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1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2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3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4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第1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1第2课时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3第3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4第4课时探索规律5第5课时问题解决6第6课时整理与复习7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8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9第2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10第3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1第4课时面积单位的换算12第5课时问题解决13第6课时整理与复习15综合与实践美化我们的小天地16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第1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17第2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19第3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3)20第4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4)21第5课时探索规律(一)22第6课

2、时问题解决23第7课时探索规律(二)24第8课时整理与复习25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第1课时旋转与平移现象26第2课时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28小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小数的初步认识(1)29第2课时小数的初步认识(2)30第3课时一位小数的加减法31简单的统计活动认识统计表与统计图33综合与实践一天用的纸34总复习第1课时乘法与除法35第2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36第3课时旋转、平移和轴对称37第4课时小数的初步认识37第5课时统计38三年级数学下(XS)(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三年级数学下(XS)(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第1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材第

3、14页。【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2能采用多种方法较熟练地进行口算。3让学生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并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4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且熟练地进行口算。一、情景导入师: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市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瞧,这就是市体育馆(展示单元主题图,不出现对话框)。这节课我们就从这张照片中研究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信息?生1:A区有10排,每排有48个座位。生2:每

4、所学校的同学都站了4列,每列18人。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那么多有用的信息,真了不起!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谁愿意把你提出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别人说时请仔细听,不要和别人说一样的问题。生1:A区有多少个座位?生2:市体育馆一共可以容纳多少人?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1。(1)明确问题,列出算式。根据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和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8×10。(2)探索算法。学生先独立探索算法,再在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生1:10个十是100,48个十是480。生2:48×10,可以在48后面添一个0。生3:48

5、15;1048×2×5480。(4)练习。指导学生完成例1后“算一算”中的计算。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并讨论: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时,教师指名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和结果,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一个两位数乘10所得的积就是在这个两位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2学习例2。课件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和所求的问题。(1)明确题意,列出算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列出算式:25×30_(kg)(2)探索算法。学生先独立尝试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3)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算法

6、:把30看成3×10,25×375,75×10750,所以,25×30750。把25看成5×5,5×30150,150×5750,所以,25×30750。把30看成5×6,25×6150,150×5750,所以,25×30750。25×10250,250×3750。25×375,然后在75后面添上1个0,所以,25×30750。(4)练习。指导学生完成例2后“算一算”中的练习题。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教师指名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和结果。3学习

7、例3。(1)出示例题:20×30(2)探索算法。学生先独立尝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和口算结果。(3)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口算方法:因为20×360,60×10600,所以20×30600。因为2×36,所以20×30600。因为2×3060,60×10600,所以20×30600。因为20×10200,200×3600,所以20×30600。(4)比较怎样口算最简便。引导学生认识到第种解法最简便,即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5

8、)练习:20×2040×3050×30(先独立计算,再同桌相互评价)先说出积的末尾有几个0,再说出得数。4学习例4。(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例4的商品图,并将篮球价格改为18元/个。继续板书课题: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问题:买20个足球需要多少元?(2)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根据学生口答列出算式20×90。(3)探索口算方法。学生先独立思考怎样口算,再在小组内交流口算的过程及结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典型的方法。(4)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口算方法。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口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先算20×9180,再算1

9、80×101800,所以20×901800(元)。先算2×90180,再算180×101800,所以20×901800(元)。(5)深化认识。提出讨论问题:你认为整十数乘整十数应怎样口算?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口算时,可把两个因数中的一个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将算得的结果乘10、即可得整十数乘整十数的结果。三、巩固练习1同桌互相出题算一算,说说口算的方法。2完成教材第4页课堂活动。3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一第1、2、3、4题。4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7题。四、课堂小结1我们这节课讨论的是什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2说说通过讨论计算方法

10、后,你的收获。【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blcrc(avs4alco1(例148×10480(个),答:体育馆A区有480个座位。,例225×30750(kg),答:这些面粉共重750kg。,)avs4al(将两位数乘整十数转化为两位数乘几后,再在乘积的末尾上补上一个0。),blcrc(avs4alco1(例320×30600,例420×901800(元),答:买20个足球需要1800元。,)avs4al(将整十数乘整十数转化为几乘几后,再在乘积的末尾补上两个0。) 第2课时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教学目标】1经历整十数乘

11、整十数的口算的学习过程,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口算,会说明口算的思路。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口算知识的空间,培养口算意识,提高口算能力。【教学重点】在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整十数乘整十数乘法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教学难点】能采用多种方法熟练地进行口算。一、情景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下面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主要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帮助归纳总结。通过教师的提示,学生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3。(1)出示例

12、题:20×30(2)探索算法。学生先独立尝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和口算结果。(3)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口算方法:因为20×360,60×10600,所以20×30600。因为2×36,所以20×30600。因为2×3060,60×10600,所以20×30600。因为20×10200,200×3600,所以20×30600。(4)比较怎样口算最简便。引导学生认识到第种解法最简便,即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5)练习:20

13、15;2040×3050×30(先独立计算,再同桌相互评价)先说出积的末尾有几个0,再说出得数。2学习例4。(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例4的商品图,并将篮球价格改为18元/个。继续板书课题: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问题:买20个足球需要多少元?(2)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根据学生口答列出算式20×90。(3)探索口算方法。学生先独立思考怎样口算,再在小组内交流口算的过程及结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典型的方法。(4)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口算方法。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口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先算20×9180,再算180×1

14、01800,所以20×901800(元)。先算2×90180,再算180×101800,所以20×901800(元)。(5)深化认识。提出讨论问题:你认为整十数乘整十数应怎样口算?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口算时,可把两个因数中的一个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将算得的结果乘10,即可得整十数乘整十数的结果。三、巩固练习1课堂活动。2练习一第7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互相说一说,最后全班交流算法。)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作业】练习一第5、6、8、9、10题。【板书设计】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例320×306

15、00例420×901800(元)答:买20个足球需要1800元。第3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学会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养成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的习惯。3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4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算理。【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一、情景导入出示谜语:小

16、鬼小鬼,一张圆嘴。光啃木头,从不喝水。(打一种学习用品)让学生自由地猜一猜。引导:这种学习用品的名字就叫“卷笔刀”。今天,我们的数学课就从这个学习伙伴上的数学问题入手。(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5。(1)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例5情境图。引导:仔细观察图片,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后,全班一起梳理。教师适时整理数学信息,形成完整的文字题目:一盒卷笔刀有12个,14盒共有多少个卷笔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14。质疑:这一题能用估算解决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这一题用之前所学的知识无法解决。因为题目要求的是精确值,而不是近似值,所以不能采用

17、估算的方法。质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求出答案吗?(2)探究算法。引导学生交流口算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如下的几种算法:生1:连加,12121212168(个)。生2:把14拆成4和10,12×448(个),12×10120(个),48120168(个)。生3:把12拆成10和2,14×10140(个),14×228(个),14028168(个)。教师应对正确的算法予以肯定。因为考虑到后面要教学笔算乘法,教师在这里要将第二种算法提取出来,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引导:你能说说第二种算法每一步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明确:12×448(个)是解决“4

18、盒卷笔刀有多少个”的问题;12×10120(个)是解决“10盒卷笔刀有多少个”的问题;48120168(个)是解决“14盒卷笔刀一共有多少个”的问题。师小结:同学们想到了先算4盒有多少个,再求10盒有多少个。从而将乘14的问题转化成了分别乘4和10的问题,成功运用了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学笔算。引导:你知道吗?像刚才这样的口算过程,我们还能写成竖式的形式并用竖式来进行计算。指名学生口述,教师根据学生口述板书。同时板书:简写为:练习:试一试。学生独立解答,师生校对答案,及时订正错误。2教学例6。出示例6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明确问题。(1)列出算式。指

19、名学生口答“这只青蛙25天要吃多少只害虫?”的算式,根据学生的口答,教师板书:34×25(2)尝试竖式计算。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34×25的结果,并打开课本第8页,把自己的计算过程与课本的竖式计算过程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同时完成课本“”中的填空。指名口答“”中应各填哪些数,教师课件显示填写结果,如下所示:3讨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要注意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0、。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8页“议一议”:怎样笔算79×80,一人板书,其余同练。再算一算:73×2196×1584×302教材第9页课堂活动。四、课堂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计算顺序是怎样的?【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例5例6第4课时探索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教学目标】1能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2能从数的排列中发现隐含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3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发现规律的方法。4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学习通过现象探索发现某些简单规律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思考能力。5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

21、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建构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团队意识。【教学重点】发现、归纳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一、情景导入师:在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有规律。你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规律?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师:今天,我们就要研究一下汽车行驶中的规律。(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7。(1)出示教材第9页例7情境图,并指出数学信息:汽车每时行驶60千米。师质疑:这则数学信息说的是汽车的什么?(速度)追问:如果汽车按照这样的速度,2时能行驶多少千米?6时呢?12时呢?(2)填写表格,初步探索。要求学生根据汽车行驶的情况填写完成教材第9页的表格。学生独立填写,并全班交流

22、订正。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质疑: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和这幅线段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说法:生1: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生2:每时行驶的路程不变,时间用得越多,行驶的总路程就越长。学生表述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定量刻画的方式将规律表达得准确完整。引导学生将规律准确表达出来:每时行驶的路程不变,时间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总路程就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小结: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规律。(3)整理算式,继续探索。师:刚才同学们是怎样计算行驶的总路程的,你能写出算式来吗?学生说算式,师适时板书算式:60×16060×

23、;212060×636060×12720师:刚才我们探索了汽车行驶情况的规律。现在,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看看这些算式中又隐藏着什么奥秘?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如下的问题:哪些是不变的,哪些发生了变化,又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自由交流,指名汇报时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楚比较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多指名几位学生,让其结合板书说清算式中的规律:一个因数60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积也乘2。或者一个因数不变(仍是60),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2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在充分地对算式两两进行比较后,师生共同小结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数的几倍。2完成教材

24、第10页课堂活动第1题。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然后让学生结合表格思考问题。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0页课堂活动第2题。出示问题:你是将哪两组数进行比较的?哪个因数不变,哪个因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积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结合问题,先自己自由地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题中的第(1)小题,可以引导学生由下至上地进行观察与比较。2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0题。学生独立填写表格,并让学生说一说当每天投放的饲料不变,投放饲料的总量与时间之间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小结:如果每天投放的饲料不变,时间增加到原来的几倍,投放饲料的总量也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

25、获?【板书设计】探索规律,每时行驶的路程不变,时间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总路程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avs4al(60×160,60×2120,60×6360,60×1272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数的几倍。) 第5课时问题解决【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教学目标】1学会在生活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2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3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策略。4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感受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

26、点】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例1的画面。师:学生要参加某大型团体操表演,22所学校选出的学生都来了,瞧,他们站得多整齐呀!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1提出问题。参加训练的22所学校共有多少人?师:谁来说一下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生:(1)有22所学校参加训练。(2)每所学校的同学都站了4列,每列18人。(3)每所学校参加训练的人数一样多。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每所学校参加训练的有多少人?(2)22所学校共有多少人参加训练?2解决问题。师:根据你了解的信息,能不能自己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生:(1)独立解决第1个问题。

27、(2)分组讨论第2个问题。讨论解题的方法。全班交流。3分组活动:教材第14页上面的课堂活动。关键是要让学生先讨论方法,然后交流。(二)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1)提出问题。24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2)探索算法。先算每箱有多少瓶,再求24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算法。(3)全班交流。指名口述自己或他人的算法。36÷312(瓶)12×24288(瓶)(4)学生写上答句。三、巩固练习1练习三的第1、2题。2练习三的第3、4题。学生先独立做,然后交流评价、订正。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应注意什么问题?【板书设计】问题解决,avs

28、4al(例118×472(人),72×221584(人)或avs4al(4×2288(人),88×181584(人),答:参加训练的22所学校共有1584人。,例236÷312(瓶),12×24288(瓶),答:24箱共有288瓶矿泉水。) 第6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720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及熟练程度。2进一步学会应用运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3体会进行整理与复习的必要性,学习整理与复习的方法。4通过回忆、讨论与交流,结合算一算,让学生将本单元知识进行归纳、梳理

29、,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和检查的良好习惯。一、知识梳理1请学生把书本从第1页看到20页,看看本单元我们学了哪些内容。2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3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4教师板书知识网络。5练一练(1)教师出示教材第17页算一算,说一说。请学生先计算,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指名全班交流并板书。(2)小结计算方法。先口算,再笔算。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计算。二、巩固练习1复习乘法口算。(1)口算练习。20×6213×3084×1015×2090×2110×5650×7040

30、5;60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四中的第1题。(提醒学生要注意审题,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口算)学生独立口算。2复习乘法笔算。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四中的第2题。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指名板演,最后集体订正交流。3复习问题解决。(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4综合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6题。先判断对错,说明理由,再改正错误。(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交流运算的顺序,然后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与整理,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提出哪些问题?【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本单元知识网络,avs4al(本单元,所学

31、的,内容)blc(avs4alco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blc(avs4alco1(口算,笔算),探索规律(找规律),问题解决(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综合与实践走进课外活动基地【教学内容】教材第2223页。【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2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产生学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你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吗?师:

32、育才小学的同学们将要去参观课外活动基地,让我们运用数学知识帮他们解决问题。师:课外活动基地有些什么呢?(出示教材第22页全景图)生:有种植区、养殖区、体验区。二、探究新知1解决种植区里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和种植区的教学情境图:师:你能发现桃园中的数学问题吗?生1:这处桃园能收桃子多少千克呢?生2:这些桃能卖多少钱呢?师: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生1:知道每棵桃树能收多少千克桃。生2:知道每千克桃能卖多少钱。师:这两个问题我们能解决,看一看,每棵树大约能收34千克桃,桃子现在每千克能卖2元。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师:想一想,刚才解决这些问题,又用到哪些数学知识?学生思考、讨论、交流。2解决养

33、殖区里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课本第23页养殖区的教学情境图:师:你知道养殖园有多少只兔子吗?生先独立解决问题,再全班交流。讨论:(1)你知道兔子有哪些生活习性?(2)你知道兔子有哪些经济价值?(该问题重点引导学生从兔子的毛、皮、肉、粪便的有效利用等方面去发现兔子的经济价值)3.解决体验区里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课本第23页体验区的教学情境图:师:我们该到体验区去动手体验一下了。师:共有多少学生?生:25人。师:每人分得陶土多少克?生:80克。师:一共分得陶土多少克?小组内合作解决吧。三、课堂小结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谈感想、收获,全班交流。【板书设计】走进课外活动基地1解决种植区

34、里的数学问题种植区:34×21×21428(元)2解决养殖区里的数学问题养殖区:(2520)×1575(只)3解决体验区里的数学问题体验区:(1213)×802000(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教学目标】1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体验感悟面积的含义,并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35、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你知道吗?在这间教室里,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课件出示主题图)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隐藏在这些物体的表面中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理解“面”。师:在我们这间教室里,你发现了哪些物体的面?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在说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走到物体旁边,通过用手指或者摸一摸等方式。一边感受一边介绍。引导学生感受黑板、课桌、书本、作业本、地板等物体的面。2教学例1。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身边物体的面,并在小组里交流感受。学生开展“摸一摸,说一说”的活动。全班交流摸物体表面的感受。学生可能会说:生1:我摸的是课桌的面,比较平整。生2:我摸的是数学书的封

36、面。生3:物体的面摸起来有点光滑,凉凉的。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光滑”指的是面比较平整,即平面。3教学例2。(1)师:刚才,我们指出了很多物体的面,这些面有大有小,你能举例说一说吗?让学生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楚比较的是哪两个物体的哪个面,大小如何。学生可能会说:生1:我比较的是黑板和课桌的面,黑板的面大,课桌的面小。生2:我比较的是课桌的面和练习本的封面,课桌的面大,练习本的封面小。(2)小结: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有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可以直接用眼睛分辨出来。(板书:目测法)(3)在黑板上出示两个平面图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且用眼睛看就知道正方形比长方形大。提问:

37、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图形,你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学生交流明确:正方形比长方形大。师明确: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平面图形也有大小之分。它们在数学上被叫作面积。(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作它们的面积)3教学例3:比较面积的大小。(1)引导学生用观察法、重叠法进行比较。师:既然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怎样去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大家看一看,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比较大?生1:课桌面比文具盒面大。生2:黑板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小组讨论:你是用哪些办法来比较这些面的大小的?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有的同学通过观察,看出黑板的面积与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差别很明显,说明黑

38、板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大;有的同学把文具盒面放在课桌面上重叠起来比较,发现文具盒面比课桌面的面积小。(2)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各一张,面积大小相差无几,让学生猜一猜长方形面积大?还是正方形面积大?学生通过观察,是不容易看出长方形面积大还是正方形面积大的,可能有的学生会想到用重叠法进行比较,这时可让学生拿出桌上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动手操作用重叠法试一试看能否比出谁大谁小。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用重叠法也不能比出谁大谁小。怎样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出示教材第26页例3教室内两面墙上贴瓷砖的挂图。师:你能比较出这两面墙贴瓷砖部分的大小吗?生:由

39、于每块瓷砖的大小是相等的,我数一数哪面墙上的瓷砖块数多,哪一面墙的面积就最大。师:现在你有办法比较出你桌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了吗?(小组讨论,抽学生汇报)师:我们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分成一些相等的格子,再数一数格子的个数就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了。师:你能比较出两片叶子的大小吗?出示教材第26页例3下面的方格图。生:通过数格子比较大小。小结:当直接观察不容易比出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数方格、重叠、剪拼的方法来比出它们面积的大小。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26、27页课堂活动。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板书设计】面积的含义物体表

40、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用眼睛观察法重叠比较法数方格的方法第2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知道面积含义的基础上认识3个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可以用语言表述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2会读、写3个面积单位的字母表示方法。3能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5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大小的图形。6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教学重点】认识面积单

41、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一、情景导入出示教材第27页例4,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显示图A有6个方格,图B有24个方格,让学生比较,哪个图形面积大。生1:图B面积大,因为图B有24格,而图A只有6格。生2:我不同意,两个图中格子的大小不一样,我们单靠数格子的多少还不能确定哪个图形的面积大。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两个图切割后重合,使学生感受到图A和图B面积一样大。总结:从这次比较可以看出,如果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比较,格子的大小一定要相同才能比较出结果。师:要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就必须要有统一的度量面积的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单位。

42、(板书:认识面积单位)二、探究新知1认识1cm2。看:出示由4条1cm的线段围成的一个正方形,即1cm2,使学生初步认识1cm与1cm2的区别。量:让学生从学具盒中找出最小的一个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小结: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学生看一看,摸一摸1cm2的正方形,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cm2有多大。找: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cm2。师:我们量较小的面积常用cm2作单位,估一估文具盒的上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cm2?同桌合作用1cm2的正方形量一量。2认识1dm2。学生动手用1c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不用操作完),请学生谈感受。让学生感受到:cm2这个面积

43、单位太小了,量起来不方便,如果换一个大的面积单位来量就好了。师: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是平方分米,边长是1dm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dm2。画:画一个边长是1dm时正方形,看一下它的面积有多大。比:用手比划一下,1dm2大约有多大?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dm2?摆:同桌合作用1d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dm2?3认识1m2。问题:如果让你用1dm2的正方形去测量教室地面,你认为怎样?请学生观察并讨论,让学生感受到dm2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了,量教室的地面不方便,要用再大一点的面积单位量就好了。学生可能会想到m或m2。师: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44、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那么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看:出示边长是1m的正方形,学生量后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m2究竟有多大?比:你能比出1m2有多大吗?想一想身边什么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m2?估:估计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三、巩固练习1议一议:1dm2和1dm有什么不同?2完成教材第28页课堂活动第1、2题。动手操作。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板书设计】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用符号cm2表示。平方分米用符号dm2表示。平方米用符号m2表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第3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

45、内容】教材第3132页。【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能利用对面积、面积单位以及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合理选择不同策略,比较、计算或估测一些图形的面积。3通过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现实性。4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一、情景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谁能说一说我们都学习了哪几种面积单位?2说一

46、说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1小格是1cm2)3出示下面图形。师:你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引导学生猜一猜,并把猜的结果记录在图的旁边。师:同学们用估测的办法测得了这个图形的面积,但不精确,如果要准确知道它的面积可以怎么办?引导: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测量、计算,那么长方形的面积呢?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用摆一摆的方法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师:有什么办法测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1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1cm2的正方形卡片,小组内合作,用摆一摆的方法,看能在这个长方形里面摆出多少个小正方形卡片,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厘米。2全班交流:(1)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

47、形卡片摆满这个长方形,每排4个,3排一共12个,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2平方厘米。(2)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卡片去摆,但不需要摆满,摆出每行有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每列可以摆3个,说明可以摆这样的3行,所以4乘3就是12平方厘米。(3)我们已经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说明沿着长能摆4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宽是3厘米,说明沿着宽能摆3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乘一下面积就是12平方厘米。3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引导学生观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4试一试。教师出示教材第31页的试一试,小组合作,摆一摆,填一填。5议一议。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正方形呢

48、?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二)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师:电视机显示屏是什么形状?怎么计算呢?生:长方形,48×271296(cm2)师:遮电视机的方巾是正方形,它的边长是9分米,它的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呢?生:可以把正方形的边长分别看成长方形的长和宽。方巾的面积通过9×981(dm2)来计算得到。小结: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长和宽都是一样的,就是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教学例3。1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数学书封面的

49、面积大约是5平方分米。2课桌面约有几个数学书封面那么大呢?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测量。3交流。4得出结果。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32页课堂活动。2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六的1、2、3题。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么探索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在计算面积时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第4课时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利用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在观察、比

50、较、猜测、验证中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4渗透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会正确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一、谈话导入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面积与三个面积单位,你知道这三个面积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能比划出它们的大小吗?那么三个面积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探究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课件出示例1图:师:上面这个大正方形面积是多少?说一说,你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呢?生1:数格子,一个小格子边长是1厘米,面积就正好是1平方厘米。大正方形里正好有100个小格子,面积就正好是100平

51、方厘米。生2: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边长×边长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生3:大正方形的边长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面积就是1×11平方分米。师:同样的一个大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厘米,也是1平方分米。那么,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生:独立思考、讨论、汇报讨论结果。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小结: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教学例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课件出示例2图:师: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又是多少?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呢?生1: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边长×边长就是1×11平方米。生2:正方形的边长为1

52、米,也就10分米,那么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分米。师:同样的一个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分米,也是1平方米。那么,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生:独立思考、讨论、汇报讨论结果。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小结: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3完成“试一试”。先在书上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4教学例3。课件出示下图:师:你能独立求出这扇窗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吗?学生独立完成后,师生评析。90×403600(平方厘米)3600平方厘米36平方分米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堂活动第1、2题。2完成练习七中的题目。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面积单

53、位的换算例11dm2100cm2例21m2100dm2例390×403600(平方厘米)3600平方厘米36平方分米第5课时问题解决【教学内容】教材第3940页。【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叙述、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正确地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一、情景导入提问: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

54、过了哪些有关于面积的知识,谁能说一说?学生可能会说到的知识大致有以下几类:1面积的含义;2面积单位以及换算;3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追问:关于长方形、正方形,你都知道它的哪些特点?在学生汇报时,着重引导学生回忆这两个图形的边的特点。如: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两条长相等,两条宽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回忆关于面积和图形的相关知识,为后面的问题解决作铺垫。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读懂题意。质疑: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后思考:已经知道了单产量,要求总产量,

55、还必须知道哪个条件?课件出示:(2)分析解题步骤。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有几步,分别是什么?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一共两步,第一步求这块地的面积,第二步求总产量。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在汇报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每一步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3)小结:总产量单产量×数量(面积)。2教学例2。(1)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例2图。引导: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能读出的信息大致有如下几种:对象:草坪、路等。数据:路的宽度是2米,长方形草坪的宽是7米,两块草坪和路的总长是20米等。如果这里学生能说出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是7米,则要予以鼓励,并相继引导学生进行分析。(2)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下图:质疑:图中的号线段的长度是一样的,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或者宽相等。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在汇报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