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专项训练4文言文阅读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7/c4e8d90e-b959-4025-abcf-74958e2003c2/c4e8d90e-b959-4025-abcf-74958e2003c21.gif)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专项训练4文言文阅读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7/c4e8d90e-b959-4025-abcf-74958e2003c2/c4e8d90e-b959-4025-abcf-74958e2003c22.gif)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专项训练4文言文阅读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7/c4e8d90e-b959-4025-abcf-74958e2003c2/c4e8d90e-b959-4025-abcf-74958e2003c23.gif)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专项训练4文言文阅读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7/c4e8d90e-b959-4025-abcf-74958e2003c2/c4e8d90e-b959-4025-abcf-74958e2003c24.gif)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专项训练4文言文阅读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7/c4e8d90e-b959-4025-abcf-74958e2003c2/c4e8d90e-b959-4025-abcf-74958e2003c2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专项训练4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蹴:踩踏加:益处吾妻之美我者,力我也(11)斟酌损益.2.写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蹴尔而与之(2)万钟于我何加.焉(3)是亦不可以已.乎(4)寡人前矣援疑座理(6)齐师取绩(8)臣谑知不如徐公美(9)以其先帝遗德(10)引喻失义.已:停止,放弃谕:明白,懂得援:引、提出质:询问败绩:大败私:偏爱诚:确实光:发扬光大义:道理益:增力口,并解释。(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 。
2、(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先前、从前(5)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着 。(6)孰视之孰,同“熟”,仔细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并注意体会其今义。(1)长跪而谢之明:道歉(2)肉食者林,未能远谋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3)牺牲玉帛牺牲: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4)小大之狱(5)今齐地方千里(6)诚宜叶区圣听狱:指诉讼事件地方:土地方圆开张:扩大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感到痛心、遗憾(8)由是嫦徵感激: 感奋激发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又何间焉人.间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肉食者鄙B.鄙一 广口,先帝不以臣卑鄙民弗从也。从战则请从公问其故
3、 立故故克之【解析】A项间”的意思分别为参与顺从/跟随;D项 故”的意思分别为原因/之间;B项 鄙”的意思均为浅陋;C项 ,缘故/因此,所以。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之”字与例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的意思分别为(D)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A.蹴尔而与之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C.不效,则治臣之罪D.专诸之刺王僚也【解析】例句和 D 选项中的“之 ”字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 项和 B 项中的 “之 ”字作代词;C项中 之”是结构助词,的。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
4、了。(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4)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够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我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一 (湖北黄冈中考改编)【甲】 当余之从师也
5、,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 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 问驿吏日: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 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
6、 己官让之。则天日: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 ?”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则天甚 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节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注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2)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敝:破(3)略无慕艳意略无:完全没有(4)还然蒲州驿次:停留,住宿(5)行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咨:咨询,询问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武则天拿这件事询
7、问张循宪,(张循宪)全部按实际,情况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 贞)。3 .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划分的时候,应该以词语的意义为单位,表达一个意义的词语就不能被隔断开。题目中还做出了提示,断两处“。循宪”是人名,他所做的是 方复命”, 因此第一处划分为循宪方复命宥者”是一个固定搭配,后面应该断开。4 .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写,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1)【甲】文重点写作者在求学过程中生活的艰苦,运用对比手法写了自己与同舍生”不同的穿着打扮,在这方面作者的态度是略无慕艳意”(或:根本不羡
8、慕)。(2)【乙】文中张循宪通过 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和 命表,又出意外” 两件事,发现张嘉贞 才能超群 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的能力。第(1)题考查对作者的态度的分析,文中体现态度的语句是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第(2)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作答时 , 要根据张嘉贞在这两件事中的具体表现,通过其言行来分析其性格特点。【参考译文】【乙】张嘉贞失意落魄而胸怀大志,既不自命清高,也不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下。张循宪以御史的身份出京办差,回来的时候投宿在蒲州馆驿。张循宪正打算向朝廷汇报工作,可这次出使有部分事务很长时间没有解决,非常担心。就问馆驿官吏:这
9、里有没有见识高的人?”馆驿官 吏把张嘉贞告诉了他。张循宪召来张嘉贞并与他相见,拿那些困惑了自己很长时间没有及时解决的问题咨询他,张嘉贞随口应答,都使张循宪豁然开朗。 等到让张嘉贞起草奏章时,又出乎 张循宪的意料。另一天,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张循宪)全部按实际,情况回答,于是请求 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武则天说:你能举荐贤良,品德很好。我怎能没有一个能举荐贤 人的官员呢?”于是把张嘉贞召入内殿,隔着帘子和他说话,武则天很欣赏他。第二天,张嘉贞被 授官为监察御史。二(山东聊城中考改编)【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朱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 绩。公将驰之。刿曰
10、:朱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失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 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 ,常存 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 渐就衰竭之故。惟荀鹭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 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注荀鹭(y i ng春秋时晋国大将。 拔:攻克,攻取。逼阳沙
11、163;古夷族一支。遽迅速。5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公将鼓之之:起补足音节作用(2)公将驰 之驰:驱车追赶(3)彼竭我盈盈:充满。这里指十气正旺需(4)皆初气过锐皆:都(5)渐就衰竭之故.故:缘故6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碾出的痕迹混乱 ,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2)此善于用气者也。这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7 .对【甲】【乙】两文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B)A.【甲】文两个 朱可”,两个 何矣”前后映衬,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8 .【甲】文 将鼓“将驰”说明鲁庄公是军事上无知的昏君。C.【乙】文用
12、 失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对 气”的思考。D.【甲】文用对话的方式说出观点 ,【乙】文则用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证明观点。【解析】【甲】文中的鲁庄公虽然是一个没有军事指挥才能的人,但他能及时采纳曹刿的合理建议,才最终取得了胜利。所以鲁庄公并不是昏君。9 .在对战争取胜原因的认识上 ,【甲】【乙】两文有何不同 ?【甲】文论述了战时要善于观察 ,把握战机的观点。【乙】文强调战时不仅要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还要善于用 气”。【参考译文】【乙】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我对这几句话,经常细细体会。大概用兵并无其他奥妙,经常保持锐气不用尽
13、就可以了。孙权攻打合肥,被张辽击败;诸葛亮攻打陈仓,被郝昭击败,(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久攻不下) 士气就渐渐衰竭的缘故。只有荀鹭攻克逼阳,士气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 难以迅速取胜,因而养精蓄锐,先安排好外援,等待城中敌人自行灭亡。这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 的人。三【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弓圣听,以光先帝 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夫君子之行,静以彳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10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时候(2)诚宜儿张圣听开张:扩大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表明(4)年与 时驰与: 随着,随同(5)意与日去意:意志11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不应该随意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2)非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2章 乡村和城镇 第2节 城镇化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
- 江苏省环保产业项目融资渠道探索
- 2025年度品牌区域独家经营权许可合同
- 6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 7我们的衣食之源(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001
- 10000以内数的读写(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授权合同补充协议2篇
- 2024年高中化学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三节 电解池 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4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素养提升课 9:3:3:1的变式及个体基因型探究的实验设计题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
- 二零二五年度仓库租赁安全与冷链物流全程服务协议3篇
- 2023年全国高考乙卷历史真题试卷及答案
- 数学小故事-二年级
- 骨科手术的术后饮食和营养指导
- 旅游定制师入行培训方案
- 奥数培训班课件
- 2024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0题
- 个人代卖协议
- 赏析小说语言(二)
- 【立高食品公司的偿债能力现状及问题分析(论文9000字)】
- 10.《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李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