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单元思维方法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从寒号鸟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要有计划有安排;我要的是葫芦告诉我们看问题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故事短小,形象鲜明,情节有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课后题,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讨论中,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也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内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把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坐井观天这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的故事,
2、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正确书写生字新词;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体会故事的寓意。2课时寒号鸟本文写了寒号鸟只顾眼前,得过且过,不做长远打算,冬天冻死在岩缝里的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要有计划有安排。读懂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2课时我要的是葫芦本文写了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最后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结合课后题,
3、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2课时口语交际商量借助几种情境使学生明白在与别人商量时要用商量的语气,有礼貌地沟通,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和别人商量事情,要用商量的语气,并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1课时语文园地五识字加油站借助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帮助学生识记9个生字。能根据字义猜偏旁,进一步领悟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认识9个生字;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测词语的意思;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了解汉字“左短右长”“右短左长”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背诵积累古诗江雪;阅读刻舟求剑,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2课时字词句运用列举8个带有“言、语”的四字词语,引导学生猜测词语的意思;利用两
4、个例句使学生对利用形容词修饰句子产生更为直观的认识。书写提示通过“图示法”展现了左右结构的字的两种特殊书写规则。日积月累积累柳宗元的古诗江雪。我爱阅读刻舟求剑讲了一个人过江时宝剑掉入江中,于是在船舷上刻记号,等船停了去捞剑,讽刺了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12 坐井观天教学目标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重点)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重点)3.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重难点)学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备
5、课“”。“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2.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3组对话,并分角色朗读,初步感知故事寓意。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做游戏并交流感受。纸筒看黑板规则:拿出一个薄一点的笔记本,卷成筒状。左手把纸筒放在左眼处;右手捂住右眼。不移动头,直视前方的黑板。反思:你看到的黑板是什么样子?拿下纸筒,再看看刚才看过的地方,你看出了什么?2.由游戏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过渡:有一只小青蛙,它只能通过一个井口往外看,它能看到多大的天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坐井观天。(板书课题)“观”字,发现“观”字的构字特点,理解“观”的
6、意思。“观”字的左、右部件笔画穿插,可用手在书桌上写一写。“观”的右边是“见”,是“看”的意思,“观天”就是“看天”。引导学生注意字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字义,识记生字。4.学生齐读课题,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坐在井里看天。)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2.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明确: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时,注意“哪”是多音字,可以读n,也可以读n,课文里两种读音都出现过。我们可以对比朗读,发现规律:“哪”作语气词时读轻声,其余读三声。3.开火车认读下列词语,再加以识记。(1)出示图片“井沿”,识记“沿”。描一描课本插图中的“井沿”,加深理解。(2)结
7、合字形与字义理解“渴”与“喝”。通过不同的偏旁记忆。“口渴”是一种状态,需要水,因而偏旁是“氵”;“喝水”是一个动作,张嘴喝,要用口,因而偏旁是“口”。用顺口溜区别: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嘴。读熟句加深记忆: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3)加一加、换一换识字。+合=答 口+那=哪扌+台抬 活 话(4)查字典识记:“际”可通过查字典的方式,选择“无边无际”中“际”的字义,还可拓展其他带“际”的词语,如“一望无际、漫无边际”。(5)“错”字可结合生活实际识记,比如,“作业写错了”“有错要改正”。4.指名读生字,再全班齐读。三、指导写字,巩固练习出示本课会写字,引导学生观察:这8个字有什么特
8、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再临写。3.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讲评学生的书写。“词语表”中本课词语,同桌互查互纠,再将订正后的词语多写几遍。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问题,读后汇报。2.划分课文的层次。第一层(第1自然段):交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第二层(第27自然段):用三轮对话来展现故事的内容。3.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在文中勾画出青蛙和小鸟争论的相关句子,再自由读一读。对话一青蛙:你从哪儿来呀?小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对话二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
9、,大得很哪!对话三青蛙: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4.小组分角色读课文。(1)分角色读三组对话。(2)小组举行朗读挑战赛,教师相机评议。评议标准:读准字音,有感情。(3)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佳读者”,予以表扬和鼓励。五、课堂回顾,作业设计1.教师适时回顾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学案”,“”)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3.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2.选词
10、填空,填好后读一读这段话,再导入新课。无边无际相信井沿青蛙小鸟( )落在( )上,告诉( )天( ),大得很。可是( )不( ),认为( )说错了。过渡:到底是青蛙说得对,还是小鸟说得对呢?我们继续学习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二、熟读精思,感悟对话1.学习第1自然段,走进故事。(1)板贴简笔画图片“井”,拿出“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学生上台贴画,说说二者分别应该贴在什么位置。(青蛙贴在井底,小鸟贴在井沿上。)(2)结合板画,观察青蛙和小鸟的位置,理解“沿”,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还知道哪些“沿”。师:既然井的边缘部分叫井沿,那么碗的边缘叫什么?(碗沿。)河的边缘叫什么?(河沿。)床的边缘呢?(床沿。
11、)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了,“沿”就是“边”的意思。(3)观察图画,同桌演一演青蛙和小鸟的相遇。建议一人站着,一人蹲着并将手拢成圆筒状,从中往上看。(4)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7自然段,学生仔细听,揣摩青蛙和小鸟的心理及说话的语气。3.师生合作、串读课文:男生读青蛙的话,女生读小鸟的话,教师读旁白,读时注意“哪”字的两种读音。4.学习第一次对话(第2、3自然段),了解青蛙和小鸟生活的环境。(1)引读:青蛙先问了什么问题?小鸟是怎样回答的?(2)着重理解:“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飞了一百多里”说明天很大。学生可能不理解“里”,可告诉学生一里等于500米,一百里相当于50千米,是很长一段距离。(3)
12、想象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状况。(4)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朗读指导:读第一次对话时,青蛙的话要读出上扬的语调,表示很好奇,小鸟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过渡:小鸟飞了这么远的路,看见了那么多的风景,所以它见多识广!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5.学习第二次对话(第4、5自然段),明白青蛙和小鸟争论的问题。(1)出示两幅图,学生选出青蛙眼中的天和小鸟眼中的天。(2)读懂青蛙的观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预设:教师可说几句话,让学生判断哪句是大话。如:A.我没写家庭作业,却告诉老师我没有带。B.我一只手就能把拖拉机举起来。学生能很快地判断出“大话”是吹牛、夸张的话。青蛙认为天有多大?(不过井口那
13、么大。)“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是什么意思?(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朗读指导:强调“井口、那么远”等词语,语调上扬,读出青蛙自以为是、不相信的语气。课件出示两组句子,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其语气的不同。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天无边无际,大得很。(3)读懂小鸟的观点,想象拓展说话,理解“无边无际”。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我曾飞过 ,飞过 ,天大得很哪!”朗读指导:语速稍舒缓。重读“很”字,表示强调,读出小鸟真诚、劝告的语气,“哪”读轻声,表示感叹。(4)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指导朗读感叹句和反问句
14、。同桌讨论,加上提示语读。青蛙(笑着、摇摇手、摇着头)说小鸟(也笑着、大声、拍拍翅膀)说根据提示语,同桌分角色朗读。6.学习第三次对话(第6、7自然段),明白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不一样的原因。(1)学生分角色朗读,说说青蛙和小鸟的笑有何不同。明确:青蛙是自以为是的笑,说明它很自大;小鸟是无奈的笑,与青蛙的笑形成对比。(2)指导用“一就”说话。朗读指导:小鸟说的话中,“你是弄错了”中的“是”要重读,表示强调,加强语气。(3)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谁说得错?为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初步感知寓意。(4)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青蛙天天坐在井里,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所以它目光短浅、所见有限。7.师生合
15、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读旁白,指名朗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三、续编对话,领悟寓意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续编对话。师:如果青蛙接受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2.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朗读,再思考问题。3.自由朗读课文,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表演性复述课文。4.总结寓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明确: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这样才能见多识广,看得全面。四、积累词句,作业设计1.摘抄积累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对应训练。(“学案”,“”)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怎样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让学生在简单愉悦中透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
16、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动手做游戏,激发兴趣。在课堂开始,我引导学生做了“纸筒看黑板”的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了解了为什么青蛙只能看到一点点天空。扮演主角,再现情景。课堂中,我让学生扮演青蛙和小鸟,演一演它们的对话,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语文素养。拓展延伸,培养想象。学完课文后,我引导学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所见、所想,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既加深了对课文寓意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总之,我通过让学生“做一做、演一演、说一说”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简单愉悦中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养。课题12坐井观天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
17、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对话。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体会寓意。教学难点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 师随机介绍什么是 (课件出示2)寓言故事:有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
18、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2.你都读过什么寓言故事呢?同学们一起说一说。 同学们读过的故事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再来读一则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坐井观天)【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寓言故事入手,过渡到课文坐井观天。】新课教学( )分钟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3)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
19、课件出示4) jn un yn d k h hu j na 井 观 沿 答 渴 喝 话 际 哪 nn cu ti弄 错 抬 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观、沿”,后鼻音“井、弄”以及三拼音节“观、话”。“哪”是多音字,两种读音都出现了,当放在句末时读轻声。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弄错 回答 抬头 井沿 口渴 喝水 大话无边无际 坐井观天 开展读词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3)识记生字 编顺口溜识记: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嘴。 猜谜语:“再次见面”就是“观”;“出口千言”就是“话”。用“加一加”方法学习:“+合”是“答”“讠
20、+舌”是“话”,“口+那”是“哪”,“扌+台”是“抬”“阝”加“二”加“小”是“际”。换一换:“铅”减“钅”换“氵”就是“沿”。组词、句子拓展法识记:“际、错”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一望无际、漫无边际”“作业写错了”“有错就改正”。 (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课件出示6) 故事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 (小鸟和青蛙的故事。) 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没有出来过,没有见到更大的天地。) 三、识记生字,
21、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7 )出示生字: 井 观 沿 答 渴 喝 话 际 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喝、井”并讲述:(板书:喝 井) (课件出示8)“渴、井“田字格课件。“渴”: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下部分先写“人”,“人”的末笔捺改点,再写竖折。 “井”:独体字,第一横比第二横略短,第二横在横中线下侧,竖比竖撇略长。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9)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
22、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两个小动物,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故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设计意图:提示自学要求,学生带着任务读书,才有效果。】【设计意图:字、词、篇,先扫清语言障碍,把课文读通顺、正确。】课堂作业新设计1.看拼音写汉字。 jn yn hu d ku k h shu d hu w bin w j ( ) ( )( )( ) ( )( )2.给下列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n n(1) 你从哪( )儿来呀?(2)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话题? 参考答案
23、:1.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大话 无边无际2.n n3.他们争论的话题是:天到底有多大?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3.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词语卡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复习巩固,字词导入。 1.全班认读词语卡片。 2.开火车个别认读。 3.师问:孩子们,你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板书:坐井观天)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标出自然段序号。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
24、要求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件出示11)小鸟和青蛙在争论 (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天有多大?) 三、朗读感悟,细读课文。1.师:青蛙和小鸟是怎么争论的?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吧!请同学们三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27自然段。(课件出示12)学习要求: (1)分角色朗读课文。(2)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小鸟和青蛙说的话。(3)找出小鸟和小青蛙的三次对话,想想它们为什么对天的看法不一样? 2.教师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和学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 (课件出示13)同桌读第一次对话。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青蛙和小鸟生活的环境有什么不同?青蛙整天生活在井底,只看见
25、很小的天空,小鸟自由飞翔在蓝天,每天飞很远的路,看到的天地大得很。分角色朗读,读好儿化音“哪儿”,问句读出上扬的语气。 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14 ) (1)自读第二次对话,分别用“ ”和“ ”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课件出示15)出示两幅图:青蛙眼中的天和小鸟眼中的天。(2)理解青蛙的话。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比较下面的两句话,哪一句更好?“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在比较朗读之后,感受原句(第一句)中用了感叹句和反问句语气表达更为强烈,表现出青蛙的自以为是。 (3)小鸟
26、认为天有多大?(课件出示16)(无边无际)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无边无际就是“很大,一眼望不到边”) (我们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4)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 第三次对话: (课件出示17 )(1) 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2) 这次对话,提示语都加了“笑了”,青蛙的笑和小鸟的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青蛙的笑,说明青蛙很自大,一点儿也听不进小鸟的话。小鸟的笑,是小鸟笑青蛙的自以为是,笑青蛙明明是弄错了,却还是固执己见。(3)(课件出示18)用“一就”说话。 一下课,同学们就跑出教室,奔到操场上做游戏。 (4)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 四、教师小
27、结。 1.师:从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它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有多大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学帮老师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生自由回答) 2.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啊! 五、拓展学习,巩固提高。(课件出示19-21)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吗?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2.你觉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吗?想一想。3.小组合作,续编第四
28、次对话: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设计意图:找准课文的切入点“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由此展开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朗读,感受感叹句和反问句的表达语气和效果。】【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朗读,对“笑”的理解,感受青蛙的自以为是。】板书内容12坐井观天 小鸟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天有多大? 看事物要全面 青蛙 井口那么大 目光短浅课堂作业新设计1.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2.搜集一下寓言成语。 3.说一说“坐井观天”的含义。 答案:1.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2.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画蛇添
29、足3.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而又盲目自大的人。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学生通过读课文,很容易便知道:坐在井里看天。可是,“坐井观天”是个成语,它有一定的寓意,而体会它的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因此,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这则成语的寓意,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于是,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特别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3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让他们通过朗读来感悟这一成语的寓意。刚开始,大部分学生声音很小,而且读不出青蛙和小鸟对话时争论的语气。后来,我在旁引导,并鼓励他们。 为了更进一步体
30、会“坐井观天”的寓意,我再出示课件,出示两幅图:青蛙眼中的天和小鸟眼中的天。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事物呢?学生便从中悟出道理,知道此成语的寓意: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只看某一部分。最后我又补充归纳“坐井观天”的寓意:我们看问题或者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样一来,又加深了学生的体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由此突破。不足之处:课文的朗读指导有些少。低年级小学生朗读指导很重要,今后应该多多关注。备课素材【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看问题、认识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更全面。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寓言故事有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金会项目执行协议书
- 获取拆迁协议书
- 花木租摆协议书
- 绿植租赁协议书
- 股东办学协议书
- 和父母断绝合同协议书
- 承包蛋糕店合同协议书
- 幼儿园投资分红协议书
- 续签合伙协议书
- 工程逾期违约金协议书
- 建平磷铁矿业有限公司磷(含磁铁磷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DB22∕T 3181-2020 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
- GB/T 36713-2018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
- GB/T 25068.1-2020信息技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第1部分:综述和概念
- “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汇报材料
- 《狼王梦》读书分享PPT
- 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快乐的节日》优秀课件1人教版
- 电力市场交易模式
- 第四课《单色版画》 课件
- 门诊手术麻醉原则课件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质量验收项目缺陷判定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