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西方建筑的审美差异机电学院机械系B1001马亨0612100101中西方建筑的审美差异摘要 : 由于文化渊源、思想观念、地理位置等多方面的不同,中西方在建筑审美观念上 也不同, 不论是从建筑的风格和形体审美上, 还是建筑的和谐和对称审美上, 都体现出了独 特的魅力。或是气势磅礴、壮丽辉煌的阳刚之美,或是天人合一、 师法自然的融合之美, 都能比较全面、立体地反映建筑美学的全部意义,也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建筑审美形态定位。关键词: 中西方建筑的审美差异;建筑风格;建筑形体; 和谐之美;对抗之力;横向 纵向不同的水土养育着不同的人, 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 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 文化。东西方在
2、很多方面都有差异,且在建筑方面的审美差异更加明显。 西方的建筑一般 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而中国建筑不论多么高大雄伟,却很少给人以“高”的感觉,只 给人以宽广的感觉, 因为建筑是在一个大的面上铺展开来的。 思想文化的不同, 宗教信仰的 不同, 建筑材料的不同, 建筑风格的不同,建筑发展的不同, 社会形态和文化氛围的不同给 艺术审美带来了差异。一、建筑审美风格的不同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 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格调。 所谓斗拱, 是将屋檐 托起的交叠的曲木, 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 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 同西方 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旋律,飞檐也有许多类型
3、,或低垂,或平直,或 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仅亭、台、楼、 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 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且飞檐的高低、 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 设计的难点和要点。 正所谓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 才能 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中国建筑中深刻浸润着中国的艺术风格情趣, 这在园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苏州园林玲 珑精致,咫尺之间变幻多重景观,譬如狮子林中的假山曲径, 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园林中 多处体现着虚实、区隔、 藏露等。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思想追求和艺术情趣。 传统 士大夫奉修齐治平为圭皋,
4、不论是程朱理学, 还是陆王心学, 都重视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之 学,他们涵泳情性,默思玄览,修炼“内宇宙” ,在笔墨纸砚则为书画,在草木土石则为园 林。他们将广大的宇宙囊括进内心, 或者说他们将内心的修养作为宇宙中最广大最重要的学 问,即把它当作宇宙。中国古代除了李白、徐霞客等寥寥数人,并无太多探险家,大约与士 大夫重视“内宇宙”修炼而不重视对“外宇宙”的探索有关。这些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现出 内容和形式的华丽、精巧。他们将“内宇宙”投影在园林建筑上,除了建筑本身的成就,还 用一堵坚实的围墙把建筑封闭起来。做为家天下的皇帝,砌长城,给“国家” (以国为家) 修一座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围墙。 此处可隐约
5、窥见中国内敛、 保守的审美因子。 中国的权力政 体思想可从宫室建筑搜寻出踪迹, 中国的天人调谐思想、 艺术审美情趣可从园林建筑中找出 根据。 中国建筑的围墙文化值得关注。 西方建筑经历了风格迥异的不同历史时期, 这与被儒 教思想统治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建筑风格一以贯之形成鲜明对比。西方建筑在其每一发展阶段的特征差别十分显著, 稍有常识之人即可一眼分辨出哥特式 与巴洛克式建筑, 而中国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递延变迁的痕迹微乎其微, 唯恐打破这千百年 来延续下来的对称美。二、建筑形体审美的不同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注重“线形美” ,讲究线条的婉转、 流动和节奏韵律, 擅长以线造型, 以线传情。 所以在中国画中,
6、无论是绘画工具还是绘画语言, 无不与线有关。中国传统建筑 采取木质的梁、柱恰恰能适应这种“线”的艺术感染力。故对于中国传统建筑而言,无论是 单体建筑的外轮廓线,还是群体建筑的天际线,都与中国绘画中的勾、 描有相同之处。 即使 在音乐艺术上,如中国传统音乐的京剧,似乎亦可感觉到一种线的流动。西方建筑讲究“体积美” ,在古希腊、古罗马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 于数与几何图形有特别的认识, 极其重视富于逻辑的几何形状之美。 美的建筑就是由明确的 几何形体与几何比例关系以及确定的数量关系构成的。 所以他们往往借助数的组合和几何形 体来塑造建筑的形式美, 而不规则的石块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
7、在绘画上, 他们追求的是写 实艺术,以塑造出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他们先天有一种征服一切的欲望,好像画的越写 实,就越能够征服这个事物;在音乐方面,他们的传统音乐讲求声音浑厚,体现着一种“体 积感”。此外,建筑材料的不同也可看出中西方审美情调的不同。木质轻盈、熟软给人以温暖、 亲切的审美情调感受,中国人比较感性, 追求的是一种意境, 普遍存在求和睦、重感情的心 理;石质阴冷坚硬,给人以冷峻、生硬的感觉,符合西方人的理性、客观、求实际的心理。翻开西方的建筑史, 不难发现, 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几何形体: 雅典帕提隆 神庙的外形 “控制线”为两个正方形;从罗马万神庙的穹顶到地面,恰好可以嵌
8、进一个直径 43.3 米的圆球; 米兰大教堂的 “控制线” 是一个正三角形, 巴黎凯旋门的立面是一个正方形, 其中央拱门和“控制线”则是两个整圆。至于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的自然物,经过人工 剪修,刻意雕饰,也都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它以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 与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对照。早在 2000 年前,古罗马奥 古斯都时期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就在他的建筑十书 中提出了适用、坚固、美观这一经 典性的建筑三要素观点,被后人奉为圭臬,世代相传。17世纪初建筑师亨利伍登提出优秀建筑物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坚固、 实用和欢愉。 西方人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
9、 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因而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或烟消云散的时 候,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建筑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用实物体演绎着自己的文化。 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比较,可见出中西方在建筑形体审美的不同。三、建筑和谐之美和对抗之力审美的不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以和谐之美为基调。尽管我国先秦时期的建筑也曾有过高台 榭、美宫室、气势磅礴、壮丽辉煌的阳刚之美,但是受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汉以后, 中国传统建筑这种展现对抗力度的阳刚之美逐步走向和谐与含蓄之美。内封闭的内部空间组合,纡余委曲的建筑序列层次,婉转、舒缓的建筑节奏韵律和凝重、自然的建筑装饰设计, 给人以亲切、温馨、安闲
10、、舒适的审美心理感受。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 个体服从于整体, 追求和谐。 正如李泽后 先生所言:“中国建筑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 个别建筑物为目的, 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 平面铺开, 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 它重视的是多个建筑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 ”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石头、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质感生硬、冷峻,理性色彩浓,缺乏人情味。在建筑的形体结构方面,西方古典建筑以夸张的 造型和撼人的尺度展示建筑的永恒与崇高, 以体现人之伟力。 那些精密的几何比例, 那些充 满张力的穹窿与尖拱, 那些傲
11、然屹立的神殿、 庙坛,处处皆显示出一种与自然的对立和征服, 从而引发人们惊异、 亢奋、恐怖的审美情绪。 就连以山水自然之美为题材的园林建筑, 亦一 反中国式的天人合一特点, 而表现天人对立的特点, 以人定胜天为主题。 在西方造园家眼里, 自然景物不是模仿的对象, 而是改造的对象, 因而西方古典园林的造景多以体现人工伟力的 建筑为主, 山水花木不过是建筑的陪衬。 并且这里的山水花木并非保持自然的生长之态, 而 被修剪成各式规整的图案。 园林的布局, 亦按人的意志划分为规则的几何形, 表现出古代西 方人勇于征服自然的抗争精神。四、建筑地面之美和空间之美审美的不同 建筑空间布局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
12、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从建筑的空间布局 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在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 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 北京明清宫殿, 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它们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 种建筑前后左右、 有主有宾、 合乎规律地排列着, 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 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 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向高空发展的单体空间格局。以 相近年代建造、 扩建的北京故宫与巴黎卢浮宫相比较, 前者是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 波澜壮阔、 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
13、院落, 平面铺展异常庞大, 后者则采 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 整体。而且从古希腊、 古罗马的城邦开始, 就广泛使用柱廊、 门窗, 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 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 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 这与西方人很早就通过海上往来互相交往 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民主制有关。古希腊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 马,还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同时, 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 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 间,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万神殿高 43.5 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面达 60米。文艺复兴建筑中
14、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 高 137米。 这庄严雄伟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 更多是反映西方人利用先进科学技术 成就给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总体来讲, 如果说建筑之父是技术, 建筑之母是美学,则建筑的灵魂是思想文化。 从建 筑的差异中, 我们明显可以看出西方有比中国更强的革命性传统。 希腊式建筑讲究比例匀称, 造型简洁优雅, 重视内外空间的自然过渡, 开敞的柱廊构成建筑空间的虚实互映, 还将自然 的阳光、 空气巧妙地置于建筑空间之中, 给人以明朗、 开放的亲切之感。 罗马式建筑以圆顶、 拱门、厚墙为特色,造型浑厚、雄壮,装饰华丽多彩。罗马式建筑对内部空间的处理十分讲 究,从地板到天花板,处处精雕细琢,浑然一体,充实而美观。哥特建筑以高、直、尖为特 色,高大的形体由于飞扶壁的作用显得薄而轻快, 一个个向上挺拔的尖拱打断了横向的构架, 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将人们的精神引向上苍, 寄托着教徒对天国的渴慕与向往。 而中国建筑更 多的是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它模山范水,师法自然,建筑和周围山川景物、 地理形势 融合无间, 让水土成为建筑的有机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迈向卓越的基石:成功关键因素》课件
-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东北三省精准教学2025年4月高三联考 化学 强化卷(含答题卡及解析)
- 广东省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二地理试卷(含答案)
- 短期财务助理协议
- 决策沟通协议
- 四其他票务事务的处理一车票遗失二无效车票课件
- 铁路班组管理S班组精细化管理课件
- 铁路市场营销运输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课件
- 铁道概论授课崔桂兰71课件
- 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单元铁路集装箱运输办理条件课件
- 钻井基本知识
-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十大专题知识复习讲义
- 护肤夏日美白课件
- 2025年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kmeans聚类算法原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山西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垂直管理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隧道二衬台车安装拆除施工方案
- 2025第二届卫生健康行业网络与数据安全技能大赛备赛试题库资料500题(含答案)
- 2024年度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护士招聘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GB/T 13927-2022工业阀门压力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