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病因_第1页
糖尿病的病因_第2页
糖尿病的病因_第3页
糖尿病的病因_第4页
糖尿病的病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主要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决定的,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 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1型和2型糖尿病病因因素如下:(1) 1型糖尿病病因1型糖尿病遗传因素: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 性关系最为密切。1型糖尿病环境因素: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破坏体内的胰岛素P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2) 2型糖尿病病因2型糖尿病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 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2型糖尿病环境

2、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 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症状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指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一般不明显或仅有部分病患表现, 而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 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 皮肤感染、糖尿病足。检查糖尿病的检查糖尿病的检查采样一般是患者的血液和尿液,检查项目包括如下:1.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惟

3、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 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 耐量试验。2.尿糖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但是 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是,尿糖也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3.尿酮体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4.糖化血红蛋白(HbAg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 反应不可逆,可稳定反映取血 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5.糖基化血清蛋白(GHb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 糖水平。6.血清胰岛素和C

4、肽水平反映胰岛P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 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7.血脂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8.免疫指标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 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 其中以GAD%体阳性率高,持续 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 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

5、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诊断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 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1、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2、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 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 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

6、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鉴别诊断:1.肝脏疾病肝硬化患者常有糖代谢异常,典型者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餐后血糖迅速上 升。病程长者空腹血糖也可升高。2.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出现轻度糖代谢异常。3. 应激状态许多应激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急性感染、创伤,外科手术都可能导致血 糖一过性升高,应激因素消除后12周可恢复。4. 多种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甲亢、嗜铬细胞瘤,胰升糖素瘤可引起继发性 糖尿病,除血糖升咼外,尚有其他特征性表现,不难鉴别。治疗糖尿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 主要 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及自我监测血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7、运动 治疗和饮食治疗。(一)一般治疗1.教育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如何控制糖尿病, 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 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2自我监测血糖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 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 1 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 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 8 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 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 7.2 毫摩尔 /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 HbAlc小于7%。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二)药物治疗1、口

8、服抗糖尿病药物1 )磺脲类药物: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 因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 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 对一些发病年龄较轻, 体形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也有一定疗效。 但对肥胖者使用磺脲类药物时,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使体重逐渐下降, 与双胍类或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联用较好。下列情况属禁忌证: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及大手术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孕妇,妊娠高血糖对胎儿有致畸形作用,早产、死产发生率高,故应严格控制血糖, 应把空腹血糖控制在 1

9、 05毫克/分升(5.8 毫摩尔/升)以下,餐后 2小时血糖控制在 120毫克/分升(6.7 毫摩尔/升)以下,但控制血糖不宜用口服降糖药;对磺脲类药物过敏或出现明显不良反应。2)双胍类降糖药: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 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适应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者;2型糖尿病单 用磺脲类药物效果不好, 可加双胍类药物; 1 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不稳定, 用双胍类药物可减少胰岛素剂量; 2型糖尿病继发性失效改用胰岛素治疗时,可 加用双胍类药物,能减少胰岛素用量。禁忌证: 严重肝、肾、 心、肺疾病,消耗性疾病

10、, 营养不良, 缺氧性疾病; 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伴有严重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状况时暂停双胍类 药物,改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不良反应: 是胃肠道反应。 最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 腹泻,发生率可达 20%。为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应在餐中、或餐后服药。二是头 痛、头晕、金属味。三是乳酸酸中毒,多见于长期、大量应用降糖灵,伴有肝、 肾功能减退,缺氧性疾病,急性感染、胃肠道疾病时,降糖片引起酸中毒的机会 较少。3)噻唑烷二酮类: 适应证:对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肥胖 2型糖抹病效果显著。 禁忌证: 慢性心功能不全、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水肿患者; 严重贫血患者; 妊娠、哺乳妇女、

11、儿童;肝功能障碍者;对增敏剂过敏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不良反应:体重增加,水肿。4)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瑞格列奈:为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 餐不服。那格列奈:作用类似于瑞格列奈。(5) a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 型和 2 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伏格列波糖:餐前即刻口服。阿卡波糖:餐前即刻口服。主要不良反应有:腹痛、肠胀气、腹泻、肛门 排气增多。2、胰岛素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 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根据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并已制成混合制剂,如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1)1 型糖尿病:需要用胰岛素治

12、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2) 2 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 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 每隔3天调整 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 4.98.0 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 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 2 次胰岛素。胰岛素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为低血糖。三)手术治疗:糖尿病治疗可依靠胃转流手术。 有人把它叫做胃转流术或胃绕道术。 它治疗 糖尿病是通过改变了胃肠道的结构,也就是食物不经过十二指肠(胰腺),减少 了食物对胰腺的过分刺激, 降低了胰岛素的抵抗, 在胰岛

13、素不增加甚至减少的基础上,而增加机体对糖的利用能力; 缩短了食物到达末段小肠和结肠的距离, 使 得部分未消化的食物达到末端回肠(小肠的末端)时间缩短, 使末端回肠分泌降 低血糖的激素, 参与糖的代谢, 从而提高糖的使用能力, 降低血糖,治愈糖尿病。经过多年的随访研究,手术的有效率 95%以上。治愈率根据病人的选择和手 术方式的选择,一般在 80%90%,治愈是指完全停止药物使用,而餐后血糖和空 腹血糖正常。目前主要是针对 2型糖尿病,因为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提抗为主的糖尿病。而且,还必须是肥胖型 2 型糖尿病。四)运动治疗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

14、体力, 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 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 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五)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 疗就可控制病情。1. 总热量标准体重总热量的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量、病情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首先要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可参照下述公式:(kg)=身高(cm -105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 -100 x0.9 ;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kg。也可根据年龄、性别、身高查表获得。算出标准

15、体重后再 依据每个人日常体力活动情况来估算出每千克标准体重热量需要量。根据标准体重计算出每日所需要热卡量后, 还要根据病人的其他情况作相应 调整。儿童、青春期、哺乳期、营养不良、消瘦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 加总热量。肥胖者要严格限制总热量和脂肪含量,给予低热量饮食, 每天总热量 不超过1500千卡,一般以每月降低0.51.0kg为宜,待接近标准体重时,再按 前述方法计算每天总热量。另外, 年龄大者较年龄小者需要热量少, 成年女子比 男子所需热量要少一些。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 4 千卡,是热量的主要来源, 现认为碳水化合物应占饮 食总热量的 55% 65%,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16、根据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可进主食(米或面)250400g,可作如下初步估 计,休息者每天主食200250g,轻度体力劳动者250300g,中度体力劳动者 300400g,重体力劳动者400g以上。3. 蛋白质蛋白质每克产热量 4 千卡。占总热量的 12%15%。蛋白质的需要量在成人 每千克体重约1g。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消瘦,有消耗性疾 病者宜增加至每千克体重1.52.0g。糖尿病肾病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每千 克体重0.8g,若已有肾功能不全,应摄入高质量蛋白质,摄入量应进一步减至 每千克体重 0.6g 。4. 脂肪脂肪的能量较高,每克产热量 9 千卡。约占总热量 25%,一般

17、不超过 30%, 每日每千克体重0.81g。动物脂肪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 酸多,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应采用植物油为主。保健糖尿病的保健对症护理1、药物护理(1) 口服降糖药物护理。1)教育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2)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通过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价 药物疗效。口服磺脲类药物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2)胰岛素治疗的护理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和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 缩或增生。低血糖多见于1型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时,患者出现头昏、心悸、 多汗、饥饿甚至昏迷。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测血糖,并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

18、或 静脉推注50%葡萄糖。胰岛素过敏的表现以注射部位局部瘙痒、荨麻疹为主。为 避免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改变而导致胰岛素吸收不良,应有计划地改换注射部 位。2、预防感染的护理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进行皮下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伤口感染。预防糖尿病足关键是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3、并发症的护理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护士应准确执行医嘱,以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况,每I2h留取标本送检尿糖、尿酮体及血糖、血酮体等。2)低血糖护理:当病人出现强烈饥饿感,伴软弱无力、恶心、心悸甚至意识障碍时,或于睡眠中突然觉醒伴皮肤潮湿多汗时,均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发生低血糖时,采取的措施包括:

19、有条件应先做血糖测定,然后进食含糖食物, 静脉推注 50%葡萄糖和肌注胰高血糖素。般护理1、饮食护理严格按糖尿病饮食进餐。热量标准对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每日酌情增加 5kcal/kg 左右。2)营养不良或低蛋白血症者,蛋白质为每日1.52.0g/kg,有肾脏功能 损害者,蛋白质每日小于 0.6g/kg 。3)最好是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糙米、面、蔬菜等,因含粗纤维较多的饮食能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排空,减少消化吸收,有利于控制高血糖。4)合理安排膳食结构,蔬菜应选择含糖分较少的小白菜、大白菜、油菜、白萝卜、空心菜、芹菜等为主。水果如香蕉、西瓜、梨子等因含糖量较高,故不 宜多食。5)烹调宜用植物油。2、运动的护理要求病人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采取的锻炼形式应为有氧活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健身操及家务劳动等。活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min为宜。此外,为避免活动时受伤,应注意活动时的环境。 活动时最好随身携带甜点心及病情卡, 以备 急需。2、适应的食物(1)科学摄入优质脂肪和蛋白质,如乌鸡肉、兔肉、三文鱼、金枪鱼、鳕 鱼、鳗鱼、牛奶、酸奶、鸡蛋、花生等。(2) 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绿豆、海带、玉米面、燕麦面、菠菜、芹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