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调速系统_第1页
直流调速系统_第2页
直流调速系统_第3页
直流调速系统_第4页
直流调速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目录1 前言 .11.1直流调速系统的发展史 .11.2研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目的和意义.11.3本文的研究内容 .22 总体方案设计 .42.1方案比较 .42.2方案论证 .42.3方案选择 .53 直流调速系统 .63.1直流调速系统的调速原理及性能指标.63.1.1直流调速系统的调速原理 .63.1.2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 .73.1.3动态性能指标 .83.2电流、转速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理论分析 .103.2.1双闭环调速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103.2.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 .113.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动态性能分析 .143.

2、3.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143.3.2起动过程分析 .143.3.3动态抗干扰性分析 .173.4调节器的设计方法 .183.4.1PI 调节器 .183.4.2调节器的设计方法 .183.4.3型系统与型系统的性能比较 .193.4.4转速 -电流调节器结构的确定 .203.5电流环、速度环的设计 .203.5.1转速调节器、电流调节器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作用.203.5.2调节器的具体设计 .214 PWM脉宽调制 .244.1PWM 基本介绍 .244.2脉宽调制变换器 .244.3桥式可逆 PWM 变换器 .265 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285.1数学模型

3、的建立 .285.1.1写出平衡方程式、拉普拉斯变换 .285.1.2动态结构图 .296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336.1仿真模型 .336.2动态性能分析 .347 结论 .34第 1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8 总结与体会359 谢辞3610 参考文献37附录一指标参数38附录二外文资料翻译错误 ! 未定义书签。第 2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1 前言1.1 直流调速系统的发展史直流传动具有良好的调速特性和转矩控制性能, 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较早并沿用至今。早期直流传动采用有接点控制, 通过开关设备切换直流电动机电枢或磁场回路电阻实现有级调速。1930 年以后出现电机放大器控制的旋转交流机组

4、供电给直流电动机(由交流电动机M 和直流发电机G 构成,简称 GM 系统),以后又出现了磁放大器和汞弧整流器供电等,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随着电力电子和电子技术, 实现了直流传动的无接点控制。 由直流电动机的速度和输入电压的使用特点已通过调整直流电流或汞弧整流器触发阶段获得可变直流电压供电的直流电动机, 所以容易实现速度之间的激励原理简单的比例关系。然而,这种方式后来州长可控整流直流电源供应速度控制系统所取代, 已不再使用。可控硅 1957 年后,直流驱动系统的快速性, 可靠性和经济性不断提高,在 20 世纪,作为一个主流高速传输很长一段时间。今天是逐步推广计算机控制的全数字直流调速

5、精度高, 速度控制控制系统的使用范围广泛, 代表了直流电气传动的发展方向。之所以多年后的直流驱动器, 工业生产的发展仍然被广泛使用,关键是一个简单的手段来实现高性能。 例如,该系统稳定的速度最高为每万件稳速精度,宽转速 1:1 万或更多的速比控制系统数万, 快速响应系统响应时间缩短到几毫秒或更少。在实践中,作为电能转化为机械的主要设备能源电动汽车, 二是生产机器的基础上应该能够控制和管理的技术要求电机的旋转速度。 如何电机的速度控制性能,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速度控制技术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性能优越的直流调速掩盖由于结构复杂的工程过程中广泛使用的缺点。

6、 减直流电动机在额定速度运行, 以保持恒定励磁电流, 该方法可用于改变电枢电压来实现恒转矩速度高于额定速度运行, 晶闸管相控装置的问世使用可变直流电源已经由直流传动为主。 电力电子技术和设备的进展及可控硅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以保持恒定电枢电压可以用来改变的方法来实现恒功率励磁传输速度。 直流电动机运行, 它必须有较高的机械和电气能量转换效率, 具有良好的功能, 很长一段时间控制, 直流调速控制系统已被垄断, 其中双回路直流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是在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主流设备,它具有调速范围宽,稳定性好,速度稳定,精度高,无论在理论和实践更加成熟的体系,拖动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80 年代以来

7、,直到深夜才在工业马达驱动 19 世纪 19 世纪多年来一直用于直流电动机的唯一途径。 19 世纪,出现了三相电源,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交流第 1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电动机笼后无调速交流电机驱动器是由直流电动机驱动器取代。 但是,随着生产,变速驱动器的速度不断发展, 在很多现代应用, 变速驱动系统, 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一定的速度范围,连续(无级)的速度,我们还必须有持续稳定和良好的瞬态性能。虽然直流电机, 以满足这些要求, 但由于直流电动机容量, 体积,重量,成本,生产操作和维修交流电动机不长的人一直渴望, 而不是利用直流电动机驱动器马达。从 60 年代起,国外对交流电机的转速控制已开始重视

8、。特别是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做出了使用半导体技术交流转换器的速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的。特别是 70 年代以来,现代控制理论的交流电机驱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创造了交流驱动系统的各类有利条件:如串级调速控制系统, 变频调速系统, 无换向器电机驱动系统, 如矢量控制和快速发展。 交流电机驱动系统, 目前已经有一个很宽的速度范围,高稳速精度,动态响应快,效率高,可四象限运行和制动,其静态特性已与 DC 相媲美的电机驱动系统已。 在电动驱动系统的国际交流, 许多国家已进入实用阶段行业,多以取代直流电动驱动系统的势头。1.2 研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目的和意义速度和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最广泛

9、使用的直流马达,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的速度商品的特定质量调节特性。速度和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律,性能特点以及交流和直流电源驱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品种的重要基础。首先,应该有速度和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静态特性;然后,在动态模型的系统从一开始免疫的基础上,建立和它的性能和速度的两个方面与目前的两个监管机构的作用,三是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调节,古典控制理论, 动态校正方法, 推导出了设计方法,即计算简单的优点,方便,易于掌握;第四,应用工程解决方案,以两环速度控制两个监管系统的设计,等等。以速度,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 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

10、解党的基本控制系统理论及相关内容, 其各种性能更好的了解, 而该部找到了系统的完善不足的缺陷,能改善该系统的性能,使其能适用于各种工作环境,并提高其效率。并在此基础上, 交流驱动系统的进一步研究, 并最终掌握了交流和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的各种原则,以便能在国民经济各生产领域。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本设计从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入手,建立了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第 2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型,而且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原理及其静态和动态性能。利用 MATLAB对系统进行了各种参数给定下的仿真, 之后按照自动控制原理, 对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通过仿真获得了参数整定的依据。本设计的主要

11、工作:1. 掌握电机传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2. 设计调速系统;主要内容包括:( 1)触发电路设计;( 2)电流调节器设计;( 3)转速调节器设计;( 4)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其参数;( 5)进行数字仿真,验证其设计;( 6)完成相关实验。第 3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2 总体方案设计2.1 方案比较方案一: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指只有一个转速负反馈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在电动机轴上装一台测速发电机,引出与转速成正比的电压U f 与给定电压 U d 比较后,得偏差电压U,经放大器 FD 产生触发装置 CF 的控制电压 U k ,用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如图2.1 所示。电压放大器整流触

12、发装置电动机负载速度检测图 2.1 方案一原理框图方案二: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该方案主要由给定环节、 ASR、ACR 、触发器和整流装置环节、速度检测环节以及电流检测环节组成。 为了使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分别起作用, 系统设置了电流调节器 ACR 和转速调节器 ASR 。转速调节器 ASR 和转速检测反馈回路构成转速环电流调节器; ACR 和电流检测反馈回路构成了电流环,称为双闭环调速系统。因转速换包围电流环,故称电流环为内环,转速环为外环。在电路中, ASR 和 ACR 串联,即把 ASR 的输出当做 ACR 的输入,再由 ACR 得输出去控制晶闸管整流器的触发器。 为了获得良好的静、 动态

13、性能, 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一般都采用具有输入输出限幅功能的 PI 调节器,且转速和电流都采用负反馈闭环。该方案的原理框图如图 2.2 所示。电流检测电压ASRACR整流触发装置电动机负载速度检测图 2.2 方案二原理框图2.2 方案论证方案一采用单闭环的速度反馈调节时整流电路的脉波数m =2,3,6,12,其数目总是有限的,比直流电机每对极下换向片的数目要少很多。因此,除非主第 4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电路电感 L=,否则晶闸管电动机系统的电流脉动总会带来很多影响,主要有:( 1)脉动电流产生脉动转矩 ,对生产机械不利, ( 2)脉动电流 (斜波电流 )流入电源 ,对电网不利,同时也增加电

14、机的发热。没有转速负反馈,不让电流负反馈发挥主要作用, 既能控制转速, 把交流分量引到运算放大器输入端, 不仅不起正常的调节作用, 反而会产生干扰, 严重时会造成放大器局部饱和, 从而破坏系统的正常工作。方案二采用双闭环转速电流调节方法, 虽然相对成本较高, 但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能,保证了对生产工艺的要求的满足, 既保证了稳态后速度的稳定, 同时也兼顾了启动时启动电流的动态过程。 并且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中除了直流分量外,还含有交流分量。在启动过程的主要阶段,只有电流负反馈,实现转速无静差调节,又能控制电流使系统在充分利用电机过载能力的条件下获得最佳过渡过程,很好的实现了生产需求。2.3

15、方案选择1.在单闭环速度控制信号采用多种系统集成的稳压器,参数相互影响,是难以监管机构调整系统的动态性能的动态参数,是不好的。电流切断在系统中使用,以限制负反馈循环, 启动电流,电机过载不能最快的动态反应,即是最好的过渡充分利用。2.双闭环调速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加速无静电错误,有一个良好的动态性能。理想在电机快速起动电流下的最大允许限度的调解下,利用力矩电机超负荷充分利用,目前仍然在过渡期间(扭矩)是最大允许,使电驱动系统能够启动的最大加速度,稳定的速度,从而使电流下降,立即让曾经的负载转矩平衡,而进入稳定状态转变。 在主回路电感的作用, 电流不能突变, 但闭环系统在双负反馈的使用可以近似恒流当

16、前进程。为了计算对过程的理想, 克服了一个缺点控制器的输入,最好的办法是调整速度的集成几个信号, 并通过调整两个监管机构, 目前的金额分别控制辅助进行了调整,速度和电流,构成了速度和电流双闭环调速控制系统。因此,这为最终规划设计方案二。第 5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3 直流调速系统直流调速系统是人为或自动改变直流电动机达到所需的机械的工作速度。 从机械性能角度来看, 那个或通过改变外加电压电机的参数等方法来改变电动机的机械性能,从而改变的力学性能和电机的工作特性是力学性能的交集电机的速度变化的稳定运行。3.1 直流调速系统的调速原理及性能指标一个速度的任何设备控制的需要, 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性能

17、有一定要求。 例如,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要求几十微米到数微米 ;重型机床进给机构要求的速度,最高和最低差近300 倍宽的范围;初轧机轧辊的几千千瓦的电动机容量不有1 的时间来完成从现在的进程,扭转。第二;高速纸机造纸速度1000m/min ,需要稳定的速度误差小于 0.01 。作为一个设计系统的基础上,所有这些要求,可以转化为运动控制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指标。3.1.1 直流调速系统的调速原理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效果, 制动性能,适当的速度平稳广泛,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有调速系统、位置随动系统(伺服系统) 、张力控制系统、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等多种类型, 是一个电气传动自动化与控制系统更普遍的应用。

18、 这是在理论上,实践,比较成熟,但也从闭环控制的角度是,它也是外汇管理制度的基础。从生产机械要求控制的物理量来看,由可控硅所以直流电机( VM )中的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组成, 各种系统往往都是通过控制转速来实现的, 因此,调速系统是最基本的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和其它参量的关系和用式( 31)表示:UIRn(31)K e式中 n电动机转速;U电枢供电电压;R电枢回路总电阻;I 电枢电流;K e由电机机构决定的电势系数。第 6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在上式中, K e 是常数,电流 I 是由负载决定的,因此, 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可以有三种方法:(1)减弱励磁磁通;(2)改变电枢回路电阻R

19、;(3)调节电枢供电电压U。在为所需的顺利无级调速控制系统, 例如一定范围内, 以规范的方式, 最好的电枢电压。抵制变革的速度只能达到调整, 超过了小范围的弱磁励磁磁通减少,即使它可以平稳速度控制, 但往往只是与监管方案的速度范围小, 在基本速度(额定转速),升速度。因此,直流电机调速自动控制趋于改变主电压。3.1.2 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根据机械一般可控制系统的所有要求概括为各种典型的生产动态和静态速度指标。该指标的动态调节系统启动, 制动速度快,平稳,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静电的传输速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最大速度, 最小速度在调整速度范围, 并在不同的工作速度要求的指标, 速度和稳定性。 是该

20、系统的干扰是稳定运行的速度, 应该是独立的负载变化和电源电压波动和其他因素。一、静态性能指标( 1)调速范围生产机械要求电动机在额定负载运行时,提供的最高转速nmax 与最低转速nmin 之比,称为调速范围,用符号D 表示:Dnmax(32)nmin( 2)静差率静差率是用来表示负载转矩变化时,转速变化的程度,用系数 s 来表示。具体是指电动机稳定工作时, 在一条机械特性线上, 电动机的负载由理想空载增加到额定值时,对应的转速降落 ned 与理想空载转速 n0 之比,用百分数表示为sned100%n0ned 100%(33)n0n0显然,机械特性硬度越大,ned 越小,静差率就越小,转速的稳定

21、度就越高。然而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硬度又是有区别的。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性机械特性第 7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的静差率是不同的。对于图3.1 中的线1 和线2,它们有相同的转速降落ned1ned 2 ,但由于 n02n01 ,因此 s2s1 。这表明平行机械特性低速时静图 3.1 静差率差率较大,转速的相对稳定性就越差。在1000r/min 时降落 10r/min,只占 1%;在 100r/min 时也降落 10r/min,就占 10%;如果 no 只有 10r/min,再降落 10r/min时,电动机就停止转动,转速全都降落完了。由图 3.1 可见,对一个调速系统来说, 如果能满足最低转速运行的

22、静差率 s,那么,其它转速的静差率也必然都能满足。事实上,速度范围以及这两项指标静态误差率并不孤立于对方, 而且还必须提供有意义的。速度速度控制系统的范围是定义在静态 SLIP 最低速度能满足所提出的要求, 速度可调范围为时间。 出的速度范围, 以满足给定的静态滑也容易得多,在转身对任何控制系统的要求静态防滑,可以得到非常高的速度范围。3.1.3 动态性能指标生产工艺对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要求经折算和量化后可以表达为动态性能指标。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包括对给定信号的跟随性能指标和对扰动输入信号的抗扰性能指标。一、跟随性能指标条件可以用来描述以下性能指标。 当信号的表示没有给予同样的时间,

23、输出响应是不一样的。 通常情况下, 初始输出值为零, 在给定的信号过渡进程中的一个阶跃变化后, 作为一个典型的, 则动态响应也被称为阶跃响应的进程。 一般希望在阶跃响应中输出量 c(t)与其稳态值 c的偏差越小越好, c达到的时间越快越好。常用的阶跃响应跟随性能指标有上升时间,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在给定信号(或称参考输入信号)R(t)的作用下,系统输出量C(t)的变化情。( 1)上升时间 tr第 8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在典型的阶跃响应跟随过程中,输出量从零起第一次上升到稳态值c所经过的时间称为上升时间,它表示动态响应的快速性,见图3.2。图 3.2 典型的阶跃响应( 2)超调量%在典型的阶

24、跃响应跟随系统中, 输出量超出稳态值的最大偏离量与稳态值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叫做超调量:cmaxc(34)%100%c超调量反映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超调量越小, 则相对稳定性越好, 即动态响应比较平稳。( 3)调节时间 ts调节时间又称过渡过程时间, 它衡量系统整个调节过程的快慢。 原则上它应该是从给定量阶跃变化起到输出量完全稳定下来为止的时间。 对于线性控制系统来说,理论上要到 t才真正稳定,但是实际系统由于存在非线性等因素并不是这样。因此,一般在阶跃响应曲线的稳态值附近,取5%或2% 的范围作为允许误差带,以响应曲线达到并不再超出该误差带所需的最短时间定义为调节时间,可见图 3.2。二、抗

25、扰性能指标一般是以系统稳定运行中, 突加负载的阶跃扰动后的动态过程作为典型的抗扰过程,并由此定义抗扰动态性能指标,可见图3.3。常用的抗扰性能指标为动态降落和恢复时间:( 1)动态降落cmax 系统稳定运行时, 突加一定数值的扰动 (如额定负载扰动) 后引起转速的最大降落值cmax 叫做动态降落,用输出量原稳态值c 1 的百分数来表示。输出量在动态降落后逐渐恢复, 达到新的稳态值 c 2 , (c 1 -c 2 ) ,是系统在该扰动作第 9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用下的稳态降落。动态降落一般都大于稳态降落(即静差)。调速系统突加额定图 3.3 抗性动态性能指标负载扰动时的动态降落称作动态降落n

26、max 。( 2)恢复时间 tf从阶跃扰动作用开始,到输出量基本上恢复稳态,距新稳态值c 2 之差进入某基准量 c 的5%(或2%)范围之内所需的时间, 定义为恢复时间tf,其中 c称为抗扰指标中输出量的基准值。实际系统中对于各种动态指标的要求各有不同, 要根据生产机械的具体要求而定。一般来说,调速系统的动态指标以抗扰性能为主。3.2 电流、转速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理论分析3.2.1 双闭环调速的工作过程和原理速度调节器的输出作为电流参考电压到电流调节器, 然后才等于最大电流上升时间对于一个不断给定的电机电流最大速度值的最大启动。 两者之间实行嵌套连接,电机最大电流 (堵转电流) 可以通过设置

27、调整的变化幅度的输出速度的限制。在电机转速达到给定的速度, 速度控制器的输入错误信号减少到接近零, 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饱和退出, 闭环发挥调节。电流调节器来修复触发相电压,整流输出直流电压和电机速度校正偏差补偿相应的修改时间。另一个很小的常数,而且还因为功率电机电枢电流调节电流调节器的快速变化波动的时候, 一直没有时间在改变电机转速, 从而使电流恢复到原来的价值, 所以我们的速度更良好稳定的速度运行。第 10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3.2.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在此则以给定值的电流调节器输出信号的转变,在直流电压和电流的快速增加,可在

28、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如图 3.4 所示。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速度由负载引起的波动,速度控制器的输入信号将产生错误随时由速度调节器,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 UPE。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环在外边,称作外环。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一、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图 3.4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其中: ASR转速调节器, ACR电流调节器, TG测速发电机, TA电流互感器,UPE电力电子变换器, U n 转速给定电压, Un转速反馈电压, U i电流给定电压, U

29、i 电流反馈电压。二、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分析静态特性分析,关键是掌握稳定状态 PI 调节器的特点,所以一般有两个条件:饱和 -限制输出幅度,不饱和 -输出幅度不符合限制。当调整饱和度,输出是恒定值,输入变化没有影响输出, 除非有一个反向输入信号, 在退出饱和度调节,换句话说,监管机构暂时切断饱和输入和输出连接调整环相当于开环。当不饱和稳压器, PI 的失调电压U 输入的作用是在稳定状态下的总零。际上,在正常运行时,电流调节器是不会达到饱和状态的。因此,对于静特第 11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性来说,只有转速调节器饱和与不饱和两种情况。图 3.5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框图1转速调

30、节器不饱和这时,两个调节器都不饱和,稳态时,它们的输入偏差电压都是零,因此,U n U nnn0(35)U i U iI d(36)由第一个关系式可得:U nnn0(37)从而得到图 3.5 所示静特性曲线的CA 段。与此同时,由于ASR 不饱和,U iUim 可知 I dI dm ,这就是说, CA 段特性从理想空载状态的Id=0 一直延续到 I dI dm 。而 I dm ,一般都是大于额定电流I dm 的。这就是静特性的运行段,它是一条水平的特性。2转速调节器饱和这时, ASR 输出达到限幅值 U im ,转速外环呈开环状态,转速的变化对系统不再产生影响。 双闭环系统变成了一个电流无静差

31、的单电流闭环调节系统。稳态时:I dU imI dm(38)其中,最大电流 I dm 取决于电动机的容许过载能力和拖动系统允许的最大加速度,由上式可得静特性的AB 段,它是一条垂直的特性。这样是下垂特性只适合于 nn0 的情况,因为如果 nn0 ,则 U nU n ,ASR 将退出饱和状态。第 12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在负载电流小于I dm 时表现为转速无静差,这时,转速负反馈起主要的调节作用,但负载电流达到I dm 时,对应于转速调节器的饱和输出 U im ,这时,电流调节器起主要调节作用,系统表现为电流无静差,得到过电流的自动保护。这就是采用了两个 PI 调节器分

32、别形成内、外两个闭环的效果。然而,实际上运算放大器的开环放大系数并不是无穷大,因此,静特性的两段实际上都略有很小的静差,见图3.6 中虚线。图 3.6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三、各变量的稳态工作点和稳态参数计算由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可知,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态工作时,当两个调节器都不饱和时,各变量之间有以下关系:U nU nnn0(39)U iU iI dI dl(310)CeU nI dlRU d 0Ce n I d R(311)U cK sK sK s述关系表明,在稳态工作点上,转速n 是由给定电压 Un* 决定, ASR 的输出量Ui* 是由负载电流I dl 决定的,而控制电

33、压 Uc 的大小则同时取决于n 和 Id,或者说,同时取决于 Un* 和 Idl 。一体化的动态过程调节器的输入输出达到稳定状态而定,输入为零时,输出的稳态值无关,与输入,但其需要所决定的后半部。有价证券投资背后的需要调节提供多少产值,它可以提供多少,直至饱和,增长。鉴于这一特点,双闭环调速控制系统, 闭环稳态参数是一个单一的静态误差系统的计算是完全不同的, 但与静态和非稳态计算系统的不同类似, 按照监管机构与该反馈第 13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值给出的反馈系数。转速反馈系数:U nm / nmax ;电流反馈系数:U im / I dm ;两个给定电压的最大值 U nm 、 U im 由设

34、计者给定,受运算放大器允许输入电压和稳压电源的限制。3.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动态性能分析3.3.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涉及到可控硅触发器和整流器的相关内容,这里仅作简单介绍, 具体的内容将在第四章内加以说明。全控式整流在稳态下,触发器控制电压 Uct 与整流输出电压 U a0 的关系为:U a 0AU 2 cosU 2 cos(KU ct )(312)其中: A整流器系数; U 2 整流器输入交流电压; 整流器触发角;Uct 触发器移项控制电压; K 触发器移项控制斜率;整流与触发关系为余弦, 工程中近似用线性环节代替触发与放大环节

35、,放大系数为: KU a0 / U ct绘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如下:图 3.7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3.3.2 起动过程分析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突加给定电压U gn 由静止状态起动时,转速调节器输出第 14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电压 U gi 、电流调节器输出电压U k 、可控整流器输出电压U d 、电动机电枢电流I a和转速 n 的动态响应波形过程如图 3 8 所示。由于在起动过程中转速调节器 ASR 经历了不饱和、 饱和、退饱和三种情况, 整个动态过程就分成图中标明的、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流上升阶段。当突加给定电压U gn 时,由于电动机的机电惯性较大,电动

36、机还来不及转动(n=0),转速负反馈电压 U fn 0 ,这时, U n U gnU fn很大,使 ASR 的输出突增为Ugi 0 ,的输出为U k0,可控整流器的输出为U d 0,ACR使电枢电流 I a 迅速增加。当增加到 I aI L (负载电流)时,电动机开始转动,以后转速调节器 ASR 的输出很快达到限幅值 U gim ,从而使电枢电流达到所对应的最大值 U am(在这过程中 U k ,U d 的下降是由于电流负反馈所引起的) ,到这时电流负反馈电压与 ACR 的给定电压基本上是相等的,即:U gimU fi I am(313)式中,电流反馈系数。速度调节器 ASR 的输出限幅值正是

37、按这个要求来整定的。第二阶段是恒流升速阶段。从电流升到最大值I am 开始,到转速升到给定值为止,这是启动过程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稳态时,转速等于给定值ng ,电枢电流 I a 等于负载电流 I L ,开始时转速已经上升到给定值,ASR 的给定电压U gn 与转速负反馈电压 U fn 相平衡,输入偏差U n 等于零。但其输出却由于积分作用还维持在限幅值 U gim ,ASR 一直是饱和的,转速负反馈不起调节作用,转速环相当于开环状态,系统表现为恒流调节。由于电流 I a 保持恒定值 I am ,这就要求 U k 也要线性增加,故在启动过程中电流调节器是不应该饱和的,晶闸管可控整流环节也不

38、应该饱和。第三阶段是转速调节阶段。 转速调节器在这个阶段中起作用。所以电动机仍在以最大电流 I am 下加速,使转速超调。超调后,U fn0,U n0 ,使 ASR 退出饱和,其输出电压(也就是ACR 的给定电压) U gi 才从限幅值降下来, U k 与 U d也随之降了下来,但是,由于I a 仍大于负载电流I L ,在开始一段时间内转速仍继续上升。到I aI L 时,电动机才开始在负载的阻力下减速,即系统的加速度dn / dt 为恒值,所以转速 n 按线性规律上升,由 U d I am R Ce n 知, U d 也线性增加,知道稳定(如果系统的动态品质不够好,可能振荡几次以后才稳定) 。在第 15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这个阶段中 ASR 与 ACR 同时发挥作用,由于转速调节器在外环, ASR 处于主导地位,而 ACR 的作用则力图使 I a 尽快地跟随 ASR 输出 U gi 的变化。图 3.8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的电压、电流、转速波形第 16页西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有恒定的输出电压。 ASR 的输出电压为:UgiUfiIL( )3 14ACR 的输出电压为:CengI L RU k(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