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实物本位到价值本位上-对物权客体的历史考察和法理分析高富平华东政法学院教授上传时间:2022-6-30内容提要物权法是一个社会财产归属和利用制度安排,其核心是所有权,但物权法最重要的内容是他物权制度. 长期以来,大陆法将物权客体限定在有体物上,其内在逻辑是:只有能够占有的物才能被所有,而只有能够所有的东西才能成为物权客体.尽管罗马法存在有体物和无体物区分并延续至当今大陆法,但将所有权定位在有体上仍是牢不可破的原那 么.因此,大陆法物权法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维护所有权人对物的占有为目的的法律体系, 而这一体系不能适应财产利用价值化趋势,阻碍抽象的不动产物权体系的建立.本文认为,物权本质上是法律保
2、护一种利益,但凡具有一定价值且具有表现其的外观,就可以成为物权客体或纳入物权法保护. 在这一意义,作者认为在不动产物权制度设计方面,我国应当借鉴英美法的地产权制度,使土地使用权成为支撑不动产物权的根底;在动产方面应建立对权利形态、信息形态无形物的物权保护规那么.论文历史地考察了无形物及其围绕此进行的不同制度设计,并对我国物权立法提出一些根本想法.关键词物、物权、物权客体、物权法物权法是社会财产归属和利用的标准体系,因而物权法与社会存在着互动开展关系.关于现代物权立法的变化,人们谈论最多的是社会本位,即现代物权立法抛弃了近代民法法典 化时期的个人本位思想, 而更加注重保护社会利益,注重社会整体开
3、展.作者认为,现代物 权法还存在另一个重要变化和趋势,这便是价值本位.本文试图构勒这一变化,并提出我国物权立法应对这一变化的思路.一、物权法宗旨:他物权之价值利用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质资料是人类生存第一课题. 物权法即是一个社会财产归属和 利用的制度标准.这一制度标准前提是界定财产的归属, 即使不特定财产归属于特定的主体, 使特定的主体拥有特定的财产, 划清财产利用的边界.这种界定某个人或某团体所拥有财产 边界的制度工具便是所有权.所有权描述物归属于某主体事实或主体所有某财产事实.这种事实译为法律语言为排他支配权,即所有者支配该物、获取物之利益的专有权,其他人不能享用财产利益,也不能 干预、妨害
4、或侵占.这样,所有权制度成为实现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根本工具i.如果一个社会仅存在所有权制度,那么,其财产利用制度那么非常简单,即谁所有,谁利用.如果他人要利用所有人的财产,可以通过买卖的方式取得所有权.因此,所有权制度 加上合同制度即可以解决有关财产利用的根本问题.但是,“谁所有、谁利用财产利用安排是一种财产的单极利用,即一个物上只有一个 利用人即所有权人,这种利用方式在经济上只能表现为自给自足小生产方式.而人类社 会开展过程中,一直朝着建立财产利用多极安排而努力.所谓财产的多极利用, 就是一个物上存在多个利用主体, 共同分享同一物的利益. 而物权法的主要任务或目的那么是为这种多 极的物之利
5、用关系进行制度安排,建立多极物之利用秩序.物权法解决多极利用问题的制度工具是他物权制度.他物权分为享用物权亦称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亦称变价求偿权,前者是对物之使用价值之利用,后者是对物之交换价 值之利用.如果一个房产所有权人甲在将房屋的使用权让与乙行使即设定了享用物权,为了融资又将该房屋设定抵押权给借贷人丙,那么,就形成甲、乙、 丙三人共同分享该房屋权益的一种多极利用状态.因此,作者认为他物权制度实质上是标准一物多极利用并赋予利 用人以不同的物权的制度.事实上,物权制度的演变史实质上是他物权制度的开展史.所有权就是所有者对物排他支配的权利,在每个历史阶段几乎没有多少差异;而每个社会在每个历史阶段
6、围绕财产的多极利用设计出来的他物权制度那么呈现多样性和不断变化开展的特性.例如,在古罗马,古老的物权制度只是所有权,从他人土地上穿过的道路或输水管道归土地所有者所有或相邻双 方共同所有,只是到后来才将为自己土地的利益通行或引水的权利称为地役权,由此产生最早的他物权制度.地役权不过是为调整土地利用关系的一种他物权,它只是特定土地所有权的延伸或是对他人土地所有权的限制,还算不上真正的他物权.“只是到了更晚些时候,所谓物权的范畴中才增加了用益权和使用权ii.而只有在罗马帝国走向衰败,东、西罗马分裂后,才出现了两种新型的他物权:永佃权和地上权iii.罗马法享用物权产生过程揭示了他物权制度形成和演进过程
7、,同时也形成了三类享用物权:针对特定土地而存在的地役权、 为特定人利益而设的人役权包括用益权、使用权和居住权和土地分散利用的地上权和永 佃权制度.现代大陆法享用物权制度根本上是罗马法的享用物权的演绎和开展iv.值得指出的是,传统物权法的用益物权甚至担保物权主要针对不动产的v,而动产领域的多极利用那么逐渐地由其他法律制度实现了.从最简单地有偿借用、租赁、 合伙,到复杂的投资设立公司、票据、信托等,无一不是许多主体共同分享同一财产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而支撑这些财产多极利用法律关系,被认为是债权关系, 如合伙关系、雇用关系、委托关系等.如果说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仍然可以用财产所有权解释的话,那
8、么公司制度便演 变为一种制度化安排法人制度.这种演进实质上表达了法律制度寻求财产多极化利用和 社会化利用努力.这也就是说,实现财产的多极利用和社会化利用并不仅仅是物权法演进方向,而且也是整个私法开展的轨迹. 实质上,整个私法制度除了在保护财产所有权这一崇高使命外,就是创制多极利用或社会化利用社会中的财产的多样规那么并保证这种利用的平安.以上根本结论是:所有权是物权制度的基点,而物权法不仅在于确认和保护所有权,更在于在此根底上建立一套有关物的多极利用的制度.因此,他物权制度在物权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物权制度直接赋予利用人以物权,实现多极利用,通过协调多极利用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保证利用秩序.这种针
9、对同一物多极利用或多重权利,实质上是对同一物价值的分割,导致物权价值化倾向.但是,传统物权法一直奉行实物本位.二、实物本位物权制度设计物权法已经开展出兴旺的他物权制度,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物权法也适应了物的多极利 用之需要,完成了 “归属到利用、 实物到价值的转变.但是,传统物权法奉行的实物 本位,在一定程度限制了物权的扩张.一物权客体有体主义:智力成果支配权游离于物权之外在民法理论上,物权是相对于债权的一种财产权,用于涵盖所有对外在客体享有排他支配权的权利.但是,传统物权法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金字塔体系,只有成为所有权客体的才能够成为物权客体.实际上,讨论物权客体就等于讨论哪些物可以成为所有权
10、的客体. 自罗马法始,能够成为所有权客体的东西只能是有形物.实质上,在近代社会以前,社会中可为人利用的有价值东西均为有形物.最早成为人类支配对象的是劳开工具、食品、衣物等动产;在进入种植业或农业时期,土地、房屋、树木等不动产成为所有权的客体.因此,在 整个古代社会,财产所有权一直定位在有形物上.这种观念影响颇深, 以致于罗马人将所有权称为有形的.将所有权客体定位在有体物与当时人类社会将所有权与占有混淆观念有关.在古代社 会,抽象的思维不兴旺,往往以物来表示权利.人们从来不说某人拥有所有权或拥有多少所 有权,而只说他拥有财产或拥有多少财产.这种通过物来表现和理解权利朴素的思维定式也延伸至法律领域
11、.甚至在私法兴旺的古罗马法中,占有通常用来指所有权,“占有所代表的就是所有权的形象和其全部内容vi.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法律对物权制度的设计.将所有权牢固地限定在能够为人所占有的有形物上,便是其重要表现.但是,现代法理学认为,物与权利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是一个客观存在,而权利 那么是一个标准理念的存在,是一种法律关系.正是由于我们不习惯于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 理解权利,所以总是通过物才能理解权利,物权由于看得见而容易理解vii.所以,物权之客体始终存在着定位于有形物的倾向,而一旦定位于无形物, 那么权利那么变得无法表达或无法理解.因此,物权有体化的倾向,是与法律开展早期人们的实体化思维方式有关
12、,是法律史上的儿童思维的一个遗迹 viii.因而,如果将物权理解为一种法律权利,那么,物权的 客体有形或无形就无关紧要了.近代工业革命之后产生了技术创造、作品等无形财产,逐渐地形成给予创作人以排他支配权的制度ix.由于传统物权法与占有密不可,于是这种排他支配权被作为另外一种财产 权一一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往往被作为一种区别于物权的财产权,但是,知识产权本质上也是对特定客体物的排他支配权,即属物权性质的财产权,只是这种支配权的客体是无形的, 因而在许多方面区别于有形物:它不发生有形限制的占有;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 不发生消灭智力成果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xo正是这种客体的无体性或非物质性
13、,使这类财产上的支配权利具有特殊性.无论在英美法系,还是在大陆法系,这类财产权一般被概括为知识产权xi,适用专门标准,形成与有体物财产权不同的财产领域.因此,物权 和知识产权的区别在于客体物,而不是权利性质xii.鉴于智力成果支配权的特殊性,其游离于物权之外成为普遍接受的事实,且知识产权已经自成标准体系,物权法不可能也毋需将之归入物权法体系.二物权法上权利形态无形物:两种立法例尽管罗马法牢固地将所有权客体定位在有体物上,但最早地开展出无形物概念.这便是对他人之物某种权利.尽管罗马法将所有权定位在有形物上,但是,罗马人提出了有体物和无体物之区分规那么.罗马法中的无体物系法律上拟制的关系拉quae
14、 consistunt in jure.罗马大法学家盖尤斯认为,有形物是指具有实体存在,可以感觉或认知的物体.如土地、奴隶、农具、日用品等.无形物是没有实体存在,仅由人拟制的物,即权利 xiii;而根据Gayo的论述,无形物是指 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这两位法学家所举的例子根本相同,如继承权、 债权、用益权等对他 人之物的权利简称他物权.因此,罗马法不成认无实体的文化物的存在;也没有开展出 知识或工业产权理论xiv.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无体物即指没有实体存在,而仅由法律所拟制的物.这样,可以产 生对一个债权的所有权xv,而且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也就是对抗任何第三人干预所有 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的权
15、利;但对所有权人而言,只能要求债务人履行约定债务.因此,“权 利的所有权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至于这种权利内容仍然取决于权利本身.实际上,罗马法的所有权只适用于有形物,而在讨论无形物时,他们用权利字眼.“在所有权诉讼中,原告请求物拉res;而在用益权或役权诉讼中,原告请求权利拉jus.这两种诉讼均属于对物之诉action in remxvi.这意味着罗马法并没有将无形物摆在 与有体物同等的位置上,意味着罗马法的无形物没有被纳入所有权客体,由此决定了对于无形物的排他支配权与所有权的区别.罗马法中无形物和有形物划分的作用在于:无形物不能通过先占取得,不能通过交付取得;无形物不能成为占有的客体,因而也
16、不能通过时效取得.只是到了帝政以后,大法官才创造出一种“准占有拉 quasi possessio和准交付拉 quasi traditio的规那么,适 用于地上权、人役权、农地役权和局部城市地役权,使这些权利可因时效和交付取得,并受占有令状保护.实质上,罗马法上的无形物是从人们可以拥有哪些财产的角度提出的概念. 依此,存在物和权利两种财产形态,尽管这都归属于某人,但只有对物的拥有才称所有权.罗马法的关于无形物的定义为捞国民法典?所吸收,并进而影响到整个大陆法系.?法国民法典?将对他人之物的权利、要求返还财产的诉权等均视为民法上的财产物;但凡以不动产为客体的权利用益权、地役权、返还不动产的诉权均为
17、不动产;但凡以请求归还到期款项或动产的债权和诉权均为动产,公司的股份及其他收益权利凭证也为动产 xvii.而继承法国法传统的国家大多数成认无形物和有形物划分,并成认对无形物的物权.这样,可以说在法国法系存在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广义上的物权,但是,?德国民法典?明确地将物限定在有形物上.该法典第90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的物德sache,仅指有体物.?阿根廷民法典?、?智利民法典?等法典也将所有权仅限定 在有形物上.?智利民法典?第582条第1款规定:所有权西dominio,也称propiedad是有 体物上的物权,权利人可以自由享用和处分客体物,但不得违反法律和他人权利.而第583条那么将无体物
18、看作另一种支配权:对无体物的权利也是一种所有权西 propiedad,如此,用益权人西usufructuario拥有用益权所有权xviii.尽管在德国学术界也成认“物权概念的有限性xix,并且也存在广义的物德gegenstande,但它只是用来指称一切民事权利或民事法律关系客体,而不是物权客体xx.其实gegenstande最根本的特点是在技术上不能被占有xxi.我国深受德国民法的影响,根本上不存在用益物权等权利视为物的传统.即使认为存在无形物,也主要指知识产权、有价证券等,或者指空间、电气等特殊有体物xxii.尽管大陆法存在上述差异,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于无体物或权利形态不能占有,
19、因而根本上区别于有体物物权.根本上,只有有体物上才能成立所有权,权利之上不可能存在所有权.三实物本位在不动产物权的表现:两大法系差异由于占有“情结,大陆法系不仅将物权定位于有形物上, 而且形成以所有权为核心等 级形态的物权体系. 在大陆法,占有对于所有权具有终局意义, 甚至可以说离开占有就不存 在所有权.这不仅从罗马法占有与所有权不分中得到印证,而且在大陆法物权法的间接占有理论得以证实.依此理论,在将物让与他人占有、 使用的情形下,所有权人仍然享有占有权, 只是这种占有是间接的,通过他人实现的.这也就是说,大陆法始终将物看作是由所有权人 占有的.大陆法也成认客体物与所有权人可以别离,由他人占有
20、使用,但是,这种别离被认为是临时的、附属性的.在设定用益物权情形下,客体物始终被认为是所有权人的,而用益物权人不拥有客体物,只有拥有权利.以我国的土地使用权为例,土地使用权人只能说我拥有使用权,而不能说我拥有土地.这种物权观念产生了一物一权原那么,即一个物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既然一物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那么存于该物上的其他支配权只能是其他性质的权利.英美法创造了一个抽象的地产概念,即Estateo Estate源自于status,意思为身份、地位或状态,转而表示土地权益或土地利益,通常译为地产权或地产.Estate的创立,即取代了实物性质的土地,代之以抽象的土地利益.地产权 Estates
21、是在土地最高所有权人在英 国,即为英王和土地直接占有人之间置入了一个抽象的权利,因而使英美法不动产物权成为一种针对这种抽象物的排他支配权利,而不是针对房屋或土地的支配权.在英美法,“所有权并不附着于土地,而附着于一个抽象的实体:地产权.地产权居于土地占有人和土地之间,纯粹是概念性的,但法律把它当作似乎是真实的东西.xxiii由于不动产物权纯粹是法律抽象出来的,因而两个主体可同时拥有针对同一客体的权 利,在事先确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享有不动产的权利.这也就是说地产权可以在时间上进行分割,几个人同时和相继可以拥有同一客体物的所有权.在这里,几个权利人对土地的权利, 只有时间和内容上的差异,没有效力或法
22、律地位上的差异,所有权利都被称为property ,都是一种可独立转让和处分的财产权.如果B应等到A死亡后才可以实际占有不动产,那么,他不是在A死亡后而是与 A同时享有estate权禾J.Estates所确立的原那么有二:一是它依 据时间和内容不同而分类;二是几个人可以同时分别或独立地拥有同一不动产.这样,英美法彻底克服了大陆法的一物一权主义的局限性.以上不同就导致两大法系对物权的结构设计不相同.在英美法,不动产物权均是针对抽象的存在,因此,所有的地产权均具有同一平等的性质,均是对特定土地利益的支配权,不存在包含占有内容的权利和不包含占有内容的权利之分;不管地产权位于地产等级结构的哪一级,只要
23、被称为estate,即具有相同法律性质和地位,均是对己物的一种支配权.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在英美法的地产权estate体系,不存在他物权概念;只要被称为estate,均是对自有“物的权利,均是“自物权.即使是终生地产权、租赁地产权等明显是在一定期限内占有其他人地产的一种权利,也被认为是“自物权xxiv.在大陆法国家,由于物只能归属于所有权人,这导致大陆法的用益物权概念不是对所有权客体利益的分割,而是所有权人将自己的权利暂时让渡给他人所形成;由此形成的权利只是对他人物的权利拉jura in re aliena.这种权利是不能与所有权相提并论的.由于, 用益 物权被认为是所有权的派生,是所有权局部权
24、利的让渡或让与,因而所有权总是高于被派生的权利,这些权利最终要反弹或复归于所有权人.大陆法对物权制度的根本思路是:所有权是完全的、 至高无上的,其他的物权都是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受限制的、有期限的不完全的权利,不仅在性质上不同于所有权,而且在效力上弱于所有权.因此,他物权不可能与所有权一视同仁.大陆法的物权制度是围绕保护所有权的完整性而设计的,而不是围绕使他物权成为一种可交易、可处分的权利而设计的; 这种设计不是在营造多种财产权利并存体系,而是编织以所有权人为核心的所有权人与他物权人就同一物利用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大陆法物权体系是一个“等级结构,而不是象英美法平等结构;对所有权权利的完整保护而
25、不是别离后各自权利的保护是物权法设计的 宗旨.四实物本位主义根本特征以上论述说明物权法是关于有形物归属和利用的一套规那么.这套规那么核心内容有以下三点:第一,物权以有形的客体存在为前提.物权法不成认“物质的价值不灭定律,只要客 体物不存在,物权即消灭.比方,木板加工成家具后,木板所有权即消灭,而取得家具的所 有权;易货贸易,也意味着更高价值的物所有权的取得,但仍然说丧失了原物所有权;货物“换金钱的买卖, 仍然是认为丧失货物所有权.因此,物权法不管物的价值存在与否,而只将权利依存于实物之上.第二,一个物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且所有权以占有物为要件不管是直接占有,还 是间接占有.物权法的目的和功能
26、也主要是保护所有权人对物的限制.在所有权被他人侵 害的情形下,返复原物是首选的救济手段;在所有物让与他人利用的情形下,以保存并返复原物或替代物为前提条件.尽管担保物权是针对物的价值的支配权已成通说,但在权利成为担保物权客体之前,担保物权均存在个体特定、范围明确的物.第三,物权权利必须通过有形形式向外人表示出来,才能取得对世性对抗世人的效力;同时这决定了物权转让给他人,也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公示.而物权最根本的表征权利的手段即是占有,而公示物权变动的手段为交付.近现代社会又开展出另外一种表征物权的方法, 即登记簿;相应地公示物权变动的方式为登记.这个时候,物权似乎具有了脱离客体物来表征权利和公示物
27、权变动的特征,但是,登记只是对实物物权公示的手段,而没有在根本上改变实物本位.上述三个规那么归结到一点,物权离不开实实在在的物,物权法以保护人们对原物的占有和限制为目的.这种以有体物为根底、为核心的物权法古老规那么,作者称之为实物本位.i严格地说,从归属到利用的提法是有问题的.由于归属本质上在于解决财产利用问 题,世上根本不存在脱离开利用的归属制度.ii意朱塞佩 格罗索:?罗马法史哦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14页.iii参见意彼德罗?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64页.iv ?法国民法典?只规定地役权和人役权用益权、使用权和居住权,而?德国
28、民法典?除了这两类物权外,还增加了地上权、取得权、附属物权等.实际上,在现代物权法中,他 物权种类远远超出法典化时期的种类.v尽管根据传统物权法,动产也可以设定用益权,但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用益权,因 此称之为准用益权. 在担保物权中,质权是以动产为标的的,除此而外,担保物权多以不动产为对象.vi彼德罗?彭梵彳导:?罗马法教科书 哦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72页.vii王涌:?私权的分析与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第91页.viii王涌:?私权的分析与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第92页.ix根据?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中译本对创造授予专利最初起源于15世纪的几个意大利国家
29、,此后专利权概念传播到其他欧洲国家,但直到18世纪才出现了正式专利法规.x吴汉东:?无形财产权的假设干理论问题 ?,?法学研究?第19卷第4期.xi正如吴汉东指出的,以知识产权名义统领下的各项权利并非都是来自知识领域,亦非都是基于智力成果而产生,知识一词似乎名不符实.一些“知识产权来自于工商经营活动,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也并不是每一项权利都具有的特点.因此,应该以无形财产权 这一具有更大包容性的权利代替知识产权.参见吴汉东:?无形财产权的假设干理论问题?,?法学研究?第19卷第4期.xii关于知识产权的客体亦存在不同熟悉,一般认为,知识产权的客体是受法律保护 的智力成果等;而在英美法,那么进
30、一步地将版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视为物,成为所有权 的客体.这里可能存在两个层次,前者旨在说明知识产权的客体,而后者旨在说明,知识产权人拥有的财产是一种专有权,而不是智力成果等本身.这一点形成与有形物的重要区别.xiii周 相?罗马法原理?上,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281页.xiv墨西哥马哥丹特:?罗马私法?西班牙文原著,第232页.另外,意彼德罗? 彭梵得在?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85页也简单地提到:给付和效劳不是物,含有纯粹思想内容的所谓非实体物 cose immaterial1一般也不被 视为物.xv参见墨西哥马哥丹特:?罗马私法?西班牙文原著,第2
31、32页.xvi美WM. L. Burdick: Handbook of the Law of Real Property,West Publishing Co. P.6.注意,罗马法对物之诉和对人之诉移植到英国以后,对物之诉意味着请求返还土地;而为对人之诉对某人请求损害赔偿.由此英国法上形成了但凡可以用对物之诉返还的物为不动产; 而其他财产均为动产.xvii参见?法国民法典?第526条和529条.xviii 全文为: Sbre las cosas incorporales hay tambien una especie de propiedad.Asi,el usufructuario tie
32、ne la propiedad de su derecho de uaufructo.xix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20页.xx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第2页.xxi雅各H.毕克惠斯:?荷兰财产法结构的演进 ?张晓军译,载?民商法论丛?第7卷第 284 页.xxii如钱明星先生认为,知识产权、有价证券可以成为担保物权的客体.不过,他认 为应当坚持物权的客体为有体物原那么,而只应当成认无体物亦可以成为担保物权的客体为例外.参见钱明星著?物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6页.?中国物权法草案 建议稿?第10条规定:“本法所称物,指能够为人力限制并具有价值
33、的有体物.能够为人力 限制并具有价值的特定空间视为物.人力限制之下的电气,亦视为物参见中国物权法研究课题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 ?条文、说明、理由与参考立法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第6页.这种观点根本上可以代表学界的主流观点.xxiii参见?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第15卷,财产词条;转自上海社会科学研究 院法学研究所编译?民法?第70页.xxiv在英美法,也存在非地产权利益 interests not classified as Estate.这种利益是 对他人之土地的权益rights in the land of another ,类似于大陆法的他物权但两者又不完 全相同.
34、非地产权利益也是地产权人给与他人的针对特定土地的利益,但是二者区别在于 地产权是占有性权利,而非地产权那么仅是对土地的某种利益是:地役权、许可权、获利权和限制性契约 easements; licences; profits; and restrictive covenants.从实物本位到价值本位下对物权客体的历史考察和法理分析 高富平华东政法学院教授上传时间:2022-6-30三、实物本位主义挑战:物的归属和利用的价值化一物的归属与利用的价值化物既具有使用价值, 又具有交换价值,具有二重性.物的使用价值表现为物本身,且种类上千差万别,享有使用权价值必须占有物本身;而交换价值仅有单一表现形式,
35、即一定量的货币,其享有不以占有物为前提.目的不同,人们对物权熟悉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于是, 就有了以享用为根底的物权和以流转获利为根底的物权.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物权需求已经从享用使用价值转向流转价值.除了农村土地及其他资源性土地及满足根本生活需求的物质资料外,人们不再“为拥有物而拥有物, 不再囤积财物,而是在不断的买卖流通中实现增殖,在出租或其他经营中赚钱.除了日 用消费品外,金钱成为人们积蓄财富的形式和手段.由于金钱不仅可以方便地购到自己所需要的物,而且可以方便的进行投资活动, 如贷于他人获利,投资于证券市场或企业获得利润. 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人们大多是以资本的方式运作自己的财物,而金钱是资
36、本的最好表现形式.这样,物的价值主要表达在它能够为他创造多少价值货币,而不在于是否可以永久地拥有该物或使用该物,追求价值和价值增殖成为人们行使所有权的目的.在享有物权目的或物权实现方式发生变化的情形下,所有权权能重心移至收益权能,法律制度的作用在于保证所有权人平安地取得收益.至于谁占有使用物、谁处分物已不重要.而所有这些主要是通过债权的方式实现的;租赁形成的租赁金债、借贷形成的利息债权、雇用资本支配劳动形成的劳务债权、买卖形成的价金债权等.甚至股东的股权也逐渐地近 似于单纯金钱债权人的地位 i.总之,将物或金钱作为资本增殖手段来使用,就意味着 物的所有权逐渐被债权所替代利益请求权,所有权本身功
37、能即被淹没.因此,债权成为近现代财富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在近代社会中拥有财产并非拥有物,而且拥有对他人的请求权,即拥有信用这一现象是相通的.ii而支撑这种现象的便是财产的债权化.荣教授论述了不动产的债权化和动产的债权化.不动产的债权化指不动产所有权人以不动产的货币价值资本价值为对象设定担保取得贷款.在这里,不动产担保物的作用“已演变成悉将不动产借贷于他人及取得对价的作用.所有权取得作为资本存在地位的同 时,由对物支配移至对人的支配.尽管这里对于这种由他人处取得对价的作用的不动产价值,与作为担保手段的价值为担保权人所有在法律上不同,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二者 的结果是一样的:对对价的支配权
38、和抵押权均可称为“资本所有权iii.为确立不动产货 币价值这一理想,先舍弃对债权的附属地位而独立,继而在其自身的流通中增强了对受让人的保护,最后与证券相结合,使抵押权脱离登记簿而连续流转,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证券化.而所有这些过程均完成了不动产的债权化iv.荣教授还研究了商品、生产工具等动产的债权化,比方商品,无论是对于运输中的商品或在库商品,都通过证券提单、提货单或仓单 等实现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驳离,使商品交换价值可以单独起作用vo根据荣教授的分析,近代经济组织中的不动产及动产除发挥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即维持经济组织的运行作用他称第一次作用外,还作为担保价值起到第二次作用.而这种第 二次价值不是
39、不动产和动产作为孤立的物质所具有的,而是在近代经济组织中人与人的紧密复杂的关系中表达出来的. 实际上,也正是这种第二次作用使近现代出现了债权财产化的现 象.各种有价证券之所以具有流通性可交易性,就是由于它存在一套信用保证体系,其中之一便是动产和不动产担保价值的普遍运用vi.可以说,债权的财产化和财产的债权化是相伴而生、又互动开展的两个现象.而这两个现象大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物权本位主义观念.在现代社会,财产的结构已同近代以前的社会大大不同.在农业社会,判断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主要问他拥有多少物,如多少亩土地、多少间房屋、多少斤粮食、多少金银珠宝 等;到了近代工业社会,增加了无形财产,专利技术、作品
40、、营销观念等也成为人们拥有的 财产.而到了现代社会判断一个人财产多少那么要看他持有公司的股份或股票股权,在银行有多少存款债权、持有债券、基金券有多少,所投的养老、健康等保险金有多少, 甚至可以是拥有多少信息. 所有这些财富的表现形式都不是物,而是各种权利、是各种证券,只是将来可兑现的一定数量的金钱亦被称为金钱债权.可以说现代社会的财产有三种形式:物、智力成果和信息,这三种财产形式分别代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财产;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物权及整个私法制度创制的第四种形式的财产一一权利,它从古罗马一直贯穿到现代社会,并将成为未来的主宰的财产形式.传统物权法规那么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农业社会不断
41、演进中形成的规那么,它适应了人们崇尚实物、保持实物、拥有实物的实物本位主义思想观念.物权法的许多规那么均反映了 这种物权本位主义.如物上请求权的设计,即以保护所有权人对原物的最终支配权为宗旨,例如注重保护所有权人的原物返还权、恢复原状请求权保持物完整性、剩余物返还请求权等.在人类财产制度演进每次飞跃当中,物权法并没有吸收新变化,创制新规那么,表现出“我自指然不动消极保守的态度,仍然是旧的规那么、旧的观念、旧的体系.难怪当我 们用传统物权法的规那么应用到新兴财产形态时,显得过时、显得不配套、显得难以容纳. 因此,作者认为物权归属和利用的价值化,对传统物权法提出挑战, 它要求物权立法由实物本位转向
42、价值本位.二客观熟悉物权价值化如何看待物权价值化, 它是否会彻底改变传统物权法规那么?对此作者提出两点:一是物的归属规那么仍然是财产法的根本规那么;二是财产价值化利用需要一定的条件.财产债权化、债权财产化现象实质上反映了物的利用方式变化,它没有触及物之归属关系,反而以清楚的物权界定为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任何一种经济活动和财产权利的起点仍然是对特定物包括资金的所有权,任何财产形式最终形态仍然表现为物或其他无形财 产,债权仅仅是实现最初的物增殖的中间手段.只是由于债权的作用在现代社会表现的如此之大,频率如此之高,使得债权成为目的本身.拉德布鲁赫 Radbruch对物权和债权关系 及其二十世纪新变
43、化作过精辟评述:“物权是目的,债权从来只是手段法律上物权与债权的关系,就像自然界中材料与力的关系.前者是静的要素,后者是动的要素.在前者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法律生活呈静态;在后者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法律生活呈动态. “社 会生产关系完全以所有权为中央的中世纪的社会形式是静态的,今天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已完全变为动态的.债权表现的权力欲及利息欲, 在今天都是经济目的. 债权已不是取得对物权 和物利用的手段,它本身就是法律生活的目的.经济价值不是暂时静止地存在于物权,而是从一个债权向另一个债权不停地移动.vii由物权中央到债权中央的转变,以至于债权成为目的本身是物的利用方式由自主利用到他主利用、由个人
44、利用到组织利用或社会化利用的转变引起的.传统物权法对于财产所有权的定义及其整个物权制度设计,可以说只是自主利用和个人利用为主的利用方式的概括;而财产利用方式改变过程之中创造了新形式的财产,这便是获得各种价值金钱的请求权债权.这种债权的普及和数量之多,以至于人们忘记了其原始的物权.因此,财产债权化、 债权财产化是人类物的利用方式改变的结果.但是,一旦我们涉及到静态方面,涉及物的归属时,物权法仍然是最根底的规那么,而且这些规那么仍然是当今物权法的根底.直接支配或拥有一定的物或金钱 物权与请求他人支配一定的金钱或物的权利债权,不仅在法律上是两种性质的权利,而且从权利的平安性来讲,自己现时地占有、支配
45、一定的物的平安系数要高于请求他人给付相同数量的财物.因此,财产债权化、债权财产化,或者说债权优位的出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债权制度开展史经历了从主观人身关系到客观经济关 系的推移,但是,要使债权具备可流通转让性,成为一般财产,还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其中 之一便是信用体制和平安保证体系的建立viii.而在这方面有两点可以指出:第一,是现代信用已经从个人开展到组织,组织化的利用成为当代财产利用的主流;而组织的最根本特征即是资金雄厚、专业化治理、法律上的平安限制体制等.比方,可流通的证券大多是银行、 证券机构、基金机构、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实现的.第二,债权的可流通性 是与广泛的担保物供应市
46、场与灵活的担保物权制度可流通的抵押权制度等密切相关的. 应当成认,在我国,各种制度化、组织化的投融资机构和经济机构尚待进一步开展和完善,投资环境不尽如人意;另外,最主要的担保物资源一一房地产的商业化改制刚刚推进,可供抵押的房地产资源还很有限,加之担保物权制度落后等限制着我国担保事业的开展.因此, 这两方面均制约着我国财产债权化、债权财产化的进程.实际上,债权优位是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开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随着经理人阶层的出现,企业经营业绩的稳定、专业的理财或信托机构、投资机构、基金等组织的出现,使人们各种 投资的平安有了一定的保证之后,债权形态的财产才大量增加起来的.现在,我国的经济环境和法制环境
47、还没有到达保证人们对各种债权或股权的拥有成为一种平安当然正常的商业风险还是要有的的财产时,自主利用仍然是我国财产利用的主导形式.因此,尽管从整个世界历史上出现了债权优位现象,物的价值形态权利的财产变得愈来愈重要,但对于我国而言,首先解决的问题仍然是传统物权法解决的物权标准,解决所有权平等保护、所有权绝对性或排他性的问题.首先要建立一套稳定的物权制度,才能谈得上债权的优位,才能确立平安的交易体系.总之,作者认为我国物权立法应当采取的态度是:以传统物权规那么为根底,注重吸收物权价值化的一些新趋势,改造传统物权法.也就是说,在物权调整范围方面,物权法仍然标准有体物物权,但也不排除无形物物权纳入物权法
48、调整;在物权法规那么方面, 物权仍然以传统物权法规那么为根底,但同时在一些方面适应价值化趋势作一些修正.现仅就物权立法的价值化取向方面谈一些个人想法.四、价值本位指导下的物权立法物权归属和利用价值化要求物权法作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开展的需要.为此作者提出四点想法:一是在所有权与土地之间创制抽象的无形物,以建立可流转的不动产物权体系;二是确立权利形态无形物概念,适用财产利用的多重化、价值化趋势;三是创制信息形态的无形物概念,以适应信息社会之需求;四是确立价值本位的物权保护规那么.一创制抽象化不动产物权客体如前所述,大陆法的物权法核心目的是维护所有权人对物本身的直接或最终限制,而这种安排适宜于土
49、地个人所有为根底的社会.由于,个人土地所有权即可以实现人们对土地的自主利用和流转,毋需在借助用益物权实现之;即使存在用益物权的话,也只是为特定人利益而设定特定期限的使用权毋需给予用益物权人处分权利的效力.但是,在我国,除农村以外的土地归国家所有, 国家又必须将土地分散到民事主体才能使土地得以利用.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坚持以维护所有权人对土地的限制权为核心,即不可能建立可流转的不动产物权体系.因此,在物权制度设计上,我国更应当借鉴英美法的抽象不动产物权制度,在所有 权与土地之间创制一个虚拟或抽象的物一一权利,使分散的各个主体对虚拟的物权利拥有自主支配权.实质上,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我们已经创制出来
50、这样抽象的客体,这便是土地使用权.根据现行立法,土地使用权人可以继承、转让、租赁、抵押“土地使用权,使用权已 成为可自主处分的财产. 我国的土地使用权不完全是大陆法的用益物权.大陆法上传统的用益物权,包括地上权、地役权、永佃权,没有一种具有我国的土地使用权这样充分的享用权能和广泛的适用范围ix.我们现在要做的无非是将土地使用视为一种无形物或抽象物,以 建立以使用权为客体的 “自物权制度. 尽管这里土地使用权仍然是来自于土地所有权,但这里的土地使用权已经不是无地的个人与地主之间协议设定的他物权,而是基于土地分散利用需要而由制度创设的土地权益,这种土地权益成为广阔人民群众可以拥有的“东西.国家拥有
51、土地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在土地上创制这样的权益,以公平地分配到需要土地的人手中;也就是说,拥有土地不再是目的,合理分配利用土地的权利才是最终目的.这样国 家可以针对不同的目的、用途,不同享有对象创制各种各样的土地使用权,标准各种各样土地使用权的性质、权能等,并设计取得各种土地使用权的条件和程序,使土地使用权成为可以获取和流转的物,进而以此为根底建立我国的不动产物权体系.我国可流转的房地产市场的建立正是得益于可流转的土地使用权,没有可流的土地使用权就不可能有物权制度.因此,物权制度设计者所要做的事情是,将土地使用权抽象为我国不动产物权的客体, 归并其种类,统一其标准,建立以使用权为根底的不动产物权体
52、系.二将权利形态支配权纳入物权法调整在作者看来,但凡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即可以成为物权客体,受物权法保护:有价值和独立存在并有表现自己的外观.正如前面指出的,现代信用创制出与实物相脱离的独立的财产权利,成为可交易“物.在现代物权法中,这类无形物支配权准用于物权法,这类无形 物的交易准用物权移转规那么 x.财产本应是权利与客体的统一体,将财产抽象为权利与客体,只是从理论上分析的一种方便举措.罗马法将用益物权、债权抽象为无形物也并没有使其成为所有权乃至整个物权的 客体.即使在英美法,人们也对“权利的所有权持疑心和批评态度,由于那样就会出现“所有权权利的所有人owner of the right of
53、 ownership 可笑的说法xi.但是,由于法 律制度的完善和开展, 许许多多的财产权脱离其客体而独立流转和交易.此时,这种权利成为脱离原客体而独立存在的物,又成为另一层次物权客体.比方说,存款单可以质押,且对存单的处分并不直接涉及对银行里的实物金钱的处分,这样,存单本身就好象具有独立的财产价值,成为独立的物.正因此,尽管传统物权法成认权利为物权客体,但成认权利可 以成为担保物权的客体.任何财产权利均内涵某种利益或价值,只要满足独立存在且有表现自己的外观即可以成为物权客体.权利的独立主要表现在权利可以脱离客体或脱离其根底关系而存在和转让给他 人,但并不直接或不一定将客体物转让给他人.而权利
54、之所以可以脱离客体物独立的转让, 是由于这些权利均负载于权利凭证之上;这些权利凭证成为权利存在的外观.也可以说凭证是这些权利的载体,使权利成为脱离原物或根底关系而独立存在.从普通的合同文本,到可自由流转的有价证券,均属权利凭证范畴.但是, 这些凭证本 身的独立性并不一致.合同文本本身的移转并不能导致合同上记载的权利的移转,权利移转必须有债权让与合同, 合同文本的移转只起一个证据作用.但是对于有价证券, 一般不能脱离证券本身主张其上的权利.证券内容实质上是权利或利益,证券只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 证券是以物的形式掩盖了无形的权利.xii这种现象在我国被称为权利的证券化,在德国学者称为权利“化体为证
55、券,作者称之为权利的物化,即权利这种无形的抽象的东西通 过证券以物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物化,既使抽象的权利易于为人识别,又使权利脱离原来的根底关系,成为一种可转让甚至可自由流通的东西.权利借助票证的物化成为真正物权客体.在这方面,权利被物化的程度是不一样,合同文本作为一种权利凭证,可以说根本谈不上物化问题,这种债权让与也只能准用物权让与规那么.而无记名有价证券,因占有具有公信力占有人推定为所有权人因而仅凭交付即可移转权利,其权利借助凭证完全被物权化 了.因此物权法完全可以适用于不记名证券.在这两者之间存在许多过渡形态,在适用各自领域的法律时如提单适用海商法,公示和移转方面也可以适用物权法.三信
56、息产品纳入物权法保护20世纪人类社会的最重要创造是计算机,计算机不仅带来数字运算技术的革命,更带 来人类信息处理水平的革命,它使所有人类信息数字化, 通过计算机加以储存、 复制、处理、传递.随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创造,使数字化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传输,不仅提升了信息传递的速度,降低了传输本钱,而且使得资源共享和互动,使几乎所有人类活动可以通过互联 网上进行.例如,商务活动移至网上进行,产生了电子商务.在电子商务中,最具有代表性 的是信息产品的交易.在传统商务环境下需要有形载体比方书籍、报刊、磁盘等移转实 现交易的信息产品,现在通过互联网即可以通过网络完成交付下载、储存.这些无形的数字化的信息,即成为互联网商务环境下新的标的物.在法律上,我们不得不成认这种新形态的物一一计算机信息.目前,人们更注重谈论数据库、 版权的保护,而对于其客体物本身是否为物权之客体, 少有研究.作者认为,不管能否纳入知识产权保护,互联网上存在明确 归属主体的信息,可以视为该主体的财产 物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纳米铜行业运营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粘胶短纤行业发展态势及供需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空气格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磁盘存储系统行业运行形势与应用前景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硫酸行业前景动态与发展方向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母亲节油画课程设计
- 化工制图课程设计致谢
- 城市污水管网课程设计
- 锅炉课程设计课后答案
- 口红手工制作课程设计
- 志愿服务证明(多模板)
- 船用柴油机行业报告
- 消防安全知识竞赛幼儿园
- 淀粉酒精制造中的工艺优化与控制
- 《小儿手足口病》课件
- 餐厅饭店顾客意见反馈表格模板(可修改)
- 常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原卷版)
- 术后肠麻痹学习课件
- 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培训总结
- layout(工厂布局)课件
- 深圳市养老保险延趸缴申请告知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