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题材分类鉴赏_第1页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鉴赏_第2页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鉴赏_第3页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鉴赏_第4页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题材分类鉴赏(一)山水田园诗1. 概念: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水,有限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第一个全力来描绘壮丽河山的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盛唐时山水田园式的创作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宋代有范成大 等。2. 思想内容: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 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揭露封建剥削。3. 艺

2、术特色: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盛唐山水田园诗总体特点:风格清新、韵致高远、神韵天成。有两类风格: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孟浩然:清淡。王维: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追求画意,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二是“雄”,以李杜为代表。李白的雄奇豪放与杜甫早年诗作的英气豪迈。 表现在描写对象高大、 流动、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 艺术手法: 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神话传说的运用。此类诗常见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 老、柴门、墟里、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4. 考查重点

3、:理解、分析山水田园诗(写景诗)中的艺术形象及思想感情;区辨及鉴赏诗中表达技巧及其作用;鉴赏诗作名家的语言风格。(二)咏物言志诗1. 概念: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借助于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2. 思想内容: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愿望; 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表达时光流逝、壮志 难酬的苦闷;表明心迹,表达对某种节操的坚守; 表达对时事难测,对某种丑陋现象的抨击。3. 艺术特点: 意象:意象单纯、内涵丰富,即单纯与丰富的统一; 主要手法是托物言志, 对“物”的描摹注重形神兼备, 取其神韵,略其形貌,虚实结合

4、; 从构思看,善于寄托、巧于立意,“如水中盐,密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无味”(钱钟书语)物我相融,托物寄意,借以自我写照; 表达技巧主要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拟人、对比等; 以物象为题,或咏(题、赠、赞)+物象为题,借助物象的组合而成的景象表达情感 语言风格:慷慨悲壮、凄婉感伤。4. 考查重点:把握咏物言志诗咏物“取神韵,略形貌”的特征;理解、分析“物与志”的“契合点”; 鉴赏咏物言志诗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三)边塞征战诗1. 概念: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 派,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

5、李益 等。边塞诗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初唐一一愤怒与沉郁; 盛唐一一雄浑与自豪; 中唐一一苍凉与幽怨;晚唐一一萧飒与悲苦,先后承接。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 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2. 思想内容: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表达山河沦丧的痛苦及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奇丽壮阔的边塞风光及民族风情、 民族交往;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黜武的统治者。怨而不怒、悲而能壮,主旋律是爱国 主义。同时思想感情复杂而又矛盾,有慷慨从戎和久戍

6、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穷兵黜武和献身精神的矛盾3. 艺术特点: 形式标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征人怨、关山月、从军行等; 常见意象有:景物有:大漠、关山、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箭飞、马走;用品及乐器有: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 铩、胡笳、琵琶、羌笛等;地名和民族名有:磧、西、轮台、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等等; 语言风格:雄壮豪迈,崇高壮美,委婉清丽,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4. 考查重点:分析边塞诗所用的特定词语或意象的作用;分析

7、鉴赏边塞诗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区辨并鉴赏边塞诗运用表现手法的作用等。(四)怀古咏史诗1. 概念: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临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身 世共鸣,或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的诗作。2. 思想内容: 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借古人遭遇来类比自己的境遇,或抒写怀才不遇之叹,或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对历史做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3. 艺术特点:借古喻今、借人喻己、对比衬托、侧面烘托、即景抒怀、用典抒情言志等。4. 考查重点:诗中所咏的史实及人物的理解;诗人借史的用意及思想感情;诗

8、作艺术手法对刻画形象、表达主旨思想的作用。(五)送别留别诗1. 概念: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则动辄多年,再会难期,亲友别离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涌现了以表达离愁别绪为主题的送别留别诗。2. 思想内容: 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抒写的是对亲人离别之情、对友情的咏唱; 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 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友情加知音,借别离以希望为慰籍,于慰籍之中倾注信心和 力量; 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3. 艺术手法:或直

9、抒胸臆,或借助意象寓情于景,或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用于本类诗的意象有阳关、长亭、劳歌、南浦、柳岸、流水、杨柳、明月、夕阳、灞桥等。语言风格:或感伤凄婉,或慷慨悲壮,或炙热真挚。4. 考查重点:考查抒情方式的区辨及作用;借助意象创设的意境或形象;分析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区辨表达技巧及其表达作用等。(六)思乡怀远诗1. 概念: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对远方亲友、故土的思念之情。思妇闺情诗,羁旅行役诗当包含在此类诗中。2. 思想内容:作者羁旅行役的困苦孤独,青楼香馆的生别悲离,宦海仕途的沉浮颠沛,家园乡关的无限愁思等等。3. 艺术手法: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

10、细节描写、想象、用典、对比等。 常见意象有杨柳、明月、鸿雁、杜鹃、鹧鸪、双鲤、尺素、梅花、燕子、鸡鸣、车铎、板桥、山路、落日、秋风、孤帆等。4. 考查重点:分析作者思乡怀人的原由;作者因事因景引发的所思所感;鉴赏作者表达情感、塑造形象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等。(七)即事即景感怀诗1. 概念: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或眼前景物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2. 思想内容:天涯羁旅的愁思、 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情深意长的劝勉, 游历山水的感悟等。3. 艺术手法:直抒胸臆、借物抒情、借景抒情、虚实相生、想象与联想、烘托与渲染

11、等以及比喻、夸张 等修辞手法。4. 考查重点:分析诗歌即事即景而引发的所思所感所想,鉴赏诗作刻画的形象, 区辨运用的表达技巧及作用,赏析炼字炼意所在。古代诗歌题材分类及其常见意象与主题列表诗歌类别常见诗题标志常用意象例诗表现的思想情感送别诗送、赠、另U柳、酒、歌、船、南浦、 长亭、短亭、灞陵(灞桥)、 暮色、杨柳、杨花、柳絮、 春早、春色、水、谢亭、 夕阳,秋月、西楼、劳劳 亭等送兀二使安西别董大赠汪伦离情别恨、 深情厚谊、 激励劝勉爱情诗闺怨诗青鸟、鸿雁、燕子、 鸳鸯、桃花、红豆等雨霖铃(柳永) 鹊桥仙(秦观) 一剪梅(李清 昭)八、丿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边塞诗出塞、从军、 行、古风、歌边关、玉门关、羌笛、胡 人(马)、黄河、长城、 明月、阴山、黑山、大漠、 轮台、金鼓旌旗、烽火羽 书、戈矛剑戟、磧西、雁 飞鹰扬、雪山孤城、长云 秋月、箭飞马走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岑参)凉州词(王之 涣)出塞从军行(王昌龄)边塞风光、 奋勇杀敌、 誓死卫国、 征人愁怨、 思乡思人 同情征人、 批判统治者山水田园诗高山、流水、明月、 清风、农家风光、 山间胜景等山居秋暝(王 维)过故人庄宿建德江(孟浩然)宁静、闲适、 恬淡、农家 乐、丰收喜 悦、隐逸情怀羁旅行役诗驿道、征铎、马、杜鹃、 船(舟)、鸿雁、浮萍、 飞蓬、客、飞鸟等旅夜书怀(杜甫)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