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守则_第1页
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守则_第2页
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守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有防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化工容器及其他专用产品的酸洗钝化。2. 总则2.1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操作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2.2 检验人员按此守则进行查验。2.3 本守则由工艺科制订、经总工程师批准,车间应严格执行。2.4 本守则如有不适应新工艺要求时,由工艺科加以修改和补充。3. 酸洗与钝化3.1酸洗与钝化一般要求产品在成型或组装后进行,只有当工件在组装后无法进行酸洗钝 化时,才允许在组装前进行。酸洗的目的是清除工件表面氯化膜(皮)、碳化层、锈渍、油污等,使工件光洁美观。 钝化则是在工件酸洗后的表面形成致密而均匀的钝化膜,以提高工件表面的防腐

2、蚀性 能。4. 酸洗前处理4.1在酸洗前工件表面如有擦伤、划痕、粗糙等现象,应进行适当的磨光处理,用尼龙、 橡胶砂轮或尼龙掺合氧化铬的砂轮进行打磨,对于特殊材料或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则 应根据图纸要求选用专门的磨光轮及磨料进行磨光或抛光处理。4.2 磨光处理时先用60#粒度金刚砂磨料粗磨,再用布轮粘有 120#的金刚砂磨粉进行细磨, 最后用粘有240#磨粉精磨,或用粘有抛光膏的布轮抛光。4.3 焊缝及其边缘上的焊接飞溅必须先清除,并防止擦伤工件表面,清除时,应选用工艺 规定的工具。5. 化学除油、酸洗、钝化处理规范5.1 在前处理检查合格后进行除油、酸洗钝化处理。5.2 酸洗、钝化处理的溶液配方

3、及工艺规范如下:工序名称溶液配方工艺条件备注成分含量(重量比)温度C)时间(分)1除油氢氧化钠(NaOH水(HO)8%92%室温到油除净1.每道工序完毕后必须用清水洗刷干净。特2酸洗氢氟酸(HF硝酸(HNO)水(H2Q4%20%76%室温10( 15*)别是焊缝处2.钝化后用清 水冲洗干净,并 用揩布或拖把 擦干。3钝化硝酸(HNQ)水(HQ50%50%室温20(2530*)*为酸涂法时酸蚀钝化时间5.3 酸洗与钝化用的溶液,使用中应经常进行化验,以保持溶液适当的浓度。6. 酸涂法6.1凡是工件尺寸过大不能进行酸洗时,方允许采用酸涂法工艺,其操作规范如下:6.2 除油:用刷子将碱液涂于工件表面

4、,保持工件湿润约1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冲刷洗净。6.3 酸蚀:用刷子将酸蚀膏涂于工件表面,保持湿润时间15分钟,并用铜刷不断刷工件表面,特别是焊缝处多刷几次,然后用清水冲洗并刷去残留物,最后用揩布揩干。6.4 钝化:将钝化膏均匀涂于工件表面,并保持湿润25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净钝化膏,揩干。7. 酸洗钝化的检验7.1 PH试纸410广泛用于检测酸洗钝化冲洗净的程度,此试纸遇酸性变红,碱性变紫蓝色,灵敏度0.5。7.2 钝化膜的质量拟采用蓝点法检测,检测溶液用1克赤血盐+ 3毫升6585%HNO100毫升水配制而成。用滤纸浸渍溶液后,贴附了待测表面或直接将溶液涂刷于工件表面,如表面钝化膜不完善或有铁离子污染,既蓝色,以无蓝色呈现为合格。8劳动保护及劳动工具8.1 劳动保护酸洗钝化液都系腐蚀性溶液,而且酸洗溶液还具有毒性,故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和配好劳防用品,劳防用品有:橡胶手套、橡胶袖套、橡胶围裙、橡胶套鞋、口罩、 眼镜、防毒面具等。8.2 劳动工具240#金刚砂磨轮及抛光轮 塑料水勺等。专用劳动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