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2020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下载_第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2020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下载_第2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2020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下载_第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2020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下载_第4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2020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下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25 名, 学生通过两年半的学习, 基本上在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

2、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 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 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导学内容分析:(一) 、学习任务, 目的 , 要求:知识与技能:1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计算。2、初步认识小数,会正确地读写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能正确地进行一位小数

3、的加减法计算。3、正确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会进行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4、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5、进一步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会简单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制作。6、学会分段统计的方法,了解复式统计表。数学思考:1、经历初步认识小数、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计算的过程,发展数感。2、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和认识对称现象的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在学习统计初步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定的统计意识。4、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发展思维能力。解决问题:1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口

4、算、估算和笔算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计算中培养良好的计算能力。2、能运用整数乘除法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对自己的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初步的反思意识。情感与态度:1、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册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3、经历探索数学问题,发现并总结一些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在学习中培养探索精神和自信心。4、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5、在学习中培养计算仔细、书写工整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具体情景, 能丛数学的角度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

5、, 并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积极主动的参与编乘法口诀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结合情景图,在学习中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二)教材地位和作用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 7 个教学单元,其中穿插安排了 3 个数学实践活动。以“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为主要内容, 这一领域里的内容共安排了 3 个教学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是继上一学期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以后又一次集中学习整数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主要安排了整百数和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和笔算、发现规律和用除法解决问题等内容。小数的初步认识只安排了一

6、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认识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并且只 要求初步掌握。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对称两部分。教材将统计和概率的内容集中安排在一个单元, 统计部分安排了数据的整理和求平均数; 率部分主要是认识一些简单的不确定现象。教材还配合乘法计算、小数的初步认识、对称等内容分别安排了“中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小数点的由来”和“对称与建筑” 3 个数学文化,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三)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重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2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3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1 、正确计算(口算、估算、

7、笔算)2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3、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关键:(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在进行直观教学和操作活动时,把数一数, 拨一拨等这些活动看成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必要手段,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学习方法。( 2)创设恰当的现实情境,帮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的有关知识。( 3)重视计数单位和数位概念的教学,加深对数的理解和认识。( 4)教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探索新知。( 5)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6)教学时,要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知识迁移的学法指导。( 7)结合具体的情境

8、,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2 、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四)教改设想和教改专题由“点”及面,把握有效课堂:( 1 )学生的现实点直面把握,真实有效。( 2 )教材的重难点全面落实,扎实有效。3)教学的导入点正面引导,朴实有效。4)课堂的生成点多面捕捉,充实有效。让小学数学课堂回归其“有效性”多面捕捉,充实有效。让小学数学课堂回归其“有效性”彰显出“真实、扎实、朴实、充实”的本色。数学学习应体现的几个本质特征:( 1)数学模型建构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2)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主题。( 3)发展数学能力是数学学习的灵魂

9、。( 4)再创造是数学学习的精髓。只有符合上述本质特征,数学学习才能取得成效。三维并进,提升空间图形概念建构实效:1. 优化抽象过程,深刻把握本质特征:( 1)再现生活情境,激活主体经验。( 2)引导操作体验,形成概念表象。( 3)加强变式辨析,抽象概念本质。2. 善用动态表象,深入促进数学理解:( 1)利用动态表象引发空间想象,完善概念图式。( 2)利用动态表象推进空间操作,内化概念本质。3. 注重多元综合,深度提升数学思考:( 1)合理综合渗透,发挥集聚效应。( 2)激发认知冲突,促进概念迁移。利用知识关联建构数学知识:从认知心理学看,理解某个东西是指把它纳入一个恰当的图式,图式本身是一个

10、充满联系的概念组合的认知结构。图式越丰富,就越能吸纳相关信息,而图式的丰富性取决于概念间的关联程度。所以,数学教学要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关联性,把孤立的知识串成“线” ,连成“网” ,如此获得的知识才具有再生性,才能随时通畅地被提取和运用:利用显性关联,激活认知;挖掘隐性关联,丰富认知;寻找变化关联,拓展认知。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解决问题”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教师要遵循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抓住训练重点,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的实效性:明确重要前提(充分感知,展开思维) ;把握基本过程(分析综合,发展思维) ;立足关键环节(比较辨析,深化思维) ;关注创新品质(开放探

11、索,发散思维) 。四、提高导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主动构建知识。5、开展课前3 分钟口算,增强学生的可算能力,从而提高计算能力。6、加强估算与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7、 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

12、能脱口而出。8、 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9、 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10、 、 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五、导学课时进度安排:本册导学内容时间为 68 课时,包括实践活动 5

13、课时。另外机动2 课时,复习 6 课时, 本学期总课时为 76 课时。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17 课时)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3 课时)第三单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14 课时)第四单元:统计(5课时)第五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6课时)第六单元:轴对称(5课时)第七单元:总复习(5课时)资阳市雁江区迎接镇杨柳河小学2013.2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和估算(一)【导学内容】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23页例1、例2。【教学目标】1 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的口算在t产和生活中的巫变作 用。2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鼻方法,能采用多

14、种方法较熟城地进行口算,培养类推的能力。3 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4t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了解数学的价值。重导学重难点】如何使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教具、学具准备】单元主题图,情景图,算卡片。【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市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瞧,这就是市体育馆。(展示单元主题图,不出现对话框)教师: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1:我想知道体育馆有几个区?学生2:我想知道A区有几排,每排有几个座位?学生3:我想知道体育馆一共可以容纳多少人?教师:这些问题我们请图中的小朋友来帮助我们好吗?根据学生的提问点击小朋友依次出现对

15、话框。教师: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学生1: A区有多少个座位?学生2:市体育馆一共可以容纳多少人?从学生提的问题中抽出:“A区有多少个座位?”这个问题进行解决。-1 教学例1教师:要求体育馆 A区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算式呢?(列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口算48X10?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算法?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我是这样想的,10个十是100, 48个十就是480。 40X 10+8 X 10。48X 2X5。 10X 6X8。 48X 9+48 X 1。48扩大10倍,就是480。教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能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相信每个同学都

16、有自己的算法,你能把自己口算48X10的算法说给同桌听吗?(同桌两人互相说算法)教师:用你喜欢的算法来计算第2页的算一算,把结果写在书上。(集体订正)请同学们观察这4道题(包括48X10),通过口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学生1:我发现每个算式中都有 10。学生2:我发现他们都是两位数乘10。学生3:我发现一个两位数乘 10就在这个数后面加一个 0。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如果两位数与其他整十数相乘,又该怎么算呢?2教学例2(出示例2的情景图)请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一共有多少袋面粉?(教师点击出现小男孩的对话框)教师:你能解决

17、吗?从哪儿知道的?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说法:学生1:我从图中数出来的。学生2:我用3X 10得来的。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你知道这些面粉的共重多少吗?(出现另一个对话框)你会列式计算吗?试一试。教师:这道题你准备怎么做?把你的算法先讲给同桌听一听。谁愿意把你的算法讲给大家听一听,可能有以下几种:学生 1: 25X 30,先算 25X3,再用 75X10。学生2: 25X3得75,在75后面添上一个 0。学生 3: 25X 6X 5。学生 4: 30X 5X 5。教师:同学们想得好,计算得也很正确,有的同学把两位数乘整十数变成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口算; 也有的同学采用

18、把两位数先乘一位数,再把积扩大10 倍的方法。大家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教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第3 页的算一算中的 3 道题(集体订正) 。三、巩固学习(1) 学生互相出题算一算。(2) 看卡片算积,一个小朋友拿卡片,另一个小朋友说积。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导学内容】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 23 页例 2 。【导学过程】( 出示例 2 的情景图 )教师:一共有多少袋面粉?你们是怎么数的?学生:每堆有10 袋, 3 堆就有 30 袋。教师:如果要算出这 30 袋面粉共总多少千克,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条件才

19、行?学生:每袋面粉是多少千克?是25 千克。教师:现在可以求出这些面粉共重多少了吗?怎样列算式?学生:25X30=教师:这道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计算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商量商量吧!学生间相互讨论,教师也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学生1:我认为应该这样算。我们上节课学过 25X 10, 25X 10=250,再乘上3, 2503=750。学生2:我们的方法和他的不一样,我们是用25X 3=75,再用75X 10=750。教师:你们的方法都不错!用到了我们前面例1学习的知识,让两位数与 10相乘,直接扩大10倍。还想用你们的好方法计算其他的计算题吗?教师出示练习题:21X 20=45X 30=50X

20、 32=学生做题时,教师察看作业情况。教师:你们又是怎么算这些题的呢?口算和估算【导学内容】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页例3、例4。【教学目标】1 经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学习过程,会正确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2 休公乘法估算在日常牛*;和生产中的重要价值,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多种方法来估算生活中的乘法问题。3 培养学牛: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重导学重难点】掌握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多种方法来估算生活中的乘法问题。【导学过程】出示以下题目:78 X 2030 X 5620 X 4090 X 8143 X 5070 X 4050 X 6090 X 50教

21、师:你能将这些算式分一分吗?你准备怎样分?学生:我想把这些算式按“只有一个因数是整十数”和“两个因数都是整十数”来分。教师:同意他的标准吗?请大家按照这个标准把这些算式分一分。学生将算式分类后汇报,教师板书:第1类第2类78 X 2020X4030 X 5670X4090 X 8150X6043 X 5090X50教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第1类算式。完成后选一道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学生口算后交流(略)教师:(指着第2类算式)这种两个因数都是整十数的算式我们叫它整十数乘整十数。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探讨这种乘法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索新知1探索整卜数乘整卜数的口算方法教师:你

22、准备怎样口算 20X40?先自己想想,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学生1:我把40看成4X 10,先算20X4得80,再算80X10就是800。学生2:我把20看成2X 10,先算40X10得400,再算400X2就得800。教师:还有别的算法吗?学生3:我这样算,先算 2X4得8,再在8的后面添上两个 0。教师:这种方法好。那为什么要在8的后面添两个0呢?学生3:因为20是2X10, 40是4X10,实际上就是2X4的积扩大10倍后再扩大10倍,也就是扩大100倍,所以就在2X4的积后面添上两个 0。教师:说得真好。同学们的这些算法都很好。大家运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老

23、师为你们感到高兴。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剩下的3道题。学生独立完成剩下的题目。2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出示例4的商品图)说说你从图上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说出自己获取的信息。教师:体育老师准备为学校买11个皮球,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要准备多少钱。先自己想想,并小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小组的伙伴。小组交流后组织汇报。学生1:因为买10个皮球要180元,所以买11个皮球要比180元多一些,大约要200元。学生2: 1个皮球大约要20元,10个皮球就大约要 200元。学生3: 1个皮球大约要20元,11个皮球就大约要 220元。教师:如果学校再买 19副乒

24、乓球拍大约要多少元?学生:可以把19看做20,所以大约要 700元。三、巩固深化教师:今天你满意自己的表现吗?互相说说自己都有些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咱们带着今天的收获进入数学王国。1猜一猜下面.算式的积的末尾日儿个0,并说说理由27 X 3070 X 4086 X 3050 X 8093 X 2060 X 502看卡片算首先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估算,然后同桌利用卡片互相练习。3 估算52X 19,先独立思考然后互相交流教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利用旧知识来解决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并且能用多种方法来估算生活中的乘法问题。其实在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大家多想

25、想,就会越来越聪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导学内容】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8页,例1。【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2 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训练学名掌握优化 策略的思想和方法。3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第方法,重导学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算理。【教具、学具准备】算式卡片,3种颜色的灯,例1挂图。【导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提示课题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卡片贴在黑板上:25X 539X1013X 1630X 2010X 4047X 1529X 3157X4教师:你会算这些题吗?你们以举手的方式来示

26、意老师。老师手中有 3盏灯,我们把 全班都会做的题用绿灯表示,一部分同学会做的题用黄灯表示,都不会做的题用红灯表示。第一题,会做的同学请举手(老师根据情况贴灯)教师: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解决黄灯题和红灯题。(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出示例1卷笔刀图)教师: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卷笔刀吗?我们先一起来猜一猜。(请每一个同学都猜测,并说说是怎样猜测的。)(2)学生进行猜测,说说想的方法。(3)教师:怎样才能证明你猜测的答案是正确的或者比较接近答案呢?(要计算出12X14=?)(4)教师:怎么算呢?我们没有现成的办法,你能独立地,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12X 14 吗?三、

27、探索尝试,寻找方法1 独立思考,尝试解快问.题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解决“12X 14=?”。2 小组交流整理小组交流自己计算的结果和方法,并整理。3 以小蛆为单位,全班汇报一汇总解中策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致有以下一些方法。 12+12+12=168(14 个 12 相加) 14+14+14=168(12 个 14 相加) 12X2X7 14X3X4 14X2X6 12X 10+12X4 12X 20-12 X 614X 10+14X 220X 14-8 X 14列竖式计算4方法归纳,发现最佳方法教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4X 12这道题。教师:在计算像“ 12X14

28、”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你认为哪一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比较广?为什么?(在前面知识的铺垫下,应该是用竖式的比较多)5 研窕展式计算(1)教师:我们就一起来研究14X 12这个乘法的竖式。 你能做吗?(学生进行讨论, 然后全班交流)(2)理解竖式中第1步的算理。教师用空白卡片将14中的“ 1”遮住,像这样12X4的题大家会算吗?试一试。学生 得出48。教师:这里的48表示的是什么? ( 4盒卷笔刀的个数)(3)理解竖式中第2步的算理。教师:算出单独的4盒后又该算什么?(整十盒的)教师将“4”用写有“ 0”的卡片遮住,下一步怎样算?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用10去乘12,得120,表示10盒有

29、120个卷笔刀。用1乘12得12, 2对着4写,1写在4的前面。教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呢?用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12得12,这个“ 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呢?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说法:因为用1乘12, 1表示的是1个十,得到12个十,所以“ 2”写在十位上。竖式第2步求的是10盒卷笔刀的个数,所以“ 2”写在十位上。(4)理解竖式中第3步的算理。教师:大家的理解都是正确的,这个竖式算完了吗?学生:没有,还要把两项结果加起来。学生独立完成第3步。教师巡视。教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说一说12X14用竖式计算的全过程,一会儿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听。请几个学生说。(5)教师:那我们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30、?学生1:要注意数位对齐。学生2: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数时,积的末位一定要写在十位上。教师简要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四、巩固练习,推广应用完成第8页试一试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五、交流收获,小结回顾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探索规律【导学内容】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516页例1、例2。【教学目标】1引导学t经历从具体情景中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和从石趣的数的排列中发现数的变 化规律的过程。2 引导学牛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一些给定事例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 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思考能力。3 通过小蛆合作讨诒,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建树知

31、职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团队意识。【教具、学具准备】、视频展示台。【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用出示十字路口红绿灯的情景,画面只出现一个红灯亮时,让学生猜一猜下一个发光的灯的颜色?教师按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逐一展示,直到绝大部分学生能猜中。教师:你是怎么猜中的?学生1: 3个灯依次按红一黄一绿的顺序依次不断地重复发光。学生2:教师: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按一定的顺序依次发光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隐含着一定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现规律”。(板书课题)二、探索规律1出示第15页例1的情景图用画外音介绍汽车行驶情况。最后出现示意图:教师:从刚才的情景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1:汽车的速

32、度是每时 60 km。学生2:汽车行驶的时间为 2时、6时和12时。学生3:教师:这些信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学生1:可以求2时行多少千米?学生2:还可以求6时、12时分别行驶多少千米?学生3:教师:同桌合作,把刚才大家说的信息填入表格中。(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表头,让学生明确所填内容。)每时行驶(km)60行驶时间(时)12612行驶路段(km)60 R6学生填好后,选择一组同学到视频展示台前汇报。教师:请大家采用自己喜欢的观察方式,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 6 人一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要求每个小组要有专门的记录人员,每人都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各小组推荐1 名同学汇报交流。 )

33、教师: 刚才大家观察了表格中已有的数据, 从这些数据的变化中,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各合作小组继续讨论。学生:汇报讨论情况。教师:刚才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发现了表格中隐含的规律,请你用这种方法找一找下列算式的规律。 ( 第 16 页课堂活动第 1 题 )(1) 8X 20=160 (2) 3X 12=368X 10=806 X 12=728X 5=409X12=108教师:要想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必须学会观察和比较,善于归纳总结,我们继续挑战自己吧!教师:小白兔在数学王国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塔。 (教师把例 2 的 4 排数制成, 一排数一排数依次出现) 你能帮助小白兔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

34、吗?小组合作讨论。学生 1:排在两边的数是1。学生3:每一排比前一排多一个数。学生4:每排中间的数的位置在上一排两个数的中间。学生5:排在中间的数都是它前一排左右两个数的和。 (学生说到是前一排哪两个数的和时,上这3 个数同时闪烁)教师: 你能试着把第5 排数写出来吗?第6 排、 第 7 排呢?写完后小组内交换检查是否符合前面的规律。教师:按这样的规律,你还能继续写下去吗?教师: 刚才大家从已知的数推出了未知的数, 可见发现并遵循规律可以给解决问题带来极大的方便。你能从下列算式中发现什么规律?可以怎样又对又快地算出结果? ( 第 16页课堂活动第 2 题 )7+10+13+7+10+13+7+

35、10+13+7+10+7+10+13=三、应用规律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也是有规律的。想一想,你能举出哪些例子?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刚才大家发现了生活中的一些规律,老师这里有一群数学娃娃(出示150 的数) ,你能选出几个数来摆出一条规律吗?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再汇报。教师:今天,数学博士从数学王国中赶来,他从数学宝库中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题目,你们想不想和小博士比一比?请看题。依次出现第17 页练习三的第1 题,第 2 题,第 3题。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四、小结升华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数学知识里隐

36、藏着许多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可以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刚才大家发现的这个数列(例2 )的规律,早在几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就发现了,称作“杨辉三角” 。大家可登录中国数学网了解“杨辉三角”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许多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中国了不起!希望大家从小努力,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对于这个有趣的数塔,中间的数还可以怎样创设规律?大家下去继续探讨好吗?解决问题(一)【导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运动会入场式的画面,同时播运动员进行曲。教师:某地区的校际运动会开幕了,大家想去看看吗? ( 学生:想。 )教师:首先我们来到团体操比赛现场。 (出示例 1 的画面)二、教学例 11

37、 呈现信息u (出示例1的相关信息,不出现问题但把“训练”改为“比赛”教师:谁来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有22所学校参赛。一所学校站了 4歹U,每列18人。每所学校参赛人数差不多。教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所学校有多少人? 22所学校大约有多少人?2 解决问题(1)学生独立解决第1个问题。(2)分组讨论第2个问题。讨论解题的方法。讨论估算的方法。全班交流。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估算的常用方法是将参与计算的数估计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来计算。关键是要让学生先讨论出方法,交流,然后再动手操作。三、教学例2教师:运动会的组委会给运动员们送来了矿泉水。(出示:手推车推出 25箱)教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多

38、少瓶矿泉水吗?如果要知道一共有多少瓶,首先得明确什么?(每箱多少瓶)(出示:“3箱矿泉水共有36瓶”)教师:现在可以求出结果了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试算,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四、反馈练习第21页下面的课堂活动。学生先独立解决,然后交流评价、订正。五、课堂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解决问题(二)【导学内容】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2223页例3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 在现宾的问题怙.景中,探索综合运用乘、加解决问题的策咯,并能运用I数学用有进行表述和交流。2 绎历白主探索解快问题的过程,学习从向遮入手,分析解决问题和通过移动变换 解决问题的策略。3 在解

39、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嗫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 【导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在春游中会遇到许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春游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解决数学问题)二、教学例31呈现信息出示例3画面教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每辆车可坐45个同学。已经开走了 7辆车。又坐满了 5辆车。还有32人没上车。2 解决词.题(1)教师:你准备怎样计算参加春游的人数?参加春游的人可以看成由哪几部分组 成?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车上的同学和没上车的同学。已经走了的同学和没走的同学。已经走了的同学、坐在车上正准备走的同学和还没有上车的同学。(2)根据上面的交

40、流,学生独立列式算出总人数。(3)展示各种算法,并请学生结合算式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相同算法的同学互相补充,其余同学认真倾听。你认为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45人,可以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已经开走的和已经坐好没有开走的车都是准载 在一起看,一共坐了 12辆车,算出车上的人,再加上没上车的,算出总人数。三、课堂活动(第23页)2 个班交流,打开思路.3独立提问,并解答.四、课堂小结师:请大家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面积和面积单位(一)【导学内容】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236页例1、例2、例3。【教学目标】1 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2 能用多种方法比校血积的大小,培养学4&q

41、uot;空间观念,3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士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具、学具准备】大小树叶各一张,钉子板,橡皮筋,照片一张,两段绳子,。【导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创新教师出示春游时和学生一起照的放大的照片。教师:同学们,这是前几天我们班春游时老师和你们一起照的照片,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猜一猜老师会把它怎样?学生可能回答:学生1:把它放在镜框里。学生2:把它塑封。教师:如果给这张照片加上框,需要多少木条?这求的是什么?(周长)如果我要想给相框配上玻璃,需要多大的玻璃?这又是求的什么呢?你会解决这个问 题吗?教师:等我们今天学习了面积的知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二、理解面积的

42、意义1认识物体的面积教师出示两条线段,让学生观察这两条线段有什么不一样,再出示大小两片树叶,让 学生观察又有什么不同?教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物体既有长短之分,又有大小之分。黑板、课桌、书本、 树叶、文具盒等都可以叫做物体。教师出示文具盒,让学生观察:一眼看去,我们先看到 的是什么?学生:文具盒的表面。教师:是的,许多物体都有它们的表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在教室里你可以看到哪 些物体的面?学生:我看到了教室的地面、墙面,黑板面,课桌面,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数学书和课桌的表面,说一说有什么感觉?学生1:我摸到桌子的表面光光的、平平的。学生2:我摸到数学书的面很小,很容易摸

43、到边沿;而桌子不容易摸到边沿,面要大 得多。教师:大家的感觉都不错,课桌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课桌表面的面积比较大;数 学书的表面比较小,我们就说数学书表面的面积比较小。教师:看来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有的物体面大,有的物体面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 做物体的面积(板书:面积)。比如数学书表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表面的面积。让学生分 小组相互说一说教室的地面、 墙面,黑板面,桌面,文具盒面的面积分别指的是什么?4 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教师:物体表面有大有小,那么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吗?电脑显示4个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平面图形中谁最大?谁最小?学生:三角形比圆形大。教师:对,我们可以直接地比较出三角形

44、比圆大。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些平面图形, 用颜色涂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教师: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平面图形的什么呢?教师: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让学生指出黑板上的平面图形的面积。3归纳面积的意义让学生把这两方面内容概括起来说说什么叫面积。学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教师: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所以说: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板书)三、比较面积的大小1引导学生用观察法、重叠法进行比较教师:既然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怎样去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让学 生看一看,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比较大?学生1:课桌面比文具盒面大。学

45、生2:黑板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小组讨论:你是用哪些办法来比较这些面的大小的?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有的同学通过观察,看出黑板的面积与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差别很明显,说明黑板的面积比课桌面面积大;有的同学把文具盒面放在课桌面上重叠起来比较,发现文具盒面比课桌面的面积小。2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各一张,面积大小相差无几,让学生猜一猜长方形面积大?还是正方形面积大?学生通过观察,是不容易看出长方形面积大还是正方形面积大的,可能有的学生会想到用重叠法进行比较,这时可让学生拿出桌上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动手操作用重叠法试一试看能否比出谁大谁小?学生通过操作发

46、现用重叠法也不能比出谁大谁小?怎样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出示例2的教室内两面墙上贴瓷砖的图。教师:你能比较出这两面墙贴瓷砖部分的大小吗?学生:由于每块瓷砖的大小是相等的,我数一数哪面墙上的瓷砖块数多,哪一面墙的面积就最大。教师:现在你有办法比较出你桌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吗?(小组讨论,抽 学生汇报)教师:对,我们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分成一些相等的格子,再数一数格子的个数就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大还是小。让学生先动手操作比较桌上两片树叶的大小,再抽学生汇报比较方法。总结:要比较两个平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可以借助相等的格子数量的多少来进行比较。5 “统一标准”的重要性出示例3

47、 (没有分成方格的)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让学生先猜一猜,图 A与图B哪个面积大?显示图A有6个方格,图B有24个方格,让学生比较,哪个图形面积大?学生1:图B面积大,因为图 B有24格,而图A只有6格。学生2:我不同意,两个图中格子的大小不一样,我们单数格子的多少还不能确定哪个图形的面积大。通过把两个图切割后重合,使学生感受到图A和图B面积一样大。总结:从这次比较可以看出,如果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比较,格子的大小一定要相同才能比较出结果。四、课堂活动(1)在钉子板上围出你喜欢的图形,并数出你围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格?(2)在格子纸上画 3个面积等于9个方格的有趣图形(面积相等,图形的形状一样 的

48、)。五、反思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现在你知道给相框装上多大的玻璃是求什么吗?面积和面积单位(二)【导学内容】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 3536页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 认识币积单位cm2, dm2, m22 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能是活选用不同的面积单位去测量师积二【教具、学具准备】边长是1cm, 1dm, 1m的正方形各一个,。【导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动物王国里小白兔和小熊正在吵个不停,原来它们在争论谁的家大)动态显示:小白兔家的地面铺了 24块砖,而小熊家的地面铺了36块砖(两种砖的大小不一样,小白兔

49、家的砖要大一些,小熊家的砖要小一些),到底谁的家大一些呢?小白兔和小熊想请你们来当“小裁判”。学生可能回答:学生1:小熊的家大,因为它家地面铺地砖的块数多一些。学生2:小白兔的家大,因为它家地面铺的砖要大一些。学生3: 一样大。教师:现在有3种不同的意见,到底哪一个“裁判”说得对呢?虽然小熊家的地面铺的砖的块数多,但它家的科比小白兔家的砖要小一些,所以我们并不能以砖的块数的多少来比较谁的家大,那怎么办呢?学生:如果砖一样大,我们就能根据醇的多少比较出结果。教师:说得好!要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就必须要有统一的度量面积的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单位。(板书:认识面积单位)二、合作探究、学

50、习新知1 认旗1 cm2看:演示由4条1 cm的线段围成的一个正方形,即 1 cm2,使学生初步认识 1 cm与 1 cm2的区别。量:让学生从学具盒中找出最小的一个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教师: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平方厘米。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1 cm2的正方形,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 cm2有多大?找: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 cm2。(大拇指的指甲盖、写字本上的田字格)摆:教师指出,量较小的面积常用cm2作单位,让同桌合作用 6个1 cm2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估一估文具盒的上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 cm2?同桌合作用1 cm

51、2的正方形量一量。弓I:如果我们用1 c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的面积(不用操作完)。请学生谈感受。2 认旗1 dm2学生动手操作用1 c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不用操作完),请学生谈感受。让学生感 受到:cm2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了,量起来不方便,如果换一个大的面积单位来量就好了。教师:有没有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学生:(略)教师:确实有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你们先猜一猜是什么?学生:平方分米。教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因为我想到长度单位里比厘米大一点的是分米,我想面积单位里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可能应该是平方分米。教师:说得太好了,这位同学在学习新知识时能联想到以前学过的知识,真会学习,

52、 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确实是平方分米。找: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1 dm2的正方形,想一想,为什么选个正方形?抽学生汇报,边长是1 dm的正方形面积就是 1 dm2。比:用手比划一下,1 dm2大约有多大?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 dm2?摆:同桌合作用1 d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1 dm2?弓I:如果让你用1 dm2的正方形去测量教室地面,你认为怎样?请学生观察并讨论,让学生感受到dm2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了,量教室的地面不方便,要用再大一点的面积单位量就好了。学生可能会想到 m或m2教师:为什么是平方米?教师:大家学得真好,又认识了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1平方米,那么什么样的

53、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学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平 方分米,那么边长是 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看:出示边长是1 m的正方形,学生量后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 m2究竟有多大?比:你能比出1 m2有多大吗?想一想身边什么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 m2?做:4人一组用手围1 m2。估:估计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三、课堂活动1 议一义工1cm2和1cm有什么不同?2 第37页课堂活动第13题。动手操作。四、课堂小结教师:说说你在今天的数学课上获得了哪些数学知识?还有什么问题?五、巩固练习。第38页,练习六第14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一)【

54、导学内容】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041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七第2题。【教学目标】1 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培养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2 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13 在解决与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中,能迸行有条理的思考a重导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教具、学具准备】1cm2的正方形卡片若干张,。【导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什么叫面积?说一说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1小格是1cm2)出示下面图形:教师:你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学生可能无法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一猜,并把猜的结果记录在图的旁边。教师:同学们用估计的办法测得了这个图形的面积,但不精确,如果要准确知道它的面积可以怎么办?学生如果不能回答,教师可以引导: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测量、计算,那长方形的面积呢?(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二、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1 用数移子的办法探索面积计笔公式教师:用1 cm2的正方形摆长方形,至少要多少个? (2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