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复苏成功12例分析_第1页
心脏骤停复苏成功12例分析_第2页
心脏骤停复苏成功12例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脏骤停复苏成功12例分析作者:初贵富 作者单位:132011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2006年1月2007年10月复苏成功的12例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病人。结果:12例病人经心肺复苏成功,7例生存并最终出院,2例生存24小时,3例生存6小时。结论:心脏骤停到开始复苏的时间是建立自主循环的决定因素, 尽早实施电击除颤是CPR成功的最关键措施。【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临床资料 我院急诊科2006年1月2007年10月复苏成功12例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病人,男9例,女3例,年龄2175岁,平均

2、45.5岁。冠心病心绞痛1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低钾血症1例,急性有机磷中毒2例,流行性出血热1例,过敏性休克1例,溺水2例。 抢救措施:根据国际心脏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确定心脏骤停,开始胸外心脏按压。紧急实施盲目非同步直流电除颤1次,电击能量360J。紧急行气管插管,实施人工机械通气,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注射肾上腺素,35分钟1次。脑部冰袋降温。对随着复苏时间延长,自主循环尚未建立的病人,肾上腺素采用递增剂量使用,开始1mg,每次递增1mg,最大单次剂量4mg。对持续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者,反复多次电除颤,电击能量360J。12例病人中5例在急诊就诊过程中发生心脏骤停,

3、其余7例均发生在院外。病人心脏骤停到开始复苏时间125分钟,平均5.5分钟。胸外心脏按压到自主循环恢复时间525分钟,平均12分钟。复苏中全部使用电击除颤,除颤次数18次,平均3次;从复苏开始到除颤时间14分钟,平均2.5分钟。开始病人行气管插管简易气囊呼吸器支持通气,后来7例病人呼吸机支持通气。复苏中除使用肾上腺素外均合并使用了阿托品,部分病人根据病情合并使用了利多卡因、胺碘酮、碳酸氢钠、多巴胺、间羟胺、地塞米松等药物。 结 果 12例病人经心肺复苏抢救,在不同时间均建立自主循环。生存并最终出院者7例(58.3%),其中冠心病心绞痛1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低钾血征1例,溺水1例。2例生存24

4、小时,其中过敏性休克1例,溺水1例。过敏性休克病人经过15分钟的复苏抢救建立自主循环,约4小时恢复自主呼吸,但不能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仍给予呼吸机支持,24小时后因昏迷、脑功能未恢复,家属放弃抢救死亡;溺水病人经过25分钟的复苏抢救建立自主循环,约6小时恢复自主呼吸, 但不能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仍给予呼吸机支持,24小时后因昏迷、脑功能未恢复,家属放弃抢救死亡。3例生存6小时,其中急性有机磷中毒 2例,流行性出血热1例。这3例病人在复苏中恢复自主循环,但不能维持,均在复苏6小时左右放弃抢救死亡。 讨 论 心脏骤停到开始复苏的时间是建立自主循环的决定因素:文献报道,如能在心脏骤停4分钟内对病人进

5、行基础生命支持,8分钟内进一步给予高级生命支持,复苏成功率达43%。本组12例病人心脏骤停到开始复苏时间平均5.5分钟,5例在急诊就诊过程中发生心脏骤停,从心脏骤停到开始复苏时间短13分钟,自主循环在5分钟左右建立,均生存最终出院,2例院外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而生存并最终出院。骤停到建立自主循环时间越短,病人最终的生存率越高。说明复苏开始的时间不仅决定病人能否及时建立自主循环,也决定病人的最终预后。 尽早实施电击除颤是CPR成功的最关键措施:心室颤动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约占60%,而中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除颤的时机选择越早越好,每延迟1分钟,复苏成功率将下降7%10%1。本组12

6、例病人均进行了电击除颤,首次除颤均在开始复苏后4分钟内实施(平均2.5分钟),7例最终出院病人从复苏到除颤时间更短,均在2分钟内实施,其中3例病人直接进行胸外按压,2分钟内首次实施电击除颤即复苏成功。说明电击除颤越早越容易恢复自主循环。 心脏骤停发生后首先实施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心肺复苏的顺序、方式及药物应用,近年来国内外有了新的评价和认识,有人认为应将既往CPR的ABC顺序改为CAB顺序。即首先行胸外按压,建立人工循环,再开放气道,人工通气2。有研究者认为在骤停发生后,若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此时心脏内有氧合的血,即使出现心室颤动也会在数秒恢复正常

7、,且心脏按压及其后的胸廓回弹还有助于肺通气3。 合理使用肾上腺素的复苏药品:指南中建议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即0.51mg,35分钟1次。目前,有一种观点是首次或开始几次肾上腺素的用量为mg静脉推注,无效时可逐渐加大至0.10.2mg/kg4。使用递增剂量肾上腺素,可以明显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本组12例病人在复苏早期先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每次0.51mg,2次无效时,使用递增剂量肾上腺素,每次递增12mg,单次最大剂量4mg,最终7例病人出院。使用递增剂量肾上腺素,既可以提高自主循环的恢复率,又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心脏骤停病人能否在短时间内建立自主循环,能否复苏成功取决于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开始复苏的时间、开始除颤的时间、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有效的呼吸支持、复苏药物的合理应用等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参考文献】 1 沈洪,赵世峰,庹炎.自动体外除颤(AED)与除颤方法.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4):253-257.2 何荣华,岳新容.对心肺复苏顺序的重新认识.国外医学心血管病分册,1998,25(4):216.3 Well M H,Racrow EC,Trevlno TR,et al.Difference in acid-basestate between venous and arerial b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