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最新文档_第1页
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最新文档_第2页
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最新文档_第3页
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最新文档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doi : 10.14033/jki.cfmr.2016.4.083 职业暴露是指因职业关系暴露在某种危险因素中, 有感染或 引发某种疾病潜在危险的情况。 由于检验工作的特殊性, 每天要 处理许多不同种类的标本(如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这些未 知标本中不乏具有传染性的高危标本, 无形中也增加了由血液暴 露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据统计, 2012-2014 年笔者所 在医院上报职业暴露医务工作者共 82 例,男 40 例,女 42 例, 年龄1956岁,平均32.6岁,护士 45例,医生25例,检验员 12 例。针刺暴露占 65.9%(54/82 ),其次为破损

2、皮肤、黏膜接 触血液、体液,占 19.5%(16/82 ),刀伤占 8 . 5%( 7/82 ),咬 伤占 6.1%(5/82 )。1 职业暴露感染疾病的危险性 检验科常见的血传播病原体为 HBV、HCV、HIV、TP 等。每次 暴露后感染的概率: HIV 经破损皮肤为 0.3%,经黏膜为 0.09%, HCV经破损皮肤为1.8%, HBV经破损皮肤HBeAg钓37%62% HbeAg-为23%37%被污染的HBV利器刺伤受感染率达18%针 刺伤时,只需0.4卩l携带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乙 肝(HBV ;被HIV污染的利器刺伤或接触污染的血液而感染HIV的概率为 0.4%;丙型肝炎是

3、输血后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肝炎,若 被带有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利器刺伤,受伤者有3%10%的概率 感染丙型肝炎 1 。2 职业暴露感染疾病的主要途径健康的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患传染病,80%- 90淀由针刺伤 所致,其次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感染以及吸入气溶胶等。据报 道在美国的医院注射器刺伤医务人员的事件每年高达 80 万例以 上2 。检验科每天要静脉抽取或末梢采集血液标本,在工作中 不注意被针头刺伤或其他锐器损伤, 导致皮肤破损, 破损的皮肤 长时间和携带病毒的全血、血清、血浆接触 3 ;约有 20 多种病 原体可通过针刺伤进行传播, 其中最易导致严重后果的为乙型肝 炎病毒和艾滋病毒 4 。3 预防

4、感染的具体措施3.1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检验科室的布局, 废弃物的消毒处理程序及负责人, 个 人防护用品的准备和健康监护等,保障检验人员的职业环境安 全,出现暴露事故时要立即项单位负责人和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报 告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评估 5 。3.2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平时要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强化自我防护意识, 增强职业暴 露防护的自律性, 工作中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是减少职业暴露 的主要途径。3.3 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加强自我防护3.3.1 手卫生 洗手是预防职业暴露最简便的方法。每次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的排泄物(尿、粪等)、分泌物(伤口和皮 肤感染处)及污染的物品后均要洗手

5、,即使当时带着手套,亦应 在流水下或肥皂流水冲洗。3.3.2 个人防护设备 ( 1)手套 :当接触患者的血液、体 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被污染的物品时均应戴手套。(2)口罩或防护眼镜:主要防止可能溅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泄物等感染检验人员的眼、口、鼻黏膜等。(3)穿隔离衣和围裙:接触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时,检验人员的衣服有可能被 他们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应穿隔离衣或围裙。另外 加强免疫接种,定期体检。3.3.3 正确使用和处理注射器及其他锐器物品 不用的针头 或锐器放入专盛锐器的容器; 永不重复使用注射器、 锐器、针头; 绝不可以将使用过的针头再次套上针头套 6 。3.

6、3.4 环境消毒 如发现血液和体液溅出到物体的表面或地面时,要按下列程序及时清除:( 1)戴手套;( 2)用一次性纸 巾或吸水性能好的物品清除血液和体液;(3)用次氯酸钠( 1:10稀释,即有效氯约5000 mg/L)消毒污染的表面后用清水洗净。4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4.1 暴露后的局部处理4.1.1 小损伤 包括皮肤的破损、刺伤或锐器损伤等均可能 与传染性物质接触, 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损伤 处的血液,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伤口冲洗后, 应当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4.1.2 皮肤污染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并用适当的 消毒剂(

7、如 70%乙醇)浸泡。4.1.3 眼睛溅入液体 必须迅速用生理盐水连续冲洗至少 10 min。4.1.4 衣物污染 尽快脱掉衣物并立即将其浸入消毒剂浸泡 消毒。4.2 登记和报告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医院组织相关专 家对暴露发生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 报告预防科并对暴露者及患 者进行相关的血清学检查、 随访及监控。 根据暴露病毒的种类和 病毒载量,对暴露人员实行预防用药方案。4.3 暴露后的预防性用药4.3.1 HBV 暴露后的预防 详见表 1。4.3.2 HIV 暴露后的预防 详见表 2。4.3.3 梅毒暴露后的预防 苯唑青霉素 240 U/ 次,分两侧臀 部肌肉注射,每周1

8、次,共23次。HCV暴露目前无推荐PEP 方案,暴露者应进行适当的咨询、检测及随访。4.4 心理疏导由于发生职业暴露后, 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和 精神创伤。 而对患者感染状况的不确定也会加剧医务人员的心理 压力 7 。管理者要做好心理疏导,让受伤者正确面对和积极配合暴露后的预防, 尽量减少职业感染的发生。 同时根据接触疾病 的性质,定期检查及随访 8 。综上所述,检验人员由于与患者的标本如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等直接接触,如果自我防护意识差,防护不当,血源 性传染因子(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 螺旋体等) 就可能通过损伤创口而对检验工作人员造成感染。 实 验室的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