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长虹三字经教学设计_第1页
邹长虹三字经教学设计_第2页
邹长虹三字经教学设计_第3页
邹长虹三字经教学设计_第4页
邹长虹三字经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介绍三字经第 1 课时课型三字经三 维目 标交流三字经的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背三字经。教学重点交流三字经的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背三字经。教学难点交流三字经的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背三字经。课前准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直接引入课题。二、介绍三字经    首先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三字经(教师读,学生听):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

2、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3、160;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作业设计 收集相关资料。板书设计介绍三字经课后反思课题人之初不知义第 2 课时课型新授三 维目 标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

4、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14句三字经。教学重点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教学难点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14句三字经。课前准备电脑。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揭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二、新授感悟1. 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不知义”1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1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4、教师讲解解释这14句三字经的含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5、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

6、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

7、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

8、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5、让学生自己边学边讲。6、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1)你认为那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7、请学生思考问题:年岁大的人还要不要学习新知识?(说明我们不能到长大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是儿童,早上八九点中的太阳,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三、扩展活动: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作业设计背诵所教内容。课题香九龄 千而

9、万第 3 课时课型新授三 维目 标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重点)3.能使学生们换个角度看待科学教学目的。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5、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教学难点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诵读三字经吗?为什么喜欢?不喜欢又因为什么?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好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肯定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了解三字经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师简介三字经,板书:言简意赅,内容丰富。适时引导学

10、生利用已学语句举例验证。)二、复习已学语句1、2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2、全班随音乐传球诵读三字经。游戏规则:每人诵读一句(6个字),接过球后,起立大声诵读,然后再转身传球。3、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游戏中误读的情况发现、研讨、纠正、强化。4、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三、揭示揭题: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学文释义1、讲解:(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

11、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然后提问:(出示图片)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

12、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四、学文晓理:(一)、自读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五、新授1、出示新授语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2、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正音。3、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4、老师解释语译部分。5、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6、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七、总结(1)朗读今日所学。(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

13、以用完整的话说 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 作业设计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板书设计香九龄 千而万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课后反思课题三才者应乎中第 4 课时课型新授三 维目 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3.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教学重点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教学难点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课前准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

14、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二、诵读新句子三才者 天地人三光者 日月星三纲者 君臣义父子亲 夫妇顺曰春夏 曰秋冬此四时 运不穷曰南北 曰西东此四方 应乎中 1.读2遍: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2.讲解句子

15、 三才者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一句意思是: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 “三才”这个概念,来自于周易的说卦。易经里讲,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注:"易"是什么呢?古时候圣人在创制易的时候,就是要用它来说明自然界最基本的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古人确定天的道理是阴和阳,地的道理是刚和柔,人

16、的道理是仁和义,这个就叫"三才。")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应着“三才”,我国古代还有“三大”(板书:“三大”)一说,请大家猜猜是什么?(答案:天大,地大,人大);讨论: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 雨果的一句诗:“世界上最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 人的心灵可以比天地更广阔,人的志向也可以

17、比天地更远大。那么,你的远大志向是什么呢?三、总结:“天人合一”另一重含义是告诉我们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努力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在自己的内心建设一个和天地一样广阔丰富的世界三光者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人会“发光”吗?这两句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况。具体到人类社会,有没有可以用"三"打头来讲非常重要的内容呢?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什么叫"纲"?"纲"实际上最早的意思是渔网上面那根最粗的绳子。打鱼的网撒下去,有一根最粗的绳子,下面串着一根根网眼线。

18、拎着这根绳子一撒,网就撒出去了,一收就能把网给收回来了。这个是"纲"。"三纲"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提问:四个季节分别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板书设计三才者应乎中三才者 天地人三光

19、者 日月星三纲者 君臣义父子亲 夫妇顺曰春夏 曰秋冬此四时 运不穷曰南北 曰西东此四方 应乎中课题三字经第 5 课时课型新授三 维目 标 1.知道一年四季的特点和人们在四季中的活动。2.知道东.南.西.北方向的划分。教学重点知道一年四季的特点和人们在四季中的活动。教学难点知道东.南.西.北方向的划分。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一年之中有几个季节?方向的划分又有几种?三字经就会告诉我们。二.诵读新句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学生领读。 3.齐读。 三.理解句子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

20、,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四.提问 1.四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吗?五.总结 1.一起诵读。 2. 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多彩,因此,我们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作业设计背诵所教内容。板书设计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课后反思课

21、题三字经第 6 课时课型新授三 维目 标 1.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几个重要概念:五行,五常。 2.感受“诚信,承诺”和“知音”的力量 。教学重点感受“诚信,承诺”和“知音”的力量。教学难点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几个重要概念:五行,五常。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现在的人们是怎样探索宇宙的?古人又是怎样探索宇宙的呢?古人做人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诵读新句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学生领读。 齐读。 三理解句子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

22、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四讨论:你想成为一个什么品质的人? 五总结诵读学过的三字经。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成为一个诚实守信,有礼貌,有爱心,有知识,有道德的好学生。作业设计诵读学过的三字经。板书设计 三字经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课后反思课题 三字经第 7 课时课型新授三 维目 标 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

23、食用的粮食。 知道过去人们饲养的动物。教学重点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粮食。 知道过去人们饲养的动物。教学难点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粮食。 知道过去人们饲养的动物。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你在平时都吃什么饭?这些饭又是用什么粮食做成的?你家里饲养小动物吗?饲养的哪种动物?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看人们都吃哪些粮食,饲养哪些动物。二诵读新句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领读。齐读。四理解句子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

24、饲。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五总结你知道这六种动物都有什么用处?你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诵读学过的三字经。作业设计诵读学过的三字经。板书设计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课后反思课题三字经第 8 课时课型新授三 维目 标 1.了解人的七种情绪。2.了解简单的一些颜色。教学重点1.了解人的七种情绪。2.了解简单的一些颜色。教学难点1.了解人的七种情绪。2.了解简单的一些颜色。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你知道人物的表情有几种?你都见过哪

25、几种颜色?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古人的表情和见过的颜色。二诵读新句。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2.学生朗读。3.齐读。三.理解句子。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怒,悲伤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欲望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四.联系实际. 1. 请学生上台表演这种情绪,并说一说感受到这七种情绪的事情; 2.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 五.总结人们的心情受情绪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保持每

26、天都有好心情,保持乐观的态度。作业设计诵读学过的三字经。板书设计曰喜怒,曰哀惧。爱巫欲,七情具。青赤黄,及黑白。此无色,目所识。课后反思课题弟子规教学设计第 1 课时课型新授三 维目 标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教学难点有余力,则学文.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直接导入课题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

27、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

28、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29、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

30、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作业设计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板书设计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

31、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课题弟子规第 2 课时课型三 维目 标 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学生的心田。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教学重点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学生的心田。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教学难点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学生的心田。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

32、安”。入;也是指在家中。父母呼  应勿缓:_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    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  行勿懒:_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  父母教  须敬听:_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

33、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父母责、须顺承:_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结合生活实例讲解:生活中有很多实例,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请小朋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父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他马上说我还要写作业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小朋友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

34、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气。这些现象都是不对的。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举例说明: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

35、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他们。世人说:“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一点事。提问:你的父母最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请小朋友回答!  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问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让他们学着关心自己的父母,用心体会。作业设计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摆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扫房间。浇花、买菜、学做饭。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

36、水。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板书设计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课后反思课题弟子规第 3 课时课型三 维目 标 教会小朋友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教学重点教会小朋友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教学难点教会小朋友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提问:、我們現在科技很發達,所以夏天的時候父母睡覺前,我們可以幫父母做些什麼事?  學生:開電風扇、開冷氣冬天的時候父母睡覺前,我們可以幫父

37、母做些什麼事?  學生:用電毯、電熱器拓展:、夏天時天氣很熱,我們可以怎樣侍奉父母?、冬天時天氣很冷,我們可以怎樣侍奉父母?上节课留的家庭作业“在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事,”请小朋友自己举手回答做了哪些?或盛饭、或洗碗、或拿筷子,叠被子、扫地等。不论小朋友做了什么,都要鼓励他,使他持之以恒的去做。没做的接着做,使他养成好的习惯为止。学习弟子规的目的,不是光会背,主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学会做。反复要求,就会印在脑海里,成为他的习惯。讲解: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清:(电脑里没这个字) 凉的意思  省:察看、检查(内省)。  要求学生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冬天冷,则需要暖温。夏天热,却要凉爽。一天的开始,早晨要想好今天应做的事情,晚上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安寝。弟子规这里是教育小朋友要用心体会照顾自己的父母。举例:(二十四孝的故事)古代有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母亲便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