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的意思_第1页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的意思_第2页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的意思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的意思“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出自 宋朝诗人苏舜钦的作品水调歌头沧浪亭,其古诗全文如下: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 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妒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 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桌穿芦荻,无语看波澜。【注释】(7)汀湾:水中港湾。(8)寒潭:指在丹阳的小潭。此时作者人在苏州。(9)鸥鸟相猜:列子黄帝篇载,有人与鸥鸟亲近,但当他 怀有不正当心术后,鸥鸟便不信任他,飞离很远。这里反用其意,借 鸥鸟指别有用

2、心的人。(10)青纶:青丝织成的印绶,代指为官身份。(11)刺桌:即撑船。【翻译】太湖岸边的景物一片凄凉,明净的湖水环接着洞庭山,浩渺湖泊 不见鱼龙的踪影,它们被锁在弥漫的烟雾里。正想起范蠡和张翰的时 候,忽然有一只小船载着妒鱼,迅速驶来,撇开重重波浪。傍晚,暴 风雨突扑面而来,只好沿着小洲弯处回航。胸怀着干一番事业的大志,如今正当身强力壮的年华,耻于投闲 置散隐居水乡。为什么壮年时就面容憔悴,容颜变得衰老,白发苍苍? 真想在寒冷的潭水中垂钓,但是又担心鸥鸟猜疑妒忌,使鱼儿都不肯 游近钓丝旁。还是划着小舟穿过芦荻去,默默地观看湖面浪涌涛荡。【赏析】“沧浪亭”取意于屈原渔父所载孺子歌“沧浪之水清

3、兮,可 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精神。表达了古代君子“达 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故而可以看出,苏舜钦始 终摆脱不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情结。很自然响应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精神。苏舜钦 被削职时正值人生壮年(37岁),因此对“华发改朱颜”有深切的担 忧。欲对历史寂寞有所克服和超越,不甘于生命的淡出,便是上阕一 “忽”字所拉出的本意。作者欲凭临寒潭隐居,却担心不被鸥鸟信任 和接纳自然是托辞,生命看不到出路,时间正黯淡着光芒,未来之路 不明朗,施展抱负的机会太渺然,这才是根本的痛苦。因此,全词以 那种看似闲适却以充满反抗与无奈情绪的“无语看波澜”的情景收场。 正点出这句真理:所谓波澜便是世间,世间便是波澜。这首词虽侧重写太湖风景,抒发作者愤激之情,但作者由遭谗而 退隐,再到心甘情愿地退隐,由忧谗畏讥转为愤世嫉俗,进而转为疏 狂的心路历程交代得清楚明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身处逆境、 不 甘沉沦、奋力抗争的积极人生观。刘熙载有言:“一转一深,一深一妙,此骚人三昧。”(艺概词曲概)苏舜钦这位倚声家深得其妙。词中,他由“烟雾深锁”转为“落日暴风雨”,而至“刺桌穿芦荻” 由“方念陶朱张翰”转为“拟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