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共同治理(Common 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理性抉择一、共同治理概述始于 20 世纪初美国的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同公司治理结构成为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理论 界、实业界探讨的热点,是跨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 从传统公司法的角度来说, 股东是公司理所当然的所有者, 股东的所有者地位受到各国法律 的保护。 由此, 公司存在的目的就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然而传统的公司法是建立在市场 没有缺陷, 具有完全竞争性, 市场可以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假定前提下。 然而在现代社 会中,现实却是市场机制并不充分, 股东利益作为一种个体利益在很多场合与社会公众的整 体利益存在
2、冲突,股东只是承担有限责任,一部分剩余风险已经转移给了债权人和其他人。 公司应是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组织, 公司不应仅仅作为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工具, 而应被 视为最大限度地顾及和实现包括股东在内的公司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组织体系或制度安排;公司的权利来源于公司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委托, 而非只是根植于股东的授予; 公司应对公司所 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而不应仅限于对股东负责。从 20 世纪 8 年代开始,出现了各式各样强调公司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学说。利益相 关者理论认为, 公司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才是公司的经营目标。 期间, 学者之间对 是否承认公司的社会责任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但争论的走向是,
3、公司社会责任观点逐渐居于 主导地位。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主流观点认为公司不再仅仅是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信托关系, 而是利益相关方面的利益共同体。 与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机制也不仅局限于以治理结构为基 础的内部治理, 而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 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 治理的目标 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而且要保证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结合发达国 家的经验以及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 与此同时, 作为落实公司社会责任重要一环的公 司治理结构也就面临者增添新内容的任务, 公司治理改革的要点在于: 不应把更多的权利和 控制权交给股东,从以股东为中心的治理结构转向利
4、益相关者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二、共同治理与网络治理的趋同性共同治理作为一种不同于单边治理的模式, 得到了理论界的共同认同与重视, 并对它们 之间的关系有了清晰的认识。 但网络治理与共同治理的关系却有待进一步研究。 网络治理与 共同治理并不是两种不同的治理形式, 二者在理论基础、 治理目标、 治理机制等方面具有趋 同性。1、理论基础的趋同性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 该理论认为, 公司拥有包括股东、 顾客、 员工、 供应商、合作伙伴、 社区、 舆论影响者和其他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群体。 所有利益相关者都 是拥有专用性资本的主体, 他们分别向企业提供自己的专用性资本, 拥有企业专用性资本的
5、 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成为企业的所有者, 股东不是企业的惟一所有者。 企业则是这些提供专用 性资本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种合约, 是治理和管理这些专用性资本的一种制度安排。 公司 的治理和管理应当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各利益相关者应广泛参与公司的治理。 这里 的利益相关者是任何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被实现公司目标所影响的集团或个人。 利益相关 者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潜在的。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间是一种影响互动的关系。 一方面,企业的行动、决策、政策会影响利益 相关者利益,另一方面,利益相关者也会影响企业的行动、决策和政策。根据这种影响互动,可以将利
6、益相关者分为四类:( 1)支持型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合作性强,威胁性低,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 员工与顾客等。(2)边缘性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对企业的威胁和与企业合作的可能性较低。包括 雇员的职业联合会、消费者利益保护组织以及未经组织起来的股东等。(3)不支持型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对企业的潜在性威胁较高,而合作的可能性较 氏,如存在竞争关系的相关企业、工会及新闻媒体等。(4)混合型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对企业的潜在性威胁和潜在性合作的可能性都较 高。包括紧缺的雇员、顾客。网络治理的理论基础是企业网络理论。 1934 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运用社会计量 学的方法对小群体进行实证研究奠
7、定了网络研究的基础。 经济学主要从以下两个视角来研究 网络的存在性以及网络的功能: 一是把网络作为一种分析工具。 “网络 ”概念最初被描绘成组 织内部的非正式关系纽带, 然后发展为一个表达组织环境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术语, 最后又 成为分析权力与治理关系的研究工具; 二是把网络作为一 种治理形式。 把网络视为一种治理 形式, 实质是把它当作使单个主体整合为一个连贯体系的社会粘合剂,把网络与市场 、科层等并列, 视为一种独立的交易活动协调方式。 把网络视为治理机制或合作机制离不开网络分 析工具, 而网络分析的最经典对象就是网络。 在企业的网络分析中, 不论是社会关系网络结 构观、弱关系力量假设与社
8、会资源理论, 还是嵌入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 研究的都是人与人、 组织与组织以及人与组织之间形成的关系网络。 企业不是孤立的, 会与许多关系主体发生各 种交易行为, 由此形成的网络中如何协调各网络主体的利益, 如何对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网 络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成为网络治理的主要内容。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网络理论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理论, 但二者具有趋同性。 在企业网 络体系中,与企业相关的网络主体与企业及网络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关系。从企业间网络看, 企业间基于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 通过合作、 竞争、控股、集团等形式, 借助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获取各自的利益, 他们是利益相关者。 从
9、企业内部网络看, 经营 者、内部员工、 股东等网络主体与企业之间也是一种利益关系, 通过建立内部科层组织结构, 以保障各自的利益。 因此,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网络理论研究的都是同样的对象,即企业的利益相关者。2、治理目标的趋同性 共同治理的目标是合理平衡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 标,并以此来安排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权力。 按照权利制衡权力的逻辑, 利益相关者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利益) ,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权力,通过行使相应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 权利。 因此,要求在公司治理中根据自己权利的大小分配适应的权力,当公司行为或其他利益相关者侵害自己的权利时可以通过行使权力
10、来保障自己的权利, 以此参与公司治理。 不仅 于此, 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资本的投入要追求最大的回报,即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要求各利益相关者作为整体联盟, 对投入公司的资本进行有效的整合, 通过 资本经营方式, 实现资本运营的最佳效率与效果。 这里的资本不但包括现有的利益相关者投 入公司的现实资本,还包括潜在的利益相关者的潜在资本。而网络治理的目标一方面是各网络主体利益的协调, 另一方面是作为网络组织的企业内 部资源与外部网络资源的整合。 各网络主体利益的协调实质上就是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 利益合理平衡, 同样需要按利制衡权力来分配各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力。 按照企业资源基础
11、理 论,企业的资源包括有形的资源和无形的资源,资源在企业之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 这些独特的资源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价值。可以认为, 所有对能促进企业发展的都可以是企业的资源。 虽然企业不能通过流动或复制来获取其他企业的内部资源, 但可以借助企业间 网络来利用网络中其他主体的内部资源。 网络治理就是要通过参与企业间网络获取其他网络 主体的资源, 并将其与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提高经营效率与效果。 现代企业的资本 经营, 就是通过资本的交易或使用追求资本增值的行为,是生产要素综合动力的总概括。业所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 各种生产要素都以资本的身份加入到经济活动中, 通过流通、 收 购、兼
12、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各种途径优化配置,进行有效经营,以 最大限度实现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 这里的社会资源, 即有企业内部资源, 也有企 业外部资源。可见, 共同治理与网络治理目标具有趋同性, 一是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 二是各 利益主体利益的最大化。 即将各利益主体提供的资本要素综合利用, 实现各利益主体综合利 益最大化,再按照一定的利益分配机制权衡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保障各利益主体的个体利益。3、治理机制的趋同性 共同治理的机制主要是科层机制与协调合作机制。 共同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股东和 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控制权配置上分权制衡, 在公司经营上监督制约的问
13、题。 企业科层是 指一组规范与法人财产相关各方的责、权、利的制度安排,其中包括股东、董事会、管理者 和工人。或者说,它是企业内部不同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在科层中,生产和交易 活动是在雇佣的背景下进行的,企业家居于核心地位,他与其有要素提供者签订要素契约, 契约中所未规定的剩余则由企业家利用自己的权威相机处理。由于难以区分不同成员的贡 献,因此它是通过命令机制以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解决企业内部成员的矛盾并做出必要 的行动。 在共同治理中, 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签订详尽的契约, 通过正式契约界定自己的权 力,通过行使权力保障自己的利益。 在企业内部通过正式组织制度, 以行政命令进行生产和
14、交易活动。 同时, 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有大小之分, 以权利分配的公司控制权力也有强 弱之分。 弱利益相关者在运用弱势权力维护自己权利时一方面要依赖法律的保护与支持, 法律规范保证权力的正常有效地执行; 另一方面还需要借助利益趋同的利益相关者联盟。 益趋同的利益相关者组成的联盟权力高于单个利益相关者, 如小股东联盟、 债权人联盟、 客联盟,更能有影响力地行使权力, 与大股东、经营者的权力进行抗衡,以达到权力的牵制 和制约。 利益相关者联盟的形成是基于联盟内各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合作与协调机制, 否则难 以形成利益相关者联盟。 同时, 各联盟之间也需要信任合作与协调, 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 发展,
15、否则将陷入争权夺利之势。通过激励与约网络治理的机制同样也是科层机制与信任合作机制。 在企业内部网络治理中, 各成员之 间如员工、 部门等, 组织网络的信息交流和创新活动往往由个体完成的, 在团队管理和合作 开发过程中,很多创新知识的来源依赖于成员的隐性知识和来自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信息, 以及这些信息和知识与组织网络资源的整合, 而这更多的依靠科层治理机制, 束实现整合。 信任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结合常常体现在企业间网络的制度安排, 例如与供应商 长期性的关系契约和关系融资等。关系契约很大部分是依赖于对合作伙伴的声誉、竞争力、 双方在价值和文化上的某种程度一致性, 以及组织和个人的社会关系。 因此,
16、 关系合同具有 较大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可以依据市场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减少谈判和执行的成本。由于不同的治理机制各有利弊, 科层机制可以实行统一的集中控制, 有效地防止被套牢 和信息溢出的风险,但是正式科层权威系统的信息传递慢、损耗大,缺少有效的激励手段; 以信任为基础的机制可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创新活动, 以及参与者对资产的专用性投资, 但 是由于缺少严格的契约约束和权力保证, 存在被套牢和信息溢出的风险。 不同的治理机制之 间存在互补性, 可以采用不同治理机制的组合来有效减少治理成本。 因此, 不管是共同治理 还是网络治理,都不可能是单一的某一种治理机制,任何一种机制都不能解决治理的
17、问题, 而应是多种治理机制的有机组合和有效的运用以达到治理目标, 只是在具体运用时的范围与 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因此,共同治理与网络治理在治理机制上有趋同性。网络治理一、网络治理概述传统的公司治理是基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股东至上单边治理模式, 公司 控制权属于股东,公司的经营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随着股权的分散、企业之间相互参股 的增加、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本等非财务资本对于企业经营的日益重 要,产生了基于相关利益者利益的共同治理模式, 强调各种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治理的广泛参 与。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体现一种追求效率的原则和目标, 广泛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的共同
18、治理模式则更侧重于企业和社会整体的帕累托最优,强调企业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 展,体现了一种追求公平的原则。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治理环境的变化使治理任务所依赖的 路径发生改变,引发治理形式的渐变, 形成了一种新的治理形式 网络治理。网络治理是 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和个体通过经济合约的联结与社会关系的嵌入所构成的以企业制度安 排为核心的参与者间的关系安排。信息社会全球峰会将网络治理定义为: “国家、私营企业和公民社会各自按照自己的角 色制定和应用互联网的发展和使用过程中的原则、标准、规范、决策步骤和共同规划 ” 。这 个定义既包含了互联网的 “技术治理”(网络的发展) ,也包含了对于网络的治理(网络
19、的使 用)。这个定义规定任何一类参与者都不能独自解决互联网及其使用所带来的问题。它同样 也肯定了不同类别的参与者 政府、私营企业和公民社会应该共同承担责任。二、网络治理的内容1. 公司内部网络治理 即公司内部的股东、经理与员工之间等之间的关系安排。2. 公司外部网络治理 即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通过正式契约和隐含契约所构成的组织模式中的关系安排。三、网络治理的法律规制1. 形式合法性原则也就是政府的治理必须要有法律依据, 并且任何政府法规、规章在内容上都要符合上位 法,最终符合宪法的规定。就要求实名登记事件而言,法律并没有规定需要实名登记。 尽管 在 2003 年,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提出建
20、议,人大应该立法禁止任何人匿名在网上发 表东西,包括传统媒体,应该提倡用真名,不用笔名发表文章。但是,迄今为止人大并没有 就网络实名登记进行立法,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及 “公民权利法无禁止即自由 ”的现代公法 原理,深圳警方就无权要求对论坛、 BBS 的版主、 QQ 群的创建者进行实名登记。2. 必要性原则明确网站的法律责任,让网站采取各种方式来远离纠纷。 必须广泛听取民意, 召开各种形式的听证会充分论证也就是政府治理的手段是必要性的, 不进行这种手段的治理无法防治网络之害。 在政府 治理的各种手段中,包括网吧监控与实名登记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争议中的一个焦点就是 采取这些措施是否必要,
21、如果不采取这些措施是否能达到防止侵权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如实 名登记的目的是,出现有害信息后容易寻找到真实身份的人, 从而防止和打击犯罪。 但有人 就提出异议,认为防范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预防打击犯罪,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来实现, 如以管制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为主, 因此,对网络进行政府治理的立法时, 治理手段的合理性。但是政府在运用这种手段时, 也要坚持尽可能最小地3. 最少侵犯公民权利的原则 如果某种政府治理手段是必要的,侵犯公民的权利。比如在对待网吧监控的问题上,笔者赞同使用监控的手段,但同时认为, 行政机关应制定严格规定, 严禁管理人员外传在监控中获得的信息; 除非司法机关依法定程 序,监
22、控获得的信息不能作为证据使用;条件允许下改进监控软件,避免涉及隐私等。4. 正当程序原则对网络的政府治理必须制定严格的程序, 同时在执行中必须坚持依程序执法。 实名登记 即使是有必要, 也应当有一个严格的程序,规定向谁登记,谁有权获得登记的资料,不能因 为程序的不严格而使资料外泄,损害公民的权利。四、网络治理与共同治理的趋同性共同治理作为一种不同于单边治理的模式, 得到了理论界的共同认同与重视, 并对它们 之间的关系有了清晰的认识。 但网络治理与共同治理的关系却有待进一步研究。 网络治理与 共同治理并不是两种不同的治理形式, 二者在理论基础、 治理目标、 治理机制等方面具有趋 同性。1、理论基
23、础的趋同性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 该理论认为, 公司拥有包括股东、 顾客、 员工、 供应商、合作伙伴、 社区、 舆论影响者和其他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群体。 所有利益相关者都 是拥有专用性资本的主体, 他们分别向企业提供自己的专用性资本, 拥有企业专用性资本的 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成为企业的所有者, 股东不是企业的惟一所有者。 企业则是这些提供专用 性资本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种合约, 是治理和管理这些专用性资本的一种制度安排。 公司 的治理和管理应当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各利益相关者应广泛参与公司的治理。 这里 的利益相关者是任何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被实现公司目标所影响的集团或个人
24、。 利益相关 者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潜在的。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间是一种影响互动的关系。 一方面,企业的行动、决策、政策会影响利益 相关者利益,另一方面,利益相关者也会影响企业的行动、决策和政策。根据这种影响互动,可以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 1、支持型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合作性强,威胁性低,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 员工与顾客等。2、边缘性的利益相关者。其特点是对企业的威胁和与企业合作的可能性较低。包括雇 员的职业联合会、消费者利益保护组织以及未经组织起来的股东等。3、不支持型的利益相关者。 其特点是对企业的潜在性威胁较高, 而合作的可能性较
25、氏, 如存在竞争关系的相关企业、工会及新闻媒体等。4、混合型的利益相关者。 其特点是对企业的潜在性威胁和潜在性合作的可能性都较高。 包括紧缺的雇员、顾客。网络治理的理论基础是企业网络理论。 1934 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运用社会计量 学的方法对小群体进行实证研究奠定了网络研究的基础。 经济学主要从以下两个视角来研究 网络的存在性以及网络的功能: 一是把网络作为一种分析工具。 “网络 ”概念最初被描绘成组 织内部的非正式关系纽带, 然后发展为一个表达组织环境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术语, 最后又 成为分析权力与治理关系的研究工具; 二是把网络作为一种治理形式。 把网络视为一种治理 形式, 实质是把
26、它当作使单个主体整合为一个连贯体系的社会粘合剂,把网络与市场、 科层等并列, 视为一种独立的交易活动协调方式。 把网络视为治理机制或合作机制离不开网络分 析工具, 而网络分析的最经典对象就是网络。 在企业的网络分析中, 不论是社会关系网络结 构观、弱关系力量假设与社会资源理论, 还是嵌入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 研究的都是人与人、 组织与组织以及人与组织之间形成的关系网络。 企业不是孤立的, 会与许多关系主体发生各 种交易行为, 由此形成的网络中如何协调各网络主体的利益, 如何对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网 络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成为网络治理的主要内容。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网络理论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理论,
27、 但二者具有趋同性。 在企业网 络体系中,与企业相关的网络主体与企业及网络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关系。从企业间网络看, 企业间基于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 通过合作、 竞争、控股、集团等形式, 借助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获取各自的利益, 他们是利益相关者。 从企业内部网络看, 经营 者、内部员工、 股东等网络主体与企业之间也是一种利益关系, 通过建立内部科层组织结构, 以保障各自的利益。 因此,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网络理论研究的都是同样的对象, 即企业 的利益相关者。2、治理目标的趋同性 共同治理的目标是合理平衡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 标,并以此来安排利益相
28、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权力。 按照权利制衡权力的逻辑, 利益相关者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利益) ,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权力,通过行使相应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 权利。 因此,要求在公司治理中根据自己权利的大小分配适应的权力, 当公司行为或其他利 益相关者侵害自己的权利时可以通过行使权力来保障自己的权利, 以此参与公司治理。 不仅 于此, 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资本的投入要追求最大的回报, 即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利益相 关者利益最大化要求各利益相关者作为整体联盟, 对投入公司的资本进行有效的整合, 通过 资本经营方式, 实现资本运营的最佳效率与效果。 这里的资本不但包括现有的利益相关者投 入公司的现实资本,还
29、包括潜在的利益相关者的潜在资本。而网络治理的目标一方面是各网络主体利益的协调, 另一方面是作为网络组织的企业内 部资源与外部网络资源的整合。 各网络主体利益的协调实质上就是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 利益合理平衡, 同样需要按利制衡权力来分配各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力。 按照企业资源基础理 论,企业的资源包括有形的资源和无形的资源,资源在企业之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 这些独特的资源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价值。 可以认为, 所有对能促进企业发展的都可以是 企业的资源。 虽然企业不能通过流动或复制来获取其他企业的内部资源, 但可以借助企业间 网络来利用网络中其他主体的内部资源。 网络治理就是要通过参与企业
30、间网络获取其他网络 主体的资源, 并将其与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提高经营效率与效果。 现代企业的资本 经营, 就是通过资本的交易或使用追求资本增值的行为, 是生产要素综合动力的总概括。 企 业所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 各种生产要素都以资本的身份加入到经济活动中, 通过流通、 收 购、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各种途径优化配置,进行有效经营,以 最大限度实现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 这里的社会资源, 即有企业内部资源, 也有企 业外部资源。可见, 共同治理与网络治理目标具有趋同性, 一是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 二是各 利益主体利益的最大化。 即将各利益主体提供的资本要
31、素综合利用, 实现各利益主体综合利 益最大化,再按照一定的利益分配机制权衡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保障各利益主体的个体利益。3、治理机制的趋同性共同治理的机制主要是科层机制与协调合作机制。 共同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股东和 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控制权配置上分权制衡, 在公司经营上监督制约的问题。 企业科层是 指一组规范与法人财产相关各方的责、权、利的制度安排,其中包括股东、董事会、管理者 和工人。或者说,它是企业内部不同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在科层中,生产和交易 活动是在雇佣的背景下进行的,企业家居于核心地位,他与其有要素提供者签订要素契约, 契约中所未规定的剩余则由企业家利用自己的权威相机处理。由于难以区分不同成员的贡 献,因此它是通过命令机制以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解决企业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网络游戏推广与分成合同2篇
- 红木家具员工培训
- 护理生就业心理主题班会
- 2024年学生会体育部年度工作总结
- 采掘接续培训课件
- 道路安全性评价与管理
- 胖东来运营精细化管理
- 酒店仪容仪表培训
- 二零二四年度健身中心租赁返租与经营管理合同3篇
- 老年肺炎后护理查房
- 碘海醇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 大班-数学-我会找位置-课件
- 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 向最高检察院提起申诉书范文
- 第11课 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 (医学课件)骨水泥知识
- 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 腹水回输临床应用
- 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支预算编制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件配套)
-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相关知识问答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