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 方程课堂练习1.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某一初始状态,现 要使它的温度经过状态变化后,回到初始状态的 温度,用下列哪个过程可以实现()A.先保持压强不变而使体积膨胀,接着保持体积不变而减小压强B.先保持压强不变而使体积减小,接着保 持体积不变而减小压强C.先保持体积不变而增大压强,接着保持 压强不变而使体积膨胀D.先保持体积不变而减少压强,接着保持压强不变而使体积减小2 .如图为tF/Pa度关为标0.2mol某 也种 的压强与-2730 127温系.图中P0 准大气压.气体在B犬态时的体积是 L.理想气体方程 2 / 243 .竖直平面内有右图所示的均匀玻璃管,内
2、用两段水银柱封闭两段空气 一 柱a、b,各段水银柱高度如图所示.大气压为p0,求空气柱a、b的压强各多大?4 . 一根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内有一 小段水银柱把管内空气柱分成 a、b两 部分,倾斜放置时,上、下两段空气 )| 柱长度之比La/ Lb=2.当两部分气体的|二 温度同时升高时,水银柱将如何移 动?5 .如图所示,内径均匀的U型玻璃管竖直放置, 截面积为5cn2,管右侧上端封闭,左侧上端开口, 内有用细线栓住的活塞.两管中分别封入L=11cm 的空气柱A和B,活塞上、下气体压强相等为76c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这时两管内的水银面的高度理想气体方程 3 / 24差h=6c或 现将
3、活塞用细线缓慢地向上拉,使两 管内水银面相平.求:(1)活塞向上移动的距离是多少?(2)需用多大拉力才能使活塞静止在这个位置上?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 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i、Vi、Ti,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T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1A. pi =p2)Vi=2V2)Ti= 2T21Vi=2V2, Ti= 2T2C. pi =2p2, Vi=2V2, Ti= 2T2=2p2v Vi =V2t Ti= 2T2P2、Y 2、B. Pl =P2)D. pi117、A、B两装置,均由一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带有玻璃泡的管状容器和水银 槽组成,除玻璃泡在管上
4、的位置 理想气体方程 4 / 24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两管抽成真空后, 开口向下竖起插入水银槽中(插入过程没有空气 进入管内),水银柱上升至图示位置停止。假设 这一过程水银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 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 B中水银的内 能增量B. 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A中水银的内 能增量C. A和B中水银体积保持不变,故内能增 量相同D. A和B中水银温度始终相同,故内能 增量相同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与两种实际气体 I、II在标 准大气压下做等压变化时的 V-T关系如图(a) 一一 一,V' Vo1 一 所不,图中V0_V“ =2 。用二份上述理想气体 作
5、为测温物质制成三个相同的温度计, 然后将其 中二个温度计中的理想气体分别换成上述实际 气体I、II。在标准大气压下,当环境温度为 To 时,三个温度计的示数各不相同,如图(b)所 示,温度计(ii)中的测温物质应为实际气体理想气体方程 5 / 24(图中活塞质量忽略不计);若此时温 度计(ii)和(iii)的示数分别为21C和24C, 则此时温度计(i)的示数为;C;可见 用实际气体作为测温物质时,会产生误差。为减 小在T1-T2范围内的测量误差,现针对To进行修 正,制成如图(c)所示的复合气体温度计,图 中无摩擦导热活塞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在温度为 Ti时分别装入适量气体I和II ,则两种气
6、体体积 之比Vi:Vii应为。9、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汽缸内壁光滑,活塞B AP0.9po1.2po1.1po0.9VoVoI.IVo I.2V0V厚度不计,在A、B两处设有限 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在A、B之 间运动,B左面汽缸的容积为 Vo, A、B之间的容积为O.IVo。 开始时活塞在B处,缸内气体的 压强为O.9po (po为大气压强),温度为297K,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直至399.3K。求:(1)活塞刚离开B处时的温度Tb;(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p;(3)在右图中画出整个过程的p-V图线理想气体方程 6 / 24能力训练3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7、是()理想气体方程 7 / 24A. 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时,气体压强不一定增大B.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时,其 体积也增大C.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斥力产生的D.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 壁没有压强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做等温膨胀时,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A.气体对外做正功,内能将减小B.气体吸热,外界对气体做负功C.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单位体积的分子数 减少,气体压强不变D.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但单位体积的分子数 减少,气体压强降低3.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气 体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的密度增大B.气体的压强增大C .
8、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理想气体方程 8 / 24D.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并非所有分子的速 率都增大B.盛有气体的容器作减速运动时,容器中 气体的内能随之减小C.理想气体在等容变化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的内能不变D.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等温压缩后,其压强一定增大5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压强,不变,当温度为273 c时,体积是2升;当温度有升高了 273c时, 应厂 皿气体的体积应是()A. 3升B.4升C.5升 D .6升6 .如图所示,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 V-t图中两 条等压线.若M = 2V,则两直线上M N两点的
9、气体压强,密度的关系为()A. Pm= Pn,p m= p n B . Pm= 2Pn,p2 p NC . Pm=困2 , p m= p n/2 D . Pm= Pn/2 ,理想气体方程 9 / 247. 一个绝热的气缸内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 体,气体压强为P、体积为V.现用力迅速拉动 活塞,使气体体积膨胀到2V.则()A .缸内气体压强大于 P/2 B .缸内气 体压强小于P2C .外界对气体做功”D.气体对外界做功豕08.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ab、bc、cd和da这四段过程 在pT图上都是直线段,其中ab的延长线通过 坐标原点O, bc垂直于ab,而cd平行于
10、ab.由 图可以判断()A. ab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B. b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C. cd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D. da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I,i B9. 如图所示,均匀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 | 置,管内有两段水银柱,封闭着两段空气柱,两段空气柱长度之比L2: Li = 2: 1,两水银 柱长度之比为La: Lb= l : 2,如果给它们加热, 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又不使水银溢出,则两 段空气柱后来的长度之比()理想气体方程 10 / 24D.L2 -A.B. I_2 :Li :二2:1C. L2 :Li 2:1结论都有可能10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它发生如图所示的 状态
11、变化时,哪一个状态变化过程中,气体吸收 热量全部用来对外界做功()A.由A至B状态变化过程B.由B至C状态变化过程C.由C至D状态变化过程D.由D至A状态变化过程气体体积V(ml)80 067460053150 0水银面高度差h(cm)014.025 .038 .045 .011 .一同学用下图装 置研究一定质量气 体的压强与体积的 关系实验过程中温 度保持不变.最初,I形管两臂中的水银面 齐平,烧瓶中无水.当 用注射器往烧瓶中注入 水时,U形管两臂中的水 银面出现高度差.实验理想气体方程 的部分数据记录在右表.(1)根据表中数据,在 右图中画出该实验的hl/V关系图线.(2)实验 时,大气压
12、强R =cmHgj烧粮装有水的 注射器12 .为了测试某种安全阀在外界环境为一个大气压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某同学自行设 计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测试装置.该装置是一个装 有电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可密闭容器. 测试过 程可分为如下操作步骤:a.记录密闭容器内空气的初始温度 ti;b.当安全阀开始漏气时,记录容器内空气的温度t2;c.用电加热器加热容器内的空气;d.将待测安全阀安装在容器盖上;e.盖紧装有安全阀的容器盖,将一定量空气密 闭在容器内.(1 )将每一步骤前的字母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 写:;若测得的温度分别为ti = 27°C, t2=87 °C,已知 大气压强为1.
13、0X105pa,则测试结果是:这个安全 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是:三.计算题理想气体方程 12 / 24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气缸放在光 2 U 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活塞横截面 3易 积为s ,不计所有摩擦力,平衡状态下,气缸内 空气柱长为L 0 ,大气压强为P 0,今用水平力F 推活塞,活塞相对气缸静止时,气缸内的气柱长 L'是多少?不计温度变化.14 . 一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水平固 定放置的气缸内,开始时气体体积为V0,温度为 270c.在活塞上施加压力,将气体体积压缩到 IV0,温度升高到570c.设大气压强p°=l.0 X 105pa,活塞与气缸
14、壁摩擦不计.(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2)保持温度不变,缓慢减小施加在活塞上的压力使气体体积恢复到 V),求此时气体的压强.15.如图所示U形管左端开口、右端 封闭,左管水银面到管口为18.6 cm,右端封闭的空气柱长为10cmi外界大气压强Po=75cmHg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左管开口处慢慢地向管内灌入水银,试求再灌入管中的理想气体方程 13 / 24水银柱长度最多为多少厘米?16.内壁光滑的导热气缸竖 直浸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 水槽中,用不计质量的活塞 封闭压强为1.OxiO5Pa、体 积为2.0 xiO-3m的理想气出 X 105Pa)3.0:%2.0L00 1.0 2.0 3.0
15、 V(X10 W)体.现在活塞上方缓缓倒上沙子,使封闭气体的 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然后将气缸移出水槽,缓 慢加热,使气体温度变为127c. (1)求气缸内气 体的最终体积;(2)在pV0上画出整个过程中 气缸内气体的状态变化.(大气压强为1.OX 10 5Pa)专题三: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基础回顾:理想气体方程 14 / 24二气体的状态参量1 .冷热程度;大量分子平均动能;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t+273K; At; 0; -273.15K2 .盛装气体的容器的容积;气体分子所能到达 的空间体积;22.4L3 .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量分子频繁碰撞器壁;平均动能;密集程度.
16、:.气体实验定律1 .反比;乘积;色=v2 ; PiVi = p2V2P2 Vi '2 . 00C时压强的 1/273;包卫=&; pt = p0';+三:;? t 273 ?<273广正比;3. 00C时体积的1/273;Vt -V。_ V0.t - 273 'Vt = V0 1 +;<273正比;V1丁针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实验定律;相互作用力;质量;温度;体积;压 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典型例题:【例1】【分析】取活塞为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关键是气体对活塞的压力方向应该垂 Nr理想气体方程 15 / 24mg直与活塞下表面而向斜上方,与竖直方向成
17、e角,接触面积也不是S而是s=s/cos e .【解】取活塞为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由竖直 方向受力平衡方程得pScos 0 =mdp0s,且 S=Scos 0 解得 p=p0+mg/S.【点评】气体对活塞的压力一定与物体表面垂 直,而不是竖直向上.【例2】【分析】常用假设法来分析,即假设一个参量不 变,看另两个参量变化时的关系,由此再来确定 假定不变量是否变化、如何变化.【解析】假设h不变,则根据题意,玻璃管向下 插入水银槽的过程中,管内气体的体积减小.从 玻意耳定律可知压强增大,这样h不变是不可能 的.即h变小.假设被封气体的体积不变,在管 子下插过程中,由玻意耳定律知,气体的压强不 变.
18、而事实上,h变小,气体的压强变大,显然 假设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玻璃管下插的过程 中,气体的体积变小,h也变小.【点拨】假设法的使用关键是在假设某个量按一 定规律变化的基础上,推出的结论是否与事实相 符.若相符,假设成立.若不相符,假设则不成理想气体方程 16 / 24立.此题也可用极限分析法:设想把管压下较深, 则很直观判定V减小,p增大.【例3】【分析】插入水银槽中按住上端后,管内封闭了 一定质量气体,轻轻提出水银槽直立在空气中时, 有一部分水银会流出,被封闭的空气柱长度和压 强都会发生变化.倒转后,水银柱长度不变,被 封闭气体柱长度和压强又发生了变化.所以,管 内封闭气体经历了三个状态.
19、由于“轻轻提出”、“缓缓倒转”,可认为温度不变,因此可由玻意 耳定律列式求解.【解】取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则气体所经历 的三个状态的状态参量为:初始状态:Pi=75 cmHg, M=LiS=20S cm3中间状态:P2=75- h cmHg V2=L2S=(30- h) S cm3最终状态:P3=75+h cmHg, M=L3s cm3提出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pM=p2M即 75 X20S= (75-h) (30-h) S取合理解h=7.7cm倒转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pN=p3M理想气体方程 17 / 24即 75 X20S= (75+h) L3s 75X 2
20、01500% - 'tsTT 皿=75777cni = 18 km【点评】必须注意题中隐含的状态,如果遗漏了 这一点,将无法正确求解.【例4】【解析】取A部分气体为研究对象初态:Pl = 1.8atm, V1 = 2V, Tl = 400K,末态 P1' =p, V1' , T1 ' = 300K取B部分气体为研究对象初态:p2=1.2 atm , V2 = V, T2=300K,末态:P2' =P, V2,,t2' = 300K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皿=吗 得:TiT2VT +V2,=3V将数据代入联解得p=1.3atm.【点评】此题中活塞
21、无摩擦移动后停止,A、B部分气体压强相等,这是隐含条件,两部分气体 还受到容器的几何条件约束. 发掘题中的隐含条 件是顺利解题的关键.理想气体方程 18 / 24【例5】【分析】从A到B是等压变化,从B到C是等容 变化.【解答】(1)由图甲可以看出,A与B的连线的 延长线过原点Q所以从A到B是一个等压 变化,即FA=FB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得 V/ Ta=VB/ Tb所以修=丝网-200卜VB0.6(2)由图甲可以看出,从B到C是一个等 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得 Pb/ Tb=Pc/ Tc所工 400 1.5 1052 =2.o io5paTb300则可画出由状态A经 到C的p T图象如图所示.【
22、点评】在不同的图象中,只能表达两个状态参 量的关系,第三个参量可通过状态方程或气体实 验定律求得.理想气体方程 19 / 24课堂练习1 . A2 . 5.63 .解:从开口端开始计算:右端为大气压出,同种液体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相同, 所以b气柱 的压强为pb= P0+ p g (h2-hi),而a气柱的压强 为 pa= pb- p gh3= po+ p g (h2- hi- h3).点评:此类题求气体压强的原则就是从开口端算 起(一般为大气压),沿着液柱在竖直方向上, 向下加p gh,向上减p gh即可(h为高度差).4 .【分析】温度升高、Hg移动时,两部分空气的 三个状态参量(T、p、V
23、)都会发生变化,且双 方互相牵制,将给判断带来很大困难.为此,可 作一设想,即先假设温度升高时水银柱不动, 两 部分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然后比较它们压强的变 化量,水银柱应朝着压强变化量较小的那一方移 动.【解】(1)公式法:假定两段空气柱的体积 不变,即 V V2不变,初始温度为T,当温度升 高AT时,空气柱a的压强由pa增至p' a , pa=p' a理想气体方程 20 / 24 pa,空气柱b的压强由Pb增至p'b, Apb= p' b一 pb .由查理定律得 :Pa=; :TPb Pb l.":T T因为 pb=pa+ph > pa ,所以
24、 paV色,即温度升高时下部气体压强 的增量较大,水银柱应向上移动.(2)图象法:作出上、下两部分气体的等容线由于原来下部压强大于上部压强,即 Pb> Pa,因此下部气体等容线的斜率较大. 温度升高 T后由图象知下部气体的压强变化量也较大, 即RD>ZPa.所以水银柱将向上移动.5【分析】两部分气体通过液体相连,压强之间 的关系是:初态PAi- h=PBi末态PA2=Pb2U型玻璃管要注意水银面的变化,一端若下 降xcm另一端必上升xcm,两液面高度差为2xcm, 则两液面相平时,B液面下降h/2 , A管液面上 升h/2 ,在此基础上考虑活塞移动的距离.【解答】(1)取B部分气体为研究对象初态:PBi=76-6=70 (cmHgVBi=11S(cn!)理想气体方程 21 / 24末态:PB2=p%2=(11+3)S(cm3)根据玻意耳定律PbM尸Pb2M270 X 1 Is Us-5.5(cmHg)取A部分气体为研究对象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计算机二级MySQL聚集索引与非聚集索引试题及答案
- 软件设计师考试关键技术掌握试题及答案
- 公共基础知识掌握试题及答案
- 参与讨论计算机二级试题及答案策略
- Python软件开发过程详细解说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Python考试常见题型及试题及答案
- 财务成本管理方法论考查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二级Python难度分析试题及答案
- MySQL视图创建试题及答案详解
- 行政管理必学考点试题及答案总结
- XXXX小区物业费欠费台账(自动更新到当前日期)
- GB/T 9755-2024合成树脂乳液墙面涂料
- 市政雨污水管排水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胶体与界面化学》课件
- 台球店员工合同范例
- 程序文件-XXX(安全阀校验机构)(2023版)
- 池塘淤泥脱水固化施工方案
- 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政策
- 餐厅干股分红协议书
- 医院手术室净化装修方案
- 基底节脑出血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