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优质教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优质教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优质教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优质教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优质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上第五单元16海上日出教学设计一、文本解读海上日出 是作家巴金写的一篇散文。 写的是他赴法留学途中, 常清晨起身凭栏观看日出。 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 勾画出一幅隽永绮丽、 博大壮阔 的画卷,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对光明前程渴求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单元) 的精读课文。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要紧扣这个语文要素,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把日出的过程写清楚。全文共6个自然段,从内容上看,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观看日出的时间和地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

2、我”所看到的海上日出的奇观。 先写日出前天空景色的变化, 再写太阳冲破云霞跳出海面的奇妙而壮观的景色。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第4自然段写云薄时水天一色的日出景观。第5自然段写云厚时太阳光芒不可阻挡的情景,以及太阳终于冲出重围把天地变成光亮的世界的景观。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句赞 叹海上日出是奇妙而伟大的自然景观。作为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 承载着特殊的功能, 在学生关注内容的同时, 更关注表达。 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按照变化的顺序来写景物 的方法,并能在习作中运用。二、教学要点1. 生字识写课文 13 个生字, 4 个要求会读会认, 9 个要求会写, 其中, “扩

3、” “刹” “镶”既要求会读会认,又要求会写。会读的字中,要关注“荷”是个多音字,读“ h6"。会写的字中,要关注“镶”笔画很多,特别是右半部分,不要写错。2. 学习表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 指向表达的感悟和实践。要了解作者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把旭日东升的全过程写出来的;感悟作者观察细致,按照一定的顺序,不仅把看到的景物写出来,更把景物的变化也写得淋漓尽致的独特表达。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 精读课文的学习, 是为后续的写作打下基础的。 基于 “按一定顺序写景物” 的表达方法, 在第二课时中, 可读写结合,适当安排练写。3. 积累语言本文的语言生

4、动、优美。如“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作者把太阳当作人来写, 把旭日初升的过程写得清楚生动, 读来饶有趣味, 适合学生积累三、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扩、荷、刹、镶” 4个生字,掌握“范、努、烂”等9个生字。2.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日出景象的方法。3.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并能按一定顺序写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及它的变化。教学重点:1 .认识“扩、荷、刹、镶” 4个生字,掌握“范、努、烂”等9个生字。2 .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按照早晨

5、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日出景象的方法。教学难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并能按一定顺序写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及它的变化。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揭示课题,介绍背景1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板书: 16 海上日出)2 .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 9 2 7年1月1 5日早晨,巴金同几位有志青年从上海黄浦江乘“昂热号”邮船赴法留学,2月2 0日到达巴黎,历时3 5天。在漫长的旅途中,巴金常清晨起身凭栏观看日出。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红日喷薄而出,光芒万丈。面对大自然奇丽的景观,联想到国家和民族的不幸遭遇,巴金激动不已。他将旅途所见所闻所感记了下来寄给两个哥哥看

6、。后来,他把这些文稿整理成海行杂记,共3 9篇,海上日出是其中的第2 3篇。板块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出示学习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想一想:围绕日出,课文写了哪些内容?2.交流反馈。何闱科中农蚱,(新3U止0畿弱#附摘煤东箍 r g,(1)随机正音。要点:重荷,荷,多音字,在这里读“ h6”,出示字典意 思,让学生理解“重荷”的意思。“镶”,让学 生关注读音和右半部分笔画。可以适当写1-2个(2)交流:围绕日出,课文写了哪些内容?要点:主要引导学生梳理,围绕日出,课文主要写了天气晴朗和有云时海上 日出的不同景象。板块三:梳理内容,体会表达。

7、要点: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晴朗天气时,海上日出的景象。1.读第2自然段,了解“日出前”的景象。 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日出前天空的变化,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一一天边出现红霞,扩大范围,加强亮光 再引导学生关注“转眼间” “慢慢地”,感受景物细微的变化 朗读写日出前景象的句子,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 根据学生回答,形成即时板书。/、同阶段景物的变化日出前始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问天边出现红霞,扩大范围,加强亮光2.读第3自然段,了解“日出时”的景象。思考:日出时的景象是怎样的呢?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梳理这部分的内容/、同阶段景物的变化日出前始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

8、问天边出现红霞,扩大范围,加强亮光日出时要点: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借助表格这个学习支架,发现日出时,太阳 一系列的变化。交流学习成果预设:有的学生会把写日出的句子,直接摘录下来;有的学生会学着第2段梳理日出前景物变化的方法,把日出时的景象分条摘录。教师在反馈交流时要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提取和整理。/、同阶段景物的变化日出前始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问天边出现红霞,扩大范围,加强亮光日出时过来一会儿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得很,却没有光亮太阳努力上升到了最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红得可爱一刹那问忽然发出夺目的光彩 思考:观察学习单,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日出的过程写出来的呢?要点:引导

9、学生发现,作者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借助表格,按一定的顺序地说说日出的过程。 观察时间词,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日出的过程是很短暂的,从“转 眼问” “一刹那问”这些时间词中可以看出来,但是作者却观察得非常细致,把 这样细微的变化也写出来了。 思考:从哪些地方还发现了作者的观察非常细致?(太阳形状的变化、颜色的变化) 聚焦关键语句,尝试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太阳初升时的动态之美写出来的。出示句子: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 慢慢地努力上升, 到了最后, 终于冲破了云霞 ,完全跳出了海面 ,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要点: 引导学生发现加点的词

10、语, 是对太阳一系列的动作描写, 作者把太阳当做人来写,写出了他“喷薄而出”的过程,给人以庄重,艰辛而壮观的印象。一个“冲”字,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当的威力,作者笔下的红日出海图是这么壮观,这么辉煌!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板块四:比较阅读,体会情感。1. 读课文第 2.3 自然段,思考: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要点: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 向往光明的情感和看到太阳喷薄而出时的喜悦。2. 阅读其他作家写海上日出的片段,思考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忽然,翻滚的海水里,顶出一个鲜红的亮点;慢慢地显出一段圆弧,再就成了一个半圆。 周围的海水, 似乎沸腾得更激烈了, 使人想到

11、灼热的海水煮红了太阳, 或是炽热的太阳灼热了海水最壮美的景象出现了: 那鲜红的半圆越来越大,成为一个火球, 下面却将烧红的海水粘吸着; 或者是海水不让太阳轻易跃击, 形成一个以海面为底座的托盘,太阳就放在这托盘上。这时候,人们打破沉寂,由赞叹而欢呼,由欢呼而雀跃;对准这难得的壮丽景色,纷纷举起了照相机。这段时间似乎持续了很长,很长,最后不知在什么时候,太阳忽然挣脱了一切羁绊,离开了海面;海水还在拼命翻腾,但已经无可奈何了。选自杨炳阳渤海日出3. 交流反馈。要点:梳理顺序,感受太阳的变化。 (顶出鲜红的亮点显出一段圆弧成了一个半圆成为一个火球离开了海面)板块四:举一反三 实践练笔你看过日出或日落

12、吗?请按照一定的顺序, 抓住景物的变化, 用一段话把这个过程写下来。交流反馈。要点:关注学生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 是否写出了景物的 变化的过程。结课。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意,对日出的过程进行了梳理,知道 了作者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并运用这样的方法进行了练习。下节 课,我们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写有云时候的日出的景象的。第二课时板块一:回顾旧知,引出下文。1 .回顾晴朗天气时,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要点:可以让学生简单说一说。2 .思考:作者是如何来写有云时的景象的呢?板块二:细读文本,交流体会。1.读第4、5自然段,找到关键语句,说说有云天气时的景象是怎样的, 作者是如何写出来

13、的,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发现记录下来。完成学习单第 二题。(出示)自主学习第4.5自然段,想一想有云天气时,天空的景象又是怎样的?作2.交流反馈要点: 引导学生梳理, 有云天气时, 作者写了太阳进入薄云时的景象和云片很厚时的景象。引导学生发现,作者重点写了太阳的光芒带来的绮丽景观;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3. 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想象画面,交流自己的感受。板块三:聚焦“奇观” 体会情感1. 联系全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伟大的奇观”呢?要点:海上日出的“奇”,“奇”在因天气不同,呈现得不同绮丽的景象。更“奇”在它显示了光明的力量如此之伟大!2. 链接当时的时代背景,再次解读

14、“奇观”的深意。要点:这是作者内心的感受,为“海上日出”作一礼赞,表达作者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精神。3. 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太阳追求光明的力量,选择一句读一读。 (可配乐)板块四:总结全文推荐阅读 。1 .小结。2 . 推荐其他名家关于日出的作品,进行阅读。吉田兼好(日) 大海日出杨炳阳 渤海日出刘白羽 日出16. 海上日出教学目标1. 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2. 默读课文, 找出作者运用哪些词语、 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3. 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教学重难点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 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 并从中

15、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对日出都不陌生,但海上日出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今天,让我们同巴金先生一起去领略壮观美丽的海上日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启发谈话1 .简介作家。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1904 年出生,四川成都人。 1927 年 1 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该书共39 篇,海上日出是第23 篇。2 . 这篇 海上日出 是作者在船上多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记叙,海上日出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大家读读课文就会明白。三、指导自学1. 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2. 画

16、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尝试根据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 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4. 画出描写最美的海上日出的句子。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 四、交流自学情况1. 读准字音,理解词义。2. 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读得流利、正确)3. 讨论:( 1)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气晴朗时、有云时)( 2)课文共分为几个部分?(四个)哪几个自然段写日出景象?首尾两段起什么作用?( 3)写日出景象的段落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4. 文章描写了、两种日出奇观。五、读、讲课文第 1 自然段1. 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作者向我们交代了什么?2.

17、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3. 这一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总领全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课文哪些自然段写的是日出时的景象?其余部分写的是什么?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作者情感1. 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 文中哪句话概括写出了作者在海上看日出的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2. 什么是奇观?本文的奇观指的是什么? 三、深入品读课文,感受“奇观”(一)学习提示:1 .按顺序研读日出前、 日出时、 日出后天空景象的变化, 想象文字描述的画 面,感受“奇观”。2 . 独立阅读并思考:为什么称“海上日出”为“伟大的奇观”?(二)晴天时:(第23 自然段)(

18、.找出第 2 自然段日出前后天空光与色的变化。 (一片浅蓝一道红霞慢慢扩大)( 1)抽生读第 2 自然段。师生接读: (师)看到天空色彩的变化,“我”知道(生)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2)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从“不转眼”体会到作者急切、盼望的心情)2. 接下来,作者又是怎样写日出过程的?(第 3 自然段)默读第 3 自然段,找出太阳升起时天空又有哪些变化。 (小半边脸红是真红, 却没有亮光完全跳出海面深红的圆东西夺目的亮光)( 1)再读课文,说说第 3 自然段中哪句写得最精彩。( 2) 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 是如何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写出来的?( 3)根据日出前后的变化,比较着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三)有云时:(第45 自然段)( .课件出示:读“有时太阳走进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追问:为什 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课件出示:读“然而太阳在黑云紫色或者红色”。引导学生体会:”透、 镶、冲、染”等词好在哪里。3. 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大家评评谁读得好。4. 巴金先生由衷地赞美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这不 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赞美的语气)四、谈话小结、学习写法1 .渗透观察,养习惯。海上日出 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 它来自巴金真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