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调制仿真设计要点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3/41c37910-f966-4f6c-90d1-5b40ab8048a4/41c37910-f966-4f6c-90d1-5b40ab8048a41.gif)
![增量调制仿真设计要点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3/41c37910-f966-4f6c-90d1-5b40ab8048a4/41c37910-f966-4f6c-90d1-5b40ab8048a42.gif)
![增量调制仿真设计要点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3/41c37910-f966-4f6c-90d1-5b40ab8048a4/41c37910-f966-4f6c-90d1-5b40ab8048a43.gif)
![增量调制仿真设计要点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3/41c37910-f966-4f6c-90d1-5b40ab8048a4/41c37910-f966-4f6c-90d1-5b40ab8048a44.gif)
![增量调制仿真设计要点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3/41c37910-f966-4f6c-90d1-5b40ab8048a4/41c37910-f966-4f6c-90d1-5b40ab8048a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沈阳理工大学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增量调制仿真设计1. 课程设计目的(1)加深理解增量调制编译码的基本原理。(2)培养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和编程能力。(3)了解系统的过载特性,动态范围以及最大量化信噪比等三大指标的测试方 法。2. 课程设计要求(1)掌握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概念清晰。(2)程序设计合理、能够正确运行。3. 相关知识3.1增量调制简介增量调制简称 M或增量脉码调制方式(DM ,它是继PCM后出现的又一种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方法。1946年由法国工程师De Loraine提出,目的在于简化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方法。主要在军事通信和卫星通信中广泛使用,有时也作为高 速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A/D
2、转换器使用。对模拟信号采样,并用每个样值与它的预测值的差值对周期脉冲序列 进行调制,简称墹 M或DM已调脉冲序列以脉冲的有、无来表征差值的正 负号,也就是差值只编成一位二进制码。增量调制的基本原理是于1946年提出的,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差值脉冲编码。早期的语言增量调制编码器是由分立元件组成的。随着模拟集成电 路技术的发展,70年代末出现了音节压扩增量调制集成单片,80年代出现了瞬时压扩集成单片,单片内包括了开关电容滤波器与开关电容积分器, 集成度不断提高,使增量调制的编码器的体积减小,功耗降低。3.2基本概念在PCM系统中,为了得到二进制数字序列,要对量化后的数字信号进行编码, 每个抽样量化值用
3、一个码组(码字)表示其大小。码长一般为7位或8位,码长越大,可表示的量化级数越多,但编、解码设备就越复杂。那么能否找到其它更 为简单的方法完成信号的模/数转换呢?我们看一下图1。图中在模拟信号f(t)的曲线附近,有一条阶梯状的变化曲 线f' (t), f' (t)与f(t)的形状相似。显然,只要阶梯“台阶” c和时间间隔 t足够小,则f' (t)与f(t)的相似程度就会提高。对f' (t)进行滤波处理,去 掉高频波动,所得到的曲线将会很好地与原曲线重合,这意味着f' (t)可以携带f(t)的全部信息(这一点很重要)。因此,f' (t)可以看成是用
4、一个给定的“台阶” c对f(t)进行抽样与量化后的曲线。我们把“台阶”的高度 c称为增 量,用“ T表示正增量,代表向上增加一个c;用“0”表示负增量,代表向下 减少一个c 。则这种阶梯状曲线就可用一个“ 0”、“1”数字序列来表示(如图(1)所 示),也就是说,对f' (t)的编码只用一位二进制码即可。此时的二进制码序 列不是代表某一时刻的抽样值,每一位码值反映的是曲线向上或向下的变化趋 势。这种只用一位二进制编码将模拟信号变为数字序列的方法(过程)就称为增量调制(Delta Modulation ),缩写为 DMI或AM调制。增量调制最早由法国人De Loraine于1946年提出
5、,目的是简化模拟信号的 数字化方法。其主要特点是:(1)在比特率较低的场合,量化信噪比高于 PCM 抗误码性能好。能工作在误比特率为 102103的信道中,而PCM则要 求信道的误比特率为104106。(3) 设备简单、制造容易它与PCM的本质区别是只用一位二进制码进行编码,但这一位码不表示信号 抽样值的大小,而是表示抽样时刻信号曲线的变化趋向。编码后的数字信号图1增量调制波形示意示4课程设计分析4.1 M的调制原理如何在发送端形成f' (t)信号并编制成相应的二元码序列呢?仔细分析上图(1),比较在每个抽样时刻 t处的f(t)和f' (t)的值可以发现,当 f(i t)>
6、;f' (i t_)时,上升一个 c,发 “1” 码;当 f(i t)<f' (i t_)时,下降一个 c,发 “0” 码。f ' (i t_)是第i个抽样时刻前一瞬间的量化值。根据上述分析,我们给出增量调制器框图如图2所示。R二二 C(b) RC积分器图2增量调制原理框图f ' (i t_)可以由编码输出的二进制序列反馈到一个理想的积分器以后得到。由于该积分器又具有解码功能,因此又称为本地解码器(译码器)。f(i t)和f ' (i t_)的差值,可以用一个比较电路(减法器)来完成。量化编码可 以用一个双稳判决器来执行,并生成双极性二进制码序列。
7、具体调制过程描述如 下:设f' (0-)=0 (即t=0时刻前一瞬间的量化值为零),因此有t=0 时,e(O)=f(O)- f ' (0-)>0,贝U Po(0)=1(1)t=A t 时,e( t)=f ( t)- f ' ( t_)>0,则 Po( t)=1(2)t=2A t 时,e(2 A t)=f (2 A t)- f z(2 A t_)<0,则Po(2 A t )=0;(3)t=3A t 时,e(3 A t)=f (3 A t)-f'(3 A t_)>0,则Po(3 A t)=1;(4)t=4A t 时,e(4 A t)=f (4
8、 A t)- f z(4 A t_)<0,则Po(4 A t )=0;(5)t=5A t 时,e(5 A t)=f (5 A t)- f z(5 A t_)>0,则Po(5 A t)=1;(6)t=6A t 时,e(6 A t)=f (6 A t)-f'(6 A t_)>0,则Po(6 A t)=1;(7)以此类推,即可得到如图3所示的波形。会发现图3中的f' (t)和图1的 波形不一样。其实,图1的阶梯波只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增量调制原理, 而实际积 分器的输出波形如图3d所示。(C)(a)抽样脉冲(b)样值信号t(d)积分器输岀信号图3增量调制过程示意图4.2
9、 M的解调原理为了完成整个通信过程,发送端调制出的信号必须在接收端通过解调恢复出 原始模拟信号。 M信号的解调比较简单,用一个和本地解码器一样的积分器即 可。在接收端和发送端的积分器一般都是一个 RC积分器。解调过程就是图43 中的积分过程。当积分器输入“ T码时,积分器输出产生一个正斜变的电压并 上升一个量化台阶c;而当输入“ 0”码时,积分器输出电压就下降一个量化台为了保证解调质量,对解码器有两个要求:(1)每次上升或下降的大小要一致,即正负斜率大小一样(2) (2)解码器应具有“记忆”功能,即输入为连续“ 1”或“0”码时, 输出能连续上升或下降。始模拟信号十分近似的解调信号,如图(a)
10、增量解调器译码器匡图滤除波形中的高频成分,即可得到与原对积分器的输出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图4增量调制译码(解调)示意示5增量调制MATLAB的仿真5.1程序代码:Ts=1e-3;t=0:Ts:20*Ts;x=s in (2*pi*50*t)+0.5*si n(2*pi*150*t);delta=0.4;D(1+le ngth(t)=0;for k=1:le ngth(t) e(k)=x(k)-D(k);e_q(k)=delta*(2*(e(k)>=0)-1);D(k+1)=e_q(k)+D(k);codeout(k)=(e_q(k)>0);endsubplot(3,1,1);plot
11、(t,x,'-o');axis(0 20*Ts,-2 2);hold on;subplot(3,1,2);stairs(t,codeout);axis(0 20*Ts,-2 2);Dr(1+le ngth(t)=0;for k=1:le ngth(t)eq(k)=delta*(2*codeout(k)-1);xr(k)=eq(k)+Dr(k);Dr(k+1)=xr(k);endsubplot(3,1,3);stairs(t,xr);hold on;subplot(3,1,3);plot(t,x);5.2增量调制Simulink仿真实现采用Simulink基本模块实现和采用DPC
12、M®解码模块实现。仿真测试模型 如图(6)所示。仿真步进设置为0.001s,模型中所有需要设置采样时间的地方 均设置采样时间为0.001s。在增量调制部分,Relay模块作为量化器适应,其门 限设置为0,输出值分别设置为0.4和-0.4 ; Relay作为编码器使用,其门限设 置为0,输出值设置为1和0;解码端Relay2模块作为解码器使用,其门限设置 为0.5,输出值分别为0.4和-0.4 ;使用单位延时器Unit Delay作为预测滤波器,初始状态均设置为零使用DPCM®解码模块进行等价实现,DPCMS码模块的设置是,预测器分 子系数为0,1,分母系数是1,量化分割值为
13、0,码书为卜0.4,0.4,解码器与 编码器设置相同。仿真时间设置为 0.02s,即仿真前20个采样点。仿真结果如 图(7)所示,采用Simulink基本模块实现的解码结果与编程法得到的波形相同。 但是,由于初始值设置问题,采用DPCM编解码模块得出的解码结果与采用Simulink基本模块实现的解码结果在起始部分稍有不同,随着仿真时间的增加,两者输出结果相同。图6增量调制编码仿真测试模型其中 f(u)=sin(2*pi*50*u)+0.5*sin(2*pi*150*u)6结果分析程序执行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中原信号和解码结果对比看,在输入信号变 化平缓的部分,编码器输出1、0交替码,相应的解码
14、结果以正负阶距交替变化, 形成颗粒噪声,称空载失真;在输入信号变化过快的部分,解码信号因不能跟踪 上信号的变化而引起斜率过载失真。 量化阶距越小,则空载失真就越小,但是容 易发生过载失真;反之,量化阶距增大,则斜率过载失真减小,但空载失真增大。 如果量化阶距能根据信号的变化缓急自适应调整,则可以兼顾优化空载失真和过 载失真,这就是自适应增量调制的意思。图5增量调制编码解码波形仿真结果(一)波形解析:第一个图形是原信号及离散样值第二个图形是编码输出二进制序列的波形第三个图形解码结果和信号波形对比0.004 0.006为空载失真部分0.009 0.012为过载失真部分图7增量调制编码解码波形仿真结
15、果(二)6.1增量调制存在的问题增量调制尽管有前面所述的不少优点,但它也有两个不足:一个是一般量化 噪声问题;另一个是过载噪声问题。两者可统一称为量化噪声。观察图1可以发现,阶梯曲线(调制曲线)的最大上升和下降斜率是一个定值, 只要增量c和时间间隔 t给定,它们就不变。那么,如果原始模拟信号的变化 率超过调制曲线的最大斜率,则调制曲线就跟不上原始信号的变化, 从而造成误 差。我们把这种因调制曲线跟不上原始信号变化的现象叫做过载现象,由此产生的波形失真或者信号误差叫做过载噪声。另外,由于增量调制是利用调制曲线和原始信号的差值进行编码, 也就是利 用增量进行量化,因此在调制曲线和原始信号之间存在误
16、差, 这种误差称为一般 量化误差或一般量化噪声。两种噪声示意图如图 8所示。图8两种量化噪声示意图仔细分析两种噪声波形我们发现,两种噪声的大小与阶梯波的抽样间隔 t和增量c有关。我们定义K为阶梯波一个台阶的斜率 Kfs式中,fs是Lt抽样频率。该斜率被称为最大跟踪斜率。当信号斜率大于跟踪斜率时,称为过载 条件,此时就会出现过载现象;当信号斜率等于跟踪斜率时,称为临界条件;当 信号斜率小于跟踪斜率时,称为不过载条件。可见,通过增大量化台阶(增量)C进而提高阶梯波形的最大跟踪斜率,就 可以减小过载噪声;而降低C则可减小一般量化噪声。显然,通过改变量化台阶 进行降噪出现了矛盾,因此,C值必须两头兼顾
17、,适当选取。不过,利用增大抽 样频率(即减小抽样时间间隔 t ),却可以“左右逢源”,既能减小过载噪声, 又可降低一般量化噪声。因此,实际应用中, M系统的抽样频率要比PCM系统高得多(一般在两倍以上,对于话音信号典型值为16kHz和32kHz)。6.2自适应增量调制增量调制中增量的幅值是固定的。 若幅值选得过大,粒状噪声过大;若选得 过小,超载噪声增加,这给增量的幅度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 题,可让增量的幅值在调制的过程中随着声音信号的变化自动地进行调制、 变化, 这就是自适应调制 ADM(Adaptive Delta Modulation) 。adMM制的基本原理是:在声音
18、信号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取较小的增量幅值 以抑制粒状噪声。在声音信号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预测信号跟不上声音信号的变 化,应采取一定的算法增加增量的幅值,以此抑制超载噪声。调制过程中,增量 的幅值随声音信号的变化自适应地变化。ADM调制虽然能较好地克服超载噪声,解决粒状噪声和超载噪声的矛盾,但 在声音信号从高速变化转向平坦处时,容易出现由于增量幅值过大而产生的噪 声。621自适应增量调制 MATLAB勺仿真程序代码:Ts=1e-3;t=0Ts40Ts;x=si n( 2pi50t)+0.5si n(2pi150t);x(2041)=0.2si n(2pi50t(2041);delta=0.4;D(1
19、+le ngth(t)=0;K=1.3;for k=1le ngth(t)e(k)=x(k)-D(k);e_q(k)=delta(2(e(k)=0)-1);if k1delta=delta(K.Asig n( e_q(k).e_q(k-1);endD(k+1)=e_q(k)+D(k);codeout(k)=(e_q(k)0);endDr(1+le ngth(t)=O;delta=0.4;for k=1le ngth(t)eq(k)=delta(2codeout(k)-1);if k1delta=delta(K.Asig n(eq(k).eq(k-1);end xr(k)=eq(k)+Dr(k)
20、;Dr(k+1)=xr(k);endstairs(t,xr);hold on;plot(t,x);自适应增量调制中,量化间距是自适应变化的:如果波形斜率陡峭,则连 续输出的一串量化误差是同符号的, 那么应使量化间距增大以减小斜率失真; 如 果波形平缓,则连续输出的一串量化误差是正负符号交替的, 这时减小量化间距 就可以减小颗粒噪声。例如,一种较简单的自适应规则是n 二 n -1K sgn(nn_1)( 8)其中,自适应量化间距调整系数 K_1。显然,当一串量化误差是同符号时,贝U sgn (n)>0,于是5 nd,即量化间距增加,反之,量化间距减少。程 序运行结果如图9所示。Q Figu
21、re Mo, 1&:LejJzLSFile fdit giew insert Tool window bjelp l|D G A Z|J& 0图9自适应增量调制编码解码仿真结果波形解析:0.01左右及0.02左右量化阶距增加0.015左右及0.025-0.035 量化阶距减小,颗粒噪声随之减小6.3增量调制应用的例子试建立Simulink模型,研究信道误码对增量调制的语音质量的影响。增量调制的采样率为32kHz。仿真模型如图(10)所示,其中使用了 PateTranstion模块将输入语音信 号的采样率由8000次/s升至32000次/s,然后进行增量调制。增量调制的预测 器分子系数设置为0,0.9以避免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信道误码率可在01内任意设置。通过仿真聆听相应误码率下的恢复话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城市综合体开发代理佣金合同
- 漯河2024年河南漯河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人才引进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北2025年湖北武汉纺织大学人才引进1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永州2025年湖南永州市零陵区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6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小便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单相共差模电涌保护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LED方形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铜徽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海绵清洁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机械手式水冷碳氧枪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开学典礼校长致辞
- 生物(A版)-安徽省合肥一中(省十联考)2024-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和答案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课件
-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 《智能传感器技术》课件
- SaaS服务具体应用合同范本2024版版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 政治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旅居康养行业全国市场开拓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知识产权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 残疾人挂靠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