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构建高效课堂-教育文档_第1页
创设教学情境,构建高效课堂-教育文档_第2页
创设教学情境,构建高效课堂-教育文档_第3页
创设教学情境,构建高效课堂-教育文档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设教学情境 , 构建高效课堂文献标识码: C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创 设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全方位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 也有助于学生 对知识的掌握,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 有效地改善 教与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 课堂呢 ?1 创设引导性问题情境一次在市级公开课中, 一位老教师在课前五分钟, 进行自我 介绍后,开始把问题交给了学生, “你们有什么需要老师的吗 ?” 最先学生不敢提问,老先生急中生智,及时抛出一个问题,“大 家猜猜, 老师今年多大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纷纷举手, 各抒己见。“老师 16 岁工作,工作至今

2、已 56 年了。”这两个数 据使学生知道了老师的年龄, 更懂得了老师为教育事业付出的艰 辛及那份执着。 学生内心对老师的敬重之意油然而生。 应该说课 前教师的自由提问, 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 建立了和谐的师生 关系,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激励了学生的自信心, 促使学生敢想、 敢问,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 为整堂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创设经验性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 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探索者。”创设经验性问题情境, 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 让学生主动参 与,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实现自主探 究性学习

3、。 情境的创设可以是一个生活常识, 如讲轴对称 时, 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蝴蝶王国中,碧草青青,蝴蝶翩翩 起舞如果要剪这样一个美丽的蝴蝶你准备怎样剪?这一情景的创设、问题的设置使学生从喜欢看的美丽蝴蝶画面的情境出 发,纷纷自觉投人到学习活动中,激发了学习求知欲。从而引导 学生完成相应知识的学习。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 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激发探索自然和改造 自然的情感。3 创设质疑性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问,是智慧的火花, 是前进的动力, 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是通向成功大道的载体。去年,我在南通听了特级教师一

4、一邱学 华老师执教的一堂数学公开课。课上,邱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 请学生自己动手, 在地图上标出南通的位置, 然后请学生回答是 如何找到的。 通过多方面的引导及同学问的相互讨论, 学生很顺 利地得出了一个结论: 在一个平面内要找一个点, 一定要有两个 条件。此时,学生的情趣高涨,他们为自己的发现而倍感兴奋, 问题油然而生。其中一个学生提出:“老师,地球是球体,能适 用平面直角系吗 ?”邱老师说:“这个问题提得好,那个同学可 以帮助老师回答一下 ?”同学们一阵窃窃私语,无人应答。邱老 师马上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课题是什么,大 家一起读一下。”“老师,我懂了,地球是球体,而我们现在

5、学 习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所以不适用平面直角系。”“很好 ! 如 何解决球体问题, 以后等你们进如高等院校之后就能解决了。 ” 多巧妙的问答, 邱老师把学生的疑问交给了其他学生, 问题既得 以顺利解决,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并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探 求的心理取向, 将自己对数学学习的探究内化为一种需要、 一种 乐趣、一种动力 !4 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 情境教学十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 这就 为学生创新动机的激发提供了契机。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能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爱因斯坦曾说:他没有别的什么天赋,只有强烈的 好奇心。合理、适时的教学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 情境中能诱发

6、学生求知欲; 进而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 在情境中 展开冲突能激发挑战欲。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应用 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已知:xl、x2是方程X2-x+2=0的两个实数根,求:X21Z+X22的值。一个学生的解答过程如下: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x1+x2=2, x1x2=2,所以 x21+x22=-(x1+x2)2-2x1x2=4-4=0 这位同学的解答过程正确吗 ?如果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利用这种结论不确定型的题目, 引导学生去思考,通过学生 之间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提咼综合应用的能力。夸美纽斯认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 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用不着劝说一只鸟儿去飞,樊笼 打开之后它立刻就会飞的。”确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如之者 不如乐之者。总之,适宜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