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族元素性质_第1页
主族元素性质_第2页
主族元素性质_第3页
主族元素性质_第4页
主族元素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族元素性质教学重点:碱金属、氧族元素、卤族元素、碳族元素、氮族元素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碱金属、氧族元素、卤族元素、碳族元素、氮族元素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讲解不懂习题。 二、学习碱金属、氧族元素、卤族元素、碳族元素、氮族元素的化学性质1. 碱金属元素包括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六种元素,由于钫是人工放射性元素,不在中学化学中学习。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显+1价,表现出还原性,均为强还原剂。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单质都有人工制得。 (1)递变性:   Li、Na、K

2、、Rb、Cs等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最外层电子逐渐易失去,元素的金属活泼性逐渐增强。硬度:  小,且随Li、Na、K、Rb、Cs,金属的硬度逐渐减小。这是由于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之间的作用力逐渐减弱所致。碱金属的硬度小,用小刀可切开。碱金属的熔点低, 熔点最高的锂为180.5,铯的熔点是28.4。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物理性质:碱金属除铯略带金色光泽,其余都带银白色金属光泽,质地软,有延展性,密度比较小,熔沸点都比较低,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化学性质: A. 与非金属反应:碱金属的单

3、质可与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物都是含R+阳离子的离子化合物。 碱金属与氧气反应时,除锂和常温下缓慢氧化的钠能生成正常的氧化物(R2O)外,其余的碱金属氧化物是复杂氧化物。 4Li + O2 2Li2O Na + O2 Na2O 2Na + O2 Na2O2(过氧化钠,氧元素化合价-1,发出淡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 K + O2K2O2 K + O2 KO2 (超氧化钾) B. 与H2O反应: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2R+2H2O=2ROH+H2(R代表碱金属原子)    递变性: 

4、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生成物的碱性增强。    例如:   钠与冷水反应放出热量将钠熔化成小球,而钾与冷水反应时,钾球发红,氢气燃烧,并有轻微爆炸。LiOH是强碱(也有资料将其归入中强碱),CsOH是最强碱。 2Na + 2H2O = 2NaOH + H2 2K + 2H2O = 2NaOH + H2 现象:浮碱金属浮在水面上 熔熔成一个小球 游小球无规则的游动 响发出“嘶嘶”声 缩荣成的小球变小 红生成的水溶液加入酚酞变红 Rb 、 Cs 遇水立即燃烧甚至爆炸。 结论:碱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半径增大,

5、金属性增强。(同一周期从上到下,半径增大、熔沸点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但Na的密度大于K的密度,因为从钠到钾的相对原子质量增大所起的作用小于原子体积所起的作用) C. 与盐的熔融态反应 TiCl4 + 4Na= 4NaCl + Ti D. 焰色反应    概念: 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称焰色)。    几种金属及其离子的焰色   Li(Li+)   紫红    

6、0;  Na(Na+)黄色   K(K+)    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Cu(Cu2+)  绿色         Ca(Ca2+)砖红色    Ba(Ba2+)  黄绿色           

7、0;            Sr(Sr2+)洋红色焰色反应实验的注意事项 :  a火焰最好是无色的或浅色的,以免干扰观察离子的焰色。    b每次实验前要将铂丝在盐酸中洗净并在灯焰上灼烧至火焰无色(在酒精灯焰上烧至不改变焰色)。    c观察K的焰色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以滤去对紫色光有遮盖作用的黄光,避免杂质N所造成的干扰。(3)保存和用途碱金属单质其活泼性很强,常温

8、下碱金属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也易于水蒸气反应,故碱金属都应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和水。但锂的密度小于煤油,只能保存在密度更小的石蜡油或者封于石蜡中。试剂瓶中的药瓶取出来之后一般不允许放回原瓶,但取用剩余的钠、钾|应放回原瓶。 钠、钾合金室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也可用在光电源上,如钠灯,发出黄色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亮度高。(4)Na2O 和 Na2O2的比较名称氧化钠(白色固体)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化学式Na2ONa2O2电子式化学键类型离子键离子键和化学键 物质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 化学性质与H2O反应Na2O+H2O=2NaOH2Na2O2+2H

9、2O=4NaOH+O2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与酸反应Na2O+H2SO4=Na2SO4+H2ONa2O2+2H2SO4=2Na2SO4+2H2O+O2与O2反应2Na2O+O2=2Na2O2Na2O2+O2=2NaO2用途可制烧碱漂白剂、消毒剂、供养剂保存密封密封、远离易燃物(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Na2CO3NaHCO3俗名纯碱、苏打小苏打色态白色粉末细小的白色晶体溶解性易溶微溶于水热稳定性受热不分解受热分解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

10、l=NaCl+H2O+CO2(剧烈燃烧,产生等量气体,消耗的酸比Na2CO3少)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NaHCO3+NaOH=Na2CO3+H2O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与盐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不反应 A. 溶解度:碳酸的正盐只有钾、钠、氨可溶,碳酸的酸式盐都可溶。可溶性正盐的溶解 度大于其酸式盐的溶解度。 B.稳定性:碳酸的正盐的稳定性大于其酸式盐的稳定性。可溶性正盐的稳定性大于难溶 性正盐的稳定性。2. 卤素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

11、F2(浅绿色气 体)、Cl2(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主要化合价-1、+7,具有强 氧化性。 (1)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易液化能溶于水,通常密封保存 于棕色试剂瓶中,氯气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为白色。(2)化学性质: A. 跟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到最高价态,如3Cl2+2Fe=2FeCl3) B. 跟非金属反应,与H2反应。 C. 跟水反应 Cl2 + H2O =HCl + HClO D.跟碱反应 Cl2 + 2NaOH = NaClO + NaCl + H2O 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氢氧

12、化钙)制得漂粉精,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E 氯气能氧化还原性的粒子 Cl2 + 2KI = 2KCl + I2 (氯气的检验) F.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MnO2 +4 HCl(浓) MnCl2 + Cl2 + 2H2O 净化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硫酸干燥。 实验室经常用浓强碱吸收未反应完的Cl2。(3) 卤素的检验 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Cl-、Br-、I-的存在。 AgCl(白色沉淀)、AgBr(浅黄色沉淀)、AgI(黄色沉淀) AgX均有感光性: 2AgX2Ag + X2(4) 在卤素化合物中,只有氟无正价,无含氧酸:在氯的含氧酸中,高价的酸性强,

13、低价的氧化性强。即酸性:HClO4>HClO3>HClO2>HClO;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5) HX通常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升高,但HF的熔沸点反常,是因为氢分子间易形成氢键。(6) 在卤素单质中,只有碘遇淀粉溶液变蓝,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遇淀粉并不变蓝。3. 氧族元素包括氧(O)、硫(S)、硒(Se)、锑(Te) (1)含氧酸酸性从上到下减弱(H2SO4>H2SeO4>H2TeO4) (2)无氧酸的酸性从上到下增强(H2Te>H2Se>H2S>H2O) (3)O

14、2与O3的比较:常温下,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而O3淡蓝色有特殊气味的气体;O2分子是直线形非极性分子,而O3分子为“V”形极性分子;O3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作用,可使有色物质褪色,还有杀菌作用。 (4) SO2与SO3的比较:SO2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SO3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固体,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A 与水反应: SO2 + H2O = H2SO3(弱酸) SO3 + H2O = H2SO4 (强酸) B. 与足量的强碱反应: SO2 + 2NaOH =Na2SO3 + H2O (亚硫酸盐) SO3 +2NaOH =Na2SO4 + H2O (硫

15、酸盐) C. 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SO3只有强氧化性。SO2+ 2H2S=3S+ 2H2O SO2 + Cl2 + H2O = 2HCl + H2SO4 D. 合成途径不同:SO2由硫在空气中点燃直接生成,而SO3必须使SO2在一定温度、催化剂作用下与空气中的O2反应才能生成。 (5)硫酸的性质:硫酸是一种不挥发、高沸点的二元强酸。纯净的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密度比水大,可以任意比例溶于水。溶解过程中伴随着放热现象,因此稀释浓硫酸时,只能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这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A. 浓H2SO4 具有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强氧化性。 2 H2SO4 + Cu

16、CuSO4 + SO2 +2 H2O 2H2SO4 + C 2SO2 + CO2+ 2H2O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 Ba 2+ + SO42- = BaSO4 4. 碳族元素及无机非金属材料 碳族元素包括 碳(C)、硅(Si)、锗(Ge)、锡(Sn)、铅(Pb)。 (1)碳和硅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硅的性质特殊性: a.硅的还原性比碳强,而碳在高温下却能从二氧化硅中还原出硅。 SiO2+2C=Si+2CO b.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弱氧化性酸反应,而硅不但能与氢氟酸反应,而且还有H2生 成 (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是活泼金

17、属的性质)。Si+4HF=SiF4+2H2 c.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硅却不然。Si+2NaOH+H2O=Na2SiO3+2H2 d.SiO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但它不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因为SiO2只能与 HF反应,而与其他酸不反应,且与HF反应时并没有同时生成盐和水。 (3) 硅及其化合物的“反常”现象归纳这种题型主要在物质推断中出现,硅及其化合物的“反常”现象往往是我们进行物质推断的题眼,所以对于这些“反常”现象需要记忆,这样便于我们迅速完成解题。 a.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Si为半导体。 b.硅化学性质不活泼,但自然界中却没有游离态的硅,它以二氧化硅、硅酸盐

18、等形式存在。 c.硅的还原性比碳强,而碳在高温下却能从二氧化硅中还原出硅:Si2C Si2CO。 d.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硅却不然:Si2NaOHH2ONa2SiO32H2。 e.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弱氧化性酸反应,而硅不但能与氢氟酸反应,而且还有氢气生成:Si4HFSiF42H2。 f.虽然二氧化硅是硅酸的酸酐,但不用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制备硅酸,一般用可溶性硅酸盐跟酸作用来制备:Na2SiO32HClH2SiO32NaCl。g.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而二氧化硅却能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g.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而硅酸和原硅酸却难

19、溶于水。h.较强的酸能把较弱的酸从其盐溶液中制取出来,这是复分解反应的一般规律,如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而反应Na2CO3SiO2 Na2SiO3CO2也能进行。i.硅酸盐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但它和玻璃的化学成分并不相同。硅酸钠也叫泡花碱,但它是盐而不是碱。j.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是分子晶体,而二氧化硅却是原子晶体。(12)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性质的比较物 质二氧化硅二氧化碳化学式SiO2CO2晶体类型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物理性质硬度大、熔沸点高、常温下为固体、不溶于水熔沸点低,常温下为气体,微溶于水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不反应CO2 + H2O H2CO3与酸反应SiO2

20、+ 4HF = SiF4+ 2H2O不反应与碱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高温盛碱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CO2 + 2NaOH = Na2CO3 + H2O或CO2 + NaOH = 2NaHCO3与盐反应SiO2 + Na2CO3 Na2SiO3 + CO2高温SiO2 + CaCO3 CaSiO3 + CO2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CO2 + Na2CO3 + H2O = 2NaHCO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高温SiO2 + CaO CaSiO3 CO2 + Na2O Na2CO3(13)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

21、陶瓷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温机构的陶瓷、光导纤维(14) 把CO2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通入CO2,沉淀溶解,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CO2 +Ca(OH)2 =CaCO3+H2O CO2 +CaCO3+H2O =Ca(HCO3)25. 氮族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铋(Bi)相似性 递变性 氮族元素的结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5个原子半径随N、P、As、Sb、Bi顺序逐渐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力减弱氮族元素的性质1 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 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

22、60;3  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4 最高化合价+5,最低化合价-3 1 单质从非金属过渡到金属,非金属性:N>P>As,金属性:Sb<Bi 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减弱酸性: 3 HNO3>H3PO4>H3AsO4>H3SbO4 4 与氢气反应越来越困难5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稳定性:NH3>PH3>AsH3 (1)氮气(N2):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所以收集N2不能用排空气 法

23、)。  A. 分子结构   电子式:       结构式:NN  (分子里NN键很牢固,结构很稳定)  B. 化学性质:通常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只有在高温、高压、放电等条件下,才能使N2中的共价键断裂,从而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N2+3H2 2NH3      N2+O2 2NO    (3Mg+N2  Mg3N2&

24、#160;    Mg3N2+6H2O=3Mg(OH)2+2NH3)  C. 氮的固定:将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天然固氮。 (2) 氮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  N2O(笑气);N2O5(硝酸酸酐);N2O3(亚硝酸酸酐);NO、NO2(主要的大气污染物)NO:无色气体,不溶于水,有毒(毒性同CO),有较强还原性  2NO+O22NO2; NO2:红棕色气体(颜色同溴蒸汽),有毒,易溶于水,有强氧化性,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3NO2+H

25、2O = 2HNO3+NO; 2NO2=N2O4(无色) ;3O2  2O3(光化学氧化剂的形成) (3) 磷白    磷红    磷 不同点1分子结构化学式为P4,正四面体结构化学式为P,结构复杂,不作介绍2颜色状态白色蜡状固体红棕色粉末状固体3毒性剧毒无毒4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CS2 不溶于水,不溶于CS25着火点402406保存方法保存在盛水的容器中密封保存相同点1与O2反应点燃都生成P2O5 , 4P

26、60;+ 5O2   2P2O5 P2O5 + H2O   2HPO3(偏磷酸,有毒)   P2O5 + 3H2O   2H3PO4(无毒)2与Cl2反应2P + 3Cl2(少量)   2PCl3     2P + 5Cl2 (过量)  2PCl5 转化 白磷   红磷 (4)

27、氨    铵盐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易液化(做致冷剂),极易溶于水(1:700)  A. 分子结构:  电子式:        结构式:         (极性分子,三角锥型,键角107°18)  B. 化学性质: NH3+H2O NH3·H2ONH4+ + OH(注意喷泉实验、氨水的成分、 氨

28、水与液氨)   NH3 + HClNH4Cl (白烟,可用于检验氨气)   4NH3 + 5O2 = 4NO + 6H2O  C. 实验室制法 2NH4Cl + Ca(OH)2 = 2NH3+ CaCl2 + 2H2O(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气,同制 O2    )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 检验:用湿润

29、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容器口(试纸变蓝)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容器口(产生白烟)干燥:碱石灰(装在干燥管里)不能用浓硫酸、P2O5等干燥剂 注意事项: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影响氨的纯度)或塞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吸收多余氨气,防止污染大气)  氨气的其他制法:加热浓氨水,浓氨水与烧碱(或CaO)固体混合等方法 D. 铵盐: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分解,与碱反应放出氨气(加热)。  NH4Cl = NH3+ HCl (NH3+HClNH4Cl)   NH4HCO3 = NH3+H2O+CO2(写出碳酸铵的分解反应) E. NH4+的检验:加入碱液(如NaOH溶液)后共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变蓝。 (5)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A. 由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如HH、ClCl键;有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如:HF、C=O等。 B.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所有的双原子单质都是非极性分子如H2、Cl2、N2 等,所有的双原子化合物都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