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8课时间的脚印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8课时间的脚印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8课时间的脚印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8课时间的脚印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8课时间的脚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安五中八年语文“五环阅读导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学案课题时间的脚印课型自读课课时2课时设计者周广平学习目标1 .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内容,理清思路2 .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品味生动有趣的语!3 .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B 01主探究的科学精神.重点理清文章根本内容,理解说明顺序难点品味语后,培养探索精神.学 习 过 程个性补改第一、导入活动,激趣引思课时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个人密切相关,但它看不到、触不着.但每个生物种都在时间的流逝中进行着生命的更迭,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流逝发出了慨叹那么还有什么可以记录时间的更替?那么今天我们走进陶世龙的?时间的脚

2、印?跟随作者去探寻时间的踪迹!二、检查预习1 .给卜列加点字注音踪迹低洼崩落裂缝烘烤腐蚀孔隙渗入刨刮沙砾楔形抑去浑浊山麓沟壑沉淀遗体琥珀犀牛龟裂帷幕钟鼎文2 .解释卜列词语.【踪迹】【山麓】【沟壑】【胶结】【龟裂】【帷幕】【腐蚀】【粗糙】【刨刮】【浑浊】【沉淀】【海枯石烂】3 .作家作品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中国著名科普作家.代表作品有?揭开大地的秘密? ?地球的画像?翻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我们居住的星球?等科普读物.4 .背景链接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略有改动.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事理说明文.它所谈的时间,本质上是一个地质学概念

3、.作者把时间的概念,从日常的感觉延伸到自然界中,引出了关于时间的又一种境界.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本文的标题是“时间的脚印,通过阅读,你认为本文的写作对象是时间吗?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 .文中有哪些段落独句成段?他们有哪些作用?3 .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各层次的大意.4 .本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四、课堂总结: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听写词语二、导入新课:本文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记录时间的作用、方式以及读懂“时间的脚印对人类的重大意义.这节课我们接着探究课文.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 .文章开头引用一首小诗有什么作用?2 .自由读1 4自然段,说一说:1现在的

4、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2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3本文中提到的岩石有什么作用?3 .自由读5-21自然段,分组讨论:1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2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提示:根据 8-18自然段3人们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提示:读第 19-21自然段,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 地壳运动等方面思考.4 .自由读22-29自然段,分组讨论:1从哪几方面说明了岩石可以保存历史遗迹?2 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3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熟悉地球的开展历史的?5.细细品味最后一段,说一说:读懂岩石记录有什么重大意义?四、悟读品味,体会说明方法1、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

5、一局部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 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2 .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似一柄铁扫帚 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3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 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4 .在山麓、沟壑、河谷、湖泊、海洋等比拟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 淀下来的结果.5 .例如,很多地方

6、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6 .根据计算,大约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 1米厚的岩石.五、精读积累,品味语言本文的语言准确、严密;形象、生动,请结合语句加以赏析1、本文的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的特点.(1)根据计算,大约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 1米厚的岩石.(2)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结得更紧密了.2、本文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1)不要认为岩石是巩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

7、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2)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膻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 旅行.(3)越是笨重的石块越 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4)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射在最下面.六、课堂小结:本文作者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将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原因以及怎样记录时间向我们进行了介绍,并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启示人们珍惜时间,并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附随堂同步练习一、根底知识1 .以下加线的字的注

8、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腐蚀sh f 山麓l在钟鼎文d ing8 .押去d3沟壑he堆积duiC.帷幕w自沙砾l i 楔形文字q i D.彳氐洼wa沟壑he粗糙cs9 .卜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B.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涯上崩落卜来的!C.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 头.D.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 象10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时间的脚印?通过介绍岩石的分解和形成等

9、,告诉我们时间也会留下脚印.B.本文采用时间顺序来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作用,条理清楚,层次清楚.C.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使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准确简明.D.作天-篇科普作品,本文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从形式到内容再到语言表达都尽量靠近读者,使读 者愿意读、喜欢读.二、阅读卜义,答复后面的问题.不要认为岩石是巩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小经受着从各方回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 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局部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 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水和空气还能够进

10、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 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似一柄铁扫 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1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这是一篇 说明文,作者.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 和科学原理,对岩石 ,岩石,岩石 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把深奥的科学道理说得清楚明白,有声有色.2 .段运用了什么修

11、辞手法 ?这样写有彳f么作用? “攻击一词在这里有什么作用?3 .段在说明风沙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4 .段在说明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5 .作者在说明各种因素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6 .画出选段的中央句.7 .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述选段内容.三、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做题.昆明的气候昆明为什么会四季如春呢?这是由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决定的.昆明处在北纬30°以南的地区,终年接受太阳光热较多,而且均匀.夏季受西南风和东南风的暖湿气流影响,阴雨天多,日照少,地面温度不易上升;加上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云贵高原,气温随高度而降低,

12、所以夏季温度不会很高.冬季昆明等地上空盛行西风.这股 的气流把附近印度半岛的干暖空气引导过来.另外,昆明地处云南东部, 云南北部和东部的高大山脉又能 北方冷空气南下,因而晴天多,空气枯燥,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夏季不热,冬季不冷,四季的气温也就比拟均匀了.1 .依次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A.强劲阻塞B.强健阻挡C.强劲阻挡D.强健阻塞2 .能准确概括本文说明内容的是以下哪一项?A.昆明四季如春.B.昆明夏季不热,冬季不冷.C.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D.昆明四季如春的原因.3 .文中昆明“地处海拔 1000多米的云贵高原这句话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目的是说明昆明4 .

13、昆明的什么地形特点使得这个地方冬季不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5 .从内容看,本文属于哪一类说明文?A.事物说明文 B.事理说明文?时间的脚印?学案答案:第一课时二、1.z Eg、wa、b mg>feng>hmg>fu sh f、xi、sh 出、b oo> l 1 > xi e、d n zhu oL u,h e,di cn,y i,h u p qx i,j m,w d,d in g2.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山麓:山脚.沟壑:山沟胶结:精糊、胶等半流体枯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龟裂:裂开许多缝子.帷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腐蚀: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

14、破坏.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刨刮:刮平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沉淀: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海枯石烂:海水枯槁,石头粉粹,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决,永远不变.三、1.不是时间,本文主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文章对岩石为什么能记录时间, 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2.独立成段的有: 5、7、18、22、24、27段1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呢? 5承上启下,由人类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方式的探寻.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7开启下文,说明岩石“消灭的过程.3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

15、新形成了岩石.18总括上文,总结了岩石“消灭之后再度“新生的过程.4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22承上,收住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话;启下,解读下文有关岩石上的历史痕迹.5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24概括评价上一段的表达内容.6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熟悉地球历史的开展过程.27 承上文,化石的作用;启下文,说明化石是怎样帮我们熟悉地球历史的开展过程的.7 .第一局部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第二局部5-29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第一层5-21 岩石的厚度和生成顺序可以记录时间.第二层22-29 岩石保存了历史的许多痕迹.第三局

16、部30-31 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造福人类.8 . 本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第二课时三、1.引用诗歌作题记,把时间拟人化,既照应了题目,引出了说明对象,同时也形象地 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激发了读者的 阅读兴趣.2.1钟表和日历. 2 铜壶滴漏.3它是大自然用来记录时间的.3.1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 -重新生成岩石2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提示:根据 8-18自然段

17、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 -沉淀 -重压 -胶结 -新岩石3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1) 1从“死的石头上,我们可以看到地壳的活动;石头颜色的不同,说明地球上的变化;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有着丰富的记录;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2) 1地壳的活动;2气候的变化;3古代生物的状况;4地球历史的开展过程;5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3三叶虫化石一“寒武纪一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一“石炭纪一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一“第四纪一气候严寒5.读懂大自然的记录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而且可以帮助人类探寻地下“宝

18、藏,有无穷的 大自然的微妙存在.四、悟读品味,体会说明方法1、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风沙比作砂轮,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风沙等自然力对岩石的 侵蚀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2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冰河的移动比作铁扫帚扫过地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冰河 对石头的破坏作用.“刨刮 一词表现了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3 .举例子、作比拟.以建筑兰新铁路时,人们炸掉山头为例,具体地说明了人对岩石的 破坏作用.将人对岩石的破坏速度与地质作用的速度进行比拟,突出了人对岩石的破坏作 用不容无视.4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 还高的两个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泥沙沉淀所带来的影响,具有说服力.5 .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介绍三叶虫化石的分布,说明化石是历史的证人,也说明了地 球历史的开展过程需要的时间之长.6 .列数字.用概数准确地说明了形成1米厚的岩石需要的时间,使读者对岩石的形成速度有个大致的概念.五、1、(1) “大约表示约数,说明它后面的时间是估计的,不是准确的;如果去掉“大 约,就表示形成 1米厚的岩石就需要 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 的年龄,不管方法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2) “有一些指“一局部,表范围限制,表示只是一局部物质填充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