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王婉丽学校:郑州34中科目: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教材:2016年部编版教材授课课时:26课时(正课课时21、复习课时5)授课教师:王婉丽授课对象:七年级3-7班一、课程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欣赏影视作品等途径,让学生了解隋唐起源到明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历史概念及内在联系。2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3.能够阅读和理解一些简单的历史材料和历史图片,尝试对历史问题进行客观的解释,作出正确的评判。4能够对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强化作出分析,认识这种制度在某

2、一历史阶段的作用和弊端。 5能够归纳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6能够归纳、分析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从而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二、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导言课 整体把握教材,分享课程纲要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课时)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课时)第3课 盛唐气象(1课时)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课时)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盛衰(1课时)复习课(1课时)6课时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

3、治(1课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课时)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1课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1课时)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课时)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1课时)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课时)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课时)复习课(1课时)9课时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 明朝的统治(1课时)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1课时)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课时)第17课 明朝的灭亡(1课时)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课时)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课时)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课时)

4、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复习课(1课时)9课时期末总复习模拟测验(2课时)2课时课时安排方面(考虑到节假日放假和阶段考试,灵活机动安排课时)三、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资源、手段1、充分利用优教通、知好乐、教学视频、网络等多媒体资源。2、利用任务单教学,对任务单要及时批改反馈。课前复习和预习重要基础知识。3、通过精选习题检测训练,精讲精评提高学生做题、审题能力。4、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分组合作、大胆展示。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工作。5、通过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提高学生听课效果,培育学生创新意识。(二)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1、对学生学习状态(侯课、课堂上的纪律表现、注意力是否集中,参

5、与活动和回答问题是否积极主动),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鼓励学生。2、学生整理课堂笔记、任务单预习(任务单预习情况基础知识必须全部做对。拓展性问题不空白,有自己的见解)。订正情况进行检查点评。3、课前默写是否达标最低标准基础知识默写必须全对。在此基础上信息班重点知识必须会背。4、布置临时性或者课下学习任务完成情况。5、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发现问题,并且主动找老师解决问题。(二)组长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1、课堂笔记是否记录准确清晰,小组长定期收课本检查。2、基础知识读背,组长检查背诵情况并记录。四、课程评价 1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权重:40%,按照A、B、C三个等级来判定)(1)自学能力;(2)课堂上提出问题的能力;(3)课堂参与互动、小组讨论的情况;(4)归纳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5)参与探究活动的表现(6)识图能力和分析历史现象,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7)利用网络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