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荧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_第1页
2.荧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_第2页
2.荧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_第3页
2.荧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_第4页
2.荧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五荧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 B2的分析原理;2、掌握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技术和测定维生素二、实验原理1. 荧光光度法原理(1)常温下,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一定的紫外可见光的辐射能成为激发态分子,激发态分子通过无辐射跃迁至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再以辐射跃迁的 形式回到基态,发出比吸收光波长长的光而产生荧光。在稀溶液中,荧光强度IF与物质的浓度c有以下的关系:If 2.303 Io bc当实验条件一定时,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线性关系:If Kc这是荧光光谱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2) 荧光分析法的特点:a. 与紫外-可见分光度法比较,荧

2、光分析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b. 选择性好。荧光法既能依据发射光谱,又能依据吸收光谱来鉴定物质。C.所需试样量少、操作方法简便。(3) 荧光光谱激发光谱:固定测量波长(选最大发射波长),化合物发射的荧光强度与照射光波长的关系曲线。激发光谱曲线的最高处,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最多,荧光强度 最大。发射光谱:固定激发光波长(选最大激发波长),化合物发射的荧光强度与发 射光波长关系曲线。固定发射光波长进行激发光波长扫描,找出最大激发光波长,然后固定激发 光波长进行荧光发射波长扫描,找出最大荧光发射波长。激发光波长和发射荧 光波长的选择是本实验的关键。(4) 荧光分析仪器常用的荧光分析仪器由激发光源、单色器、

3、液槽、检测器和显示记录器五部分构成,如下图所示:Io2. 荧光光度法测定多维葡萄糖粉中维生素B2的含量维生素R (又叫核黄素,VB)是橘黄色无臭的针状结晶,其结构式为:OHOH3CH3C维生素R易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稳定,光照易分解,对热稳定。维生素 B2溶液在430440 nm蓝光的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荧光峰在535 nm 维生素B在pH=47的溶液中荧光强度最大,在 pH=11 的碱性溶液中荧光消失,所以可以用荧光光度法测维生素B2的含量。多维葡萄糖中含有维生素 Bl、B、C、D2及葡萄糖,其中维生素 C和葡萄糖 在水溶液中不发荧光,维生素 Bi本身无荧光,在

4、碱性溶液中用铁氰化钾氧化后才产生荧光,维生素D2用二氯乙酸处理后才有荧光,他们都不干扰维生素&的测定。维生素B2在碱性溶液中经光线照射会发生分解而转化为光黄素,光黄素的荧光比核黄素的荧光强的多,故测维生素 &的荧光时溶液要控制在酸性范围内, 且在避光条件下进行。三、试剂与仪器仪器:970CRT荧光光度计,5 ml吸量管1只,2 ml吸量管1只,50 ml容量瓶 6只,100 ml容量瓶1只,试剂:10.0卩g/ml (实际浓度请自己记录)维生素&标准溶液,冰乙酸,试样 若干四、实验步骤970CRT荧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1.先打开氙灯,再打开主机,然后打开计算机电源,荧光光度计工作站自动 启动并初

5、始化仪器,预热20 30mi n2.仪器初始化完毕后,在工作界面上选择测量项目,设置适当的仪器参数例 如:设置激发波长为440nm,发射波长为330 nm,灵敏度=2,入射缝宽和出射 缝宽均为10 nm3. 样品测定(1)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及标准溶液荧光强度的测定:在6个干净的50 ml容量瓶中,分别吸取 0.50、1.00、1.50,2.00,2.50 和3.00维生素R标准溶液,各加入2.00 ml冰乙酸,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是:0.1,0.2,0.3,0.4,0.5,0.6ug/ml的维生素&溶液, 从稀到浓测量系列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未知试样的测定:准确称取一片维生

6、素 &片,用研钵研细,加 少量水溶解后(不得超过定容 体积),将其全部转入50 ml比色管中,于超声振荡器中超声溶解后,定容。将超声分解后的样品试液经0.45 urn膜过滤后,准确取滤液适量置于50 ml比 色管中,加2.00 ml冰乙酸,稀释至刻度,摇匀。用测定标准系列时相同的条件, 平行测量其荧光强度3次。(黑体字部分实验报告中请按自己实际操作撰写)4. 定性实验:改变狭缝宽度、灵敏度、扫描速度,记录发射光谱曲线,进行实验 条件的讨论。5. 退出主程序,关闭计算机,先关主机,最后关氙灯。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1. 用标准系列溶液的荧光强度绘制标准工作曲线2. 根据待测液的荧光强度,从标准工

7、作曲线上求得其浓度,计算出试样中 含量。六、思考题1. 试解释荧光光度法较吸收光度法灵敏度高的原因2. 维生素B在pH= 67时荧光最强,本实验为何在酸性溶液中测定?3. 如何绘制激发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标准曲线300.000250,000200 0001$0,00100.00050 000 Series 1UllurSeries I)CB2/ 4/ml0.1860.3720.5580.7440.9301.116INT45.25588.435132.581178.361215.736269.552IMT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1用标准系列溶液的荧光强度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表一350.0000;00

8、0 0000CB2/叱 mlL 500LOOP图一2. 根据待测液的荧光强度从标准工作曲线上求得其浓度计算出试样中含量 样品荧光强度表二mB2=0.0681g类别组别123平均值A234.354234.357234.359234.3567B233.541234.411233.557233.8363C232.405233.794234.175233.458总体平均 值233.8836667根据表二INT总体平均值=233.8836667 ,由图一标准曲线得 4=0.9825 g/mlVb2 含量CB2 50 100 10-6100% 7.2% 3.定性分析实验结论灵敏度越大,峰越高,峰越宽;扫描

9、速度改变,峰高不变,峰宽不变;EC缝宽变小,峰高变大,峰变宽;Em缝宽变大,峰变高,峰变宽。六.思考题。1. 试解释荧光光度法较吸光光度法灵敏度的原因。答:荧光光度与激发光强度成正比,提高激发光强度可成倍提高荧光强度,同时提高仪器的 灵敏度,也可提高荧光光度法的灵敏度。而对于吸光光度法无论是提高激发光强度还是提高仪器灵敏度,入射光和出射光同时增大,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不变,因此荧光光度法较系光棍光度法灵敏度高。2. 维生素B2在PH=6-7时荧光最强,本实验为何在酸性溶液中测定?答:维生素B2在碱性溶液中景光线照射会发生分解而转化为光黄素,光黄素的荧光比核黄 素的荧光强的多,故测维生素B2的荧光时要控制在酸性范围内,且在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