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涉氨企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冷库涉氨企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冷库涉氨企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限公司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2016年7月5日(修订)编制:审核:批准:1、目的为保障公司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生产 任务,有效预防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促进企业经济 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并使应急救援工作安全、有序、科学、高效地 实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实际情况, 特制定特种设备专项应 急预案。2、氨的特性2.1、标识中文名液氨英文名 Liquid ammo nia ( an hydrous ammon ia)分子式 NH ?相对分子质量 17.03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毒性危害程度

2、:中度危害2.2、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 氨(氨气),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2.3、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 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 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因难、 紫绀;胸部X线征 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 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究迫、谵妄、 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

3、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 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2.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 2%硼酸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 吸因难、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2.5、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爆炸下限(%):15.7引燃温度C) :651爆炸上限(% ):27.4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物形成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 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压增大, 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

4、: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 立即切断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如有可 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矿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 化碳、砂土。2.6、泄漏应急处理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 150米,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配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 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洒雾状水 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废水。泄露容器要妥 善处理,修复,检修后再用。2.7、储存注意事项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远离火种、热源。防止直射。具 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5、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2.8、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 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 良好的卫生习惯。2.9、法规信息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将该物质划为第2.3类“有毒气体”。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 分类(HG20660-2000)氨划分为“中度危害”。3、组织机构和职责3.1组织机构为应对突发的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本单位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应

6、急 处理领导小组,公司经理*任组长,各组成员如下:组别组长成员总指挥事故抢救组治安维护组后勤服务组氨中毒者救护组事故原因调查组3.2各组职责事故抢救组抢救组由具有氨制冷工作经验,熟悉制冷系统工艺,了解隐蔽设 施状况的人员组成,负责组织人员针对事故性质进行有秩序的抢救工 作,制定抢救方案并加以实施,有权调动一切抢救人员和抢救物资。治安维护组维护事故现场秩序,疏导无关人员和车辆。要求:事故发生后, 治安保卫部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根据事故现场的风向,控制 一定围的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以保证其它人员安全, 疏导无关人员车辆离开事故现场,保证抢救车辆、物资畅通无阻。后勤服务组负责急救

7、物资供应工作,抢救中需要的物资应及时组织到现场, 应注意:氧气呼吸器、小氧气罐、充氧工作、过滤式防毒面具、过滤 罐的更换等到应设专人负责。324氨中毒者救护组救护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时刻准备抢救伤员, 备好担架、汽车及药品等。325事故原因调查处组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3.3事故抢救设施机房、设备间要备有足够的水源及抢救事故用的通风设施,在机房或设备间附近便于索取的位置设置事故抢救物品专用柜,柜设有空 气呼吸器、防毒衣,碱性过滤罐、防毒面具、橡胶防护手套、胶皮水 管等防护用具。机房、设备间配备必要的抢修工具,放置易取处,女口: 管钳子、活搬手、各种规格

8、管卡子、橡胶板、石棉板、阀门、填料、 铁丝、改锥、克丝钳子等。配备一定数量的抢救药品,其中包括:柠 檬酸、硼酸和酸性浓缩柠檬汁、酸梅汁或食用醋等。对抢救物品和药 品,应按期进行检查和检验,及时更换各种安全用具,必须进行检验 后方可使用。3.4事故报告程序3.5事故现场事故发生后,保护好现场秩序,尽量减少损失和伤亡。事故发生的区域一般分为:制冷机房、设备间和冷库蒸发器、调 节站,在机房设备间区域又分为室高低压和室外高低压设备。要根据 事故发生的情况,漏氨的扩散围、区域大小加以现场控制。事故现场安全区域的划分应根据事故发生时的气候状况来划定 室和室外有不同的区域并与天气有关, 阴天气压低时,氨气一

9、般不向 高空扩散,沿地面顺风飘移,防区域应沿下风口逐步扩大。天气晴好, 一般氨气直升高空,大风天气虽然氨气容易扩散,但是要防止风不定 向乱刮,布置安全区域时应提醒抢险人员注意,逆风脱离险区,特别 是治安维护人员,做好人员疏导和维护减少伤亡和损失。事故被控制住后,应保持好现场,不得破坏现场,以便专业技术 人员进行事故分析,查找事故原因,及时进行整改,制定恢复生产方4、应急处置4.1事故抢救方案(漏氨时进入事故现场必须带好防护器具)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后,先切断压缩机电源,马上关闭排气阀,吸气阀(双级氨压缩机应同时关闭二级排气阀及二级吸气阀)。应将机房运行的机器全部停止,所有机

10、器全部断电。如漏氨事故较大,无法靠近事故机,应到室外停机。迅速开启氨压缩机机房所有的事故排风扇。在处理事故时,用水管喷浇漏氨部位,使氨与水溶解,注意压缩机电机的防水保护。压力容器漏氨事故处理此类事故,原则是首先采取控制,使事故不再扩大,然后采取措 施将事故容器与系统断开,关闭设备所有阀门,漏氨严重不能贴近设 备时要采取关闭与该设备相联接串通的其它设备阀门,用水淋浇漏氨 部位,容器里氨液及时排空处理。属于此类设备有:油氨分离器、冷 凝器、高压贮液桶中冷、排液桶、集油器、放空气器、低压贮液桶等。油氨分离器漏氨油氨分离器漏氨后,如压缩机正在运行工作中,应立即切断压缩 机电源,迅速关闭该油分离器的出气

11、阀、进气阀、供液阀、放油阀及 关闭冷凝器进气阀,压缩机至油氨分离器的排气阀。冷凝器漏氨(立式、卧式、蒸发式冷凝器)冷凝器漏氨后,如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应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 迅速关闭所有高压桶均压阀和其它所有冷凝器均压、放空气器阀,然后关闭冷凝器的进气阀、出液阀。工艺允许时可以对事故冷凝器进行 减压。高压桶漏氨高压贮液桶漏氨后,立即关闭高压贮液桶的进液阀、均液阀、出 液阀、放油阀及其它关联阀门。如氨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迅速切断 压缩机电源,在条件及环境允许时,立即开启与低压容器相联的阀门 进行减压、排液、尽量减少氨液外泄损失,当高压桶压力与低压压力 一致时,应及时关闭减压排液阀门。中间冷却器漏

12、氨中间冷却器漏氨后,当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应立即切断该机电 源,关闭压缩机的一级排气阀、二级吸气阀及与其它设备相通的阀门, 同时开启放油阀进行排液放油减压。低压贮液桶漏氨低压贮液桶漏氨后,该系统压缩机处于运行中,立即切断压缩机 电源,关闭压缩机吸气阀,同时关闭低压桶的进气、出气、均液、放 油及其它关联阀门,开启氨泵进液、出液阀及氨泵,将低压贮液桶氨 液送至库房蒸发器,待低压贮液桶无液后关闭氨泵进液阀。排液桶漏氨排液桶漏氨(在冲霜、加压、排液、放油工作中)应立即关闭排 液桶的所有与其它设备相连阀门,根据排液桶的液位多少进行处理。 如液量较少,开启减压阀进行减压,一般液量较多时,应尽快将桶液 体排

13、空,减少氨的外泄量。集油器漏氨集油器漏氨后,在放油过程中,都应立即关闭集油器的进油和减 压阀。放空气器漏氨放空气器漏氨,应立即关闭混合气体进气阀、供液阀、回流阀、 蒸发回气阀。设备玻璃管,液位指示器漏氨液位指示器、玻璃管破裂漏氨,当上、下侧弹子失灵,应立即关闭指示器上、下侧的弹子角阀,尽早控制住氨液大量外泄。蒸发器漏氨库蒸发器漏氨包括:冷风机、墙排管、顶排管等,处理原则:应 立即关闭蒸发器供液阀、回气阀、热氨阀、排液阀、并及时将蒸发器 氨液排空。在冲霜过程中,应立即关闭冲霜热氨阀、关闭排液阀、开启回 气阀进行减压。在库房降温过程中,应立即关闭蒸发器供液阀、氨泵系统,停 止运行。根据漏氨情况,在

14、条件、环境允许情况下,可采取适当的压力, 热氨冲霜的方法,将蒸发器氨液排回排液桶,减少氨液损失和库房空 气污染。确定漏氨部位,可做临时性处理,能打管卡的采取管卡紧固, 减少氨的外泄量。开启移动的事故排风扇、尽量减少库房的氨味。阀门漏氨发现氨阀门漏氨后,迅速关闭事故阀门两边最近的控制阀。容器上的控制阀门漏氨。 关闭事故控制阀前最近的阀门。 关闭容器的进、出液、进出气、均液、均压、放油、供液、 减压等阀门。 如高压容器上的控制阀门事故,在条件、环境允许时,应迅 速开启有关阀门,向低压系统进行减压排液,减少氨外泄量和损失。 开启事故排风进行通风换气。 压力管道漏氨如发现管道漏氨后,迅速关闭事故管道两

15、边最近的控制阀门, 切断氨液的来源。根据漏氨情况,管子漏氨的大小,可采取临时打管卡的办法, 封堵漏口和裂纹,然后进行事故部位抽空。开启事故排风扇进行通风换气,并对事故部位抽空,更换新管 修理补焊。(需有资质单位施工)。加氨装置漏氨(加氨站)在加氨过程中,加氨装置漏氨,应迅速关闭加氨装置最近的阀门 和氨瓶的出液阀。调节站漏氨调节站的阀门及管路和压力表漏氨后, 应迅速关闭漏氨事故处 两侧最近的控制阀,切断氨的来源。开启事故排风扇进行通风换气,待氨液处理完毕后进行系统抽 空,更换阀门或进行补焊。遇火警处理当与冷库或冷冻站相邻的建筑物发生火灾并威胁到制冷系统的 安全时,应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对氨制冷系

16、统应迅速打开高压贮液 桶,中间冷却器,蒸发器等制冷设备排放阀,启用紧急泄氨器,使制冷 系统氨液通过紧急泄氨器迅速排放,以防止因火灾蔓延引起制冷系统 发生爆炸事故。处理漏氨事故时氨的排放容器设备漏氨,容器氨液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将其设备的氨 液排放到其它容器或排放掉的处理工作。以免造成更大的漏氨现象, 减少伤亡及空气污染。氨液的排放分为系统排放和向系统外排放。向系统的排放:一般应采取设备的放油管及排液管排放, 将漏 氨容器的氨液排至其它压力较低的容器。向系统外的排放,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减少事故设备的氨液外 泄,避免伤亡事故发生,将氨液通过串联设备放油管与耐压胶皮管放 入水池中,以保证安全,在向

17、外界排放氨液或氨气时,注意:阀门不 要开的过大、过猛、防止胶管连接处脱落,造成意外事故发生。4.2中毒人员的急救严重中毒者要及时送往定点医院 氨制冷系统漏氨发生严重中 毒时,必须及时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抢救,在送往医院的过程要采取必 要的救护措施,急救:120。氨侵入人身体的途径 氨的大量泄漏将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 危害,一般是通过人的皮肤和呼吸道侵入人体造成危害,氨可深入从鼻腔到肺泡的整个呼吸道,同时人们因鼻受不了刺激而用口呼吸,进入到胃里,弓I起恶心等到现象,氨很容易侵入粘膜部位,使人们出现刺激难忍等现象。423氨中毒有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在发生事故大量泄漏时极会出 现急性中毒,往往引起喉痉挛

18、声门水肿,严重还会造成呼吸道机械性 阻塞而窒息死亡,大量吸入氨气会引起中毒性肺水肿,呼吸道炎症、 尿道炎症、眼部炎症等。现场抢救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进入事故区抢救人员时,首先要做好 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佩戴好氧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护衣、 橡皮手套。将被氨熏倒者迅速移至温暖通风处, 注意伤员身体安全,不能 强拖硬拉,防止给中毒人员造成外伤,将中毒者颈、胸部钮扣和腰带 松开,保持中毒者呼吸畅通,注意中毒者神态,呼吸状况,循环系统 的功能及心跳变化,同时用2%硼酸水给中毒者漱口,少喝一些柠檬 酸汁或3%的乳酸溶液,对中毒严重不能自理的伤员,应让其吸入 1-2%柠檬酸溶液的蒸汽,对中毒休克者

19、应迅速解开衣服进行人工呼 吸,并给中毒者饮用较浓的食醋。中毒病人严禁饮水经过以上处治的中毒人员应迅速送往医院诊治。当眼、鼻、咽喉、皮肤等部位沾有氨液的处理。 眼:切勿揉搓,可翻开眼皮用水或 2%硼酸水洗眼并迅速开闭 眼睛,使水充满全眼,洗 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对于鼻腔、咽喉部位,向鼻滴入2%硼酸水,并用硼酸水漱口, 可以喝大量的0.5%柠檬酸水或食醋,以免助长氨在体扩散。 对于皮肤,应脱掉沾有氨的衣、裤、用水和 2%硼酸水冲洗受 影响的部位,被烧伤的皮肤应暴露在空气中并涂上药物。 人员呼吸三种方法:背压、振臂式和口对口呼吸式。最好采用口对口呼吸式,其方法是抢救者用手捏住中毒者的鼻 孔,以每分钟

20、12-16次的速度向中毒者口中吹气,同时可以用针灸扎 穴进行配合,其穴位有人中、涌泉、太冲。人工复苏胸外挤压法:将 患者放平仰卧在硬地或木板上,抢救者在中毒者一侧或骑跨在中毒者 身上,面向中毒者头部,用双手的冲击式挤压中毒胸腔下部部位,每 分钟60-70次,挤压时应注意不可用力过大防止中毒者肋骨骨折。5. 后期处置5.1后期处置(1) 按照属地原则,单位负责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清理,对污染源处 理,必要时请求外部专业队伍,达到环保标准要求。(2) 如事故中断交通,在事故处置后,由事故单位负责恢复达到事故 前的交通状况。(3) 生产秩序恢复。现场清理完毕后,制定恢复生产的施工方案,做 好施工组织,

21、指导实施恢复生产。(4) 进行事故总结,完善设计、施工方案,符合现场实际。(5) 准确的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加强监测,减少事故发生后引起的损 失。(6) 对抢险过程的组织机构、抢险队伍、通信联络、物资设备供应等 整个过程进行评审、分析和总结,找出预案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修 订,使以后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更加成熟。(7) 善后赔偿。依据、属地、行业和上级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 定,做好伤亡人员和周围受影响的单位、群众的损失赔偿工作。6、经费保障公司财务部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用于事故救援器 材的维护保养、购买及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等,确保应急状态时公司应 急经费的及时到位。7. 培训与演练7.1、培训(1) 进行对外联络沟通的培训,掌握按照应急预案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