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 学年高一化学5 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元素的质量数:Cu-64 Fe-56 Pb-207一、选择题 ( 每小题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 分共48分)1. 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 个C. 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个【答案】 B【解析】A、一般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氢原子例外,原子核内没有中子,选项A 错误;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 个,选项B 正确; C、氦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 个,选项C 错误; D、原子的次外
2、层电子数不超过18 个,选项D错误。答案选B。2. 下列物质中 , 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 NaOHB. Na 2O2C. NH 4ClD. CaCl 2【答案】 B【解析】【详解】 A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但不含非极性共价键,故A 错误;BNa2O2 中钠离子和过氧根之间为离子键,在过氧根中的氧原子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故B 正确;C NH4Cl 中含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 CaCl2 只含离子键,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物质的类别与化学键之间的关系:当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当化合物中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
3、物; 只有当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在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 铵盐除外 ) ;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但个别含有金属元素,如 AlCl 3也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 非金属单质- 1 -只有共价键,稀有气体分子中无化学键。3.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增强B.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均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C. 同周期 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D.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氧化性越强【答案】 C【解析】【详解】 A
4、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增多,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则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A 错误;B主族元素中,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族序数,但O、F除外,则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不一定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故B 错误;C同周期的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性减弱,则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故C 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而不能判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氧化物的氧化性强弱,故D 错误;故答案为C。4. 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 酸性: HClO4 HBrO HIOB. 碱性: NaOH Mg(OH) Al(OH)3442C.
5、稳定性: PH3 H2 S HClD. 非金属性: F O S【答案】 C【解析】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也越强。所以选项 C是错误的,答案是 C。5. 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X + 3Y 2Z( 放热反应 ) 过程的能量变化的是:- 2 -A.B.C.D.【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 A由于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高,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B由于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高,所以该反应为放
6、热反应。正确。C。由于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相同,所以反应过程中无能量变化。错误。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这与图像画的不符合。错误。考点:考查反应热与物质的能量的多少及化学键的关系的知识。6. 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 + Cu 2+ Zn 2+ + Cu ,该原电池的组成正确的是: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AZnCuCuCl2BAgCuH2SO4- 3 -CCuZnCuSO4DCuZnFeCl 2A.AB.BC.CD.D【答案】 C【解析】【详解】根据电池反应式知,Zn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作负极,不如锌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铜离子得电子发生
7、还原反应,则可溶性铜盐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只有C 项: Zn 作负极、 Cu 作正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可以实现该原电池反应,故C 正确;答案为C。7. 下列变化是因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是A. 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膜B. 常温下,铁被浓硫酸 “钝化 ” 形成保护膜C. 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易生锈D. 在潮湿的空气中过氧化钠易变质【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 A、铝属于活泼金属,能被氧气氧化,产生一层氧化铝,属于直接接触反应,不属于原电池,故错误;B、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在铁表面产生一层氧化薄膜,直接接触反应,不属于原电池,故错误;C、属于钢铁的吸氧腐蚀或析氢腐蚀,属于原电池的原
8、理,故正确;D、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不属于原电池原理,故错误。考点:考查金属腐蚀的原理等知识。8. 下列各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 4 -B.C.D.【答案】 B【解析】【详解】 A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且铜和稀硫酸不能发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 错误;B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氢离子在铜电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能组成原电池,故B 正确;C酒精不是电解质且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故C 错误;D无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故D 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 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将电极插入
9、电解质溶液中, 两电极间构成闭合的回路,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9. 如图所示,将镁片、铝片平行插入一定浓度 NaOH溶液中,用导线连成闭合回路,该装置在工作时,下列叙述中正确 是2+A. 镁比铝活泼,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g- 5 -B. 铝是电池的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C. 该装置的内、外电路中,均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D. 该装置开始工作时,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可不必处理【答案】 D【解析】【详解】 A在 NaOH溶液中,铝能与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该反应中,铝失电子作原电池的负极,而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 错误;B在 NaOH溶液中,铝能与Na
10、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该反应中,铝失电子作原电池的负极,由于电池开始工作时,生成的铝离子的量较少,NaOH过量,此时不会有Al(OH) 3 白色沉淀生成,故B 错误;C该装置外电路,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内电路,则是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C 错误;D由于铝片表面的氧化膜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其不必处理,故D 正确;故答案为D。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 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可加快反应速率B. Fe 与硫酸反应制取H2 时,选用浓硫酸可加快反应速率C.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H2O2 溶液,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少量MnO2,两支试管中产生氧气的
11、快慢相同D. 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 2O3,将铝片改成铝粉燃烧更剧烈【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 A由于水为纯物质,没有浓度之说,因此Na 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用量不能增大反应速率, A 错误; B Fe 与浓硫酸会钝化,且不能生成H2,因此Fe 与硫酸反应制取H2 时,选用浓硫酸不能加快反应速率,B 错误; CMnO2具有催化作用,因此加少量MnO2的试管产生氧气速率比较快,不加的产生氧气的速率慢,C错误; D Al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 2O3,将铝片改成铝粉燃烧更剧烈,D 正确。故答案D。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6 -11. 在 2 L 密闭容器中, 发生 3A( g)B
12、( g)2C( g)反应,若最初加入 A 和 B都是 4 mol,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2 mol · 1· 1,则 10 s 后容器 B 的物质的量是:A. 1.6 molB. 2.8 molC. 3.2 molD. 3.6 mol【答案】 C【解析】【分析】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 · L 1· s1,则 B的反应速率是 0.04mol· L 1· s 1, 10s 内 B 的浓度变化是 0.04 mol · L1· s 110s=0.4 mol· L1。【详解】
13、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2mol · L 1· s 1,则 B 的反应速率是 0.04 mol ·L 1· s 1, 10s 内 B 的浓度变化是0.04 mol · L 1· s110s=0.4 mol · L 1,则10s 后容器中 B 的物质的量是 4mol-0.4 mol·L 12L=3.2mol,故选 C。12. 氢 氧燃料电池是将H 和 O 分别通入电池,穿过浸入20 40的 KOH溶液的多孔碳电22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2e=2H2O和 O2 2H2O 4e。则下列叙述正确的
14、是:H2 2OH=4OHA. 通 H2 的一极是正极B. 通 O2 的一极是负极C. 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pH 增大D. 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 pH 减小【答案】 D【解析】【分析】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工作时,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一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池总反应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一致,产物为水。【详解】 A在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故A 错误;B在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通入O2 的一极是正极,故B 错误;C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一致,产物为水,工
15、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故C 错误;D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一致,产物为水,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故D 正确;- 7 -故答案为D。13. 把 a、 b、 c、d 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 b 相连时,a 为负极; c、 d 相连时,电流由d 到 c; a、 c 相连时 c 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 d 相连时, 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a b c dB. a c d bC. c a b dD. b d c a【答案】 B【解析】【分析】形成原电池时,负极失电子,作还原剂,正
16、极得电子,则负极的还原性大于正极;【详解】若a、 b 相连时, a 为负极,则还原性:a>b;c、 d 相连时,电流由d 到 c, d 为正极,还原性:c>d;a、 c 相连时 c 极上产生大量气泡,c 极上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作正极,还原性:a> c ;b、d 相连时, b 上有大量气泡产生,b 极上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作正极,还原性:d>b;综上所述, a c d b,答案为B14. 如图所示,杠杆 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水槽中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
17、正确的是(实验中,不考虑两球的浮力变化)A. 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 端高 B 端低B. 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 端低 B 端高C. 当杠杆为导体时, A 端低 B 端高;杠杆为绝缘体时, A 端高 B 端低D. 当杠杆为导体时, A 端高 B 端低;杠杆为绝缘体时, A 端低 B 端高【答案】 C- 8 -【解析】( 1)当杠杆为导体时,构成原电池:( 1)空心铁球: Fe-2e - =Fe2+ (+) 空心铜球: Cu2+2e- = Cu,故空心铁球质量减轻,空心铜球质量增重;( 2)杠杆为绝缘体时, Fe+Cu2+=Fe2+Cu, 即:空心铁球质量增重,空心铜球质量不变15.
18、 铅蓄电池反应为:Pb + PbO 2 + 2H 2SO42PbSO4 + 2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PbO 2 得电子,被氧化B. 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每通过2mol 电子,负极质量减少207gC. 电流是由PbO2 经外电路流向PbD. 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 A由铅蓄电池的总反应Pb + PbO 2+ 2H2SO42PbSO4+ 2H 2O 可知,放电时,正极上 PbO2 得电子被还原, A 项错误; B铅蓄电池的负极反应为Pb-2e2-=PbSO4,负极质+SO4量增加 96g,B 项错误; C. 电子的流向和电流的方向相反,则电流是由 PbO2
19、 经外电路流向 Pb,C 项正确; D. 根据铅蓄电池总反应为:Pb + PbO+ 2H SO2PbSO+ 2H O,放电时,消耗22442硫酸,浓度减小,酸性减弱,D 项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16. 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 Z、 W为短周期元素, 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X元素的 2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W、 Z 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 Y 、Z、 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 YX 2 晶体熔化、液态 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9 -D. 根据
20、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 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答案】 D【解析】从表中位置关系可看出,X 为第 2 周期元素, Y 为第 3 周期元素,又因为X、 W同主族且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 的 2 倍,所以 X 为氧元素、 W为硫酸元素;再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推知: Y 为硅元素、 Z 为磷元素、 T 为砷元素。 A、 O、 S、 P 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PS O,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H2O H2S PH3 ,A 不正确; B、在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常常存在游离态的硫, B 不正确; C、 SiO2 晶体为原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的微粒间和
21、作用力为共价键, C 不正确; D、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的交界线附近,具有半导体的特性,As2O3 中砷为 +3 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正确,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涉及O、S、 Si 、P、 As 等五种元素。考查的知识点有原子半径半径、氢化物稳定性、S 的存在、晶体类型及作用力、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等二、非选择题:( 共 52 分)17. 用 “ ” 或 “ ”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性: H2CO3_H2SiO3( 2)碱性: Mg(OH)2_Al(OH) 3( 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22、: H2O_H2S【答案】;【解析】试题分析:( 1)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则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 2)镁的金属性强于铝,则氢氧化镁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铝;( 3)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则水的稳定性强于硫化氢。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8. 有 A、 B、 C、D、 E 五种元素 A、 B、 C 是金属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原子核外都有3 个电子层, A 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10-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 D、 E是非金属元素,它们跟氢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HD和 HE, D 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常温下 E 的单质是液体。请回答:( 1) 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 C的原
23、子结构示意图是_。( 2) E单质的化学式是_。( 3)上述五种元素中,所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化学式)。( 4)写出 C 的氧化物与A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1).第 3 周期 A(2).(3).Br 2(4).HClO4(5).+HOAl O+2OH =2AlO2322【解析】【分析】A、 B、 C、D、 E 五种元素,由 知 A、 B、C 均为第 3 周期的金属元素( 只有 Na、 Mg、 Al) , A 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 C,则 A 为 Na、B 为 Mg、C 为 Al ;由 D、E是非金属元素,它
24、们跟氢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HD和 HE,则 D、E 处于 A 族, D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常温下E 的单质是液体,则D为 Cl 、 E 为 Br 。【详解】(1)B 为 Mg,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 3 周期 A 族,C为 Al ,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E 为 Br 元素,单质的化学式是Br2;(3) 上述五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Cl 元素,则所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物质是 HClO4;(4)C 的氧化物为 Al O, A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H2O。Al 2O3+2OH2AlO2【点睛】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5、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或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 ,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越容易( 或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即最高价含氧酸) 的酸性强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 氧化性越强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11-19. 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速率变化。在100 mL 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标准状况下测得数据累计值如下:时间 (min)12345氢气体积 (mL)50.0120.0232.0290.0312.4( 1)解释 2 min 3 m
26、in 反应速率最大的原因;反应速率最小时间段是,原因为 _。( 2)在 4min 5 min 时间段内,用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 反应速率为。( 3)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在盐酸中分别加入下列溶液:23B.Na24C.NaNO3溶液 D.4A. Na CO溶液SO溶液少量 CuSO溶液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_。【答案】(1).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 min 3 min 时溶液温度最高, 反应速率最快(2).4 min 5min(3). 此时反应物浓度最小,反应速率最慢(4). 0.02mol· L-1 · min-1(5). A、C、D的【解析】【分析】(1) 在 0
27、 1、12、2 3、3 4、4 5min 时间段中, 产生气体的体积分别为50mL、70mL、112mL、68mL、 22.4mL,生成气体体积越大的时间段,反应速率越快,结合温度、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2) 计算出氢气的体积,根据 2HCl H2,计算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计算浓度的变化,根据v= n c 计算反应速率;n t(3) 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可降低H+浓度,但不能影响H+的物质的量。【详解】 (1) 在 0 1、 12、 2 3、3 4、 4 5min 时间段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分别为50mL、70mL、112mL、 68mL、 22.4mL,由此可知反应速率
28、最快的时间段为2 3 min,因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4 5min 时间段,此时温度虽然较高,但 H+浓度小;0.0224L(2) 在 4min 5min 时间段内, n(H2)=22.4L / mol=0.001mol ,根据 2HCl H2,计算消耗盐酸-12-0.002mol的物质的量为 0.002mol ,则 (HCl)=0.1L =0.02mol/(L ?min) ;1min+A 不可行;(3)A 加入 Na2CO3, 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减少产生氢气的量,故24+B 可行;B加入 Na SO溶液, 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且不减少产生氢
29、气的量,故C加入 NaNO3溶液,生成 NO气体,影响生成氢气的量,故C 不可行;D加入 CuSO溶液, Zn 置换出 Cu 反应速度增大,故 D 不可行;故答案为A、 C、 D。420. 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常见化合价依次为+1、-2 、+1、 +3、 -1 。它们形成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有阳离子交换膜) 1L l mol/L的 A溶液。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己元素与丙元素同主族,比丙原子多2 个电子层,则己的原予序数为_;推测相同条件下丙、己单质分别与水反应剧烈程度的依据是_。( 2)甲、乙、戊按原予个数比1:1:
30、 1 形成的化合物Y 具有漂白性,其电子式为_。( 3)上图转化关系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填编号)_。( 4)接通如图电路片刻后,向烧杯中滴加一种试剂即可检验铁电极被腐蚀,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5)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_;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 _。( 6)若上图中各步反应均为恰好完全转化, 则混合物 X 中含有的物质(除水外)有 _。-13-【答案】(1). 37(2).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推测己单质与水反应较丙更剧烈(3).(4).(5).3Fe2+2Fe(CN) 6 3- =Fe3Fe(CN) 6 2(6).Cl 2 + H22HCl(7).-3、NaCl2A1+2OH+2H2O=2AlO2 +3H2 (8). Al(OH)【解析】【分析】电解 A 的溶液得到三种物质,电解质和水放电,得到的黄绿色气体B 为 Cl 2,单质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广元天立学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2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宁夏宽口井中学石油希望校2024-2025学年初三5月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咸阳市秦岭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房产交易合同补充协议
-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最后冲刺模拟(一)数学试题含解析
- 圆通快递服务合同
- 装饰工程公司与供应商合同
- 铁路合同运输的市场前景分析
- 医院食堂承包经营合同书
-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 课件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 中药汤剂课件完整版
- 如何做好我国新药研发的市场筛选
-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
-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课件
- 钢结构相关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 TDASI 017-2021 门窗填缝砂浆
- 织码匠文字材料语言源码目录
- 葡萄酒购销合同范本(2篇)
- GB/T 37869.10-2019玻璃容器真空凸缘瓶口第10部分:六旋77普通规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