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二)_第1页
2020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二)_第2页
2020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二)_第3页
2020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二)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二)1.关于人工智能的出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了对人类意识本质的挑战B.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人不再是能动的主体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 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3.“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 是()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4.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

2、子加速器,让两束原 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 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 间具有()A.客观性B.有限性C.相对性D. 一维性5.认为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这一观点是0A.朴素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6.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 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是为什 么我们的差别会这么大?”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 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 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

3、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7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 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8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1 .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 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 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 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 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8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

4、的报复”C.人在自然界而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9 .有一首断言缺了订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 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 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A.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B.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C.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D.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参考答案:L 答案D解析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和反映特性,思维模拟 是可能的,人工智

5、能是人脑功能的延伸,但不会取代人类思维。2 .答案D解析马克思哲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 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 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 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旧 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唯心主 义。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 区别在于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3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是绝 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风定花犹落,

6、鸟鸣山更幽”,典型地体现 了二者的辩证统一。4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时间的相对性。时间和空 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作 为物质存在形式的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的绝对性 是指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 的具体形态、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 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 的。5 .答案D解析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唯心主义把意识看 作是世界的本原,所以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6 .答案D解析认识和实践、行与知的关系问题是哲学认识论 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马

7、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 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本题中的“知 道”与“做到”即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不仅“知道”而且“做到” 说明“行胜于言”,也就是实践高于理论认识,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普遍性,在相同条件下的实践必然产生相同的结果。相对于理论而 言,实践还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它本身是直 接的现实;实践还能使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理论变为直接和现实。所 以正是实践的这种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和优点是他能够成为检验真理 性标准的主要根据,也是实践与理论认识的集中体现。7 .答案C解析这道单项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人与 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人与外部世界

8、是处在不断的相互作用之中, 二者相互作用的中介和基础就是实践。实践在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 中介作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即发生物质和精神两种关系。 这两种关系都是双向相互作用的关系:在物质关系中,一方面通过 实践活动,人们按照自己的目的,使客观事物改变原有状态,变成 新的适合人类需要的形态,即客体主体化。另一方面人在改变客观 事物中,客观事物也不断地作用于人,使人也适应外界环境的需要, 即主体客体化,在精神关系中,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主体把客体信 息改变为主体所需要的思维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主 体将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产生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方法等实践 观点。即是说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使人 与世界同时都得到改变,并各自都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这一考点 是考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点,应该是必得之分。所以正确选 择只能是C。8 .答案D解析在实践中,人把自然界即作为自己的直接的生 活资料,又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 然界中分化出来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的依赖于 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因此,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 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面对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也 认为,应当合理的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无愧于和最适 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化,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界的 报复”。所以本题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