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_第1页
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_第2页
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_第3页
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乌丹第四中学 纪明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2、能力目标: 通过中国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

2、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教学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教学难点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进程感。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调查 同学们是借助何种交通工具来到学校的?近代以前中国人出行有何种方式?到了近代又出现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去看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意图小调查的形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由学生周边的事物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兴趣。2.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第

3、一目: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活动一:新闻重现 时空旅行第一站 时间定位1876年 1876年,英国商人修建了一条从吴淞口到上海的铁路,称为淞沪铁路,这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 师:申报记者随车采访并写了一篇生动报道,下面请我们班级的小记者进行现场播报,哪位同学愿意尝试? 教学设计意图学生能够在创设的情境中,切身感受当时中国人第一次见到火车时的情景,从而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教师再进一步引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新课的教学。活动二:分组竞争 将学生分成小组, 根据课本内容回答导学案的问题,请其他小组同学回答。看看哪个组问题回答得好?(1)你知道中国第

4、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和第一艘轮船的名称吗? (淞沪铁路、“黄鹄”号轮船)(2)19世纪初,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交通便捷; 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也便利了对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3)19世纪70年代以后,传入的通讯工具是什么? (有线电报) 对社会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 (商业、新闻、家庭联系等) 教师小结、过渡:交通和通讯方式的改变是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使得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得到了改变,与此同时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又发生了哪些变迁呢?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导学案问题的形式,把问题具体化,使学生更加明确

5、本环节的知识点,而分组竞争回答问题的方式,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目:文化生活的变迁活动三:看图解意 师:同学们是否还记得马年春晚上的那个节目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记忆下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老照片唤醒了对过去的回忆。(播放老照片)学生回答导学案上的问题:(1)中国电影历史上的三个“第一部”分别是什么? 组织学生“对号入座”:A、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B、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C、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节奖的影片:渔光曲。(2)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哪一家?(申报)(3)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商务印书馆)活动四:知识竞答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6、是?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教学设计意图通过知识抢答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掌握知识。 教师过渡:说到报纸,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在近代化探索时期不同派别的机关刊物?(维新派万国公报、中外纪闻;资产阶级革命派民报)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都有什么?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倡国民一律平等,提倡文明之教化,我们接下来了解一下,在辛亥革命前后,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第三目:社会习俗的变化 (播放清朝礼节服饰缠足视频)1、 辛亥革命后,有哪些落后愚昧的习俗得到改变?(剪辫、易服、废缠足、改称呼变礼仪)2、这说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平等博爱、互尊自重等类似语言)活动五:情境纠错 时空旅行第二站 时间定位:辛亥革命以后 1921年的元旦,我在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声音很大。 突然有人进来说,“好消息,中华民国成立了。” 我们快把辫子剪掉吧,于是,我很快去做了,还照了一张照片留念,然后我坐火车去了南京,见到了孙中山大人,他说:“你见到了本总统还不下跪?”教学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纠错的方式,进一步对本环节的知识进行练习巩固,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增强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 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