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股利政策(初稿)_第1页
五粮液股利政策(初稿)_第2页
五粮液股利政策(初稿)_第3页
五粮液股利政策(初稿)_第4页
五粮液股利政策(初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粮液股利政策分析小组成员:胡月胡希茜 黄璐 徐莹 杨丽目录一、五粮液公司介绍二、五粮液股利政策1.历年股利政策及特点2.分配方案期间市场反应三、五粮液股利政策评价分析1.行业对比2.支付能力分析 3.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一、五粮液公司介绍(1)五粮液发展历程及头衔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858)是1997年8月19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厂独家发起,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在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的基础上经过资产重组设立。宜宾五粮液酒厂以其与生产经营有关的酿酒车间、磨粉制曲车间、陈酿勾兑车间等优质资产及其附属公司五粮液供销公司的资产及相应负债组成本

2、公司。五粮液公司属白酒类食品制造行业,主要从事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生产和销售,生产能力达到年产45万吨(商品酒)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酿酒生产基地。1996年被第五十届统计大会评为“中国酒业大王”,并保持至今。2000年12月8日,经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五粮液”品牌在2000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中,品牌价值为120.56亿元。居白酒制造业第一位,居全国最有价值品牌第四位。(2)近年来的财务表现(3)股权结构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在 1998 年 3 月 27 日,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独家发起,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募集设立的(深 000858),主要从事“五粮液”及其系列白酒的生产

3、和销售,注册资本为 379,596.672 万元。1998 年,原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改制为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五粮液与五粮液集团剥离(本文中所提到的五粮液公司均为上市公司宜宾五粮)查看五粮液的股权结构可以看到,其第一大股东是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 67.04%。100%宜宾市国资委100%五粮液集团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管理无持股67.04%二、五粮液股利政策1.历年股利政策及特点年份实现净利润分配方案19985.53亿元每10股派现金12.5元(含税)19996.49亿元每 10股转增 5股20007.68亿元不分配、不转增、以10:2配股,配

4、股价25元20018.11亿元每10股送红股1股、公积金转增2股、派现金0.25元(含税)20026.13亿元每10股转增2股20037.03亿元每10股送红股8股,公积金转增2股、派现金2.00元(含税)20048.28亿元不分配、不转增20057.91 亿元每10股派现金1.00元(含税)200611.67 亿元每10股送红股4股、派现金0.60元(含税)200714.68 亿元不分配、不转增200818.30亿元每10股派现金0.50元(含税)200932.32亿元10派1.50元(含税)201044.44亿元10派3元(含税)201161.80亿元10股派5元(含税)201299.25

5、亿元10股派8元(含税)(年份标黑的为现金股利,未标黑的为未分配未转增)第一(1998) 慷慨的现金股利第二 (1999-2007)以送红股为主,现金股利不连续且分配较少第三 (2008-至今)现金股利分配,平稳发展(我们可以了解了五粮液公司上市以来历年的分配方案,该公司的股利分配方式总体上是以送股为主,分红可以说是极为吝啬的。1998年至2008年十年间,有分红派息的是在1998年、2001年、2003年、2005年、2006年和2008年,但是除了1998年的每10股派现金12.5元,算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现金股利分配以外,其余年份的低分红派现相对于当年高额的未分配利润来说,给投资者带来的只有

6、疑惑。之后的几年里五粮液公司的净利润虽然呈现稳定增长的局面,但是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送股、转增和派现行为交叉出现,没有特定规律可循。但是总结发现即使存在派现行为,派现水平也是逐年下降,2003年派现2元,2005年1元,2006年0.6元,到了2008年就做出了每10股派现金0.5元的股利分配政策。五粮液股利政策特点一:股利分配少,以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为主股票股利五粮液在1998年的分配方案中,也采用了高派现的方法,每10股派现12.5元,扣税后实际每10股派10元。通过这种方式,非流通股股东分得24,000万元。但在以后的分配中,五粮液却改变了派现的方式,而改为高比例送红股和公积金转

7、赠股。经过若干年的送股和转赠,五粮液最初的32,000万股,到2004年已经变为271,140.48万股,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股本增长了6倍多。下图展示了五粮液历年来的总股本变化情况。五粮液的总股本几乎成逐年上升的趋势。五粮液历年股本变化图现金股利五粮液自上市以来业绩优良,现金富裕,足以给股东多分派现金股利,从五粮液历年的股利分配情况可以看出,该公司给股东分配的现金股利很少。理论上,一个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所能给股东的回报,既包括稳定的股利分配,也包括股票价格的稳定增长。五粮液股利政策特点二:股利分配不稳定,连续性差五粮液分配股利不稳定且连续性差,有时连续两年不分配股利,有时一年分配一次,股利分

8、配波动较大。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的股利政策使股民无法正确判断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难以正确作出投资决策。1998-2006年主要以支付股票股利为主2007-2012以现金股利为主,股利分配呈现阶段性,而在2009的派现中每10股派05元,每股股利只有005元,再扣除所得税,分到股东手里的钱已经是已经很少了,五粮液股利政策特点三:股利支付水平和收益水平均较低五粮液公司的股利支付除了刚上市一年之外,一直采用的较低现金股利,比较符合剩余股利政策。看出近三年五粮液现金分红金额仅占其净利润的3O 左右,而2010年也只有25 左右,通过送红股和转增股,无论是流通股还是非流通股股东,虽然手中的股票数翻了数倍,

9、但只是“纸上富贵”,中小股东的现金收入并没有增加。除了1998年股利支付率为0715外,1999年到2012年五粮液的股利支付率均没有超过4O ,平均水平为2078 ,低于监管层要求的3O 的分红比例。与美国平均50 股利支付率水平比较而言相对较低。2.分配方案期间市场反应(特别是2001年年初因为股利分配方案还引起了大的风波。2000年五粮液股份公司每股收益高达1.6元,各项财务指标在深、沪两市位居前列,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公司也应该在分配方案上有所表现,但是号称第一绩优股的五粮液却“一毛不拔”,实行要高价配股的方案,该分配方案惹怒了众多中小股东,283万股弃权票表示了股东无声的抗议,五粮液的这

10、场分配风波闹的沸沸扬扬,尽管中小投资者提出异议,试图改变该公司的分配预案,但并没有奏效。)五粮液历年公布分配方案期间市场反应 1998年的股利宣告日(1999年5月29日)前后的成交量和收盘价变化情况。1998年分配方案实施日期间股价变化及成交量1998年五粮液高派现分配。在方案公告实行期间,可以看到股价和成交量均处于平稳状态。但在几天后,其股价进入持续上升状态,成交量也大幅增加,说明市场对五粮液的分配方案是持认可态度的。展示了1999年的股利宣告日(1999年9月22日)前后的成交量和收盘价变化情况。1999年分配方案实施期间股价变化及成交量可以明显看到,1999年送股方案除权日(9月28日

11、),股价下跌,交易量大幅上升,但此后,股价维持在低位,交易量也萎缩为除权前的状态。说明原股东选择抛售了五粮液所送的红股,而不是继续持有。2000年的不分配股利宣告日(2001年1月19日)前后的成交量和收盘价变化情况。2000年分配方案实施期间股价变化及成交量2000年度利润高达7.68亿元、公司账面现金高达17.08亿元,但仍然不分配、不转增,反而准备实行配股方案(最终为实施)。资本市场一片哗然。在五粮液配股过程中以及200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布后,股价一路下跌。2001年上半年和下半年股利宣告日前后的成交量和收盘价变化情况。2001年上半年分配方案实施期间股价变化及成交量2001年下半年分

12、配方案实施期间股价变化及成交量展示了2002年和2003年股利宣告日前后的成交量和收盘价变化情况。2002年分配方案实施期间股价变化及成交量图8:2003年分配方案实施期间股价变化及成交量从历年市场对五粮液分配方案的反应可以看出,除1998年市场对高派现表现出认可的态度外,在其余送红股的年份中,市场交易量仅在除权日有较大幅度上升,但很快就回落到原先的水平。说明中小股东选择“用脚投票”,通过出售股票来表达自己对分配方案的不满。三、五粮液股利政策评价分析1.行业对比五粮液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现金流量始终是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表明五粮液公司在这些年的发展中盈利状况较好,在白酒行业是处于前端的,他要是选

13、择进行现金股利支付应该不存在能力达不到的问题。但是其现金股利支付率却一直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好多年份都出现零支付率,上市以来平均股利支付率约为11%,这个比例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五粮液与茅台做对比(1)营业收入的对比(2)每十股税前派息的对比2001 年,贵州茅台也开始上市交易,贵州茅台一开始就进行现金分红,11 年来从不间断,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相反,五粮液自从“五粮液事件”之后,依然我行我素,现金分红毫无连续性可言,至 2008 年方才逐渐稳定。2.支付能力分析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指标。这个比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可以看到

14、五粮液公司的债务偿还能力还是不错的,对现有债务进行偿还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不存在需要保留大量资金用于偿还债务的情况,因为该公司的债务根本就形不成压力。每股盈余可以衡量公司的盈利水平以及可用于支付现金股利的现金流状况,根据上表数据看到五粮液公司每股盈余虽然存在波动,但是整体盈利水平还是可观的。总的来看,五粮液公司发展态势良好,公司的盈利性和现金流是比较稳定的,股利支付能力也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如果以支付能力不足为理由选择不支付现金股利显然说不通。3.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五粮液股份公司在高增长率、低负债率的情况下,依然呈现了低股利支付的现状,结合该公司这些年的发展分析,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因

15、素主要有如下几点:(1)投资需求采用以送股为主的分配方式,保留了盈余,方便把握好的投资机会。五粮液在被质疑不分红时,公司给出的理由是“基于股东的长远利益”。(长久以来,五粮液一直谋求多元化的经营,从98年上市以来几乎年年有“进步”,在多元化经营的道理上也走的越来越远,从金融到日化、高分子材料、集成电路产业,甚至是柴油发动机、医药产品、纺织服装,可谓涉猎广泛。五粮液公司认为白酒行业,特别是高档白酒,日益饱和,要想企业有更大的发展,就应该坚持多元化发展道理,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保留盈余是没有筹资费用的,将保留的现金用于扩大投资、扩展规模无疑是最低成本的筹资渠道。所以说,一个公司在认为其有良好的发展

16、前景和更多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的时候,倾向于保留盈余,用于扩大投资,公司期望在未来获得更高的回报。相应的,投资者也可能在将来获得比股利高的多的资本利得,代价是放弃眼前的现金股利收益,也就是像五粮液股份公司给出的理由一样“基于股东的长远利益”考虑。)蓝色的字体,我展示的时候简要解释一下就可以了,不用放进PPT哈。(2)控股股东因素 五粮液公司跟国内其他多数上市公司一样,上市时是由国企改制而来,也同样存在着“一股独大”的情况,在大股东具有绝对控制权的局面下,他们的意志对公司的各项政策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首先,控股股东可能出于避税方面的考虑,不希望过多的分配现金股利。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手里握着公司的

17、股份数额较高,股利分配方式采用现金股利的结果就是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一般来说,股息税税率(股利分配中涉及的所得税)比资本收益税税率要高,经过税收政策的影响,股东的既得利益减少,因此由于税收而给股东财富造成的影响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应当给予考虑。而像五粮液公司这种多保留盈余少派现的股利政策可以给大股东带来更多的资本利得收益,延迟纳税。 其次,控股股东出于控制权方面的考虑也不希望派发多的现金股利。公司发放多的现金股利,也就意味着保留盈余的减少,公司内部可用资金的减少,这样一来,在公司需要发展资金时最直接也是可能性最大的方法就是发行新股进行融资,发行新股必然会稀释原有股权,控制权也就相应分散,这种情

18、况是原来的持股股东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3)中小投资者因素我国股市投资者中,中小散户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他们在投资理念方面是存在问题的。从投资者预期来看,中国的资本市场上中小投资者投机需求大于投资需求,在这种投机心理下,投资股票的主要目的是从股票价格上涨中获利,所以投资者选择某种股票其是否派现并不是他们所关注的首要因素,而把关注重点放在了该股票价格是否会上涨上。更简单的说就是注重“炒”,因此投资者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可用于炒作的利好消息上,如投资项目的扩展、合并收购等,即使这些再投资的项目是有很大风险的,反而对股利分配缺乏关注,而高送转恰好提供了这么个炒作题材,所以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会出现送转股比

19、现金分红更受欢迎的特点。另一方面,有学者研究表明,大股东通过发放高额现金股利合法取得现金,同时有避免了股权的稀释,控制权依然牢牢的被掌握,在未来能创造更大的分红收益。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流通股股东对公司的高股利政策并不领情。中小投资者为了避免大股东这种通过现金股利掏空公司的行为,有时候也并不期望公司的高额派现。最后,投资者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也影响着他们的投资倾向,有些公司即使是采取现金分红的方式,但是投资者并不领情。可能被误认为是发展前景不太乐观,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结果可能使他们放弃对该公司投资。公司管理者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也不得不考虑这样的投资者的需求。(4)关联交易影响五粮液近几年虽然

20、利润不断增加,但是存在着大笔的现金流出,大量关联交易的存在严重分割其利润和现金。从五粮液的股权结构,我们可以看到(见下图),其第一大股东是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7.04%,但是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并不参与上市公司的生产和经营,五粮液的经营主体仍是五粮液集团,而经营方五粮液集团没法作为股东获得收益,所以五粮液集团一直通过和五粮液公司之间的畸形关联交易输送利润。下面我们来看关联方与五粮液股份公司近几年来的一些交易数据:2001年,五粮液股份公司将下属的宜宾塑胶瓶盖厂与宜宾五粮液酒厂的酿酒生产车间进行置换,置换资产差额由账面价值5亿元上升为评估后的16.57亿元,由五粮液股份公司

21、支付给宜宾五粮液酒厂。在这项资产置换的交易中,五粮液资产被低估,而集团资产被高估,仅就这一项交易五粮液股份公司差不多付出16个亿的现金补给了集团公司。2006年,与环球集团和丽彩集团的关联交易(环球集团和丽彩集团都是五粮液集团公司子公司),导致净利润流出0.48亿。总的来说,2006年五粮液因与五粮液集团公司的关联交易导致公司净利润流出高达91。2007年,五粮液有关关联交易的情况也没有什么实质改善,五粮液集团进出口公司代理销售的成品酒收入为41.3亿元。此外,五粮液还向五粮液集团支付高达1.12亿元的综合服务费。关联方通过高价向公司供应原材料、低价购买公司产品以及提供综合服务等方式从关联交易中获得超额利润,直接侵占了上市公司五粮液的利益,关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