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影像中CT与MRI的“ PK”医学影像学是 20 世纪医学领域中最活跃、知识更新最快的 学科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CT成像技术,到20世 纪 80 年代 MRI 应用于医学临床,医学影像技术进入了全新的数 字影像时代,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反映和引导着临床医学在诊治 以及随诊方面的进步。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代表 着医学发展潮流中的一个热点趋势,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作为临床医学上广泛应用的 CT和MRI,不但显示的信息含 量大,而且又能以最直观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人体内部的结构形 态、成分或脏器的功能。 它们给医生提供了直观、 精确的解剖学、 病理和功能的基础信息, 为医
2、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正确可靠的 依据。但CT与MRI在物理及成像原理、临床应用上有着较大的 不同,以下就从这两个方面将 CT与MRI作一番比较,使大家对 它们有比较清楚的认识。1.物理及成像原理的比较CT是计算机断层摄影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的简称, 其中的C为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T为一种利用X线所作的断层 摄影,CT是两种技术相结合的现代摄影技术。与传统 X线检查 中X线从一个方向射入人体所不同, 英国工程师Housfield在研 究中发现,如果X线从各个方向通过一个物体, 并且对所有这些 衰减的X线作测量,就有可能得到这个物体内部的信息,以图像的形式表现。美国的
3、Allan Macleod Cormack 教授用线积分表示 一维函数的方法应用于放射学, 提供了 CT图像方面的数学方法。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CT得以问世。CT的物理及成像原理是通 过计算机计算出来的一定厚度的被检组织对X线衰减值的二维分布图,它将人体内器官或组织某一厚度的层面划分为无数个体 素,用每个体素对X线束的吸收系数来代表它的图像信息, 并变 换成各组织的CT值,构成平面图像的像素,有多少个体素反映 平面图像便有多少个像素, 一定数目的像素按矩阵排列, 图像的 构成就确定下来, 并由黑到白以不同的灰度在显示屏上显示。 图 像反映了器官或组织对线的吸收程度, 黑影表示低吸收区 (低密
4、 度区,如肺部),白影表示高吸收区(高密度区,如骨骼)。MRI的物理及成像原理不同于 CT,它的信息载体是测量人体 组织中同类元素的磁共振信号。 物理知识告诉我们, 含有单数质 子的原子核, 例如人体内广泛存在的氢质子存在着自旋运动, 带 正电,产生磁矩,就像一个小磁体。小磁体自旋轴的排列无一定 规律。但如在均匀的外强磁场中, 则小磁体的自旋轴将按磁场磁 力线的方向重新排列,从而产生核能级分裂(塞曼分裂)。当氢 质子的磁矩与外磁场的方向不同时, 自旋氢质子亦会产生拉莫进 动。在这种状态下,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进行激发,若射频脉 冲的频率与自旋氢质子拉莫进动的频率相同, 射频脉冲的能量传 递给正
5、在进动中的低能级的氢质子, 使其跃迁至高能级而发生磁 共振现象。 停止发射射频脉冲, 则被激发的氢质子把所吸收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逐步释放出来(即 MRI 信号),其相位和能级 都恢复到激发前的状态。 这一恢复过程称为弛豫过程, 而恢复到 原来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则称之为弛豫时间。 它分为两类: 一种 是自旋 - 晶格弛豫时间(纵向弛豫时间),反映自旋核把吸收的 能传给周围晶格所需要的时间,也是 90?吧淦德龀迩庵首佑勺菹 虼呕 ?转到横向磁化之后再恢复到纵向磁化激发前状态所需时 间,称T1。另一种是自旋-自旋弛豫时间(横向弛豫时间),反 映横向磁化衰减、丧失的过程,也即是横向磁化所维持的时间,
6、 称 T2。 T2 衰减是由共振氢质子之间相互磁化作用所引起,与T1不同, 它引起相位的变化。 人体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 的T1是相对固定的,而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T2也是如此。 这种组织间弛豫时间上的差别,是 MRI的成像基础。(类似 CT 中的组织间吸收系数 CT值)但MRI不像CT只有一个参数(即吸 收系数),而是有 T1、T2 和自旋核密度等几个参数,其中 T1 与 T2尤为重要。因此,获得选定层面中各种组织的 T1 (或T2)值, 就可获得该层面中包括各种组织影像的图像。MRI的成像方法与CT相似。把检查层面分成一定数量的体 素,用接收器收集信息,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处理,
7、获得每个体 素的T1值(或T2值),进行空间编码。用转换器将每个 T值转 为模拟灰度,而重建图像。2. 临床应用的比较在临床医学上, 不同的影像技术对疾病的检查各有所重, 应 根据不同的疾病症状采取相应的一种或多种影像检查来进行确 诊,以指导临床治疗。因此对 CT与MRI的临床应用进行比较, 有着现实意义。例如临床上对颈椎病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CT 对颈椎体周围的软组织及椎间盘有很好的显示; MRI则对椎间盘 及脊髓组织有更直观清晰的显像,有利于更早发现及诊断颈椎 病。肺 癌 是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又是首位癌症致死病因。流 行病学分析表明,早期手术切除肿瘤是唯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随着 CT
8、、M RI 等多种新型影像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临床 早期确诊肺癌提供了更直接,快捷,准确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早 期肺癌的诊断率。临床实践证明,在肺癌的发展、定性、定位和 肿瘤分期等方面,CT均是X线诊断技术的重要补充。特别是高 分辨 CT( high-resolution CT, HRCT )和螺旋 CT( spiral CT ,SCT)。HRCT采用横断扫描对肿瘤大小、病变累及部位及范围能 做出正确判断,特别是对于肺尖、心后缘、脊柱旁、食管窝等隐 匿部位病灶的显示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HRCT筛检可准确显示直径在5mm勺早期肺癌。采用薄层CT扫描技术可解决常规CT筛 检存在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的
9、问题。12 mm层厚可显著降低容积效应的影响。 在引导肺穿细胞学活检方面, 由于该技术局部解剖 结构清晰,定位准确,能有效避免局部误伤,大大提高了肺癌细 胞活检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SCT技术在一次屏气内(1520 s)可 完成全肺扫描,包括快速连续数据采集,110 mm层厚回顾重建, 消除呼吸运动伪影, 减少心脏搏动对邻近结构的影响, 有利于发 现小病灶。其优点是可以对外周型肺癌在发生转移前进行诊断, 同时减低CT辐射对病人的损伤。被 SCT检出的肺癌100%可以手 术切除。在MRI增强扫描对早期肺癌诊断的应用中,采用MRI高磁场超导系统、低磁场开放系统、快速成像和气体成像的方法,具有 在任意
10、方向上多切片、 多参数和多核素成像、 空间三维数据采集 以及结构和功能成像等优点, 为临床肺癌早期诊断、 癌瘤分期及 治疗愈后评价等提供更多、 更准确的诊断信息。由于增强MRI提 高了图像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对肺门肿块、肺尖肿瘤浸润、纵 隔心包肿瘤淋巴转移以及肿瘤周围大血管等情况,MRI比CT在肿瘤发展阶段和弥散程度可提供更多信息。增强MRI在判断肿瘤 纵隔淋巴转移方面的最大价值是提高肺血管和被肿瘤累及血管 的显示程度, 较好显示肿瘤与肺血管之间的空间关系。 对于鉴别 原发癌灶与继发性改变, 如区别肿瘤与支气管阻塞性病变, 增强 MRI对阻塞性肺病变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肿瘤,可将85%的肺门肿块
11、与阻塞性肺病变区分开,如果采用动态延迟扫描可提高至 89%。目前 增 强 MRI 已广泛用于评估肺癌经各种治疗后的变化。 在判断肺癌化学栓塞疗效方面, 动态增强MRI较其它方法有更大 的价值。 科学家对肺癌病人放、 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与糖代谢关系 定量测定发现:增强MRI对活体癌组织强化明显, 而坏死或纤维 化组织则无强化或仅表现为轻度强化, 因而易于临床发现复发或 残留癌组织。增强 MRI与增强CT在肺癌诊断中比较,后者是通 过病变增强程度或 CT值变化来区分良性肿瘤和肿瘤血供情况, 但特异性低于前者。增强MRI以其多层面、多序列成像和信号强 化特征比CT更能准确反映肺癌特征,特别对胸壁和纵隔
12、浸润程 度,增强MRI比增强CT更优越。灌注成像是指血流从动脉向毛细血管网灌注然后汇入到静 脉的过程, 当对比剂在短时间内高浓度通过某一区域的毛细血管 网时,其浓度的变化基本上可以代表血流通过的情况。MR灌注成像方法是在常规动态增强检查的基础上结合快速扫描技术 EPI 而建立起来的动态 MRI技术。当对比剂流过期间,主要存在于血 管内,血管外极少,血管内外梯度最大,信号的变化受扩散因素 的影响很小, 故能反映组织血液灌注的情况, 间接反映组织的微 血管分布情况。 EPI 快速扫描技术是在一个强的预备脉冲后施加 一系列快速振荡内的梯度脉冲链, 同时采集信号, 可以在保证一 定的时间分辨率的前提下
13、同时进行多层扫描, 达到真正意义上的 动态MF灌注成像。在扫描仪上对灌注图像进行分析,肿瘤组织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对比剂越多, 即灌注量越大, 信号变化就越多; 反之亦然。常规MRI可以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成像,对软组织的组 织成分敏感度及特异度高于 CT。但MSCT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速度快,技术操作简单,MSC与MF灌注成像可以并驾齐驱,但 从机器的提供、 技术简便和经济各方面考虑, 前者比后者更具实 用性。MSCT灌注成像只能对肿瘤部分进行灌注(机器扫描范围 为10mm,而MRI可以对肿瘤整体进行灌注。但由于部分软组 织肿瘤的组织成分产生的密度或信号影像上缺乏特异性, 难以确 定其组织生物学行为和类型。MSC及MR灌注成像可以提供比传 统图像更为准确的肿瘤血供信息, 对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有很 大帮助,但须结合传统的影像学形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CT与MRI在医学临床应用上的比较还有寰枢关节不全脱位(包括寰齿关节脱位和寰枢外侧关节脱位)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系统平安建设活动方案(3篇)
- 质控小组职责模版(2篇)
- 施工人员管理制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施工服务外包合同2篇
- 课题申报书:大语言模型驱动三语教学的能动性分析和应用路径研究
- 装饰图案课程设计理念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设备技术出口服务协议3篇
- 2024年规范化劳务输出协议模板
- 材料员岗位的具体职责说明范文(2篇)
- 课题申报书:大学生数字化生存境况及优化路向研究
- 大足石刻十八讲
- 小学音乐-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055风险管理计划表
- 边境贸易与经济发展
- 公司供应商大会策划方案
- 2022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读PPT
- “简约与繁复”二元思辨【 审题立意+范文精评 】 语文高分写作 多元思辨
- 计算物理课件
- 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
- 配电箱柜进场验收表
- 密封条范文模板(A4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