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四年级语文西师大版_第1页
第一单元四年级语文西师大版_第2页
第一单元四年级语文西师大版_第3页
第一单元四年级语文西师大版_第4页
第一单元四年级语文西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你好!新年 教学目标: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诗节。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教学重点:能借助课文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教学模式: 学、探、练、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质疑自学(一)、谈话引入,质疑问难 亲爱的孩子们,当新年的脚步向我们走近,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你是不是也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向大家诉说?你是否也有许多美好的祝福带给大家呢?今天,老

2、师带领大家走进新年,聆听诗人徐鲁的诗歌你好!新年,板书课题。1、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2、归纳梳理问题3、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课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工具书理解。、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讯市场,并在必要时及时点拨!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读和写。、指名反馈诗歌的主要内容。二、品读课文,合作探究1. 学习1、2、3节。(1)新年新在哪里呢?小声自由读这几节。思考并勾画有关词句。(2)交流,板书。(3)对这些新鲜事物有

3、什么不明白的吗?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春的气息,感受一切都是新的,是多么富有生气。(4)感情朗读这一节,同学互相评议,并相机指导有感情地诵读。2. 学习第4节。(1)新年,一切都是新的,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该如何把握这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时光呢?齐读第4节,并思考。(2)学生交流读书后的所得和感受。(3)这一节中,你认为你还读不明白的诗句是什么?(4)理解“飞驰的列车,将载着我们奔向远方”这句话。(5)有计划、有信心、有理想,我们的新年就是我们去实践、去奋斗的起点,“有个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让我们如同诗中所说的那样去做(再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一节诗)。3. 结合课后2题、3

4、题学习第5节。(1)“三百六十五片叶子”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叶叶青翠”就是指(每天的日子都是那般美好而富有生气)。该如何珍惜这珍贵的日子呢?默读最后一节。(2)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最后一句话的含义。(3)小结全诗,有感情地诵读全诗。三、拓展延伸,激励创新1、同学们,你一定也能像老师一样,写上一两句,制成新年卡片,把它当作礼物,送给你最想送的人。学生制作汇报。2、说说自己新一年的新打算。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孩子,今天,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我们用最虔诚的心在这里写下自己的心愿。请将这页夹在书中,等新的日历撕下第365页时,回头再瞧,一年里的努力是否让自己满意,自己双手捧着的是否与今天的期望相

5、同。孩子,住院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心想事成!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科生子,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孩子的关爱,学习他谦虚好学的美德,感受小姑娘的率直可爱。描写。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视野,谦虚好学的品质教学准备:制作PPT 、 字卡、 爱因斯坦的图片教学模式: 学、探、练、展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审题质疑:1、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大人物,点出爱因斯坦的图片,出示词卡:爱因斯坦,谁来响亮地读出他的名字?(抽弱势学生)了解他吗?用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评价:你

6、了解了他的国籍,他是个热爱和平的科学家 他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是他获得的一份殊荣 他还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2、从同学们短暂的交流中,我们已经感受到爱因斯坦是个对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板书:伟大)我们不去了解他伟大的科学成就,而是走进他的生活,去读他和一个小女孩的故事。(补完课题)3、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上问题,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读完一遍的,举手示意一下。2、检查初读:、读词语:裹在 趿拉 穿戴踱步 两手一摊 肩膀一耸

7、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 一双棕褐色的眼睛 一头蓬乱的头发第一排:A、指名读 裹是这一课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摘了果子,用衣服包得紧紧的,这就是裹。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果捺变成点。教师范写:写得时候要紧凑,每一部分都要拉扁。学生描红。第二排:读一读第三排:A、这个多音字你读得很准!这个字我们以前接触过,还记得吗?出示桂花雨谁来做一做“撮”的动作?用手捏取细小的东西就叫做撮。撮在表示量词时可以读作-读错:在这里读什么?你能根据词典中的解释来选择一下。开火车读一读。读对:为什么这里念?我们来看看词典中的解释。开火车读。一行一行地读,你有什么发现?(第一列描写爱因斯坦的穿戴,第二列描写爱因斯坦的动

8、作,第三列描写爱因斯坦的面貌。)这些都是用来写人的很形象的词,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边读边记,把它们存进词库里。、同学们读得很好,声音响亮,也很有节奏!那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碰面时又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来读读他们的对话:“先生,你好!”小姑娘说,“我父亲说你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1)、谁来读?一个人扮演两个角色,读的这么流利,不容易!(2)、谁能带上自己的理解去读?指名分角色读,反问句读得特别好!(3)、 第二组对话更长,有信心读好吗?好的,和同桌练习一下:(4)、指名读,配合得挺默契。还有谁愿意

9、挑战一下?(读得正确、流利,还挺自信呢!)(5)、男女生分角色读。(6)、出示两段话:从这两段对话中,你知道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板书:教穿戴)课文第六自然段也写到了人物的对话,请同学们读一读,也试着用刚才的方法归纳。(1)开火车读。正音:一塌糊涂 (2)你从对话中读出事情来了吗?(邀请作客、教整理工作室)评价:你也学会从对话中读出事情来了。3、教师引读从此-一天-你又读到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板书:教数学)4、同学们概括得真好!你们火眼金睛哦!这些事情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请你速读课文,用笔圈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 5、同学们,课文虽然叙述了多件事,但是用上表示时间顺序的词,

10、读来条理就会很清晰。6、现在,你能结合板书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吗?(你概括的不错,如果前面再加上一个前提: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认识后,)三、合作探究,感受人物形象1、让我们回到1940年的那个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撞上了一位老人,回到家,小姑娘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怎么说,出示父亲的话:引:要知道爱因斯坦可是- 指板书:是个伟大的人。2、可是,小女孩是怎么想的呢?出示句子:按小女孩的理解,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算是伟大的人呢? 伟大?3、怎么会是这个印象呢?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13自然段,画出关键词句说说当时小女孩为什么这么想?4、学生交流:出示外貌描写的句子1:“蓬乱的灰白头发”-

11、评价:整个人蓬头垢面的!一副邋遢样!难怪小女孩对他的“伟大”大打问号呢!那我们来看看爱因斯坦是不是这样呢! 出示图片:指导朗读。5、继续交流:出示句2:紧扣又肥又大的衣服,裹在被单里感受爱因斯坦的不修边幅!紧扣趿拉:词语也会说话的,读着趿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6、他的穿着打扮与周遭的环境是格格不入,难怪小女孩这么想,引读童话故事里的人!7、小结写法:作者抓住了人物的面部和穿戴中与众不同之处,用上“一撮、一双、一头”等词,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不修边幅的爱因斯坦。这么邋遢的爱因斯坦,怎么能回扣算是最伟大的人呢?四、拓展练习:1、可是几天以后,爱因斯坦整个人都变了,你发现爱因斯坦哪儿变了?

12、仔细观察图上爱因斯坦,你也能像作者一样抓住人物的面部和穿戴,有序地来描述一下吗?2、学生练笔3、交流:五、小结:1、在小女孩的指导下,三天前后的爱因斯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穿戴整齐的人是不是就可以称之为伟大的人?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六、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2、会用“一面一面”造句。 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教学重点 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感悟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热爱、谦虚

13、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率真、可爱。教学准备爱因斯坦挂图、投影片、鼓励学生上网或到图书管搜集爱因斯坦的资料、故事。教学模式:学、探、练、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咱们对爱因斯坦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爱因斯坦的了解。(相机出示:爱因斯坦挂图)2、我们知道了爱因斯坦是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那么,这么有名气的科学家和一个12岁的小姑娘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二、精读感悟、合作探究 1、回忆上节课的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文中了解到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几次相遇?(3次)你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交流后相

14、机出示句子:(1)、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2)、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3)、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指导朗读这三个句子,抓住 “撞” “遇” “等待”等词语. 2、读悟第一次相遇部分。(1)、指名朗读第一段。画出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指名读)(2)、提问: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3)、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外貌和穿着的句子。从爱因斯坦的外貌和穿着上体会到了什么?(体会爱因斯坦在外貌、穿着上很不讲究。)(4)、画出描写爱因斯坦动作的句

15、子,交流后齐读。从这句话中你体会的什么?(体会到爱因斯坦正在专心致志的思考问题。(5)、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了第一次相遇是小女孩撞上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冷不丁被小女孩一撞”的情况下,他表现如何呢?(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请两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这一情景。从他们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 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爱因斯坦平易近人、宽容、坦荡的胸怀。) 一定的情景演示是学生增强生活的体验.通过模拟情景演示表演,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这是被撞者向撞人者道歉,从而体会爱因斯坦平易,宽容,坦荡的胸怀. (6)、小女孩把这件事告诉父亲之后,又怎样了呢?老师引读父亲的话。(7

16、)、什么叫“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闷)小女孩为什么纳闷呢?“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是一个反问句。你能把它换一个说法吗? 放声朗读父亲和小女孩的对话。(8)、分角色朗读第一段。(指名读爱因斯坦、小女孩、父亲的对话,其余学生旁白.)(9)、小结:小女孩在街上偶然撞上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板书:相撞) 3、读悟第二次相遇部分。(1)、过渡:上面一段写的是小女孩一遇爱因斯坦,第二天她又遇上了爱因斯坦。这次相遇的情景是怎么样的呢? (2)、读课文中两个“仍是”的句子。请用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具体描述爱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他穿的衣服拖鞋)“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也就是上

17、文所说的哪句话?(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3)、体会“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在运用时的规律。口头练习用“一面一面”造句。(4)、找出这一段中爱因斯坦和小姑娘的对话,同桌分角色读一读。说说从这一段对话里读懂了什么?(5)、分角色读第二段(男生读爱因斯坦的话,女生读小女孩的话,老师旁白。) (6)、小结:这一段说的是小姑娘第二次遇上爱因斯坦,教给爱因斯坦穿戴要领。板书:相遇4、读悟第三次相遇部分。(1)、默读全段,思考小姑娘三遇爱因斯坦的情况。写了哪两点? (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小姑娘教爱因斯坦收拾房间) (2)、从那些词语句子中反映出爱因斯坦穿戴的整整齐齐?爱因斯坦为什么

18、突然的穿戴整齐呢?(一是因为接受了小女孩的“教诲”。二是因为他要请小女孩作客。) (3)、读小女孩的第二次讲话“你要学会照顾自己”。小女孩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到处摆着书架和书”、“桌子的东西乱得一塌糊涂”。)(4)、 什么叫“一塌糊涂”?(乱或糟到不可收拾) 想象一下爱因斯坦的工作室乱的样子。 (5)、分角色读第三段。(小组分角色读) (6)、小结:写爱因斯坦请小女孩去作客,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整理东西、布置房间。板书:相邀5、诵读全文,回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三次交往的具体情况。6、最后一段概写两人的交往抓住和女孩母亲的对话感受科学家已经把小女孩当成一个真正的朋友,感受科学的巨人在一个孩子面前是这

19、样的慈祥、平和。(板书:相处) 三、拓展延伸 1、你觉得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你是否喜欢他?说说你的理由吧。 2、课外阅读有关爱因斯坦的故事,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上与同学交流体会。四、总结全文: 爱因斯坦平凡,他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得连自己生活都不会照顾的人;同时,他又不平凡,他谦虚的人格魅力,善良的心灵、超高的学识让他不同凡响,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板书设计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相撞相遇相邀相处爱因斯坦 小女孩(平易近人) (天真活泼)我家的园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园子

20、的生机勃勃。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学、探、练、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孩子们,从你们甜美的笑容中,我们就能感受到你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你们的家是多么的温馨,那谁能告诉大家,你家的园子是什么样子的? 2、交流作家萧红的资料。 (课件二) 3、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1)、板书:我家的园子 (2)、师指导读课题,并范读。(读时注意“的” “子” 要读轻声。) (3)、生读题。 (4)、质疑:读了课题后,你们心中都有什么疑问? 二、整体感知、合作交流 1、 出示自学提示(一) (课件三)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

21、确、通顺、流利。 方法:a、结合预习,有重点地读,长句子、读不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也可以请教别人。 b、有争议的难读的字可查阅工具书。 (2)、识字学词,读准字音,了解词义,正确书写。 方法:a、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b、认真书写,记清字形; c、调动自己的积累,结合上下文想它的意思,还不理解的查阅工具书。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检测自学情况 (1)、 选择正确的读音。 (课件四) 倭(wà w) 瓜 漂(piào pio)亮 似(sì shì) 的 明晃晃(hung huàng) a、 指名说 。 b.、生评价。 c、 齐读。 (2)

22、、学会生字词 (课件五) 嗡嗡响 绒毛 蚯蚓 蝙蝠 健康 胖圆圆 明晃晃 蓝悠悠 光芒四射 又高又远 a、 指读、齐读。 b、 自由理解词语。 c、 选词说话。 (3)、指导书写。 (课件六) a、生交流:写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 、 要注意字的结构,如; “嗡”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等。 、 要注意字的笔顺,如; “绒”写时要注意右半部分是先写撇最后写点等。、 要注意字形,如; “康”写时要注意下半部分不是一个水等。 、 要注意写字的姿势。b、 师总结,并在田字格范写“嗡”、“绒”。c、 学生书写。(可找学生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写,)d、 评价、纠错。(4)抽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a、 生分自然

23、段通读课文。b、 指导朗读长句子。(课件七)(1)、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 使人 睁不开眼睛,亮得 蚯蚓 不敢钻出地面来,亮得 蝙蝠 不敢从黑暗的地方 飞出来。、生试读、师指导读(读出停顿、重读词“亮得”。)、师范读。、生赛读。(2)、蝴蝶 随意的飞,一会儿 从墙头上 飞来了一对 黄蝴蝶,一会儿 又从墙头上 飞走了一只 白蝴蝶。、生试读. (根据学习第一句的方法试读。)、师指导读(读出停顿、蝴蝶的开爱、自由。)、指名读。生评价、男、女生赛读。4、出示自学提示(二) (课件八)默读课文,结合旁批思考:(1) 、课文中都写了哪些景物?用“”画出。(2) 、按课文自然段的顺序把所描写的景物进行归类,并

24、说出各部分的内容。(3)、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5、学生自学,教师指导。6、交流反馈,相机指导。(1)、交流描写的景物。(蝴蝶、蜻蜓、蚂蚱、蜜蜂、太阳等。)(2)、师归类指导并相机板书。第1、2、3自然段中的蝴蝶、蜻蜓、蚂蚱、蜜蜂属于昆虫。第4自然段写景物太阳。第5自然段中的花、虫、鸟、玉米等可以归为是生物。第6自然段写景物天空。板书:昆虫 太阳 生物 天空(3)师生共同总结各部分内容。课文层次: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我”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花园是美的。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写园子里的太阳大而亮。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我”家的园子充满活力和神奇色彩,是那么无拘无束

25、,令人神往。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写天空很蓝,很高远。(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可根据段意来说。)课文主要写了“我”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太阳大而亮,园子里充满活力和自由,是那么令人神往。7、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梳理。课文学到这,你们的心中还有什么疑问?三、学用结合,多元训练。(课件九)1、我会写。(1)胖圆圆(ABB): (2)又高又远(ABAC): (3)写一个排比句:2、我会填。课文中先写园子里的多,接着写大而亮,又写了园子里充满了和。最后写天空。由此,我感叹:作者家的园子真!四、布置作业。(课件十)1、规范整齐地抄写生字词。2、背诵、积累你认为写的最精彩的语句。板书设计

26、 我家的园子 昆虫 太阳 生物 天空生物 自由天空 蓝、高远我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章关键词句感受园子里动植物的灵性与活力,体会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及对自由的向往。 3、继续运用批注的方法学习课文。教学重难点:结合生活实际,感受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模式学、探、练、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课文写了园子里什么事物?板书:昆虫 太阳 生物 天空二、品读课文,合作交流1、出示自学提示:(课件二)(1)、认真读课文课文,找出喜欢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喜欢的原因,在旁边写下来。(2)、想一想

27、:课文中的事物都有什么特点,它们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3、全班交流第一部分:(1)、交流体会。板书: 可爱看到这美丽的花园,花园里可爱的昆虫,你们心里会有什么感觉?(2)、有感情齐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这么多的昆虫,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一种?抓住什么来写?你从哪里知道的?(4)、批注方法指导。本文是一篇批读课文,它右边的文字就是写出读文后的感受,体会。懂得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也可以写自己不明白的,有疑问的内容,这也是学习文章的方法之一。第二部分(1)、交流体会。板书:亮(2)、第4段的中心句是那一句?围绕这句话作者写了什么?齐读排比句

28、。(3)、朗读,体会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课件三)这种方法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各个分居都表达了一个内容,这就叫写具体,是写文章中一个主要的方法。第三部分(1)、交流体会。板书:自由(2)、理解“自由”找出文中语句解释:引导朗读:倭瓜的自由是: 黄瓜的自由是: 玉米的自由是: 蝴蝶的自由是:写作对比:在第一部分已经介绍了蝴蝶,第三部分又介绍了蝴蝶,这种写法是否重复?(3)、激情赛读 ,男生、女生对比读。 (课件四)(4)、放飞想象假如你是园中的一种生物,在这样美丽的、自由的园中生活,会说些什么?第四部分(1)、齐读最后一段(2)、交流。板书:天空 蓝、 高远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运用排比句,把

29、句子写具体。课间活动,校园里真热闹啊!-2. 选择喜欢的一种生物,抓住特点试着介绍一下3. 推荐阅读 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四、总结文章中心: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园子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希望这份美好的情感伴随这优美的文字一同烙印在你我的心间。板书设计: 我 家 的 园 子 昆虫 可爱 太阳 亮 热爱第四课 校园交响曲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文字的美好,以及作者对校园的热爱、赞美。2.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其比喻句的新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其比喻句

30、的新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三、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解法,表演法。四、教学模式:学探练展的四引教学模式 五、课时划分   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同学们,每天我们都在这鸟语花香、朝气蓬勃的校园里学习、嬉戏、快乐成长。那么,在你们看来,咱们的校园像什么呢?有人认为,校园就像一曲美妙动听的交响乐。(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哪位同学对交响乐有所了解,请说一说。再读课题。有疑问吗?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引学)同学们,每学一篇文章,在第一遍读课文时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好,那就根据你们自己的提醒小声地读读课文吧。自主交流:在读课

31、文时,你觉得哪些字音要给大家提个醒,哪些句子不好读的给大家示范示范。同学们,交响乐有单乐章的、也有多乐章的,校园交响乐是由三个乐章组成,它们分别是(板书:蜂巢鸟岛花瓣)读到这儿,你心中有什么疑问?说一说。交流你心中的疑问?它们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比喻?这也是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三、细读课文,品读体味(引探)1.带着你心中的疑问默读第一乐章蜂巢。边读边提起笔做批,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吧。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为什么把教室比作蜂巢?(形状上)理解“井然有序”。蜂巢是用来干什么的?同学们在像蜂巢一样的教室里是怎样学习的呢?(抓重点词句谈体会)换词读这句话:汲取寻觅。屏显“时而时而”一

32、句。仔细观察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读一读,这样的句子读起来有什么感觉?(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大家也愿意来体会体会吗?(真的读出了那么一种节奏美)句中的“;”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从内容上看你又发现了什么?体会从内容和情形方面写。(抽生读)那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男女分别读)“在知识的大海里”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读一读,边读边想你体会到了什么?(抽生读。)师小结:是啊,这恰如其分的比喻,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同学们在学校里勤奋学习的美好形象,再读,读出我们心中的这份赞美吧。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作者要把教室比喻成蜂巢了吗?(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教室不仅和蜂巢

33、一样具有井然有序的外在美,还蕴藏了孜孜以求的内在美。同学们像蜜蜂一样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蜜,所以作者说教室像一只甜蜜的蜂巢。2.如果说蜂巢是一段表现勤奋学习的乐曲,那么,刚才有同学提到的鸟岛、花瓣又是一首怎样乐曲呢?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学习第一部分的学习方法选择你们喜欢的一个乐章重点读一读。(引探)(生交流)3.鸟岛,是一曲欢乐的、充满温暖的、充实着幸福的乐章。“飞翔的、流动的身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段美妙的语言。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咱们来体会体会这句话。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从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这么美的风姿、这么快乐的欢笑,谁能来读一读。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

34、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些什么?(联系生活实际想)这么富有生机的场面,这么富有节奏美的语言,你喜欢吗?难怪作者说“下课了,校园是一个一个生机勃勃的”怎能不让我们喜欢呢?是啊!同学们,在这美丽的鸟岛,和同学们同浴着阳光,共享着欢乐,你们心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四、畅谈感受,升华主题(引展)让我们再一次和作者一同走进这美丽的鸟岛,记住这段美妙的文字,记住这一曲充满欢乐、温暖、幸福的乐章吧!)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通过刚才的小组交流学习,课前你们提出的关于花瓣这一乐章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体会到的?同学们,当你念到这几个词语,回想到从上幼儿园到小学四年

35、级,你们得到了这么多老师的教育和关爱,如果是你,会在信中给哪位老师写点什么呢?(抽生回答)同学们,听到你们这么多感人肺腑的话语,此时此刻,我觉得教师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读读课文最后一段,你想读几遍就读几遍。(生自由读)一片片花瓣就是一封封来信,它牵系着老师和学生的心儿,此时此刻教师又会对学生深情地祝愿什么呢?同学们,你们觉得花瓣是一曲怎样的乐章呢?总结:回顾我们学习的整篇文章,不管是从题目,还是从三个章节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生自由回答,师趁机板书。)再读课题。说说你的理解。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交响乐不是由乐队演奏的,它演绎的是那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着浓浓的师生情的

36、校园生活。五、练习写句子和词语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家庭里、生活中、大自然时常都会响起一曲又一曲动听的交响乐,下去以后咱们仿照课文写一写吧。附:两个可参照仿写的句子。1.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时而书声琅琅,时而书写沙沙。2.飞翔的、流动的身影,旋转的舞步,亭亭玉立的风姿,像鸟儿款款低飞;欢快的跃动,像鸟儿展翅的舞蹈,恬静的栖息。歌声,笑语,在海潮的喧哗中,鸟儿倾心地鸣啭。六、板书设计 校园交响乐蜂巢教室鸟岛校园花瓣信     积累与运用一 教学目标1、认识排比句,了解它的特征和作用。2、积累成语,恰当运用成

37、语,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3、在自主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4、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好习惯。5、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习作兴趣,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描写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教学重点积累语言词汇,正确、恰当地运用词语。课时划分   四课时                 

38、0;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引学)1、出示课文中出现的两个句子:“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亮得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2、读一读这两组句子。3、找出反复使用的词语做上记号。4、再读这两组句子,体会排比句的作用。这些反复使用的词语,使句子读起来怎样?5、小结:用上排比句,我们的文章将更具体、更生动、更有气势。6、再找一些这样的句子读一读。二、语海拾贝(引探)1、读一读成语,你有什么新发现?2、再读成语,不懂的成语通过查工具书理解。3、你还能说几个此类似的成语吗?三、开心一刻1、自由小声读短文。说说你为什么会笑。2、读了这则笑话,你明白了什么?3、交流、汇报。4、小结: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固定不变的词组或短句。我们运用成语时,不能随意篡改。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四、自主阅读园地1、在前面的课文里,我们一同欣赏了动听的校园交响乐,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再去欣赏校园里同学们特别喜爱的球赛足球赛。想知道比赛实况吗?快打开书,自己读一读校园足球赛的实况解说这篇文章吧。这是一场既精彩又惊心动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