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完整要点_第1页
设计心理学完整要点_第2页
设计心理学完整要点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计心理学完整要点设计心理学完整重点第一章 设计艺术心理学概况1. 设计艺术心理是指设计者在产品的市场定位 策划、功能原理构想、结构设计计算、设计方 案表达、工艺规程制定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 动。P12. 设计艺术心理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艺术 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自身的心理活动; 二是艺 术设计师通过产品满足、 引导消费者的心理需 求。 P23. 表象转化是一种活动中产生的表象转移、 渗透 到另一种活动中的心理现象。 P33.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 A 诺曼是最早提出 物品的外观应为用户提供正确操作所需的关 键线索的学者之一。 P34. 设计艺术心理学既是设计艺术学的一个分支, 又是应用

2、心理学科的一个新分支。 它是在普通 心理学基础上, 专门研究在设计艺术活动中如 何遵循视知觉规律, 应用审美心理规律, 把握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综合分析相关的影响因 素,创造性地设计适用满意的产品的一门科学。 P45. 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四大因素: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动力系统、个性心理以及心理过程。 P56.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设计主体和用户 消费者。 P57. 设计艺术史一项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 具有实 用与审美双重属性。 P58. 多默在现代设计的意义 中将设计分为“显 性设计”和“隐形设计”两类, 其中“显性设 计”是风格设计,隐形设计是工程设计。 P69.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

3、究背景和意义。 P7 背景:(1)消费社会必须通过艺术化的设计满足 用户的需求;(2)信息社会需要用设计化的艺术来衡量 人与环境;(3)现代设计的背景需要理解人的心理; 意义:(1)增强设计者的心理素质,提高产品的 设计价值,保障消费者的满意;(2)完善科学体系, 揭示消费者心理与行 为,实现创造性设计。10. 设计艺术心理学学科研究方法的特殊性特 点八、(1)设计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不是单纯的心理学基础研究,而侧重于心理学在设计艺术及 相关领域中的运用;(2)设计心理学的目的为了帮助设计师更好的 设计,服务于人类; (3)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者必须同时掌握心理学和设计艺术学两个领域,才能有效的解决

4、设计中的实际问题。11.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两个原则 ( 1)定性和定量结合 定性研究:倾向于阐释主义,用于发现问题,提 出新观点。定量研究:倾向于实证研究,收集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得出结论,推广到更大人群中。 (2)人机环境12. 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九种 观察法、心理测量法、问卷法、焦点小组法、深 度访谈法、投射法、口语分析法、仪器测量法、 实验法13.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比较。 ppt2疋量研究与疋性研究比较比较难度定性研究定量研究问题类型探索、预测、假设验证、说明样本规模较小较大研究人员特殊技巧无需太多特殊技巧重复操作能力较低较高分析类型主观性、解释性、研究结果

5、不能推广到较大人群统计性、摘要性、结果可以 推广到较大人群研究方法焦点小组、深度访谈、投射法结构性问卷、结构性观察、 测量法第二章 设计艺术与视知觉心理规律(一)观照习惯1. 观看和观照。P19观看,就是意味着捕捉某一件事物的某几个 最突出的特征。观照:多视角、多方位的感知,更侧重于显 示、反映、表现,含有静观世界以智 慧而照见事理的深层意思。佛教语。 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2. 视知觉常性P21指即便距离、光线、视点、环境背景发生了 变化,人们仍然能够辨认出一个物体的固有 形状和颜色等,或者说人们对物体固有形状 和颜色等视知觉保持一种抗干扰的恒定性。2. 动线P21展示设计中, 观众在

6、展示空间间当中的行走轨 迹,称作“动线”。它在室内设计、园林设计、 建筑设计也是不可忽略的考虑因素。3. 观看习惯:从左到右(水平) 、从上到下(垂 直).吸引力大小依次为: 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平面的左上部、上中部可以叫做“最佳视域” 。(二)图形错觉1. 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 或者说是心 理活动对某个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并不是一 种独立的心理活动。 注意:一是指向性, 是指 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 对象。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 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 P232. 知觉定势:知觉定势是由过去经验和环境中事 物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对感知世界的一种知 觉启

7、动 。两个成因 p24( 1)已有的经验( 2)需要、 情绪、态度、价值观念等个人因素3. 引起注意:(1)简洁化的设计, 可以引起注意。(2)与观众已有的经验保持联系,同时很新奇的设计,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3)主观的心情、需求也会影响知 觉的选择。(4)利用连续性设计来引起观众的 探究性注意 .(三)色彩效应1. 色彩的属性(色相、彩度、明度) (1)色彩冷暖(温度感),来源于色光的物理特 性,色彩冷暖感形式与人生活经验和心理 联想有联系。( 2)色彩的轻重感,亮色轻,暗色重。 (明度对 轻重感影响比色相影响大) (3)色彩的明暗感,白色,黄,橙等色彩给人 以心理上明亮感觉。 蓝,青黑等重色

8、,(冷 色)给人以心理上的灰暗感觉。( 4)色彩的动静, 红色有激起人们兴奋感作用, 蓝色则有平静作用(医院) 。2. 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同时对比:人眼在同一时间、空间内接受两 种以上颜色所产生的视觉比较关系;双色并 置时,双方都将对方推向其相对补色。连续对比:人眼在连续时间、空间内接受两 种以上色彩对比,所产生的视觉比较关系。3. 色彩的情感属性 P37西方感知习惯 克拉因色彩感情价值表 东方感知习惯 大庭三郎色彩感情价值表(四)光影感1. 从光源上分有自然光和人造光2. 设计中所用的光:映照光(照明光) 、造 型光、装饰光(氛围光) 、导向光(五)空间感1. 空间:是现代设计观念体系中的一

9、个重要 分类2. 空间的分类:内部空间外部空间、物理空间(实 在空间)、虚拟空间(心理空间)3. 考夫卡 德国 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与行 为环境、物理场与心理场4. 为了使受众产生理想的心理空间,设计师应 该采取的设计手段和方法。 P46( 1)方向性 线条( 2)色彩( 3)照明( 4)图像( 5)肌 理质感( 6)构件(六)张力运动感( 1)向上张力感( 2)曲线分离感( 3) 不平衡感( 4)放射开放感第三章 设计艺术与消费者心理规律(一)消费者需要分析与设计1.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知情意 ( 认 知、情感、意识 )2. 人生而有欲、圆棺而后止。欲望、愿望和需要 p65需要是人

10、与生俱来的,是人有意识、有目的 地反应客观现实的动力,人类的一切行为都 是从需要开始的。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 础和源泉,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应。 需要具有指向性, 趋动性、 多样性与层次性、 周期性、发展性以及可诱导性。3. 需要是指有机个体和群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在 生理和心理上某种匮乏的不平衡状态和对客 观条件的欲望渴求。4. 心理学家默里提出的“需要三元论”: 权利的 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5.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人类动机的理论人类 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 要的层次有高低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 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和安全感、爱和归宿 感、尊重和自尊,最后是自

11、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越是基础的需要对人的影响力越大,只 有在基本需要被满足后,才能够出现更高层 次的需要。6. 双因素理论 第一类因素是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 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 系等。第二类因素是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 可、成就和责任,这些因素涉及对工作的积 极感情等。7.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p69 物质需要是对于物质存在对象的需要; 精神需要是对于概念对象的需要, 例如审美、 道德、情感、制度、文化、知识。物质需要 是人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精神需要 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物质需要同时也受到精 神需要的影响。8. 消费者需要的不满足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

12、或冲突的紧 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 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 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7. 消费者需求有含糊性、内隐性、动态性。8. 消费者动机动机可以被描述为个体内部存在的迫使个体 产生行为的一种驱动力,或者说个体想做某 事的内在意愿。动机激发 1、生理唤醒 2、情绪与情感唤醒 3、 认知唤醒(二)消费者行为分析与设计1. 华生: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 内省法”,而代 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2. 哈贝马斯将人的行为分为三类: 目的行为、 戏 剧行为、交往行为3. 设计艺术中的行为:使用行为、购买行为(三

13、)消费者态度与设计说服1. 态度与说服 P81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 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说服,心理学将它定义为,以合理的阐述引 导他人态度或行为趋向预期的方向。2. 设计说服,是将设计作为一种交流性的语言和 方式,运用设计来引导他人的态度和行为趋向预期的方向3. 设计说服的要素:信息源、信息媒介、信息及 信息的接受者(目标受众)4. 设计说服的手段 :合理性说服(晓之以理)、情 感性说服(动之以情) 、符号性说服(四)消费者决策与设计干预1. 消费者决策的方式:(四种)被动决策、经济决 策、情绪决策、认知决策2. 可用性设计 P91可用性设计是指软件、 硬

14、件或其他任何产品对 于使用它的人适合以及易于使用的程度。 他是 产品的质量或特性, 是对于使用者而言产品的 有效性、 效率和满意度, 是可用性工程师开发 出来用以帮助创造适用的产品一整套技术的 总称,是“以用户为中心设计”作为核心而开 发产品的一整套流程或方法的简称。3. 可用性设计的干预方式人的尺度 人的极限 自然匹配 易视 性和及时反馈容错性 易学性 简化性灵活、 兼容与 可调节设计4. 情感设计的法则 p99 官刺激 理性与效率感 人格化 幽默 感符号与象征 叙事性与故事化 自我实 现的情感(五)消费者的人格特征与艺术设计1.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 的思想、情感及行为

15、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 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 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2. 设计中的人格化最常用到的几种塑造方式。 产品人格化、环境人格化、品牌人格化3. 品牌人格塑造的方式:产品定位 ; 品牌的视觉 传达系统;广告策略 ;品牌代言人第四章 设计艺术与审美心理规律(一)设计艺术与审美1. 马克思主义认为:美诞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 动。2. 美的特征(1)美的形象性美以具体的事物来体现, 美是形象的、 生 动的,能被人的感觉器官所感知的(2)美的感染性美能使人感动、愉悦,引起情感的共鸣, 因为美富于感染性(3)美的时代性美是发展的、 变化的, 而且也是不断丰富 的,美具有

16、相对性, 美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 变化(4)美的社会性人类的实践创造了美, 美的价值使美成为 一种社会的存在物,具有社会的属性 2. 设计艺术的审美范畴美的类型:形式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 美、设计美美的形态:优美(丑陋) 、壮美(崇高) 、悲 剧、喜剧(二)设计艺术审美心理的认知因素 1. 审美心理的认知过程,是在感觉与知觉审美表象的基础上,经过观察和记忆引起对审美 对象的思维与想象,形成审美意象的过程, 是接受审美形象刺激到能动的创造过程。2. 九个分支设计的审美表象 设计的审美感觉 设计的审美知觉 设计的审美观察设计的审美记忆 设计的审美思维 设 计的审美联想 设计的审美想象设计的审美

17、意象(三)设计艺术审美心理的情感因素, 四个分支 设计的审美态度 设计艺术的审美情感 设计艺术的审美共鸣 设计艺术的审美 感受(四)设计艺术审美心理的意志过程, 五个分支设计艺术的审美意识 设计艺术的审美 理想 设计艺术的审美价值设计艺术的审美经验 设计艺术的审美 意志(五)设计艺术的审美创造1. 审美创造的心理过程准备阶段(审美态度形成阶段)初始阶段(审美感受阶段)深入阶段(审美体验阶段)豁然阶段(审美领悟阶段)升华阶段(审美超越阶段)表现阶段(审美表现阶段)2. 审美标准对形式构成及其韵律的审美标准 (形式美法则) 对形象及其蕴涵的审美标准(意蕴尺度) 对审美快感及其层次的审美标准(快感层

18、 次)第五章 设计师职业素质与创造心理规律1. 习惯定势与设计仿样 习惯定势:习惯是人们在既定情况下的固定反 应。有些习惯是人类先天具有的, 或者说是人 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固定下来, 并内化在神经系统中。 这些带有先天倾向的习 惯被称之为“本能” ,例如不靠近悬崖峭壁, 不接近火源等:而更多的习惯是一种对外刺激 熟悉化的过程,即人们不断接受同样的刺激和 信息,做出类似的反应。设计仿样: 仿样是模仿的一种, 即有意思地按 现成的式样造物。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中专 门就设计中的模仿现象进行论述, 他将后代设 计模仿历史的设计样式的现象叫做仿样。2. 创造的基本特征( 1)首创特征。“无”是创造生产的前提,创造产物应该是前所未有的(2)个体特征。个体特征也称主体特征,即指 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