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申报表_第1页
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申报表_第2页
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申报表_第3页
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申报表_第4页
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申报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表1: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程申报表申报学校章:肥城市安驾庄镇中央小学学校类型:申报工程:安驾庄镇梁氏正骨疗法泰安市教育局制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程申报表学校名称通信地址 学校类型小学;初中;口九年一贯制;口普通高中;完中;口职业高中;口其他学校性质公办;民办全校班级数 个;全校学生人数 人;全校教师人数人学校负责人职务联系 电子邮箱工程联系人职务联系 电子邮箱工程名称注明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具有该工程指导水平的教师数本校教师人其中:专职人,兼职人校外聘请教师人开设该工程校本课程的年级/班级参与该工程课外活动的学生数人数人,占全校学生的 %开展进校园工程的简要说明600字左右梁氏

2、正骨与梁氏接骨膏药始创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梁氏正骨术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是我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采用手法正骨, 并以上百种中草药熬制膏药,疗效独特.正宗梁氏正骨八代传人将祖传秘方与现代 医学相融合,使这一传统文化大放异彩,并成立了骨科研究所.梁氏正骨的特点是 以手法整复为主,板架外固定为辅,内服中药,外敷膏约,动静结合,内外兼治,2痛苦小,疗程短,费用底,疗效佳,防止了切开手术的诸多风险,其医技和医德深受广阔病员的欢送.安驾庄梁氏正骨适用于四肢闭合性和简单开放性骨折与脱臼.其手法以?医 宗金鉴?正骨八法为主,汇众家之长,创梁氏正骨独特手法和中药秘方. 讲究“法 从手起

3、,表达稳、准、狠、快.稳:沉着稳重把握骨折部位,稳定限制医患情绪; 准:手法复位力争到达解剖复位的程度;狠:手法复位、刚柔并用、力度适宜,骨 伤重患者尤以用力刚毅,切忌手软;快:动作敏捷,快速复位,减轻患者痛苦.在 触摸判断或借助X光底片了解骨伤情况和部位的根底上,适度拉伸,用最快的速度, 将别离错落的断骨复接对位,少那么几秒,多那么不过 3分钟,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外 伤骨折有搭叠、有别离、有骨碎、有横断、有斜断等类型,施用梁氏正骨手法,将 凸起处复平、凹陷处复起、错位处复正、骨碎处复原,使其三点成一线,外表圆润 自然.然后,再用小夹板固护,并以药物配合,实施治疗.梁氏正骨疗法快速敏捷,用力均

4、匀、动作连贯、手法娴熟,骨伤者大多一次 复位,最大限度地减轻了骨伤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梁氏正骨对脱臼患者实施手 法复位亦有独到之处.医生根据脱臼部位和脱臼方位的不同,使用不同的用力方向, 或由下向上端、或由里向外端、或直端、或斜端,尤其要在患者感觉不疼的方向迅 速手法复位,这样既不疼痛,又能一次性复位,其效甚佳.梁氏膏药是治疗骨伤极其重要的医用药物, 其药材选配、熬制工序十分严谨, 是梁氏几代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研制的极具特色的外用制剂,几十种中药分 批次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先后顺序投入锅内,并不断搅动熬制而成,其疗效尤为突出, 被世人奉为“祖传秘方而世代相承.我们安驾庄镇中央小学为弘扬中

5、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地方文化的保护、保存、传承、传习工作,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打造幸福课堂,激发师生爱国爱乡 热情,形成具有鲜明的校园文化,积极的开展了安驾庄梁氏正骨疗法进校园活动.工程的优势与条件600字左右安驾庄梁氏正骨疗法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其独特的正骨手法、膏药配方和 熬制工序,是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珍贵遗产.自创立以来,几度战乱,几经周折, 字号未改,医德不变,正骨手法,创新开展,传承谱系,脉络不乱,成为我国传统 医学中优秀的正骨派系之一.2007年先后被列为肥城市、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工程;2021年9月,列为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程.我校与梁氏正骨疗法创始地同在

6、安驾庄镇驻地,与肥城市骨科医院和淼鑫堂 骨科研究所毗邻而居.而且平时互有往来,保持着传统的友谊,便于合作研究.我们学校一直重视传承和开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始终致力于中华民族优秀传 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了调动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积极性, 形成具有鲜明特 色的校园文化,特地将梁氏正骨疗法进校园活动纳入了学校工作的总体安排,制订了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对这一非遗工程推广、宣传.我校自2007年起将梁氏正骨疗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局部,组织专门的教师队伍进行开发和研究,形成了一套目标明确、特色鲜明、详实完整、科学 严谨的校本教材,有专门的校本老师在五、六两个高年级使用.我校还组织多个梁

7、氏正骨疗法的兴趣研究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从梁氏正骨的 溯源、梁氏正骨的手法、历代传承、膏药熬制、开展前景等各个方面对梁氏正骨疗 法进行全面的研究.学校每学期两次组织师生到安驾庄骨科医院和淼鑫堂骨科研究所学习、观摩 和采风活动.聘请梁氏正骨疗法的正宗传人梁华兴、 梁海林校外指导教师,每两周 到我校授课一次.为此,我校专门配备了专用教室和活动室,购置了相应的器材、 书籍和音像资料,划拨专门的活动经费,定向使用.工程曾取得的成果描述 500字左右我校自2007年对梁氏正骨疗法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是组织专门教师研究开发了?安驾庄梁氏正骨疗法?校本教材.该教材目标 明确、特色鲜明、

8、详实完整、科学严谨,并且可操作性强,已经在五、六 年级连 续使用了六年,累计两千三百多学生上过这门课程.二是通过教材的编撰和实地培训培养了专业老师. 具有本工程指导水平的教师 4人,其中专职2人,兼职2人.另外还聘任了梁氏正骨疗法的正宗传人梁华兴大 夫、梁海林大夫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定期到学校授课.三是开设了安驾庄梁氏骨科医院、 淼鑫堂骨科研究所两处校外教育基地, 学校 师生定期进行学习、观摩和采风活动.四是在综合课堂中对梁氏正骨疗法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围绕梁氏正骨的溯源、梁氏正骨的手法、历代传承、膏药熬制、开展前景等各个方面对梁氏正骨疗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五是以此为研究主体的?家乡名牌研究

9、一一安庄梁氏正骨? 在二零一二年四月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山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技术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场研讨会上受到与会专家组和参评人员好评.六是小课题研究成果?梁氏正骨?在二零一三年十月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综合实 践活动学科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委员会第七届学术 年会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推进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成果展评中被评为优秀成果 二等奖.工程实施的目标、方案、策略和举措等1000字左右一、工程实施的目标1、通过开展梁氏正骨疗法进校园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增强地方文化艺术的保护、保存、传承、传习工作,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打造

10、幸 福课堂,激发师生爱国爱乡热情,调动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积极性, 形成具有 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豪感.2 、使学生具有交往协作水平、观察分析水平、动手实践水平以及对知识的综 合运用水平和创新水平.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 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4、进一步了解梁氏正骨的手法、历代传承、膏药熬制、现状与开展前景.5、在我校营造人人知晓“梁氏正骨疗法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气氛,把我校建设 成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

11、学校.二、工程实施的方案第一阶段:2021年1、组织专门教师研究开发了?安驾庄梁氏正骨疗法?校本教材.该教材目标明确、 特色鲜明、详实完整、科学严谨,可操作性强,在我校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 研究.2、实地培训培养专业老师.具有本工程指导水平的教师 4人,其中专职2人,兼 职2人.聘任梁氏正骨疗法的正宗传人梁华兴大夫、 梁海林大夫作为校外指导教师, 定期到学校授课.第二阶段2021年将重视传承和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安排,制定我校非物质文 化遗产进校园实施方案,积极参与文化部门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围绕梁氏正骨的溯源、梁氏正骨的手法、历代传承、膏药熬制、开展前景等各

12、个方面对梁氏正骨疗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第三阶段2021年就我校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进行总结,争取受到泰安市的表彰, 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推进工作, 为这一活动的全面展开积累经验、 建 言献策,奉献力量.第四阶段2021年后对我校非遗进校园活动进行总结和提升,继续将这项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三、工程的策略和举措为保证这项或活动顺利有效的扎实开展,我校将采取一下举措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我校将切实增强领导,把“安驾庄梁氏正骨疗法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作为我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这项工作纳入本地学校艺术教育开展规划和年度工作方案,认真做实做好.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13、 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形成我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和品牌,争取成为艺术教育成果的 典型学校.2、协调配合,保证到位.我校专门划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经费投 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师资培训、教学指导等工作.不断创新优秀文化 进校实践模式,注重增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教程开发,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 社团、兴趣小组等方式,是活动在学校广泛开展.3、结合实际,创新形式.非遗工程传承人设立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增加 其吸引力和趣味性,使之贴近当代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特 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 的影响力,使之在校园扎根、传承下去.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具体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 不断增强学生热爱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