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立体搅拌桩施工方案_第1页
多方位立体搅拌桩施工方案_第2页
多方位立体搅拌桩施工方案_第3页
多方位立体搅拌桩施工方案_第4页
多方位立体搅拌桩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铁四局集团沪宁城际铁路站前I标项目部 跨经五路特大桥(40+72+40)m连续梁施工方案沪宁城际铁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TA1)工程项目名称:沪宁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工程 施工合同段:站前I标 编号:HNCJ-I-I-20090215致: 沪宁城际铁路监理I标项目部 :我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已编制完成 多方位立体搅拌桩施工 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批。附件:多方位立体搅拌桩施工方案承包单位(章): 专业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日 期: 年 月 日 项目监理机构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监理组长/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意

2、见(如需要): 建设单位(章): 专业工程师: 总工程师: 日 期: 年 月 日 注: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建设单位各1份。3新建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标多方位立体搅拌桩施工方案编号:版本号:发放编号:编制:复核:审核:批准:有效状态: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标项目部二九年二月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I标 多方位立体搅拌桩施工方案目 录1、编制依据12、适用范围13、工程简介13.1工程概况13.2主要工程数量24劳力、机械设备安排24.1劳动力安排24.2机械设备投入45施工工艺流程及检测方法45.1施工及技术准备45.1.1清表、平整场地45.1.2测量放样45.1.3试

3、验准备55.1.4设备进场55.2主要施工工艺55.2.1技术交底工作65.2.2搅拌机就位75.2.3水泥浆搅拌工艺75.2.4喷搅工艺75.2.5预搅下沉75.2.6提升喷浆搅拌85.2.7施工终孔条件85.2.8搅拌机移位85.3成桩检测86、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106.1施工注意事项106.2质量保证措施107安全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11 12多方位立体搅拌桩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1.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1.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4铁路

4、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TB10401.1-2003、TB10402.1-2003)1.5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沪宁城际图集施(路)1.6现场施工调查资料及本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2、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沪宁城际铁路站前标项目部一队范围内正线路基、动走线路基及南京站跨车联络线路基的多方位立体搅拌桩地基加固处理施工。3、工程简介3.1工程概况中铁四局承建的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标一队,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境内,共分正线、动走线及其上下行联络线,其中部分路基的地基采用多方位立体搅拌桩加固,总计加固的路基长度约2010m,总计桩长约27.3万延米;搅拌桩采用正方形布置,桩径0.5m,桩间距

5、1.01.4m,桩长4.015m。桩顶铺设0.6m厚碎石垫层,垫层内铺设一层或两层双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100KN/m,延伸率不大于10%。桩体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一般不少于15%。多方位立体搅拌桩施工设备为SP-5A型深层搅拌机(双向搅拌叶片)、150型注浆泵。3.2主要工程数量沪宁城际站前标项目部一队多方位立体搅拌桩主要工程数量见表3-1。表3-1 多方位立体搅拌桩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多方位立体水泥搅拌桩地基加固处理范围桩长合计(m)备注里程段落长度(m)1DCDK2+140DCGDK0+661.881535.33983580动走线2DCDK1+

6、691.36DCDK1+762.571.148033.13DCDK0+379.51DCDK0+461.5882.0717131.64DCDK0+000DCDK0+325.82325.8276429.95-DK0+463.018-DK0+352.28110.73818651.9正线6-DK0+319.56-DK0+29722.5627507NLSDK2+487.5NLSDK3+349.995862.49566588上行联络线总计2010.162273164.54劳力、机械设备安排4.1劳动力安排项目队将在此区间设立由项目部副队长吴家进为现场施工管理负责人,并配备现场技术负责人及若干技术、施工人员

7、,物资、设备均配有专人负责。详细管理人员配备见表4-1。为满足现场施工需求,拟在施工期间投入68个作业班组,各班组人员标准配备如表4-2。表4-1 主要管理人员一览表序号姓名职称备注1吴家进工程师副队长、现场负责人2周练兵工程师总工、现场技术负责人3童玉明领工员现场领工员4周 林技术员测量负责人5宛 卢工程师实验室主任、检测负责人6张万来助工现场技术主管7梁 皓助工现场技术员8冉 伟技术员现场技术员9程多金助工安质部长、现场质检工程师10吴建勋安全员现场安全员表4-2 每作业班组劳动组织表序号工种人员工作职责1班组长1负责搅拌施工指挥,协调各工序间操作关系2钻探工2操作钻机,卸接钻杆,正确操纵

8、搅拌机的下沉、提升、喷浆、停浆等,观察和检查钻机运转情况,做好维护保养和排除故障3司泵工2负责指挥灰浆制备、泵送系统的正常运转,做好水泥浆制备设备的周期保养,负责输浆管路的清洗4管线工2在搅拌机移位时,随时负责输浆胶管和电缆线的移动,拉开距离,以免搅入叶片中5测定员2按施工图要求,测定搅拌桩每米的灌浆量;发现断浆时立即报告指挥,采取补救措施;记录施工中的各种数据,复查桩位、水泥浆配比等6拌浆工4按试验配合比制备水泥固化剂;按司泵工指挥将水泥倒入集料斗7普 工2配合指挥移动设备,清除搅拌头附着的泥团合计154.2机械设备投入表4-1 主要投入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深层搅拌机SP-5

9、A型(双向搅拌叶片)台82注浆泵150型台83发电机200kw台84搅拌筒个85施工工艺流程及检测方法多方位立体喷搅桩采用新工艺新方法工艺采用“二喷二搅”,即下钻搅拌喷浆,提升搅拌喷浆。搅拌机采用正反式旋转搅拌头,少量多次喷浆的方法既可以避免土体堵住钻头处喷浆口,又保证了桩身的均匀性。5.1施工及技术准备5.1.1清表、平整场地施工前探明地下管线位置,挖出探沟,迁移地下管线及悬空线路,清理路基范围内障碍物。先用推土机清除原地面表层种植土、耕植土,使场坪顶标高与设计桩顶标高相同,并用重型压路机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场坪进行压实。场地附近搭设水泥临时存放库棚,下垫枕木或砖块,比原地面标高高出30cm

10、左右以存放水泥。并做好场坪排水设施,确保施工场地不集水,设置回浆池,浆液回收处理,防止环境污染。5.1.2测量放样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出水泥搅拌桩处理范围边线控制桩。中间桩位拉钢尺准确定位,插竹钎撒白灰标识。5.1.3试验准备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提前做好水泥试验、水质分析、土的含水量及配合比试验。根据前期试验总结确定的技术参数如下:土的湿容重1940kg/m3、含水率20.4%、水灰比0.5、水泥浆液比重1.74、每立方米喷浆量0.25m3、每米桩水泥用量约为56.8kg、每米浆液用量0.049m3。5.1.4设备进场施工设备:SP-5A型

11、深层搅拌机(双向搅拌叶片)、150型注浆泵、搅拌筒、发电机(200kw),不宜采用动力头位于桩机底盘上,钻速与提速联动的深搅拌机。5.2主要施工工艺多方位立体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图5-1 多方位立体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5.2.1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前首先熟悉施工设计文件和规范,做好技术交底。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可开始施工。据试桩经验总结确定主要技术参数如下:钻进及提升速度0.81m/min、喷浆压力0.61Mpa、水泥浆水灰比0.50、水泥浆搅拌时间不小于30s、水泥用量:56.8Kg/延米;5.2.2搅拌机就位水泥搅拌桩桩机安装就位后,应进行全面的检查调整,主要有以下五点:钻头直径及

12、钻杆长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输浆罐的导管是否堵塞;压浆泵是否能正常工作;发电机或外接电源是否和桩机电路接通;精确调整桩机机身的垂直度,清扫喷射口。5.2.3水泥浆搅拌工艺水泥浆搅拌应采用四次搅拌工艺(正反循环搅拌头),浆液配比选定后向注浆池里面注入规定量的水;边搅拌边注入水泥,搅拌适中后放入二次搅拌桶里面进行二次搅拌。配置浆液时,水要清洁,咸缄适中。5.2.4喷搅工艺喷搅工艺采用“二喷二搅”,即下钻搅拌喷浆,提升搅拌喷浆。采用少量多次喷浆的方法既可以避免土体堵住钻头处喷浆口,又保证了桩身的均匀性。5.2.5预搅下沉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沿导架搅拌切土下沉,速度控制在0.81.

13、0m/min,搅拌机下沉时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边喷边旋转。钻进喷射过程中经常检查浆液初凝时间喷浆压力及旋转提升速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钻进至设计深度时检查记录电流值做好原始记录。5.2.6提升喷浆搅拌钻进到达设计深度后,进入持力层时电流表读数I60A,在桩端50cm范围用I档喷浆搅拌30s后,提升喷浆搅拌至桩头,提升喷浆速度控制在30cm/min。每米桩长水泥用量50kg,水灰比0.5,喷浆压力0.20.5Mpa。(桩顶最小桩底最大)。了保证水泥浆搅拌桩桩底、桩头的质量,在桩底和桩头均要用I档喷浆搅拌30s。5.2.7施工终孔条件搅拌桩加固深度终孔条件有三种情况:一是钻孔达到设计

14、深度,同时钻机电流大小达到要求,可以结束钻孔;二是钻孔未达到设计要求,钻机电流大小达到要求,报监理工程师确认桩已穿透软弱土层到达硬层以下深度满足设计要求,此时可以结束钻孔,三是钻孔深度已达到设计要求,钻机电流大小未达到要求,须继续钻孔到达硬层以下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才能终孔。搅拌桩必须穿透软弱层至硬底,嵌入粉质黏土(硬塑)不小于1m,桩体水泥掺入量符合设计、规范。记录终孔时电流表读数。5.2.8搅拌机移位提升喷浆搅拌结束后冲洗钻杆、喷嘴,整个作业结束,将钻机等机具设备移到新孔位上后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考虑到搅拌桩顶部与其上方涵洞结构的基础接触部分受力较大,故在涵洞

15、位置的桩顶再增加一次输浆,以提高桩的强度。5.3成桩检测多方位立体搅拌桩(mmp桩)的施工质量检验可用强度检验和承载力检验,承载力检验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或单桩载荷试验。多方位立体搅拌桩的施工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5-1。(1)浆喷桩的单桩喷浆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要每根桩检查自动记录仪打印记录。(2)强度检验应在成桩7d或28d后,用双管单动取样器钻取芯样做抗压强度检验,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检验时在每根检测桩桩径方向1/4处、桩长范围内垂直钻孔取芯,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的照片,取不同深度的3个试样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钻芯后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浆灌注封闭。(3

16、)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宜在成桩28天后进行。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2,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表5-1 多方位立体搅拌桩施工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序检测项目误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1完整性、均匀性、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计要求总数的2,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钻孔取芯2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总数的2,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平板荷载试验3桩位(纵横向)50mm成桩总数的10%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5根全站仪4桩身垂直度1%经纬仪或吊垂球5桩体有效直径不小于50cm开挖50100cm后,钢尺丈量6、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措施多方位立体搅拌桩(含双向)(mmp桩)的质量控制应

17、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并应坚持全过程的施工监理。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桩长、提升速度、停浆处理等。6.1施工注意事项(1)严格控制搅拌机钻进和提升速度、供浆与停浆时间,确保成桩质量;(2)控制下钻深度、喷浆高程及停浆面。桩端必须原位喷浆搅拌一定时间;(3)配制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供浆应连续,水泥用量、泵送浆液时间必须有专人记录;(4)随时检查施工记录,推断成桩质量,如有不合格桩或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桩或其它处理措施;(5)钻机成孔和喷浆过程中,应将废弃的水泥和冒浆及时回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6.2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前对各种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必须经检

18、验合格的原料才可使用,水泥、固化剂的种类和规格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严禁使用受潮水泥和固化剂。(2)施工前进行满足桩体设计强度的配比试验,确定水泥掺入量。(3)整个施工过程中,安排质检人员旁站监督,并作好施工原始记录,记录钻机电流值、孔深、单孔水泥量等。(4)施工时,输浆管不能过20米,以避免注浆压力损失。(5)要注意保证机架和钻杆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施工中采用吊锤观测钻杆的两个方向垂直度和用平水尺测量机架的调平情况,如发现偏差过大,及时调整。(6)确保喷浆量不少于设计或规范要求。(7)严禁在没有喷浆的情况下进行提升钻头作业,严格控制搅拌时的下沉和提升速度,下沉和提升速度不得超过1.0m/min,以保证加固范围内每一深度都得以充分搅拌,确保桩身强度和均匀性。(8)搅拌钻头直径磨耗量不得大于10mm。(9)施工中采用少量多次喷浆的方法,保证四次搅拌,四次喷浆,搅拌过程中均喷水泥浆,以保证桩身强度和均匀性。喷浆必须连续,若施工时因故中断,继续施工时必须重叠接桩,接桩长度不小于0.5m。若停机超过3个小时应拆卸输浆管路清洗干净并在原桩位旁边补桩。(10)钻杆长度的确定和标定,钻杆长度的确定和标定是确保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