源的消失,是区域人民精神、文化、经济的多重损失。在申报过程中申报小组成员必

6、须秉承严谨的工作态度,意识到申报工作的重要意义。(三)项目负责人的统筹与协调在项目进展反馈协调会上, 各乡镇传统村落项目申报负责人汇报了各村的项目进展情况。 与会人员基本上是由乡镇代表与年轻的驻村干部组成。会议中反馈出来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 对各自村落历史环境要素、建筑特色、非物质文化等村落特色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一方面 是因为对所处环境太过熟悉,反而进入了一个视觉的盲区,忽视了本村独有的传统特色元素; 另一方面,各乡镇没有组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调研申报小组,使调查的资料缺乏广度和深 度。作为此项目的直接负责人,乡镇领导应重点关注村中的长者,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深入挖 掘村落的传统资源,获取有关村落

7、发展过程中的一手资料。而在文字资料的整理、村落照片 的采集等技术方面的工作可以主要由大学生村官、年轻的驻村干部来完成。在调研过程中乡 镇干部应召集相关项目负责人就大家采集的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与总结。二、古村落现状调研(一)村落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新农村建设及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缺乏对村落的保护意识,以及在整治规划的实践 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和误区,使得部分古村落的整体村庄风貌、周边环境、传统资源、建筑古 迹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一些表现古村落传统文化的种类品级开始逐步淡出人们 的视线。村庄内部建筑问题复杂。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需 要改善自身的居住条件

8、,于是在村中大拆大改,这部分新居建筑,尤其是自建房缺乏规范指 引,布局散乱。新旧建筑在建造材料、造型风格、外观、装饰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各种新式建筑与传统风貌格格不入。村庄内随处可见任意临时搭建或破旧不堪的废弃建筑, 严重影响了村庄的整体风貌。另外,村内的维修保养机制不健全,许多房屋呈现破败不堪的 景象。出于增收的角度考虑,村内大量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定居,这也使得村内出现 了诸多大门紧锁、年久失修、满目疮痍的乡土建筑。此外,新农村建设中的误区使得不少村 内的建筑类型渐趋单一化、新居建筑呈现雷同化的趋势。其中,不少村落过度开发利用,出 现了很多不恰当的仿古建筑,使得古村落呈现不伦不

9、类的状况。部分村落内的道路交通系统混乱、可进入性差。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诸多村庄内路网不成体系,处于树状的 无序生长形态,道路泥泞,不适合村落发展的需要。形成较早的村落,其传统资源越丰富,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越高, 那么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机率就越大。因此村落保存相对完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申报 传统村落的优势条件。(二)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现有的服务设施较为局限,集中体现为村内的小店铺及传统的宗庙或文化礼堂,随着时 代的发展,各种基础设施设备在原有陈旧的基础上又存在普遍老化的现象。环卫设置配套落 后、村内没有排水沟渠,垃圾随意堆放、清洁力度不足且民众的环卫意识

10、较低;电网、通讯 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诸多村庄内普遍缺乏集中的公共绿化地和娱乐休闲用地,环境品质不 足,村民的生活质量不高。(三)村民保护意识薄弱除了保护发展较好的个别村落外,大部分村落的村民没有在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上形成 自觉的保护意识。由于部分外迁的户主将其闲置的老宅外租给了大量来当地谋生的外来务工 人员,这些人员成了村内特殊的一类村民。这些务工者普遍素质不高、乱丢乱扔垃圾,缺乏 基本的村落保护意识。村民认识不到自身村落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许多村落环境、格局风貌等不断遭受破坏。尤其是一些表现传统文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民俗文化,例 如,非遗、龙灯、文物出土、传统手工艺等濒临消亡。

11、考虑现实收入的原因,不少传统技能 和民间艺术更是后继乏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三、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对策思考(一)制定出台古村落保护利用的相关规定首先从政府层面给予制度上的规定。地方政府应在摸清区域内古村落的整体情况后,科 学编制保护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古村落整治、更新的区域和范围,明确具体实施的政策、措 施。严格限定古村落核心区、改造区的改进,严格限定扩建和室外的装修等。通过对建筑风 格、高度、密度、色彩等控制指标,保存古村落原有的结构肌理。真正体现“历史真实性、 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的保护原则。其次,政府在加大对古村落保护和发展投入的同时, 应多发挥其引导作用,规划调控,多为古村落牵线搭桥,

12、获得投资单位和外资的支持。(二)完善管理体制,实现科学管理在深度调研的基本上,为古村落建立相应的档案和保护数据库。对不同价值的古村落、 乡土建筑制定详细的保护档案,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数据库的使用,可以使古村 落的文化遗产的抢救发掘工作得以有重点、有层次的开展,使古村落的保护真正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三)加强古村落保护的宣传教育广大村民是古村落保护的重要力量,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村民们充分认识到保护古村落 的意义以及与其切身利益的关系。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或者 定期开展座谈交流的形式,提高村民对古村落文化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其次,借助新闻媒 体的舆论宣传

13、及监督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对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良好氛围。从党政 机关各级官员到广大古村落的村民,从上至下,形成保护古村落的文化自觉意识,从而充分 调动全民参与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积极性。(四)保护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村落首先是村民的生产生活空间,村民是村落的建造者和村落文化的生产者、传承者与享用者,因而也是保护行动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必须以民为本,注重保护与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相结合。应将传统建筑抢救保护与改善民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 置。其次,古村落的保护利用要与改善当地农民生活需求相结合。古村落保护行动不仅要保 护古村落遗产,还要注重改善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四、结语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与发展,承载了数千年农耕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古村落, 正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其存在与发展岌岌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