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省龙岩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大联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小题,每小题 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1.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 BDS )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 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 )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中有几颗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GPS导航系统是由周期约为12h的卫星群组成。则北斗导航系统的同步卫星与GPS导航卫星相比()A.北斗导航系统的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大B.北斗导航系统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小C. GPS导航卫星
2、的线速度大D. GPS导航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12h,根据周期与角速度的关系A错误;A.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为 24h, GPS导航系统周期约为可知北斗导航系统的同步卫星的周期大,则其角速度小,故B.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Mm 4 2G 2-mr -2-r T得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GM北斗导航系统的同步卫星的周期大,则其轨道半径大,故B错误;C.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MmvG- m rr得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北斗导航系统的轨道半径大,则其线速度小,GPS导航卫星的线速度大,故 C正确;D.根据GPS导航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故 D错误。可知北斗导
3、航系统的角速度小、线速度小,则其加速度小, 故选Co2.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成功发射 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于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 一艾特肯盆地。探测器上有一可认为光滑的滑梯固定在月球表面上,将滑梯与月块表面的夹角调为,月球车从滑梯上由静止滑到底部的过程中下滑长度为L,所用时间为t,已知月球半径为 R,则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1 Lk1 2LR1 -LR-1 -LRA- X百 B th C KsrD 五伯r【答案】B【解析】【详解】 月球车从滑梯上的运动过程,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有1a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4、 =ma设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则有2 v mg m 一R1 2LR联乂得v -J, ACD错误,B正确。t sin故选Bo3. 2019年4月2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若组成北斗导航系统的这些卫星在不同高度的转道上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低轨卫星离地高度低于同步卫星。关于这些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低轨卫星的环绕速率大于7.9km/sB.地球同步卫星可以固定对一个区域拍照C.低轨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的速率相同D.低轨卫星比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Mm解得可知轨
5、道半径越大,运行的速度越小,低轨卫星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半径,故低轨卫星的环绕速率小于7.9km/s,低轨卫星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轨道半径,故低轨卫星的环绕速率大于同步卫星的环绕速率, 故A、C错误;B.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的周期相同,相对地球静止,可以固定对一个区域拍照,故B正确;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maMm2 r可得GM低轨卫星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低轨卫星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B。4.关于原子、原子核和波粒二象性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一个氢原子从n 5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最多可辐射10种频率的光子B.在核反应
6、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但能量不一定守恒C.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照强度太弱D. “、3、Y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电离本领最强,Y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强【答案】D【解析】【详解】A.大量氢原子从n 5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最多可辐射10种频率的光子,一个氢原子从 n 5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最多只能辐射 4种频率的光子,故 A错误;B.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能量也守恒,故 B错误;C.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金属的极限频率大于入射光的频率,故C错误;D. “、3、丫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电离本领最强,丫射线的穿透
7、本领最强,故 D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为四分之一圆柱体OAB的竖直截面,半径为 R,在B点上方的C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轨迹恰好在 D点与圆柱体相切,OD与OB的夹角为60。,则C点到B点的距离为()A. R【答案】D【解析】【分析】3RC.4D.由几何知识求解水平射程. 根据平抛运动的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得到初速度与小球通过D点时竖直分速度的关系, 再由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位移公式列式,求出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即可得到C点到B点的距离.【详解】设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o,将小球在 D点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解,则有vy一 tan60Vo解得: 史百,Vo小球平抛运动的水平位
8、移:x= Rsin 60 ° x = vot,解得:2 Rg2 3RgV0 , Vy ,2y 2设平抛运动的竖直位移为y,2Vy 2gy,解得:3Ry 7,则-R RBC = y(RRcos 60 尸一,4故D正确,ABC错误.【点睛】本题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直接的应用,根据几何关系分析得出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的大小,并求CB间的距离是关键.6.空间某区域存在一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大小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磁场边界ef如图所示,现有一根粗细均匀金属丝围成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固定在纸面内,t=0时刻磁场方向如图甲所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 . 0ti: e点
9、电势高于f点电势B. 0tl: UefBoL24t1C. tlt2:金属框中电流方向顺时针D. 0t2: ab所受安培力方向始终不变A. 0ti时间内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磁场减弱,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垂直于纸面向外,根据安培定则可知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在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故f电势高于e的电势,A错误;B.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B0L22tiUefB0L2 4tiB正确;c.根据楞次定律,0r2金属框中电流方向为逆时针,c错误;D.根据左手定则,0ti安培力水平向左,tit2安培力水平向右,D错误。故选Bo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0、.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体积相同的两个小球A、B,质量分别为 m=0.1kg和M=0.3kg ,两球中间夹着一根压缩的轻弹簧,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同时放开A、B球和弹簧,已知 A球脱离弹簧的速度为6m/s,接着A球进入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 0.5m的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运动,PQ为半圆形轨道竖直的直径, g 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 A的冲量大于对 B的冲量B. A球脱离弓t簧时B球获得的速度大小为 2m/sC. A球从P点运动到Q点过程中所受合外力
11、的冲量大小为1N-sD.若半圆轨道半径改为 0.9m,则A球不能到达 Q点【答案】BCD【解析】【详解】弹簧弹开两小球的过程,弹力相等,作用时间相同,根据冲量定义可知,弹力对A的冲量大小等于 B的冲量大小,故 A错误;由动量守恒定律 mvi MV2,解得A球脱离弓t簧时B球获得的速度大小为V2 2m/S,故B正确;设A球运动到Q点时速率为v,对A球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1 212-一一恒th律可得一mv1mg 2Rmv ,解得:v=4m/s ,根据动量定理Imv (mv1)1Ns,即A球2 2从P点运动到Q点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1N-s,故C正确;若半圆轨道半径改为 0.9
12、m,小球到达Q点的临界速度vq JgR 3m/S,对A球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1 212一m% mg 2R -mv ,解得v 0 ,小于小球到达 Q点的临界速度,则 A球不能达到Q点,故D正2 2确。故选BCD。8.如图,正点电荷固定在 。点,以O为圆心的同心圆上有 a、b、c三点,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 a点运动到b点,速率分别为va、vb.若a、b的电势分别为 如、机,则22qva vA. a、c两点电场强度相同B.粒子的比何 u -m 2( ab)C.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 b点的加速度D.粒子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答案
13、】BC【解析】【详解】A.根据正点电荷电场的特征可知,a、c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故 A错误;B.电荷量为-q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由能量守恒定律,一mva -q(f)a=-mvb -qg, 22解得22Va Vb2U.3,选项B正确;C.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可知,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 b点,粒子在a点所受的库仑力大于在 b点所受的库仑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 b点的加速度,故 C正确;D.电荷量为-q的粒子粒子从a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大,选项 D错误.9.如图所示,a、b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从半圆形玻璃砖底边平行射入,入射点均
14、在玻璃砖底边圆心的左侧,两束光进入玻璃砖后都射到O'点,OO'垂直于底边,下列说法确的是(bA.从点。'射出的光一定是复色光B.增大两束平行光的入射角度,则b光先从O'点消失C.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b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D.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截止电压低【答案】ADO'点射出时折O'点射A .两光束射到 。'点时的入射角都等于在玻璃砖底边的折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从 射角都等于射入玻璃砖底边时的入射角,而在玻璃砖底边两光束平行射入,入射角相等,所以从出时折射角相同,两光束重合,则从O'
15、点射出的一定是一束复色光,故 A正确;B.令光在底边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根据折射定律有sin in sin r所以sin i 1sin r -n n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光在O'点的入射角为r,无论怎样增大入射角度,光在O'点的入射角都小于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所以 a、b光不会在。'点发生全反射,故 B错误;C.根据光路图可知,玻璃砖对 a光的折射率小于 b光的折射率,则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由于条纹间距为lx d所以a光的条纹间距大于 b光的条纹间距,故 C错误;D.由于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 h Wo eU可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
16、管发生光电效应时,a光的截止电压比 b光的截止电压低,故 D正确。故选:AD。10.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轴上,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关于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运动的向心力及相应杆的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的最小值为 JgLB.速度由。逐渐增大,向心力也逐渐增大C.当速度由 JgL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逐渐增大D.当速度由 灰逐渐减小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逐渐增大【答案】BCD【解析】【详解】A.如图甲所示杆连小球”在最高点速度有最小值0 (临界点),此时杆向上的支持力为Fn mg故A错误;B.解析式法分析动态变化。V由。逐渐增大,则2m
17、vF向 即F向逐渐增大,故B正确;C.如图乙所示当最高点速度为v JgL (临界点)时,有2 mv mg 杆对小球的作用力 F 0。当v由JGL增大时,杆对小球有拉力 F ,有mg2F mvL2 v m mgF随v逐渐增大而逐渐增大;故 C正确;d.当v由jg减小时,杆对小球有支持力 Fn,有mg2mvLFn2mvmgFn随v逐渐减小而逐渐增大,故 D正确。故选BCD 。11 .如图所示,以。为圆心、半径为 R的虚线圆位于足够大的匀强电场中,圆所在平面与电场方向平行,M、N为圆周上的两点。带正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在M点速度方向如图所示,经过M、点时速度大小相等。已知 M点电势高于。点电
18、势,且电势差为 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M , N两点电势相等B.粒子由M点运动到N点,电势能减小C.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零D.粒子在电场中可能从 M点沿圆弧运动到 N点【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Ep可知A.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于粒子在M、N两点动能相等,则电势能也相等,根据qM、N两点电势相等,A正确;B.因为匀强电场,所以两点的连线MN即为等势面。根据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和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的特性,从而画出电场线 CO如图由曲线运动条件可知,正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沿着CO方向;可知,速度方向与电场力方向夹角先大于90。后小于90。,电场力对粒子先做负功后做正
19、功,所以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C.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Ed U式中的d是沿着电场强度方向的距离,则l U2UE Rsin 45 RC正确;D.粒子在匀强电场受到的是恒定的电场力,不可能做圆周运动,D错误。故选AC。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B.把金片儿和铅片压在一起,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可发现金会扩散到铅中,但铅不会扩散到金中C.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过程,把一个物体冷却到绝对零度E.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答案】ACE【解析】【
20、分析】【详解】A正确;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B. 一切物质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之中,当铅片与金片接触时,会有一些铅的分子进入金片,同时,金的分子也会进入铅片,故 B错误;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则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故C正确;D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知,绝对零度只能接近,不可能达到,故D错误;E.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故E正确。故选ACE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13.如图甲所示,在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的实验中,主要过程如下:A .设法
21、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B.分析纸带,求出橡皮筋做功使小车获得的速度VI、 V2、 V3、C.作出W-v图象;D.分析 W- v图象.如果 W-v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 W8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W8V3、W8,V 等关系.(选填“AB”或"CD')段(1)实验中得到的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求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来计算.单位:mm(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B.通过改变小车质量可以改变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C.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需保持一致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
22、弹出(3)在该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纸带足够长,点迹清晰的纸带上并没有出现一段等间距的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答案】CD ACD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木板的倾角过大或过小0.02s打一个点,所以小(1)由图知:在AB之间,由于相邻计数间的距离不断增大,而打点计时器每隔 车做加速运动.在 CD之间相邻计数间距相等,说明小车做匀速运动.小车离开橡皮筋后做匀速运动,应选用CD段纸带来计算小车的速度 v.求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 CD段来计算;(2)该实验中利用相同橡皮筋形变量相同时对小车做功相同,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故 A正确,B错误;为保证
23、每根橡皮条对小车做功一样多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 伸的长度必需保持一致,故 C正确;在中学阶段,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时间时,为有效利用纸带,总是先接 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 D正确;故选 ACD.(3)在该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纸带足够长,点迹清晰的纸带上并没有出现一段等间距的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木板的倾角过大或过小【点睛】明确了该实验的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目的,即可了解具体操作的含义,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时 注意数学知识的应用,本题是考查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的方法等问题.14.某同学要测量量程为 6 V的电压表Vx的内阻,实验过程如下:(1)先用多用电表粗测电压表的
24、内阻,将多用电表功能选择开关置于“X 1档,调零后,将红表笔与电压表(选填 正"或 负"接线柱连接,黑表笔与另一接线柱连接,指针位置如图所示,电压表内阻为 Q.(2)为了精确测量其内阻,现提供以下器材:电源E(电动势为12 V,内阻约为1 Q)K开关和导线若干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为3 Q)电压表V(量程10 V,内阻约为15 k Q)定值电阻R0(阻值为5 k Q)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 Q额定电流为1 A)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0 0额定电流为1 A)请选用合适的器材,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需标注所用实验器材的符号 ). 待测电压表 Vx内阻测
25、量值的表达式为Rx=.(可能用到的数据:电压表Vx的示数为Ux,电压表V的示数为U,电流表A的示数为I)【答案】(1)负 1.00 M04(2)如图所示;©【解析】UxRD -U-Ux【分析】【详解】(1)红表笔是欧姆表的负极,所以应该接电压表的负接线柱.电压表的内阻为410.0 10001.00 10R会使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2)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远小于电压表的内阻,应该选择分压接法,若使用超过1A ,故要选择R2,电路图如图:UxUxR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值为:U UxU Ux【分析】R0四、解答题:本题共 3题,每题8分,共24分15.图a所示为杂技 顶竿”表演,质
26、量为 mi 50kg的甲站在地面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2 5kg的竖直竹竿,竿上有一质量为 m3 45kg的乙可视为质点,乙从竿的顶端 A恰好下滑到竿的末端 B,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b所示,g取10m/s2,求: 竿AB的长度;(2)整个下滑过程中,竿对乙所做的功;(3)13s内甲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答案】(1)3m; (2) 1350J; (3)1045N【解析】【详解】(1)由乙的速度图象可知竿长为,1s ( 2 3)m 3m 2(2)乙从A到B的过程中,设竿对乙做的功为Wo由动能定理得W m3gs 0 0 解得W 1350J(3)13s内,乙匀减速下降,加速度方向向上,由图象可知其大小为a
27、 1m/4设地面对甲的支持力大小为F,分析甲、乙和竿组成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1 m2 m3)g m3a 解得F 1045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甲对地面的压力F F 1045N即甲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1045N。16.如图所示,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上下两端各固定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 (均视为质点),物体B置于水平地面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一个质量m1 M的小球P从物体A正2上方距其高度h处由静止自由下落, 与物体A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和P粘在一起共同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求碰撞后瞬间 P与A的共同速度大小;(2)当地面对物体 B的
28、弹力恰好为零时,求 P和A的共同速度大小.1 (3)若换成另一个质量 m2 -M的小球Q从物体A正上方某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落,与物体A发生弹4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物体 A达到最高点时,地面对物块 B的弹力恰好为零.求 Q开始下落时距离A的高度.(上述过程中 Q与A只碰撞一次)【答案】(1) 1 J2gh(2) 12gh 4Mgi(3)25Mg 3、 9 k2k【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物体的自由下落、碰撞以及涉及弹簧的机械能守恒问题.(1)设碰撞前瞬间P的速度为Vo ,碰撞后瞬间二者的共同速度为 Vi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12migh -miVo2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iVomiM V
29、i,联立解得(2)设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当地面对B的弹力为零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由胡可定律可得kx Mg , kx' Mg ,故X x'二者从碰撞后瞬间到地面对B的弹力为零的运动过程中上升的高度为2MgkEPi EP2由x x'可知弹簧在该过程的始末两位置弹性势能相等,即设弹力为零时二者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I2. . , i n“2-m M V|m Mgh'-m M v ,22(3)设小球Q从距离A高度为H时下落,Q在碰撞前后瞬间白速度分别为 V2、V3 ,碰后A的速度为V4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1 2m2gHm2 V22由动
30、量守恒定律可得m2V2 Mv4 m2V3由能量守恒可得42V; -Mv2, 22由(2)可知碰撞后 A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2Mg k由能量守恒可得12M Mv2 Mgh '联立解得H 2。2kU形管顶端封闭,17.如图所示,内径相同的两 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在空气中,中间用细软管相连,左侧右侧U形管开口,用水银将部分气体 A封闭在左侧U形管内,细软管内还有一部分气体。已知环境温度Mem,管内各液面高度差分别为 口 =加而、恒为27 C,大气压强为节umHjj,稳定时,A部分气体长度为求A部分气体的压强;现仅给A部分气体加热,当管内气体温度升高了¥小心时,A部分气体长度为21cm
31、,求时右侧U形管液面局度差一二。【答案】(1)_ 一 一:1 二(2)口 .二:二I【解析】设左侧 A部分气体压强为Pi,软管内气体压强为p2,由图中液面的高度关系可知,口仃=0理+口,!_- = Ej +解得三.二二于一仁1十 口。二强=口口口;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二,解得/=的二口口口;由于空气柱长度增加1cm,则水银柱向右侧移动1cm,因此液面高度差口二史二二/二口/ , 解得二二 inn;2021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小题,每小题 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现代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技术的基础。如
32、图所示,通有恒定电流的导线AB均竖直且足够长,图甲.丙中正方形闭合铜线圈均关于AB左右对称,图乙、丁中 AB/ad且与正方形闭合铜线圈共面。下列四种情况中 .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的过程中(细线与橡皮筋均不会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线圈自由下落B.乙图中线圈自由下落C.丙图中线圈绕 AB匀速转动D. 丁图中线圈匀速向右移动2.木星有很多卫星,已经确认的有79颗。其中木卫一绕木星运行的周期约为1.769天,其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1.8m/s2,木卫二绕木星运行的周期约为3.551天,其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1.3m/s2。它们绕木星的轨道近似为圆形。则两颗卫星相比()A.木卫一距离木星表
33、面远B.木卫一的向心加速度大C.木卫一的角速度小D.木卫一的线速度小3.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和轨道对小球的弹力 F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 F不变,Fn增大B. F减小,Fn不变C. F不变,Fn减小D. F增大,Fn减小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建成后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5颗同步卫星和30颗一般轨道卫星.对于其中的5颗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运行的线
34、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地球对它们的吸引力一定相同C. 一定位于赤道上空同一轨道上D.它们运行的速度一定完全相同5.如图所示,两个内壁光滑的圆形管道竖直固定,左侧管道的半径大于右侧管道半径。两个相同小球A、B分别位于左、右管道上的最高点,两球的半径都略小于管道横截面的半径。由于微小的扰动,两个小球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当它们通过各自管道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球的速率等于 B球的速率B . A球的动能等于B球的动能C. A球的角速度大于 B球的角速度D. A球、B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相等6.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放置着一个密闭绝热的容器,容器内一个有质量的活塞封闭着理想气体,活塞
35、下部为真空.两端固定的轻弹簧被压缩后用绳扎紧.现在绳突然断开,当轻弹簧推动活塞上升的过程中,理想气体()A.压强增大,温度升高B.压强增大,温度降低C.压强减小,温度升高D.压强减小,温度降低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0分7 .小明同学尝试用图 1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定值电阻Ri=8Q,在滑动变阻器由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分别用两个电流传感器测量了电流Ii与I2关系,并得到的完整图象如图 2所示,其中C点为图线最低点,则由图可知A.当滑动头P滑到b点时得到图2中B点
36、B.图2中A点纵坐标为0.375AC.滑动变阻器总阻值为 16aD.电源电动势为 6V8 .如图所示,A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B球和A球用橡皮筋连接,B球在A球正下方某一位置,此时橡皮筋处于松弛状态。现由静止释放B球,不计空气阻力,则在 B球下落A.细线的张力先不变后增大B. A球受到的合力先不变后增大C. B球的动能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增大D. B球的重力势能与机械能均不断减小9 .美国物理学家阿瑟阿什金因利用光的力量来操纵细胞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来光在接触物体后,会对其产生力的作用,这个来自光的微小作用可以让微小的物体(如细胞)发生无损移动,这就
37、是光镣技术.在光镣系统中,光路的精细控制非常重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镣技术利用光的粒子性B.光镣技术利用光的波动性C .红色激光光子能量大于绿色激光光子能量D.红色激光光子能量小于绿色激光光子能量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摆的周期与振幅无关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只有发生共振时,受迫振动的频率才等于驱动力的频率D.两列波产生干涉现象,振动加强区域与振动减弱区域交替排列11 .如图甲所示,一足够长的传送带倾斜放置,以恒定速率v 4m/s顺时针转动。一煤块以初速度v0 12m/s从A端冲上传送带,煤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取g 10m/s2,乙sin3
38、7 0.6, sin53 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A .倾斜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37B.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C.煤块从冲上传送带到返回A端所用的时间为 4sD.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为(12 4j5)m12 .如图所示,有两列沿 z轴方向传播的横波,振幅均为5cm,其中实线波甲向右传播且周期为0.5s、虚线波乙向左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波传播的频率大小为1HzB.甲乙两列波的速度之 2: 3C.两列波相遇时,能形成稳定的干涉现象D. t=0时,x=4cm处的质点沿y轴的负方向振动E.t=0.25s时,x=6cm处的质点处在平衡位
39、置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13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完成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后留下的白纸.",X乃(1)根据图中数据,F合的大小是N.(3)观察图象发现,理论的合力F合与一个弹簧秤拉动时的拉力F3差异较大,经验证 F3测量无误,则造成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A.用手压住结点后拉弹簧秤并读数B .初始时一个弹簧秤指示在0.4N处而未调零C.两个弹簧秤首次拉动时结点位置的记录有较大偏差D.拉动过程中绳套从弹簧秤上脱落,装上后继续实验.14 .在“DIS苗绘电场等势线”的实验中,(1)给出下列器材,ab处的电源应选用,传感器应选用 (用字母表示)。A. 6V的交流电源B. 6V
40、的直流电源C. 100V的直流电源D.电压传感器E.电流传感器F.力传感器 (2)该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如果以 c、d两个电极的连线为 x轴,以c、d连线的中垂线为 y轴,并将一个探 针固定置于y轴上的某一点,合上开关 S,而将另一探针由 。点左侧沿x轴正方向移到 O点右侧的过程 中,则传感器示数的绝对值变化情况是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a b力 O-j y四、解答题:本题共 3题,每题8分,共24分15.如图所示,长l=1m的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9=37°.已知小球所带电
41、荷量q=1.0M06C,匀强电场的场强 E =3.0 103N/C ,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 sin 37 =0.6, cos 37 °= 0.8.求:小球所受电场力 F的大小;(2)小球的质量m;(3)将电场撤去,小球回到最低点时速度v的大小.16 .如图,ABO是一半径为R的工圆形玻璃砖的横截面,O是圆心,AB弧形面镀银。现位于 AO轴线4R上的点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射向玻璃砖的OB边,入射角i=60 , OS=一。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 J3 ,光3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c,每条边只考虑一次反射。求:(i)光线射入玻璃砖时的折射角;(ii)光线从S传播到离开玻璃砖所用的时间
42、。17 .半径R= 0.50 m的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环的最高点A处,另一端系一个质量m = 0.20 kg的小球,小球套在圆环上,已知弹簧的原长为L0=0.50 m,劲度系数k = 4.8 N/m ,将小球从如图所示的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将沿圆环滑动并通过最低点C,在C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c=0.6 J, g 取 10 m/s2.求:小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vc的大小;(2)小球经过C点时对环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小题,每小题 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D【解析】【详解】AC.图甲、丙
43、中,穿过铜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为零,铜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C均错误;B.图乙中,线圈自由下落,由于线圈离导线AB距离不变,所以穿过铜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不变,铜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 B错误;D.图丁中,线圈匀速向右移动,穿过铜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减小,铜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正确。故选D。2. B【解析】【详解】A.两卫星绕木星(M )运动,有Mm2 r2冗2m(T)r得T 2由题意知TiT2,则ri2故A错误;BCD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m-2 r2 v m rmaGM ar得ai a2, 12 ,v1 V2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3. B【解析】【详解】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可
44、看作处于平衡状态,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作出受力示意图如图由图可知 OABsGFA即:FABFn当A点上移时,半径不变,AB长度减小,故F减小,Fn不变,ACD错误B正确。4. C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即是卫星环绕地球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而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要7.9km/s ,故A错误.5颗同步卫星的质量不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它们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一定相同,则地球对它们的吸引力不一定相同,选项 B错误;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所以它们的角速度相同,故 C正确.5颗卫星在相同的轨道上运行,速度的大小相同,方向不同,选项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的质量一定、自转角速
45、度和周期一定,同步卫星要与地球的自转实现同步,就必须要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等,这就决定了它有确定的轨道高度和固定的速度大小.5. D【解析】【分析】【详解】AB .对于任意一球,根据机械能守恒得 12mgg2R mv解得v . 4gR由于左侧管道的半径大于右侧管道半径,所以A球的速率大于B球的速率,A球的动能大于B球的动能,故A、B错误;C.根据v 4gR R可得4Rg则有A B即A球的角速度小于 B球的角速度,故 C错误;D.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 V Fn mg m R解得Fn 5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 A球、B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D。6. A【解析】【分
46、析】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气体的状态参量的变化;轻弹簧推动活塞上升的过程中对气体做功,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即可判定气体内能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详解】活塞向上压缩气体的过程中对气体做正功,同时,由于是绝热的气缸,气体与外界之间没有热交换,根据PV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所以气体的温度升高.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 CT可知,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减小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故选 A.【点睛】通过受力分析确定所受的各个力,以及物体的初末状态和物体运动过程,从而确定不同力的做功情况以及能量的转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
47、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 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0分7. BD【解析】【详解】A.滑动头P滑到a点时,R和R并联;滑动头P滑到b点时,R被短路,只有电阻 R接入电路,由闭 合电路欧姆定律知,滑到 b点时电流小于滑到 a点时的电流,所以滑动头滑到 b点时得到图2中的A点,故A错误;B.由A分析知,滑动头滑到 b点时得到图2中的A点,电阻 R被短路,电流表 Ai和A?示数相等,根 据图2知:I1 0.375A所以有:I2 0.375A即图2中A点纵坐标为0.375A,故B正确;CD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当滑动头P位于b点时,则有:E 0.375(R
48、 r)图2中的C点,I1 0.5A , I2 0.25A并联部分两支路电流相等,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得:RPb R 8QRqbRiRPb4Q设滑动变阻器的全值电阻为R则有:E 0.5(r R 8 %) 0.5 r R 8 4联立得:E 6V, r R 16Q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8. AC【解析】【详解】A.细线的张力先等于 A球的重力,当橡皮筋的弹力不断增大后,细线的张力不断增大。故 A正确。B. A球始终静止,合力始终为零。故 B错误。C. B球的动能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及B球的重力势能之和为一定值,B球的重力势能不断减小,则B球的动能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增大。故C正确。D. B
49、球高度一直减小,B球的重力势能不断减小;橡皮筋伸直前,B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机械能守恒,橡皮筋被拉长后,B球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B球的机械能减小,所以 B机械能先不变后减小。故D错误。9. AD【解析】【分析】【详解】AB.光在接触物体后,会对其产生力的作用,则光镣技术利用光的粒子性,选项A正确,B错误;CD.红光的频率小于绿光,根据E h可知,红色激光光子能量小于绿色激光光子能量,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AD。10. AD【解析】【详解】A.单摆周期为:rT = 2兀/一;g与振幅无关,A正确;B.机械波必须在弹性媒介中传输,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50、.C.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当驱动力的频率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时,振动显著增强,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发生共振,C错误;D正确.AB .由v-t图像得07 s的加速度大小a1一m*18m/s2方向沿传送带向下;12s的加速度大小a?Um*14m /s2方向沿传送带向下,01s,对煤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D.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时,振动加强区域与减弱区域间隔出现,这些区域位置不变,11. ADmg sin mg cosma112s,对煤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mg cosma2解得37 ,0.25故A正确,B错误;C. v-t图像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所以煤块
51、上滑总位移为 x 10m,由运动学公式得下滑时间为卜后圮0s底所以煤块从冲上传送带到返回A端所用的时间为(2 J5)s,故C错误;D. 01s内煤块比传送带多走 4m,划痕长4m; 12s内传送带比煤块多走 2m,划痕还是4m; 2 (2传送带向上运动,煤块向下运动,划痕长为2m :a2t2 vt (12 4、5)m故D正确。故选AD。12. ADE【详解】B 由于两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因此两列波传播速度大小相同,故B 错误;A.由图可知,甲波的波长入i=4cm,乙波的波长 尬二8cm,由v=入何知,甲波和乙波的频率之比为2: 1,又甲波的频率为2Hz,所以乙波的频率为1Hz,故A正确;C.
52、由于两列波的频率不相等,因此两列波在相遇区域不会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故C错误;D 由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可知,两列波在平衡位置为x=4cm 处的质点引起的振动都是向下的,根据叠加原理可知该质点的振动方向沿y 轴的负方向,故D 正确;E.从t=0时刻起再经过0.25s,甲波在平衡位置为x=6cm处的位移为零,乙波在平衡位置为x=6cm处的位移也为零,根据叠加原理可知该质点处在平衡位置,故E 正确。故选 ADE 。三、实验题: 共 2 小题,每题8 分,共 16 分13. 1.8 AC【解析】【详解】(1)1 根据图象,结合比例尺可得F 合 =1.8N(2)2A. 用手压住结点后拉弹簧秤并读数,造成弹簧秤与木板不平行可能造成这一现象,故A 正确;B.图中两分力夹角为锐角,初始时一个弹簧秤指示在0.4N处而未调零,这一个分力会有相差0.4N的错误,不会造成合力也相差 0.4N ,故B错误;C. 两个弹簧秤首次拉动时结点位置的记录有较大偏差,造成一个弹簧秤拉的效果与两个弹簧秤拉的效果不同,可能造成这一现象,故C 正确;D. 拉动过程中绳套从弹簧秤上脱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二月复杂管网区桩基施工导改配合协议
- 托管超市的合同范本
- 米面粮油购物合同范本
- 2024年八月份竹制降噪耳机腔体生产协议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粉印版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1.4同学相伴教案3新人教版
- 浙江音乐学院《语文教育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大学《学校乐队编排与指挥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标准模型与新物理的交界-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论研究-全面剖析
- 装饰设计合同范本
- 2024专利代理人考试真题及答案
- 重庆旅游课件教学课件
-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地布局规划指南》编制说明
- 《大数据财务分析》教学大纲
- 状语从句(练习)-2025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 DB11∕T 584-2022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 JJF 2156-2024材料热膨胀仪校准规范
-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解读课件
- 医学教材 鼻窦病变的CT和MRI诊断思路解析
- 2024年河南省机关单位工勤技能人员培训考核高级工技师《职业道德》题库
- 2023光伏并网柜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