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羟基磷灰石_壳聚糖_羧甲基纤维素三元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_第1页
纳米羟基磷灰石_壳聚糖_羧甲基纤维素三元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_第2页
纳米羟基磷灰石_壳聚糖_羧甲基纤维素三元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_第3页
纳米羟基磷灰石_壳聚糖_羧甲基纤维素三元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_第4页
纳米羟基磷灰石_壳聚糖_羧甲基纤维素三元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羧甲基纤维素 三元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3蒋柳云 , 李玉宝 , 张 利 , 廖建国 , 杨维虎 (四川大学 纳米生物材料研究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 , 四川 成都 610064摘 要 : 用溶液共混法在常温常压下制备了不同比 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羧甲基纤维素三元复合 骨修复材料 。 用燃烧实验 、 IR 、 XRD 、 SEM 及 TEM 对 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观察 , 并初 步研究了其力学性能 。 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中纳米羟 基磷灰石均匀分散在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网络结构 中 , 三组分间还产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 , 其形态

2、 、 尺寸 及结构与自然骨类似 , 且其抗压强度比纳米羟基磷灰 石 /壳聚糖二元复合材料更高 ; 同时 , 通过调节各组分 比例 , 可制得不同抗压强度的复合材料 。因此 , 该三元 复合材料可望作为一种新型可降解的非承重部位骨修 复材料 , 在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 纳米羟基磷灰石 ; 壳聚糖 ;合材料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 :1001 22041 引 言研制和寻找理想的生物材料用于骨缺损的修复和 替换是医学和生物材料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理想 的骨修复材料既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 性 , 还应有较高的初期机械强度以为新生组织提供力 学支撑 。 羟基磷灰石

3、 (Hydroxyapatite , HA 因其化学 成分和晶体结构与人骨主要无机成分基本相同 , 故具 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 及较好 的生 物活 性 1,2,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 但其脆性和不易加工 性限制了其应用 。基于此 , HA/高聚物复合材料被广 泛地研究和应用 36。 壳聚糖 (CS 是一种天然可降解 聚阳离子高聚物 , 其降解产物无毒性 、 无致敏性及致癌 性 , 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7,8。 HA 与壳聚糖复 合制备骨修复材料已有报道 , 但其力学强度尚不令人 满意 9,10。 因此 , 有人尝试用交联剂来提高该复合材 料的力学性能 , 但所用交联剂大都有毒

4、 , 不利于骨细胞 在材料上黏附增殖 11。羧甲基纤维素 (CMC 是天然 纤维素经化学改性后的水溶性纤维素醚类衍生物 12, 属聚阴离子高聚物 , 通常使用其钠盐 。因 CMC 具有 独特的粘合性 、 增稠性 、 成膜性 、 悬浮性和水分保持性 , 因而广泛应用于食品 、 医药 、 化妆品 、 涂料 、 油漆 、 纺织 、 石油和造纸等行业 13,14, 但用于人工合成骨修复材料 还未见报道 。 由于 CMC 的结构与 CS 相似 (如图 1所 示 , 且二者带有相反电荷 , 故在溶液中能产生很强的 离子交联 , 形成稳定的聚电解质网络结构 15,16。基于 此 , 本文以生物相容性 CMC

5、 代替有毒性的交联剂 , 采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 n 2HA/CS/CMC 三元复合无机 /有 机骨修复材料 , 既可提高生物活性 , 保证材料的可降解 性以及避免材料的毒性 , 又可通过无机 /有机界面间的 , 以满足临床上 图 1 壳聚糖 、 纤维素及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结构图 Fig 1The st ruct ures of chito san , cellulose and sodi 2 um carboxymet hyl cellulose2 材料与方法2. 1 材料壳聚糖粉末 , 平均分子量 2. 5×105, 脱 乙酰 度 90%, 购自济南海得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纳米羟

6、基磷 灰石晶体浆液由本实验室自制 ; 羧甲基纤维素钠 , 取代 度为 0. 7, 分子量为 4. 2×108, 购自成都科龙化学试剂 厂 。 实验所用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2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羧甲基纤维素复合材 料的制备按 n 2HA/CS/CMC 的质量比为 40/30/30、 50/25/ (3基金项目 :中荷战略科学联盟国际合作资助项目 (2004CB720604收到初稿日期 :2006209226收到修改稿日期 :2007201226 通讯作者 :李玉宝 作者简介 :蒋柳云 (1975- , 女 , 湖南邵阳人 , 在读博士 , 师承李玉宝教授 , 主要从事

7、生物材料的研究 。25、 70/10/20、 70/15/15、 70/20/10、 80/10/10称取各 组分原料 , 将 CS 溶于 2%(质量分数 的乙酸溶液 , 搅 拌至完全溶解 , 过滤得 3%(质量分数 的透明 CS 溶 液 , 搅拌下缓慢滴入 n 2HA 浆液中 , 混合均匀后滴加 2%(质量分数 的 CMC 水溶液 。滴加完毕 , 调 p H 值 使其形成均一悬浊液 , 剧烈搅拌 8h , 反应中一直保持 p H 值为 5. 5左右直至反应完全 。 浆液静置 24h , 去上 清液后离心洗涤至中性 , 于 60 真空干燥至恒重 , 研 磨成粉 。2. 3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

8、聚糖 /羧甲基纤维素复合材 料的表征将同一块复合材料取 3个平行样品置入马弗炉中 于大气环境下在 800 烧结 4h , 使其中的有机物燃烧 完全 , 以分析复合材料中无机相含量和无机 /有机相之 间的分布均匀性 。用红外光谱 (IR 、 X 射线衍射光谱 (XRD 分 析 材 料 的 组 成 及 相 结 构 , 并 用 透 射 电 镜 (TEM 和扫描电镜 (SEM 观察材料的形貌结构 。采 用含柠檬酸 、 冰醋酸 、 氯化钙 、 磷酸氢二钾 、 明胶等成分 的凝固液将复合材料调成糊状 , 转移入特制模具中压 制成 6mm ×12mm 的样品 , 于 60 下干燥后用万能 材料试验

9、机测试其抗压强度HA/CS 。 33. 1 燃烧实验表 1为燃烧实验结果 , 每个样品均做 3次平行实 验 , 然后取平均值 。结果显示 n 2HA 在各种复合材料 中实际含量与理论含量非常接近 , 表明 n 2HA 晶体在 成型材料中的整体分布是均匀的 , 没有发生相分离 。 表 1 n 2HA/CS/CMC 复合材料在 800 下的燃烧实 验结果Table 1Theoretical and act ual compositions of n 2 HA/CS/CMC compo sites as determined by burn 2out test s at 800理论含量 (% 实际含

10、量 (%n 2HA 有机相 n 2HA 有机相 4030/3040. 2559. 755025/2548. 0151. 997010/2069. 0930. 917015/1568. 6931. 317020/1069. 9730. 033. 2 IR 分析n 2HA 、 CS 、 CMC 及不同比例 n 2HA/CS/CMC 复 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如图 2所示 。 图 2(a 是纯 CMC 的 红外光谱 ,3440cm -1为游离 -O H 伸缩振动峰 ,1607和 1420cm -1是 COO -的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 振动 ,1061cm -1为 -O H 的弯曲振动峰 。图 2(b

11、是纯 CS 的红外图谱 , 3420cm -1为 -O H 的伸缩振动峰 , 1655cm -1处 的 吸 收 峰 是 酰 胺 谱 带 的 特 征 峰 , 而 1599cm -1处的肩峰则为胺基的弯曲振动吸收峰 (即酰 胺 II 谱带 。图 2(i 为 n 2HA 图谱 ,3571和 633cm -1分别为 -O H 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峰 ,1094、 603、 1031、 563cm -1为 PO 3- 4峰 。 图 2(c (h 为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图 。在复合材料光谱中 , 存在各组分的主 要特征峰 , 但发生了一定的偏移 。 1655cm -1处的吸收 峰移至 15991644cm

12、-1, 可能是 -N H 2被质子化为 -N H +3的结果 , 同时仍可观察到 1420cm -1的峰 , 即 COO -依然存在 , 表明两种聚合物 CS 和 CMC 之间有 较强的静电作用 , 发生了离子交联 ; 同时复合材料的一 些 -O H 峰发生了偏移 , 可能是它们三者存在分子间 或分子内氢键作用的结果 。HA/CS/CMC 复合材料的 IR 光 谱Fig 2IR spect ra of n 2HA/CS/CMC compo site 3. 3 XRD 图谱图 3是 n 2HA 、 CS 、 CMC 及不同比例 n 2HA/CS/ CMC 复合材料的 XRD 图谱 。图 3(a

13、中在 2=10和 20°处的两个峰是壳聚糖的两个特征衍射峰 。图 3(b 中在 32和 45°是 CMC 的强衍射峰 。图 3(i 是 n 2HA 的各个特征衍射峰 。 图 3(c (h 的复合材料图谱中 均出现了 n 2HA 和 CMC 的特征衍射峰 , 但峰的强度都 有不同程度的弱化或宽化 , 表明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 相互作用 。 但 CS 的衍射峰在复合材料图谱中不太明 显 , 暗示 CMC 加入后与 CS 间发生了一定的作用 , 改 变了 CS 的结晶形态 17。结合以上分析 , CMC 与 n 2 HA 和 CS 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 , 其可能的作用方式如 图 4

14、所示 。图 3 不同比例的 n 2HA/CS/CMC 复合材料的 XRD 图谱Fig 3XRD patterns of n 2HA/CS/CMC compo site 图 4 n 2HA/CS/CMC 作用方式Fig 4The interactio n mode of n 2HA/CS/CMC com 2po site 3. 4 SEM 观察图 5是 n 2HA/CS/CMC 复合材料比例为 60/20/20的断面 SEM 照片 。可以看出 , 复合材料中无机相 均匀地分散在 CMC 和 CS 形成的离子交联网络结构 中 , 同时复合材料内部充满着大量孔径大小不等的微 孔 , 类似于自然骨的内

15、部结构 , 这有利于骨细胞与外界 营养物质及水分的代谢交换 , 从而促进新生骨组织的 生长 18 。图 5 n 2HA/CS/CMC 比例为 70/15/15复合材料断面 SEM 照片Fig 5The cro ss 2section p hoto of 70/15/15n 2HA/CS/CMC co mposite 3. 5 TEM 观察图 6是 n 2HA 及 n 2HA/CS/CMC 比例为 70/15/15的复合材料的 TEM 照片 。 其中图 6(a 是 n 2HA 的 TEM 照片 , 图 6(b 是溶液共混法合成的 n 2HA/CS/CMC 比例为 70/15/15的复合材料 TE

16、M 照片 。从图 6(a 可以看出 ,n 2HA 粉末呈纳米级短棒状结构 , 其平 均尺寸大约为 10mm ×50nm 。 这些 n 2HA 纳米颗粒 具有较好的分散性 , 表现出相对均匀的形貌尺寸 。当 加入有机物 CS 和 CMC 后 , 复合材料颗粒变大 , 但仍 呈纳米棒状结构 , 平均尺寸大约 30mm ×80nm 。人 骨中磷灰石也为弱结晶细针状晶体 , 尺寸约为 (510 nm ×(2050 nm 19。故此复合材料 n 2HA 晶体 类似于自然骨中无机成分的形态和尺寸 。图 6 纯 n 2HA 和 70/15/15的 n 2HA/CS/CMC 复合

17、材料的 TEM 照片Fig 6TEM p hotograp hs of p ure n 2HA and 70/15/15n 2HA/CS/CMC composite 3. 6 力学性能测试表 2列出了不同比例 n 2HA/CS/CMC 三元复合 材料和 n 2HA/CS 二元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值 。从表 中数据可知 , 不同比例的三元复合材料都有较高的抗 压强度 , 但当 n 2HA 比例达到 80%时 , 有机网络结构 无法承载 , 其抗压强度最低 CS 和 CMC 1, 。另外 , 当 , 三元复合材料 , 说明 的加入与其它的两种组分间产生了较强的相互 作用 , 从而使无机相和有机相结合

18、得更牢固 。这也从 宏观上证明 CMC 改善了该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 。 表 2 n 2HA/CS 和 n 2HA/CS/CMC 复合材料抗压强度测定Table 2The compressive st rengt hs of n 2HA/CS andn 2HA/CS/CMC compo sites复合材料 (%抗压强度 (MPa n 2HA/CS/CMC (40/30/30 119. 91n 2HA/CS/CMC (50/25/25 86. 15n 2HA/CS/CMC (70/10/20 68. 58n 2HA/CS/CMC (70/15/15 85. 03n 2HA/CS/CMC (70/2

19、0/10 74. 91n 2HA/CS/CMC (80/10/10 29. 994 结 论综上所述 , 本文制备不同比例的 n 2HA/CS/CMC 复合材料具有以下特性 :(1 所制备的三元复合材料中 n 2HA 均匀分散 在 CMC 和 CS 网络结构中 , 其形态 、 尺寸及结构与自 然骨中的纳米磷灰石晶体类似 , 复合材料中三组分间 还产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 , 且其抗压强度比 n 2HA/CS 二元复合材料更高 ;(2 该三元复合材料中当 n 2HA/CS/CMC 比例 为 40/30/30时 , 其抗压强度最高 , 可望作为一种新型 可降解的非承重部位骨修复材料 , 在生物医学材料的

20、 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 , 对天然纤维素的开发和 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Yuan Huiping , Li Yubao , de Bruijn J D , et al. J.Bio 2 materials , 2000,21:1283.2 Yubao L , Xingdong Z , De Groot K. J. Biomaterials , 1994, 5:263.3 郑 华 , 张 健 , 周爱国 . J.创伤外科杂志 , 2006, 8 (2 :1532156.4 Murugan R , Ramakrishna S. J.Biomaterials 2004,2

21、5: 3829.5 Wang Xuejiang ,Li Yubao ,Wei Jie , et al. J.Biomateri 2 als , 2002,23:4787.6 Bakos D , Solda M , Hernandez 2Fuentes I. J.Biomate 2 rials , 1999, 20:191.7 刘文辉 , 刘晓亚 , 陈明清 , 等 . J.功能高分子学报 , 2001,14(4 :4932498.8 Mi F L , Tan Y C , Liang H F , et al. J.Biomaterials , 2002,23:1812191.9 Chen Fei

22、 ,Wang Zhoucheng ,Lin Changjian. J.Materi 2 als Letters , 2002,57:858.10 李宝强 , 胡巧玲 , 钱绣珍 , 等 . J.高分子学报 , 2002,(6 :8282833.11 丘 晓 琳 , 李 国 明 . J.中 国 医 药 工 业 杂 志 , 2005, 36 (11 :6902693.12 戈进杰 .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应用 M .北京 :化学 工业出版社 ,2002. 103.13 杨之礼 . 纤维素醚基础与应用 M .广州 :华南理工大 学出版社 , 1990. 140.14 Biswal D R , Sin

23、gh R P. J.Carbohydrate Polymers , 2004,57:379.15 杨小钢 , 祝志峰 , 卓仁禧 , 等 . J.离子交换与吸附 , 1999,15(4 :3102316.16 严勇军 , 汪建炜 , 王 伟 , 等 . J.功能材料 ,1998, 29 (6 :6422644.17 郑 化 , 杜予民 , 周金平 , 等 . J.高分子学报 ,2002, (4 :5252529.18 Lia W J , Richard T , Okafora C , et al. J.Biomateri 2 als , 2005,26:5992609.19 Wu Lan ,

24、Li Yubao , Zuo Y i , et al. J.Mater Sci Fo 2 rum , 2006, 938:510.Prep aration and ch aracterization of nano 2hydroxyap atite/chitosan/carboxym ethyl cellulosecomposite used for repairJ IAN G Liu 2yun , L I Yu 2bao , ZHAN G Li IAO 22hu(Research Center for Nano 2Biomaterials , Analytical &T , 6100

25、64, China Abstract :Nano 2hydroxyapatite/chitosan/weight ratio s were p repared by a co 2solution of t by means of burn 2out test s ,IR , , The result s showed t hat nano 2hydroxyapa 2 tite dispersed in p hases , st rong chemical interactions were p resent among t he t hree p hases. The similar to b

26、one in morp hology , size and st ruct ure. Moreover , t he compressive st rengt h of t he composite was improved compared wit h nano 2hydroxyapatite/chitosan composite , and t he com 2 posites wit h different comp ressive strengt h can be prepared t hrough altering t he ratio of t he t hree composit

27、ions. Obviously , t he degradable compo sites p repared here will display a p ro mising prospect for t he repair of damaged bone in non load 2bearing sites.K ey w ords :nano 2hydroxyapatite ; chitosan ;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 composite(上接第 797页 3 Coyle L M , G outerman M. J.Sensors &Actuators

28、 B , 1999, 61:92299.4 Khalil G E , Costin C , Crafton J , et al. J.Sensors & Actuators B , 2004,97:13221.5 Alaruri S , Bonsett T , Smith D , et al. J.Optic &La 2 sers in Engineering , 2001, 36:2772287.6 Basu B J , Anadan C , Rajam K S. J.Sensors &Actua 2 tors B , 2003, 94:2572266.7 Basu

29、B J , Rajam K S. J.Sensors &Actuators B , 2004, 99:4592467. 8 Anadan C , Basu B J , Rajam K S. J.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 2004, 40:3352342.9 Basu B J , Thirumurugan A , Anadan C , et al. J.Sen 2 sors &Actuators B , 2005, 104:15222.10 蒋峰芝 , 许 认 , 王夺元 , 等 . J.功能材料 ,2000,31(1 : 72276.11 蒋峰芝 ,

30、 许 认 , 王夺元 , 等 . 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 1999,17(4 :3092315.12 肖亚克 , 马洪志 . J.传感器技术 ,2003,22(4 :29232. 13 陈国珍 , 等 . 荧光分析法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0.Synthesis and oxygen qu enching of pyrene deriv atives containing long ch ain alkyl YAN Hua ,WAN G Xue 2mei , YU Rong 2sheng ,ZHAN G Bin ,C H EN Shu 2liang(Depart ment of Pet rochemist ry , Logistic Engineering Universi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